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学科属性来看,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语文学科更突出的应该是一种素养和能力,而不是考试成绩;从新课程改革来看,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故现代化的语文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方法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革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广大教育者应予以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展开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阶段;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论是师生关系,还是课堂教学,教师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和权威,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听从教师指令,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不仅创新思维受到抑制,缺少个性化发展的空间,还不能掌握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既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又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下面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一、初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成及特点
(一)构成
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当前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同时也能够在培养过程中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让学生掌握一定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和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的语文自学能力包括熟练使用工具书、独立阅读、灵活运用知识以及学会监控与反思四个方面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关联紧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特点
其一,综合性。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除了涉及字、词、句、篇等方面的语文基础知识之外,还包括诸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等在内的语文技能,同时,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也都有涉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此外,在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上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如课内外学习、个体探究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和课堂内外、图书、网络电视、报刊以及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国内外重大事件等学习资源。
其二,实践性。相较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才是最主要的目的。从这点来看,只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语文知识,同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才能使其语文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例如,学生在进行独立阅读时,可以利用工具书查询、搜集、整理资料,并进行独立分析、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其三,发展性。自主学习语文时,学生需要一个适宜的开放环境,这样才能进入积极自主的学习状态,自行对学习时间进行分配和管理,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计划的指导下对学习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并逐渐形成习惯,找到学习方法。其中,自我调控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探索语文学习方法和思维,不断调整和完善,一直处于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状态。
二、培养初中阶段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产生自我期望,并起到一定导向作用,所以,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已具备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上结合学生心理、实际学习状态,确立一个与自身水平相适宜的学习目标,以此来将学生内在的兴趣、动机和潜能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以学习目标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学习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分阶段进行,且涵盖字、词、句、篇的语文材料积累和与汉语、文章、文学知识、听说读写有关基本知识掌握以及听说读写、口语交际能力。
(二)从心理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行为
只要当学生从心里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才会付出时间、精力和实际行动,下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介绍下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带动学习行为:
其一,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学习融于一定语言环境或活动等情境当中,以此来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背诵时将感情的语调融入文本之中、通过欣赏诗词歌画来调动学生参与到文本和审美的体验当中、利用教师的肢体动作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影响和带动学生等。以口语交际部分的教学为例,创设出的交际情境可真实,也可通过模仿进行虚拟构建,如在课堂之外带领学生到野外实地欣赏美丽风景,同时让学生将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以及自身感受表述出来,或是组织开展各类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能够为学生提供讨论、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运用能力的活动。另外,可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来创设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带给学生较为真实情感体验、掌握有关口语方面规范与技巧的虚拟交际情境。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创设要富有创新意识,比如作文写作当中题目的拟定,以初中一年级为例,这个阶段的写作会涉及到以简单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避免作文题目没有新意,难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以用《你猜猜他是谁?》这种带有保密性质的题目代替以往《我最尊敬的人》、《我最熟悉的人》等这类毫无新意的作文题目。
其二,加强对学生独特体验的重视,为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提供空间,加深感悟,进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熏陶。具体可以通过加强诵读来让学生更有效地对文本进行感知,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挖掘语言内涵和隐喻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诵读目的;对文章内涵、情感和语言文字特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诵读当中,将情感引发出来;将诵读的技巧渗透给学生,并让其掌握运用这些技巧的能力,比如,停连的处理和情感表达以及语气和节奏的掌握等。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语境体验,包括文化背景、心理活动以及审美的体验,其中心理活动的体验主要是说在叙事性文体当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审美的体验是说学生在体会品味某处语境时受到的熏陶、震撼、启迪等,文学类以语境体验为主,小说类以体验故事情节和环境渲染为主,记叙文以体验具体语境中语言为主。
三、结束语
综上,为适应教育新的发展形势,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在明确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拟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然后从心理层面入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占宏.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9):193-193.
[2]屠水英.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初探[J].课外阅读(中旬),2012(12):328.
[3]陶洪.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2):334-334.
关键词:初中阶段;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论是师生关系,还是课堂教学,教师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和权威,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听从教师指令,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不仅创新思维受到抑制,缺少个性化发展的空间,还不能掌握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既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又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下面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一、初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成及特点
(一)构成
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当前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同时也能够在培养过程中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让学生掌握一定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和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的语文自学能力包括熟练使用工具书、独立阅读、灵活运用知识以及学会监控与反思四个方面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关联紧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特点
其一,综合性。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除了涉及字、词、句、篇等方面的语文基础知识之外,还包括诸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等在内的语文技能,同时,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也都有涉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此外,在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上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如课内外学习、个体探究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和课堂内外、图书、网络电视、报刊以及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国内外重大事件等学习资源。
其二,实践性。相较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才是最主要的目的。从这点来看,只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语文知识,同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才能使其语文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例如,学生在进行独立阅读时,可以利用工具书查询、搜集、整理资料,并进行独立分析、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其三,发展性。自主学习语文时,学生需要一个适宜的开放环境,这样才能进入积极自主的学习状态,自行对学习时间进行分配和管理,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计划的指导下对学习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并逐渐形成习惯,找到学习方法。其中,自我调控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探索语文学习方法和思维,不断调整和完善,一直处于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状态。
二、培养初中阶段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产生自我期望,并起到一定导向作用,所以,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已具备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上结合学生心理、实际学习状态,确立一个与自身水平相适宜的学习目标,以此来将学生内在的兴趣、动机和潜能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以学习目标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学习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分阶段进行,且涵盖字、词、句、篇的语文材料积累和与汉语、文章、文学知识、听说读写有关基本知识掌握以及听说读写、口语交际能力。
(二)从心理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行为
只要当学生从心里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才会付出时间、精力和实际行动,下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介绍下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带动学习行为:
其一,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学习融于一定语言环境或活动等情境当中,以此来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背诵时将感情的语调融入文本之中、通过欣赏诗词歌画来调动学生参与到文本和审美的体验当中、利用教师的肢体动作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影响和带动学生等。以口语交际部分的教学为例,创设出的交际情境可真实,也可通过模仿进行虚拟构建,如在课堂之外带领学生到野外实地欣赏美丽风景,同时让学生将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以及自身感受表述出来,或是组织开展各类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能够为学生提供讨论、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运用能力的活动。另外,可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来创设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带给学生较为真实情感体验、掌握有关口语方面规范与技巧的虚拟交际情境。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创设要富有创新意识,比如作文写作当中题目的拟定,以初中一年级为例,这个阶段的写作会涉及到以简单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避免作文题目没有新意,难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以用《你猜猜他是谁?》这种带有保密性质的题目代替以往《我最尊敬的人》、《我最熟悉的人》等这类毫无新意的作文题目。
其二,加强对学生独特体验的重视,为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提供空间,加深感悟,进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熏陶。具体可以通过加强诵读来让学生更有效地对文本进行感知,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挖掘语言内涵和隐喻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诵读目的;对文章内涵、情感和语言文字特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诵读当中,将情感引发出来;将诵读的技巧渗透给学生,并让其掌握运用这些技巧的能力,比如,停连的处理和情感表达以及语气和节奏的掌握等。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语境体验,包括文化背景、心理活动以及审美的体验,其中心理活动的体验主要是说在叙事性文体当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审美的体验是说学生在体会品味某处语境时受到的熏陶、震撼、启迪等,文学类以语境体验为主,小说类以体验故事情节和环境渲染为主,记叙文以体验具体语境中语言为主。
三、结束语
综上,为适应教育新的发展形势,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在明确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拟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然后从心理层面入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占宏.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9):193-193.
[2]屠水英.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初探[J].课外阅读(中旬),2012(12):328.
[3]陶洪.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2):33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