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long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去参观一个在本地颇有名气的工艺师的根雕展览,在琳琅满目、惟妙惟肖的各式各样的根雕展台前,我留连忘返、惊叹不已,并决定去拜见这位技艺精湛的工艺师。
  当我问他是如何不辞辛苦寻找到这么多的奇特树根,然后又如何慧眼独具地将它们一一赋予动感的形象和艺术灵魂时,他哈哈地笑了一阵,非常爽快地对我说:“什么辛苦?什么慧眼?这纯粹是一种巧合,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特别幸运的妙手偶得。”
  经悉心交谈了解到,他原是一位专长于制作玻璃匾的工艺师,对根雕只是一知半解,更没有具体的根雕作品。几年前的一个春天,他到微山湖的一个湖心小岛上游玩,见一位老渔民正在挥斧劈柴,在老渔民的身后还有一大堆尚未劈碎的奇形怪状的老树根。他的眼睛不免为之一亮——在这成堆打摞的木柴中,有不少树根无需雕饰,已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动(人)物的形象,具有浑然天成的妙趣。他在那堆树根前蹲下身的瞬间,已为几个树根默默地拟好了名字,像“狐仙”、“海豹顶球”、“李白醉酒”等等。
  原来,老渔民的这些树根,都是那些生长在小岛四周的柳树、榆树的根,它们在夏季里被鼓涨的水浪冲荡得裸露在水中,而到了冬季湖水落浅或干涸时,它们便成了老渔民的斧下客。在我们的工艺师到来之前,不知有多少“狐仙”、“海豹”早已化作了老渔民锅底的灰烬。
  当天,工艺师用去自己近两个月的工资,买下全部老渔民现有的树根,并租船租车将它们运到自己的家里。几个月后,工艺师成了根艺师,并一举成名。
  由此,我不免感叹,同是树根,有的被老渔民劈了烧了,而有的则遇上了工艺师,摇身一变,成了工艺珍品。不同的遭遇,便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和命运。人,或许也是如此吧。
其他文献
美国航天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电脑模拟方式,对 2月27日智利发生的8.8级强烈地震所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地震后把地球部分质量推进地轴,使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从而使地球的一天缩短1.26微秒。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  缩短了1.26微秒?这真是太神奇了,如果不说,我还真没有感觉到少了这1.26微秒。转而又一想,缩短了这1.26微秒算不了什么,无须大惊小怪的。   可这种自我
期刊
苏小馨爱上了纳兰,全班同学都知道。爱到痴迷,爱到狂热,爱到发烧。   有一次数学课上她正在琢磨纳兰词中的意境,忽然老师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她一张口,一句词就溜出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同学们“哗”地一声乐出来,声浪能掀翻屋顶。再看老师的脸,跟紫茄子的颜色差不多,声色俱厉:“苏小馨同学,又梦游了?这是数学课,背的哪门子纳兰词?像你这样走火入魔的状态,明年怎么参加高考?”  
期刊
圣·埃克苏佩里在他那本无与伦比的《小王子》里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不幸的是,作为大人的语文老师们差不多已经忘记了这一点,而正在成为大人的中学生又在竭力抹杀那残存的孩子身份。我们似乎在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富有思想,越来越对丰富的表象不屑一顾。面对头顶浩瀚的星空,还有多少人会发出康德式的惊叹?小王子曾经骄傲地向外人宣称“我拥有一朵花和三座火山”,在大人或准大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句稚气未消的玩笑话
期刊
我决定过一个不被打扰的星期天,不接任何电话,只是和妻子在家里好好欣赏一部老电影。   电影开始播放大约10分钟后,我的兴致被电话铃声打断。“不要理它。”我对妻子说。我们没有去接。   5分钟后,电话铃再次响起。我知道一定是儿子凯斯,他总是连着拨两次,我叹了一口气,起身拿起电话。   儿子也许能从我的声音里感觉到我的沮丧,所以我尽量放缓语气。我不想让他感觉到我现在不想跟他讲话。   放下话筒,我继续
期刊
4月14日,看到玉树地震的消息,我的心脏差点停跳了。  我和玉树的缘分是从2003年开始的。那时我在北京学汉语。在日本的时候,我曾在杂志上看到有关《格萨尔王传》和其说唱艺人的故事,就很想去中国寻访。在北京有很巧的机缘,一位朋友给我介绍了在玉树的一位格萨尔王研究者,于是我决定利用暑假去一趟玉树。  格萨尔王是一位史诗英雄,他一生戎马,扬善抑恶,弘扬佛法,是藏族人心中的旷世英雄。讲述他生平故事的《格萨
期刊
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冬天,山势又高又险的某个小山沟里来了两个人。  年龄大的是个美国人,年轻的是个韩国人。走了整整一天后,他们来到了山沟里的某个坟墓前。坟上积了厚厚的雪,墓碑看起来非常简陋。  年长的美国人对年轻人说:“这就是你妈妈的坟墓,鞠个躬吧……”  年轻人“扑通”一声跪倒在雪地上。  那还是发生在1952年。那时,韩国由于朝鲜战争的摧残,已经成了不毛之地,为了挽救败局,韩国为“联合国军”增援
期刊
甘地纪念馆是一处朴素宁静的庭院。1948年1月30日的下午,刚刚结束绝食的甘地拖着虚弱的身躯,在两位少女的搀扶下走出房门。院子里的人群已经聚集,等待在他的带领下做祈祷。两天前,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说:“如果上天准备让我离开这个世界,我将走得毫无遗憾和怨言,决不拖延。”不一会儿,人群中挤过来一位男子,他向甘地施礼,当甘地回礼时,他突然从怀中掏出手枪,对着甘地连发三枪。在倒下去的一刻,甘地轻呼了一声:
期刊
那年我大一,匆匆忙忙赶着去上课。从普一旁边穿过时,突然有一棵高大的树吸引了我,我从来没看过的,奇妙透顶的树。树皮一层层地,仿佛要脱掉旧衣换新裳一般,拉拉扯扯个没完没了。我不禁停下脚步来,仔仔细细地看上一遍,伸手把一片要掉不掉的树皮扯下来,往书本一夹,又匆匆跑走了。   就是因为看树,被教授说了几句:“怎么这么晚才来?”“因为……办事情……”我怯虚虚地说。“办事重要还是上课重要?”我默默地坐下,鼻头
期刊
纪广洋,作品散见于海内外千余家报刊,获各类奖项50余次。散文《根雕》《家园》《香橡皮》等入选大中小学教科书以及高考和中考试卷。出版有《没有钥匙的锁》《禅知道答案》《人生的加减乘除》《眼光是金行动是银》《没有彼岸的河》《人生的基本公式》等文集。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段生活经历?  童年、青少年时期,在乡下跟着婶婶和哥哥习武打拳,身体的多个部位多次瘀肿多次出血之后,终于有了一种脱胎换骨之感。  
期刊
她是中学特级教师,在我们这里属于凤毛麟角的人才。她受人敬仰,多次获得表彰,她受之无愧。她工作兢兢业业,甚至有些个人的重大牺牲。在教研上,她颇多创新,领跑全县中学语文教学几十年。四十岁时,她从开关机开始学起电脑,很快成为网上办公备课的行家里手;她设计的课件,屡屡在省市得奖。她深爱自己的学生,凡是班级里的贫困孩子,她都资助过来,没有一个中途停学。每次逢年过,她的不少学生竟领着自己的孩子来拜望她;她接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