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策略上的咨询和指导,通过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效率和学习成绩;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在今后工作、终身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
关键词: 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 元认知调控
什么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方法或技巧[1]。根据新课程理念“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包括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想认真听讲却抓不到重点;想认真看书但不知如何去看、看什么、怎么看;想记笔记却老是记不好笔记(表现出无法高效地使用笔记);想做错题本却发现错题太多,无法挑出典型例题,等等。针对以上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已经刻不容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认知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联结构建,将信息的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具体整体,在教授新课之前,将新的学习与旧知识相联系,激活长时记忆,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管理和控制认知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和反思,使他们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认清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进行同化学习,并通过这个途径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例如:在上核酸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行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关联性加工(蛋白质),训练学生把新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找出联结点、相同点、不同点(组成元素、基本单位、连接方式等);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和反思,使他们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认清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内在练习与区别,进行同化学习,并通过这个途径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在进行高三的复习课时,在复习过程中进行章节间的联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提高知识点的反复度。同样在复习核酸这一节,若是一轮复习,则可以着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联系元素的有关知识,再由元素联系到化合物,最后再由化合物组成细胞。三个层次的复习。若是二轮复习,则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联系,但要注意给学生加以引导,例如:还是核酸这一章节,就可以让他们回忆在必修一中有哪些知识与核酸有联系,学生一般都会想到核酸的分子结构、功能;紧接着就是核酸的分布,进而联想到细胞器,含有核酸的细胞器,等等。这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物膜系统与核酸有无关系呢?正常学生一般都不会想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时,就可以引导回忆复习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功能。学生就会多向思维,有的学生就会将膜上的载体蛋白与核酸相联系,进而扩展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的学生则会联想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转录和翻译中的不同。
综合分析,通过多种策略,将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又将各个部分重新组合,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佳化。通过观察、学习,既能从基础水平到最复杂水平,又能反过来从最复杂的水平到基础水平进行探究。例如:在有丝分裂教学过程中,先阐明有丝分裂的适用范围和定义,让学生明确了解其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都是复制一次、分裂一次,再让学生探究DNA要如何复制、分裂,才能使子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母细胞相同。理解了有丝分裂的产生与结果后,学生对其中产生的染色体、DNA的变化便会有“原来如此”的感叹。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了解了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学会用一个线索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再归纳整合成为系统的知识,便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拓展。
二、元认知调控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元认知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2]。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明确目标、监控过程和自我评价三个方面。
首先,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展示教学目标、重点内容,说明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求学生引起对问题状况的意识,明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应考虑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明确重点和非重点,尤其是一些普通学校的学生,以便他们能把最基本的内容学好。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时,不仅要认真研究、钻研、学习教材和大纲,还应准确地制定学习目的,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将教纲中的一个笼统的教学目标细分成详细简单的几个小目标。例如:在《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课中,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分成以下几个小目标:①说出ATP的基本结构;②掌握ATP的分子简式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示的含义;③理解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④举例说明ATP的形成途径;⑤正确理解ATP与ADP的相互转换;⑥理解ATP作为能量“通货”的含义。当然,教学目标的展示时间和制定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分段在课中,逐步呈现;甚至可以在课尾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尤其在高三复习时,每节课都将本节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直接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容易让学生有目标、有信心。
其次,监控学习过程。学生需要检验运用的策略是否正确和有效,记笔记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这一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举例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记笔记的技巧。记笔记时,应要求学生加工提炼所得知识,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描述、组织要点,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抄写、重复,需要适当地归纳总结。另外,还可以用自我发问的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并将质疑记录在笔记上,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习题课引导学生自主监控学习过程。首先能不能读得懂题目?即在短时间之内能快速抓住题干中的重点字眼,快速地转化为考点,进而进行解题。其次能不能准确解析一些容易导致歧义的重点字眼?例如关于遗传规律的一道例题: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这句话,很多学生,尤其是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没办法理解,他们认为是不存在XY这个个体。在习题课上,如果忽视了这句话的解析,他们就很难准确理解并解析题目。XY产生两种配子,X和Y,其中b基因使雄配子死亡,因此X配子死亡,而Y配子存活。同时举例XX作比较,学生一般都能理解这时X是雌配子,b基因不能使雌配子死亡。
最后,进行自我评价。学生需要学会自己评价,进行自我评估。教师引导学生对于习题所处的背景反映出习题所呈现的意图,并因此能准确提炼出抽象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分析出考点,也就是我们说的审题,提炼有效信息,抓重点字眼。例如在相应的实验题中“探究……”“验证……”就是该实验的实验目的。②怎么解决,分析解决过程,注意基本概念。在实验类型的题干中通过实验目的,先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例如:“探究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的矿质元素,在分析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事项?③还可以怎么考。这个题目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出题,能怎么考?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调整策略,并且鼓励学生对自己所采用的策略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三、总结
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调控,要注意在学生掌握策略后,要怎样调整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元认知,提高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生物技术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生物技术,若能使学生在碰到相关的生物技术,便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举一反三,从而在繁重的高三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生物。
参考文献:
[1]胡瑜,刘开练.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及其教师调控[期刊论文].心理科学,2004,27(4):967-969.
[2]郭靖文.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的应用及启示–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2008(5):74-76.
关键词: 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 元认知调控
什么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方法或技巧[1]。根据新课程理念“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包括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想认真听讲却抓不到重点;想认真看书但不知如何去看、看什么、怎么看;想记笔记却老是记不好笔记(表现出无法高效地使用笔记);想做错题本却发现错题太多,无法挑出典型例题,等等。针对以上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已经刻不容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认知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联结构建,将信息的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具体整体,在教授新课之前,将新的学习与旧知识相联系,激活长时记忆,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管理和控制认知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和反思,使他们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认清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进行同化学习,并通过这个途径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例如:在上核酸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行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关联性加工(蛋白质),训练学生把新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找出联结点、相同点、不同点(组成元素、基本单位、连接方式等);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和反思,使他们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认清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内在练习与区别,进行同化学习,并通过这个途径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在进行高三的复习课时,在复习过程中进行章节间的联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提高知识点的反复度。同样在复习核酸这一节,若是一轮复习,则可以着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联系元素的有关知识,再由元素联系到化合物,最后再由化合物组成细胞。三个层次的复习。若是二轮复习,则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联系,但要注意给学生加以引导,例如:还是核酸这一章节,就可以让他们回忆在必修一中有哪些知识与核酸有联系,学生一般都会想到核酸的分子结构、功能;紧接着就是核酸的分布,进而联想到细胞器,含有核酸的细胞器,等等。这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物膜系统与核酸有无关系呢?正常学生一般都不会想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时,就可以引导回忆复习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功能。学生就会多向思维,有的学生就会将膜上的载体蛋白与核酸相联系,进而扩展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的学生则会联想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转录和翻译中的不同。
综合分析,通过多种策略,将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又将各个部分重新组合,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佳化。通过观察、学习,既能从基础水平到最复杂水平,又能反过来从最复杂的水平到基础水平进行探究。例如:在有丝分裂教学过程中,先阐明有丝分裂的适用范围和定义,让学生明确了解其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都是复制一次、分裂一次,再让学生探究DNA要如何复制、分裂,才能使子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母细胞相同。理解了有丝分裂的产生与结果后,学生对其中产生的染色体、DNA的变化便会有“原来如此”的感叹。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了解了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学会用一个线索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再归纳整合成为系统的知识,便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拓展。
二、元认知调控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元认知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2]。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明确目标、监控过程和自我评价三个方面。
首先,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展示教学目标、重点内容,说明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求学生引起对问题状况的意识,明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应考虑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明确重点和非重点,尤其是一些普通学校的学生,以便他们能把最基本的内容学好。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时,不仅要认真研究、钻研、学习教材和大纲,还应准确地制定学习目的,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将教纲中的一个笼统的教学目标细分成详细简单的几个小目标。例如:在《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课中,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分成以下几个小目标:①说出ATP的基本结构;②掌握ATP的分子简式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示的含义;③理解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④举例说明ATP的形成途径;⑤正确理解ATP与ADP的相互转换;⑥理解ATP作为能量“通货”的含义。当然,教学目标的展示时间和制定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分段在课中,逐步呈现;甚至可以在课尾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尤其在高三复习时,每节课都将本节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直接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容易让学生有目标、有信心。
其次,监控学习过程。学生需要检验运用的策略是否正确和有效,记笔记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这一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举例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记笔记的技巧。记笔记时,应要求学生加工提炼所得知识,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描述、组织要点,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抄写、重复,需要适当地归纳总结。另外,还可以用自我发问的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并将质疑记录在笔记上,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习题课引导学生自主监控学习过程。首先能不能读得懂题目?即在短时间之内能快速抓住题干中的重点字眼,快速地转化为考点,进而进行解题。其次能不能准确解析一些容易导致歧义的重点字眼?例如关于遗传规律的一道例题: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这句话,很多学生,尤其是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没办法理解,他们认为是不存在XY这个个体。在习题课上,如果忽视了这句话的解析,他们就很难准确理解并解析题目。XY产生两种配子,X和Y,其中b基因使雄配子死亡,因此X配子死亡,而Y配子存活。同时举例XX作比较,学生一般都能理解这时X是雌配子,b基因不能使雌配子死亡。
最后,进行自我评价。学生需要学会自己评价,进行自我评估。教师引导学生对于习题所处的背景反映出习题所呈现的意图,并因此能准确提炼出抽象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分析出考点,也就是我们说的审题,提炼有效信息,抓重点字眼。例如在相应的实验题中“探究……”“验证……”就是该实验的实验目的。②怎么解决,分析解决过程,注意基本概念。在实验类型的题干中通过实验目的,先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例如:“探究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的矿质元素,在分析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事项?③还可以怎么考。这个题目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出题,能怎么考?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调整策略,并且鼓励学生对自己所采用的策略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三、总结
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调控,要注意在学生掌握策略后,要怎样调整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元认知,提高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生物技术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生物技术,若能使学生在碰到相关的生物技术,便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举一反三,从而在繁重的高三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生物。
参考文献:
[1]胡瑜,刘开练.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及其教师调控[期刊论文].心理科学,2004,27(4):967-969.
[2]郭靖文.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的应用及启示–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2008(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