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觅真意,“三法”通幽径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接受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是发生在不同时空中的,这种时空造成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时代、社会、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个性特点等方面,这种种错位造成了读者感受与文本“真意”的隔阂。因文言文成文时间距离当下久远,文言表达习惯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巨大等因素,学生们学习时普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将之视为教材“三难”之一。但是,任何文本的感知都要遵循走近——走进——走出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涵泳——引导学生沉潜文本,反复咀嚼玩味——就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传统而重要的方法。
   什么是“涵泳”?“涵”,《辞海·词语分册》的解释是“沉浸”;“泳”,即游于水中。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就实际的课堂教学来说,文言文涵泳可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
   一、反复咀嚼关键字句,品味文中真意
   在文学的世界里,每一种现实都是由具体的字句所照亮的,不仅如此,文本中每一具体的字句也与某种内在精神相联结。咀嚼字句,既能够通达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反观读者自身,实现个体与外在世界的精神交流。因此,教师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文本中的关键字句,有利于形成学生对于文本敏锐的、个性化的感悟能力。
   以《爱莲说》的教学为例,这篇散文精品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世态的鄙视和厌恶。作者志向的表达,很大程度上体现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鲜”“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等字句,学生就能懂得这寥寥数语中寄寓的作者的志趣:既不愿如陶渊明一般消极遁世,也不想像世人那样逐名逐利,他希望如同莲花,即使身处污浊的尘世间,也要保持清白的操守。
   同样,《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闲人”,《湖心亭看雪》中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马说》中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等字句,皆为文本文眼,有提纲挈领的妙用,引导学生咀嚼品味,整个文本意蕴顿生。
   二、引导想象,创设情境进入文本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言简义丰,文言文也概莫能外。学生在阅读时,若能通过想象创设情境,进入文本,全身心沉浸其中,也是涵泳的一大妙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固然是在界定想象乃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文学作品内涵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性,同样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内化作品。文学作品中的“无”,正是通过想象这一桥梁,达成“有”甚至无穷。
   课堂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设情境、揣度人物,进而感知人物形象。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秦国消弭这场无端战祸。当唐雎以“安陵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回绝秦王“好意”后,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相威胁,并威吓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创设出秦国朝堂上剑拔弩张、战火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构想出秦王悍然发动战争后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惨状,那么,对于秦王的要求易地的险恶用心,仗着国力强大欺侮弱国的骄横狂暴就不难理解了。同样,唐雎为了不辱没出使的任务,保全安陵,以“士之怒”反击秦王,在列举了三位布衣中的勇者后愤然指出“与臣而将四矣”,学生也可以通过想象唐雎为救人民于水火,不惜以身犯险,以死要挟的形象,感知唐雎作为《战国策》中典型的“士”——正义凛然,身怀高义,为人忘己的特点。
   课堂教学中,也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领悟作者写作意图,进而深入理解文本。以《五柳先生传》为例,通过感知文本,学生可以想象出这样的一位五柳先生:尽管家徒四壁,但他毫不在意,反用宅旁的五柳做了自己的名号。他生活穷困潦倒,常常到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境地,但他如古贤颜回一般,悠闲自在地读书、饮酒、写文章,竭力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自由。将五柳先生的形象与作者陶渊明进行对照,学生就会发现,本文应该就是作者的自传,虽未提及传主姓甚名谁,也不过分夸耀渲染,以简省的笔墨塑造出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者形象。
   三、比较鉴赏,举一反三,纵深挖掘文本价值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学生就是通过比较感知、领悟文本。文言文教学运用比较法,就是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在形式、写作技法、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异同,从而理解文本,形成自我的阅读感悟,完成厚重的文学积淀。
   同一篇文章内部可以进行比较。例如《山市》一文,“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时间词,表面看来都是表示承接上一件事情之后随即发生,但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作者对于山市变化的描写后,就会发现这些时间词也有细微的差异,其中有的表示刹那间顿生变化,有的表示景物变化的渐进。
   一篇文章中,除了可以进行词语的比较外,还可进行句子或段落的比较,就如《岳阳楼记》的三、四两个写景段落,句式类似形式相仿,学生将第三段中霪雨、阴风、浊浪、日暮、虎啸、猿啼等物象与第四段中春风、丽日、微波、碧浪、鸟飞、鱼游、芷草、兰花、月色、渔歌等物象进行比较,就会明白这两段描写了两种景:洞庭湖的隐晦时节凄凉之景和阳春时节明媚之景。表现了两种人生情境:人生低谷时的一蹶不振与凡事顺遂时的畅快愉悦。学生比较后得出:此二段并行而下,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传达出景与情相互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张本。
   不同文章也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可以令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人物形象,如通过《隆中对》与《出师表》的比较,学生可以窥见一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刘备,一位足不出户但对天下大事了然于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从比较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本思想感情,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文章都是作者仕途失意被贬之作,三“记”均有景,但景与景不同。《小石潭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小石潭的幽深冷寂表现柳宗元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岳阳楼记》格调高远,摆脱前人描写岳阳楼景物的窠臼,从览物之情入手,表达自己无论穷达,都愿兼济天下的胸怀。《醉翁亭记》既写景又写人,表达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从比较中,学生还可以感受不同文学流派的不同风格,从《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等山水名篇的比较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写景散文的清丽不俗,从《伤仲永》《马说》《记承天寺夜游》等文章的比较中,学生可以窥见唐宋古文运动代表作家所推崇的务实文风。
   涵泳,在朱熹的推崇下,成为沉潜于文字之中慢慢体味、缓缓顿悟、细细把玩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读书方式。宋朝陆象山也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种种方式细细品读文字,反复揣摩推敲,不断掂量玩味,鉴赏比较。这,也许是语文教师在文言教学中和学生一起觅得文本真意的理想境界吧!
  [作者通联: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2016年8月12至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语文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京师学堂顺利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康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周作宇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学术委员会第六届理事长周庆元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施仲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
《求乞者》《影的告别》都写于1924年9月24日,又一同发表于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上,说二者是姊妹篇,并不为过,两首散文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惊人地相似。  一  可以肯定地说,这首诗创作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兄弟失和”。但鲁迅绝没有将诗的全部内涵停留在家庭背景的层面,而是借此深入地思索并探讨了更为深刻严峻的社会问题,揭示了造成鲁迅思想苦闷彷徨的原因。  作为周家的长子,鲁迅倾尽心力维护家
传统文化,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  传统文化有着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依附载体:名山大川、寺庙建筑、工艺美术、文化典籍……它们在其各自生发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
日前,笔者参加某市名师赛课观摩活动,参赛课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在底层”这一专题中的《汪大娘》。几位参赛者在授课时,均将文本的解读止步于借助汪大娘“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形象”,讴歌了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身上的可贵品质。的确,这一解读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以为,这仅仅是浅层的解读,远没有触及文本的本质,名师们还应该向文本及作者心灵更深处漫溯。  我们知道,《汪大娘》被称为
一、直面现状:集体之失语  幽默”(humour)一词自从被引入汉语词汇以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从坊间普通的玩笑话,到文人笔下的幽默小说,无不表达着人们对幽默的喜爱与钟情。在国内,幽默文风早已成为部分作家的自觉努力和不懈追求:林语堂、钱钟书、梁实秋、王蒙、孙绍振……尽管这些幽默作家们的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睿语机智却给我们带来美的愉悦与享受。不幸的是,以幽默风格见长的选文却在母语教科书中出现较
《师说》“其可怪也欤”句的译文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常见的就有以下五种:①这真值得奇怪啊!②真可(或“值得”)奇怪啊!③这不是很奇怪吗?④难道不值得奇怪吗?⑤“哪里值得奇怪啊?”或“难道值得奇怪吗?”前四种意思基本相同,可统称为“奇怪说”,第五种意思与之截然相反,可称之为“不怪说”。笔者认为,“不怪说”比“奇怪说”更科学,更正确。  首先,从字词落实来看  “奇怪说”几种译法或多或少都存在
《陌上桑》是汉乐府名篇,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赵宋时的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将该诗收入《相和歌辞》。它是中国民歌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一曲美的赞歌。全诗共分三解(解为乐歌的段落,本诗的乐歌段落与歌词内容的段落大致相合),第一解写罗敷采桑,主要表现罗敷惊人的美貌;第二解写太守邀乘,叙述太守觊觎罗敷美貌,要跟她“共载”而归;第三解写罗敷夸夫,以打消太守的邪念。 民歌以
每次执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总有一个困惑围绕心头,陶渊明到底是喜爱山水呢还是喜爱田园?乍看都一样,可是当你静下心来咂摸的时候,便会发现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爱田园者与爱山水者都热爱自然,但前者显然更像个农夫喜欢于自然中农耕劳作,而后者更像个旅行家喜欢在自然中游山玩水;且这种不同还必然导致他们笔下所抒发流泻的情感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在讴歌大自然时,也讴歌简朴的乡居生活,甚至还讴歌能供给他们衣食
进入中年级,语文学习对语言单位的感知已经逐步从第一学段的字词转向了句段,甚至一些典型的文本,也需要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关注总分总结构。统编版三上第六单元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组课文,都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文本。但纵观常态化的教学,教师对总分总结构的认知,总是习惯性地停留在外在的显性层面上,学生也就容易形成一种错觉:开头与结尾即分别为总起与总结,中间部分即为分写。看似依照这样的方法也
教学传统篇目《烛之武退秦师》时,除了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的结构布局、表达方式、艺术剪裁、人物形象与思想价值之外,狠抓语言的品味与咀嚼,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揣摩语言,让学生感觉学习文言文,就是学文学言,就是文言并重,言以载文,文以言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之无言,一切皆空。  一、品实词,知言会意,把握纲目  题解《烛之武退秦师》,笔者抓住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个是“退”字,该字有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