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通常认为,愚昧和落后是宗教产生和生存的土壤。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宗教将逐渐退出社会历史领域,淡出人类的视线。科学家具有丰富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理应不信仰宗教。然而事实是,许多大科学家包括当今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都虔诚地信仰宗教,许多人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本文试图对科学家信仰宗教的原因作些透析,并就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宗教 科学 科学家 宗教信仰 精神需求
人们通常认为,对客观世界的愚昧无知和认识匮乏是普通人信仰宗教的原因。科学家是客观世界奥秘的探索者,具有丰富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所以不会也不应该信仰宗教。一些肤浅的马克思主义者从“科学万能主义”出发,试图用科学这把利器铲除宗教信仰这个“赘疣”,结果发现,科学昌明的今天,宗教信仰不但没有被铲除,相反,大有发展之势,许多大科学家包括当今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都虔诚地信仰宗教,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1 宗教、科学、科学家的一般考察。
1.1 宗教:宗教一词并非汉语中国有的词汇,而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后,为翻译西文religion这个词而衍生出来的一个词汇。
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特定的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特定的祭祀仪式为“教”。西文religion一词的意思是,一群人最初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后来发展到了有同一个信仰、同一个信念,甚至为了这个信仰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汉字“宗”与“教”结合起来形成“宗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religion的意思,因而成了翻译religion对应的词汇。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原本是佛教中使用的词汇。佛教主张“自证为宗,化他为教”,即众生皆有佛性,觉悟了就是佛(此乃“自证”),觉悟后依佛法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就是菩萨(此乃“化他”)。由此可见,今天当我们用“宗教”一词来指称西文religion时,“宗教”与佛教中“宗”、“教”的词义是不同的。
1.2 科学:“科学”一词并非是汉语中固有的词汇,而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后为翻译西文science这个词而由日本人首先创造的一个词汇。
Science的含义是系统知识、学问,且这个系统知识分成许多专业、类别,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19世纪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借用汉字把Science译为“科学”。他认为,“科”即分类、条理,“学”即系统知识,“科”与“学”结合起来形成“科学”,恰如其分地表达了Science的含义。自此,“科学”就成了西文Seienee这个既分门别类又自成系统的人类智慧结晶的对等翻译名词了。
在西方文化中,科学侧重指自然科学,而在汉语中,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1.3 科学家:科学家在西文中是scientist,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在西文中,scientist专指自然科学家,而在汉语中,科学家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两大类。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称为科学家,如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
2 科学家信仰宗教原因探析。
2.1社会历史原因:
2.1.1 科学家信仰宗教与其所属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舒尔茨曾经说过:“甚至连最伟大的思想也往往受到所谓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的约束。”人是文化的动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中,而文化传统则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着人。如果一种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或者是一种宗教传统文化,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必然很容易形成该文化传统所推崇的宗教信仰,科学家也不例外。西方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西方文明是基督教文明,因此,西方许多科学家如开普勒、哥白尼、伽利略、莱布尼茨、牛顿、爱因斯坦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基督教。
2.1.2 科學家信仰宗教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家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许多科学家出生在宗教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中,从小就信仰宗教,成了宗教徒。如经典力学的创始人牛顿,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法国科学家普朗克等都是这样,从小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2.2 认识原因:
2.2.1 科学家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导致他们信仰宗教。有些科学家在对待某些特定的认识对象时,由于思维方式上的片面性,导致认识上产生失误,给神和宗教信仰留下了生存空间。
与达尔文共同创造进化论的英国古典生物学家华莱士由于从狭隘的经验主义角度出发看待催眠现象(少数江湖术士表演的催眠术),没有认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进而得出上帝的存在、灵魂不朽的结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评述。19世纪初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根据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有的不同、有的有少许差异这种现象得出自然界的物种是在突然的、迅速的和灾难性的变化中产生的(“突变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对抗。居维叶由于思维方式的片面性,把某些不知原因的偶然现象与神的干预联系起来,为自己的宗教信仰提供了理论支持。
2.2.2 科学家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信仰宗教。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提出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问题。
在具体的认识环境中,任何一位科学家、任何一代科学家,其认识能力总是有局限性的,总存在着未能认识的客体,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而在人类暂时还未认识的对象和领域,猜测和想象就有了用武之地。这就为科学家信仰宗教留下了空间。
经典力学的创始人、著名科学家牛顿利用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使研究天体运动的学科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由于他对力学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他在宇宙中的物体最初为什么会动起来的问题上陷入了神学,提出那是因为万能的上帝最初推了一下的缘故,是上帝提供了“第一推动力”。生物进化论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明确指出,科学家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是导致他们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他说:“相信上帝存在的另一种起源,是同理智有关,而同感情无关,……我应该被称为有神论者了。”
西方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科学家、现代实验科学始祖培根说过:“一知半解的哲学思考把人导向无神论,而对于宇宙和哲学的深刻思考却必然使人皈依上帝。”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当今西方科学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科学越发达越接近上帝。这句话对唯物主义来说同样是沉甸甸的。
2.3 道德原因:
2.3.1 科学无法解决价值问题,而宗教致力于解决价值问题和人的终极关怀问题,这使得一些科学家把宗教信仰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指路灯。 终极关怀是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类为克服生与死的尖锐对立,给予人生种种实践以终极性的意义和价值,试图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渴望,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对于人类来说,不仅要活着,还要为了某种意义而活着,因此,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科学家也是人类成员,也要面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也要关注终极关怀问题。当科学不能回答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终极关怀时,科学家必然会在科学以外寻找答案,宗教就成了最可能的选择之一。因为宗教尤其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教派和意识形态,它对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强大宣导功能和调节功能是人所共知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所谓的科学的唯一目的是指出‘是什么’的问题,至于决定‘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却是一个同它完全无关的独立的问题……终极目标本身和它要达到的渴望却必须来自另一个源泉……我以为这正是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能。”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也指出:“科学是同客观的物质世界打交道……宗教是同世界的价值观念打交道。……科学所关心的,是发现什么是真理或谬误。宗教所关心的却是,什么是善良和邪恶,什么是高贵和下贱。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宗教是伦理学的基础。”
2.3.2 科学需要用宗教加以调适才能健康发展,否则有可能葬送人类和整个文明,这使得一些科学家把宗教信仰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稳压器。
科学有力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极大地造福了人类。然而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它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和难题,如环境污染、核威胁、能源危机、技术冒险(如克隆人类)等。面对科学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家必然要寻找补救的办法。于是一些科学家在宗教那里找到了答案。
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的学生们演讲时就明确指出:“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于是他发现了宗教的意义,并称自己“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罗素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科学技术的各种直接效果也决不是完全有益的。一方面,它们加大了战争的危害性……我们时代的所有这些弊病部分地是由于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因此归根结底是由于科学造成的。”于是他提出要用宗教和伦理来调适科学。
2.4 心理原因:
2.4.1 科学家在认识上不断超越的心理与宗教的超越性主张比较吻合,促成他们信仰宗教。大多数科学家在认识上总有不断超越、寻根问底的习惯和要求,往往喜欢追究终极原因,并且愿意为此付出毕生精力。大多数宗教都主张禁欲和超越肉体,实现灵魂不灭。宗教认为,通达禁欲,最终达到无知无欲,才能求得灵魂的解脱,实现理性对欲望的征服和超越,才能实现灵魂不灭。这就是宗教的超越性主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宗教的这种超越性主张在过程和结果方面存在许多共同性,这种超越性主张恰好迎合了科学家不断超越自我的心理需求,促使部分科学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宗教。
2.4.2 科学家在认识过程中获得的奇妙体验,使得他们相信自然界是造物主的杰作,神是存在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中找到秩序和规律,发现许多美丽的、对称性的结构,甚至某些所谓“合目的性”(特别是生物界)的现象,所有这些都给科学家奇妙的或神秘的体验,这种体验常常会使科学家联想到上帝的存在和造物主的力量。
牛顿曾经写道:“所有鸟、兽和人类的左右两侧(除内脏外)形状都相似;都在脸部两边不多不少有两只眼睛;……为了视觉而造得形状如此精巧,配合得如此巧妙,以致决非是任何一个艺术家所能改善的东西,这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一个创造万物并主宰万物的上帝存在。”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谈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时,也有类似的体验,他说:“一个科学家在做研究工作的时候,当他发现有一些非常奇妙的自然界的现象时,有许多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美丽的自然结构时,……他会有一个触及灵魂的震动,因为,当他认识到,自然的结构有这么多的不可思议的奥妙,这个时候的感觉,我想是和最真诚的宗教信仰是很接近的。所以你问,相信不相信在不可知的宇宙中有造物主在创造一切呢?这个话,我想很难回答是或者不是。”其实,杨振宁这番话已经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3 两点启发。
3.1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问题。认识论又叫知识论,是研究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属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一门学问。德國古典哲学以及对其进行根本变革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认识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极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都主张可知论,认为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的关系,从现实和个体来看是有限和相对的,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是无限和绝对的,世界最终会被彻底认识的,因此这类哲学家往往都是乐天派。而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主张世界不可能被认识或不可能被彻底认识,因此这类哲学家往往都是悲观主义者。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这两种流派究竟谁是谁非?稍微有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的人都会说,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可知论是对的,不可知论是错的。事实上世界究竟是否可以被彻底认识,这个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尽管今天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成果与古人相比不知翻了多少倍,但是今天人类面临的困惑与古人相比,不是少了,而是多了。随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领域的不断拓展,我们越来越感到世界是浩瀚无边和神秘莫测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那么微小和有限,以致我们不禁会怀疑这个世界究竟能否被彻底认识,这是就认识的过程和结果来分析的。事实上,就认识本身来看,可知论也受到质疑,因为假如世界可以被彻底认识,那就意味着认识不再向前发展了,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因此,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信可知论,高扬革命乐观主义,批判和否定不可知论以及各种悲观主义,这无可厚非。只是对不可知论和悲观主义要持宽容心态,不要谈虎色变,也不要唯我独尊,自视清高,而要允许它们在学术范围内自由争鸣。
3.2 关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传统观点一直认为,科学和宗教是对立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宗教将逐渐退出社会历史领域,淡出人类的视线。这是典型的科学万能论,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类所有问题,包括人类的价值问题和终极关怀。事实和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过分夸大了科学的作用。
科学对于人类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古往今来,人类正是借助科学的力量才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社会发展的速度才得以大大加快。但是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科学及其成果只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而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例如价值问题和终极关怀)。科学能够告诉人类怎么做,却不能告诉人类为什么这么做,能够回答“如何”的问题,却不能回答“为何”的问题。与科学相反,宗教则致力于解决人类的价值问题和终极关怀,理所当然成为人类精神需求的选择之一。
因此,要正确看待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科学与宗教并非完全对立、水火不相容的,而是完全可以和谐共生的,当今西方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大多数人仍然信奉宗教就是明证。这就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力戒机械化和简单化。我们马克思主义者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信仰宗教,这是党性的表现。但是对宗教和宗教信仰者要持宽容心态,毕竟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且我国宪法和党的宗教政策也明确规定,宗教信仰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有信仰宗教的权利,也有不信仰宗教的权利,有信仰这种宗教的权利,也有信仰其他宗教的权利。
[关键词]宗教 科学 科学家 宗教信仰 精神需求
人们通常认为,对客观世界的愚昧无知和认识匮乏是普通人信仰宗教的原因。科学家是客观世界奥秘的探索者,具有丰富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所以不会也不应该信仰宗教。一些肤浅的马克思主义者从“科学万能主义”出发,试图用科学这把利器铲除宗教信仰这个“赘疣”,结果发现,科学昌明的今天,宗教信仰不但没有被铲除,相反,大有发展之势,许多大科学家包括当今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都虔诚地信仰宗教,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1 宗教、科学、科学家的一般考察。
1.1 宗教:宗教一词并非汉语中国有的词汇,而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后,为翻译西文religion这个词而衍生出来的一个词汇。
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特定的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特定的祭祀仪式为“教”。西文religion一词的意思是,一群人最初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后来发展到了有同一个信仰、同一个信念,甚至为了这个信仰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汉字“宗”与“教”结合起来形成“宗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religion的意思,因而成了翻译religion对应的词汇。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原本是佛教中使用的词汇。佛教主张“自证为宗,化他为教”,即众生皆有佛性,觉悟了就是佛(此乃“自证”),觉悟后依佛法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就是菩萨(此乃“化他”)。由此可见,今天当我们用“宗教”一词来指称西文religion时,“宗教”与佛教中“宗”、“教”的词义是不同的。
1.2 科学:“科学”一词并非是汉语中固有的词汇,而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后为翻译西文science这个词而由日本人首先创造的一个词汇。
Science的含义是系统知识、学问,且这个系统知识分成许多专业、类别,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19世纪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借用汉字把Science译为“科学”。他认为,“科”即分类、条理,“学”即系统知识,“科”与“学”结合起来形成“科学”,恰如其分地表达了Science的含义。自此,“科学”就成了西文Seienee这个既分门别类又自成系统的人类智慧结晶的对等翻译名词了。
在西方文化中,科学侧重指自然科学,而在汉语中,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1.3 科学家:科学家在西文中是scientist,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在西文中,scientist专指自然科学家,而在汉语中,科学家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两大类。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称为科学家,如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
2 科学家信仰宗教原因探析。
2.1社会历史原因:
2.1.1 科学家信仰宗教与其所属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舒尔茨曾经说过:“甚至连最伟大的思想也往往受到所谓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的约束。”人是文化的动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中,而文化传统则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着人。如果一种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或者是一种宗教传统文化,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必然很容易形成该文化传统所推崇的宗教信仰,科学家也不例外。西方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西方文明是基督教文明,因此,西方许多科学家如开普勒、哥白尼、伽利略、莱布尼茨、牛顿、爱因斯坦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基督教。
2.1.2 科學家信仰宗教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家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许多科学家出生在宗教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中,从小就信仰宗教,成了宗教徒。如经典力学的创始人牛顿,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法国科学家普朗克等都是这样,从小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2.2 认识原因:
2.2.1 科学家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导致他们信仰宗教。有些科学家在对待某些特定的认识对象时,由于思维方式上的片面性,导致认识上产生失误,给神和宗教信仰留下了生存空间。
与达尔文共同创造进化论的英国古典生物学家华莱士由于从狭隘的经验主义角度出发看待催眠现象(少数江湖术士表演的催眠术),没有认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进而得出上帝的存在、灵魂不朽的结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评述。19世纪初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根据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有的不同、有的有少许差异这种现象得出自然界的物种是在突然的、迅速的和灾难性的变化中产生的(“突变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对抗。居维叶由于思维方式的片面性,把某些不知原因的偶然现象与神的干预联系起来,为自己的宗教信仰提供了理论支持。
2.2.2 科学家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信仰宗教。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提出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问题。
在具体的认识环境中,任何一位科学家、任何一代科学家,其认识能力总是有局限性的,总存在着未能认识的客体,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而在人类暂时还未认识的对象和领域,猜测和想象就有了用武之地。这就为科学家信仰宗教留下了空间。
经典力学的创始人、著名科学家牛顿利用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使研究天体运动的学科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由于他对力学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他在宇宙中的物体最初为什么会动起来的问题上陷入了神学,提出那是因为万能的上帝最初推了一下的缘故,是上帝提供了“第一推动力”。生物进化论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明确指出,科学家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是导致他们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他说:“相信上帝存在的另一种起源,是同理智有关,而同感情无关,……我应该被称为有神论者了。”
西方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科学家、现代实验科学始祖培根说过:“一知半解的哲学思考把人导向无神论,而对于宇宙和哲学的深刻思考却必然使人皈依上帝。”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当今西方科学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科学越发达越接近上帝。这句话对唯物主义来说同样是沉甸甸的。
2.3 道德原因:
2.3.1 科学无法解决价值问题,而宗教致力于解决价值问题和人的终极关怀问题,这使得一些科学家把宗教信仰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指路灯。 终极关怀是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类为克服生与死的尖锐对立,给予人生种种实践以终极性的意义和价值,试图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渴望,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对于人类来说,不仅要活着,还要为了某种意义而活着,因此,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科学家也是人类成员,也要面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也要关注终极关怀问题。当科学不能回答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终极关怀时,科学家必然会在科学以外寻找答案,宗教就成了最可能的选择之一。因为宗教尤其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教派和意识形态,它对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强大宣导功能和调节功能是人所共知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所谓的科学的唯一目的是指出‘是什么’的问题,至于决定‘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却是一个同它完全无关的独立的问题……终极目标本身和它要达到的渴望却必须来自另一个源泉……我以为这正是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能。”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也指出:“科学是同客观的物质世界打交道……宗教是同世界的价值观念打交道。……科学所关心的,是发现什么是真理或谬误。宗教所关心的却是,什么是善良和邪恶,什么是高贵和下贱。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宗教是伦理学的基础。”
2.3.2 科学需要用宗教加以调适才能健康发展,否则有可能葬送人类和整个文明,这使得一些科学家把宗教信仰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稳压器。
科学有力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极大地造福了人类。然而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它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和难题,如环境污染、核威胁、能源危机、技术冒险(如克隆人类)等。面对科学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家必然要寻找补救的办法。于是一些科学家在宗教那里找到了答案。
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的学生们演讲时就明确指出:“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于是他发现了宗教的意义,并称自己“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罗素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科学技术的各种直接效果也决不是完全有益的。一方面,它们加大了战争的危害性……我们时代的所有这些弊病部分地是由于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因此归根结底是由于科学造成的。”于是他提出要用宗教和伦理来调适科学。
2.4 心理原因:
2.4.1 科学家在认识上不断超越的心理与宗教的超越性主张比较吻合,促成他们信仰宗教。大多数科学家在认识上总有不断超越、寻根问底的习惯和要求,往往喜欢追究终极原因,并且愿意为此付出毕生精力。大多数宗教都主张禁欲和超越肉体,实现灵魂不灭。宗教认为,通达禁欲,最终达到无知无欲,才能求得灵魂的解脱,实现理性对欲望的征服和超越,才能实现灵魂不灭。这就是宗教的超越性主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宗教的这种超越性主张在过程和结果方面存在许多共同性,这种超越性主张恰好迎合了科学家不断超越自我的心理需求,促使部分科学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宗教。
2.4.2 科学家在认识过程中获得的奇妙体验,使得他们相信自然界是造物主的杰作,神是存在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中找到秩序和规律,发现许多美丽的、对称性的结构,甚至某些所谓“合目的性”(特别是生物界)的现象,所有这些都给科学家奇妙的或神秘的体验,这种体验常常会使科学家联想到上帝的存在和造物主的力量。
牛顿曾经写道:“所有鸟、兽和人类的左右两侧(除内脏外)形状都相似;都在脸部两边不多不少有两只眼睛;……为了视觉而造得形状如此精巧,配合得如此巧妙,以致决非是任何一个艺术家所能改善的东西,这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一个创造万物并主宰万物的上帝存在。”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谈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时,也有类似的体验,他说:“一个科学家在做研究工作的时候,当他发现有一些非常奇妙的自然界的现象时,有许多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美丽的自然结构时,……他会有一个触及灵魂的震动,因为,当他认识到,自然的结构有这么多的不可思议的奥妙,这个时候的感觉,我想是和最真诚的宗教信仰是很接近的。所以你问,相信不相信在不可知的宇宙中有造物主在创造一切呢?这个话,我想很难回答是或者不是。”其实,杨振宁这番话已经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3 两点启发。
3.1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问题。认识论又叫知识论,是研究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属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一门学问。德國古典哲学以及对其进行根本变革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认识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极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都主张可知论,认为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的关系,从现实和个体来看是有限和相对的,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是无限和绝对的,世界最终会被彻底认识的,因此这类哲学家往往都是乐天派。而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主张世界不可能被认识或不可能被彻底认识,因此这类哲学家往往都是悲观主义者。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这两种流派究竟谁是谁非?稍微有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的人都会说,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可知论是对的,不可知论是错的。事实上世界究竟是否可以被彻底认识,这个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尽管今天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成果与古人相比不知翻了多少倍,但是今天人类面临的困惑与古人相比,不是少了,而是多了。随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领域的不断拓展,我们越来越感到世界是浩瀚无边和神秘莫测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那么微小和有限,以致我们不禁会怀疑这个世界究竟能否被彻底认识,这是就认识的过程和结果来分析的。事实上,就认识本身来看,可知论也受到质疑,因为假如世界可以被彻底认识,那就意味着认识不再向前发展了,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因此,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信可知论,高扬革命乐观主义,批判和否定不可知论以及各种悲观主义,这无可厚非。只是对不可知论和悲观主义要持宽容心态,不要谈虎色变,也不要唯我独尊,自视清高,而要允许它们在学术范围内自由争鸣。
3.2 关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传统观点一直认为,科学和宗教是对立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宗教将逐渐退出社会历史领域,淡出人类的视线。这是典型的科学万能论,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类所有问题,包括人类的价值问题和终极关怀。事实和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过分夸大了科学的作用。
科学对于人类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古往今来,人类正是借助科学的力量才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社会发展的速度才得以大大加快。但是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科学及其成果只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而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例如价值问题和终极关怀)。科学能够告诉人类怎么做,却不能告诉人类为什么这么做,能够回答“如何”的问题,却不能回答“为何”的问题。与科学相反,宗教则致力于解决人类的价值问题和终极关怀,理所当然成为人类精神需求的选择之一。
因此,要正确看待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科学与宗教并非完全对立、水火不相容的,而是完全可以和谐共生的,当今西方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大多数人仍然信奉宗教就是明证。这就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力戒机械化和简单化。我们马克思主义者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信仰宗教,这是党性的表现。但是对宗教和宗教信仰者要持宽容心态,毕竟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且我国宪法和党的宗教政策也明确规定,宗教信仰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有信仰宗教的权利,也有不信仰宗教的权利,有信仰这种宗教的权利,也有信仰其他宗教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