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带鱼之所以称之为热带鱼,是因为这些鱼种大多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里气候宜人,常年的温度保持在23~28℃之间,几乎囊括了绝大部分的热带鱼种,所以被称之为热带鱼。为此,很多初涉热带鱼饲养的爱好者往往在主观判断上认为:热带鱼对温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对温度变化的耐受性比较差,认为热带鱼孱弱不及,于是为了让热带鱼更好的生长,总是把温度控制在26~30℃之间,更有甚者达到了30℃以上。其实,热带鱼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柔弱。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近200种常规饲养鱼品种中,相对而言,除了七彩燕、五彩燕和少数亚马逊的灯科鱼外,几乎都不是很喜欢比较高的水温环境,绝大多数鱼种,只要水温在23℃以上就能很好的存活和健康成长。笔者不才,可以轻松的列举出不下30余种可以在室内常温下饲养的鱼种,只要能将温度控制在18℃以上(甚至更低),就可以将热带鱼养得很好了。
由此就产生了下列疑问:到底怎样控制热带鱼的饲养水温?水温控制在怎样的范围才趋之合理?依我个人的意见,水温控制要依照鱼种、地区、居室温度、混养情况、摆放位置、水族箱大小和保温措施等等几方面来综合考虑,确定一个合适的温控方法。在正式行文之前,我想先说一下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热带鱼自然栖息地的水温也不是一年四季总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上,存在着昼夜温差和季节性温差,在一个幅度内发生着变化。并且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特别是近些年来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愈演愈烈,原生热带鱼种类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在地球上消失,部分品种已濒临灭绝。虽然人类社会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付诸了积极的措施进行改善,但全球气候特点已发生明显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热带鱼原产地的气候特点也已发生了明显变化,那些幸存活下来的品种,无疑表现出了对温度变化的较强耐受性。
(二)对于我们爱好者而言,现在所饲养的大多数观赏鱼品种,均购于各大城市的二级批发市场,而这些二级批发市场的观赏鱼,也不是来自于原产地,几乎都来自我国南北方、东南亚、欧洲的人工繁育基地。不可否认,在人工繁育和优选的过程中,增强了部分品种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我国东北的帆鳍红剑,个体大,耐力强,可在高于12℃的水体中很好的生存。日本培育出来的孔雀被称为“令人疯狂的鱼”,可在高于10℃的水体中很好的生存。笔者有8年的观赏鱼饲养经验,在长期的饲养中,很少动用加温棒这一工具。在采暖期未到之际的几天,水温仅16℃,笔者饲养的鹦鹉、皇冠、地图、菠萝、刀鱼等,除摄食能力下降,活动力受限外,身体安然无恙,因为这些鱼经过长期的驯化,已经具备抵御温差变化的能力了。可是同期市场上的一些鱼种虽然采取了保温措施,却不同程度的患有白点病,究其原因:是前些天发生了几次停电造成温度变化引起的。由此可见,在人工饲养过程中,所提供的水温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观赏鱼适应温度的习性。
(三)温度和饲养容器的关系:规格越大的容器,容水量越多,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要相对小些;敞口的容器,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也要更大些。一般而言,容水量超过200L的带盖水族箱,在室内不加温的情况下,昼夜的温差变化小于1℃,而容水量低于100L的带盖水族箱,室内不加温的情况下,温差变化可达2℃以上。对于大部分热带鱼而言,每天不超过1℃的变化,或者一周内下降了5~6℃的水温变化都是可以适应的,只要不超过适宜温度的下限即可。
(四)水温和水质控制的关系:一般在接近热带鱼所耐受的温度下限时,热带鱼活动能力下降,进食减少,水中的溶氧量较大,水质保持的时间较长,但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观赏鱼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色泽不艳、体质不佳、抵抗力不足等现象。而在接近热带鱼耐受温度上限的水温环境中,热带鱼表现出活动频繁、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症状,而且基本上也是不进食的,此时水中溶氧较少,水质败坏的速度加快,缸内细菌大量滋生,硝酸盐含量急剧增高,水体的酸化、腐化和缺氧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室内高密度饲养时,有时既使配备增氧设施也会发生闷缸现象。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观赏鱼,同样也会体质不佳,抵抗力不足,极易诱发腮部病变和皮肤疾病,并会因此致命。笔者的朋友有一1.8×0.45×0.65m的缸子,饲养了6只体长15cm的鹦鹉,4只体长20cm的地图,3条体长超过20cm的银龙,缸顶过滤槽,双潜水过滤泵,24h不间断循环过滤,但在半年中,有两条鹦鹉毙命(非争斗),3条鹦鹉不同程度的患有腮腐病。究其原因,是水温控制不力,长期处在30℃以上造成的。
我之所以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和实例,无非是想作证我对温度控制的原则和方
法:
1、就温度的控制而言并非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当然也不是固定在
一个恒定值上,而是借助温度观察计量器具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对,这个合理的范围要同时兼顾到水质的管理。水族箱的生态环境不是恒定的,而是处在动态变化中的,无论拥有多好的过滤系统,或精心设计的滤材搭配,不注意水温的控制,一样会效力减半。因此只要观赏鱼在体态、体色、进食、水中行为、新陈代谢方面表现正常的同时,水质清新、溶氧量丰富,各项理化指标正常,这时的温度就是合适的温度。经过笔者长期的观察和测量,水温24~28℃的范围内是最合适的生态水族环境。
2、混养水族箱的温度控制原则是取其折中的适宜温度范围。例如:甲品种的适合生活水温是22~28℃,乙品种是23~29℃,那么混养的水族箱温度以24~26℃为佳。
3、在温差变化较大的季节来临之前,做好室内保温措施,减少水族箱热量
的流失。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①不要将水族箱放置在靠近门口、窗户、过厅等易发生空气对流、温度变化较大的地方;②箱底采用苯板或泡沫塑料做底衬,减少和金属支架的接触,箱顶加盖,留出6~8个通气喂食孔;③水族箱背部及两侧用彩色隔热塑料贴板装饰;④借助灯具散发的热量来维持水温;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居室的热量流失。在上述工作做好后,水族箱温度临近22℃时,才是启用加热设备的合理时机。
4、选购加热管时,一定要选择质量稳定、性能可靠、价格合理的产品,绝不能贪图便宜,选择价廉质次的加热管。另外,不要过分迷信加热管这一单向控温设备,一定要借助温度计来观察,缓步提升温度,每提高2℃就要观察水族生物的生命特征,如有无表现出合适温度的迹象。不可一味的追求高温控制,有时加热管到设定高温后还会继续工作(这一问题在质次加热管产品上屡有发生),致使水温仍在上升。
5、还有一点和水温控制也是有联系的,就是观赏鱼疾病治疗时的温度控制
原则,同样道理:缓步提升,以每天2℃的幅度提升到最合适的治疗温度范围,瞬时提升温度超过4℃的变化,很可能是伤口撒盐,对鱼来说是致命。
以上是笔者对一些常规饲养的热带观赏鱼品种,在温度控制方面的经验和建议,而非个别品种的控温参照条例,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读者和业界人士批评指正。
由此就产生了下列疑问:到底怎样控制热带鱼的饲养水温?水温控制在怎样的范围才趋之合理?依我个人的意见,水温控制要依照鱼种、地区、居室温度、混养情况、摆放位置、水族箱大小和保温措施等等几方面来综合考虑,确定一个合适的温控方法。在正式行文之前,我想先说一下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热带鱼自然栖息地的水温也不是一年四季总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上,存在着昼夜温差和季节性温差,在一个幅度内发生着变化。并且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特别是近些年来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愈演愈烈,原生热带鱼种类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在地球上消失,部分品种已濒临灭绝。虽然人类社会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付诸了积极的措施进行改善,但全球气候特点已发生明显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热带鱼原产地的气候特点也已发生了明显变化,那些幸存活下来的品种,无疑表现出了对温度变化的较强耐受性。
(二)对于我们爱好者而言,现在所饲养的大多数观赏鱼品种,均购于各大城市的二级批发市场,而这些二级批发市场的观赏鱼,也不是来自于原产地,几乎都来自我国南北方、东南亚、欧洲的人工繁育基地。不可否认,在人工繁育和优选的过程中,增强了部分品种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我国东北的帆鳍红剑,个体大,耐力强,可在高于12℃的水体中很好的生存。日本培育出来的孔雀被称为“令人疯狂的鱼”,可在高于10℃的水体中很好的生存。笔者有8年的观赏鱼饲养经验,在长期的饲养中,很少动用加温棒这一工具。在采暖期未到之际的几天,水温仅16℃,笔者饲养的鹦鹉、皇冠、地图、菠萝、刀鱼等,除摄食能力下降,活动力受限外,身体安然无恙,因为这些鱼经过长期的驯化,已经具备抵御温差变化的能力了。可是同期市场上的一些鱼种虽然采取了保温措施,却不同程度的患有白点病,究其原因:是前些天发生了几次停电造成温度变化引起的。由此可见,在人工饲养过程中,所提供的水温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观赏鱼适应温度的习性。
(三)温度和饲养容器的关系:规格越大的容器,容水量越多,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要相对小些;敞口的容器,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也要更大些。一般而言,容水量超过200L的带盖水族箱,在室内不加温的情况下,昼夜的温差变化小于1℃,而容水量低于100L的带盖水族箱,室内不加温的情况下,温差变化可达2℃以上。对于大部分热带鱼而言,每天不超过1℃的变化,或者一周内下降了5~6℃的水温变化都是可以适应的,只要不超过适宜温度的下限即可。
(四)水温和水质控制的关系:一般在接近热带鱼所耐受的温度下限时,热带鱼活动能力下降,进食减少,水中的溶氧量较大,水质保持的时间较长,但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观赏鱼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色泽不艳、体质不佳、抵抗力不足等现象。而在接近热带鱼耐受温度上限的水温环境中,热带鱼表现出活动频繁、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症状,而且基本上也是不进食的,此时水中溶氧较少,水质败坏的速度加快,缸内细菌大量滋生,硝酸盐含量急剧增高,水体的酸化、腐化和缺氧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室内高密度饲养时,有时既使配备增氧设施也会发生闷缸现象。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观赏鱼,同样也会体质不佳,抵抗力不足,极易诱发腮部病变和皮肤疾病,并会因此致命。笔者的朋友有一1.8×0.45×0.65m的缸子,饲养了6只体长15cm的鹦鹉,4只体长20cm的地图,3条体长超过20cm的银龙,缸顶过滤槽,双潜水过滤泵,24h不间断循环过滤,但在半年中,有两条鹦鹉毙命(非争斗),3条鹦鹉不同程度的患有腮腐病。究其原因,是水温控制不力,长期处在30℃以上造成的。
我之所以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和实例,无非是想作证我对温度控制的原则和方
法:
1、就温度的控制而言并非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当然也不是固定在
一个恒定值上,而是借助温度观察计量器具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对,这个合理的范围要同时兼顾到水质的管理。水族箱的生态环境不是恒定的,而是处在动态变化中的,无论拥有多好的过滤系统,或精心设计的滤材搭配,不注意水温的控制,一样会效力减半。因此只要观赏鱼在体态、体色、进食、水中行为、新陈代谢方面表现正常的同时,水质清新、溶氧量丰富,各项理化指标正常,这时的温度就是合适的温度。经过笔者长期的观察和测量,水温24~28℃的范围内是最合适的生态水族环境。
2、混养水族箱的温度控制原则是取其折中的适宜温度范围。例如:甲品种的适合生活水温是22~28℃,乙品种是23~29℃,那么混养的水族箱温度以24~26℃为佳。
3、在温差变化较大的季节来临之前,做好室内保温措施,减少水族箱热量
的流失。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①不要将水族箱放置在靠近门口、窗户、过厅等易发生空气对流、温度变化较大的地方;②箱底采用苯板或泡沫塑料做底衬,减少和金属支架的接触,箱顶加盖,留出6~8个通气喂食孔;③水族箱背部及两侧用彩色隔热塑料贴板装饰;④借助灯具散发的热量来维持水温;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居室的热量流失。在上述工作做好后,水族箱温度临近22℃时,才是启用加热设备的合理时机。
4、选购加热管时,一定要选择质量稳定、性能可靠、价格合理的产品,绝不能贪图便宜,选择价廉质次的加热管。另外,不要过分迷信加热管这一单向控温设备,一定要借助温度计来观察,缓步提升温度,每提高2℃就要观察水族生物的生命特征,如有无表现出合适温度的迹象。不可一味的追求高温控制,有时加热管到设定高温后还会继续工作(这一问题在质次加热管产品上屡有发生),致使水温仍在上升。
5、还有一点和水温控制也是有联系的,就是观赏鱼疾病治疗时的温度控制
原则,同样道理:缓步提升,以每天2℃的幅度提升到最合适的治疗温度范围,瞬时提升温度超过4℃的变化,很可能是伤口撒盐,对鱼来说是致命。
以上是笔者对一些常规饲养的热带观赏鱼品种,在温度控制方面的经验和建议,而非个别品种的控温参照条例,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读者和业界人士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