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的最重要典籍。新中国成立之后,官方在各阶段语文课本中也多少有选择《论语》中的内容,国学热兴起之后,对《论语》感兴趣的人则就更多,而且还呈现出趋热的势态。那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读《论语》呢?笔者想就这个话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前后联系,以经解经
在解读《论语》的时候要注意前后联系,所谓前后联系,就是对于同样的概念的理解,要试着在《论语》中找相应的概念解答,这就是“以经解经”。因为同一本书或者同时代的书,在词汇的定义等方面更加趋同,所以这样对比得出的理解,也更加贴近原文意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关于三十而立,程颐认为是“立于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言己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钱穆认为是“礼于学。”朱熹以及近代的杨伯峻老师主张“立于礼。”其实每一位前辈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哪一家的说法更合适呢?恰好《论语》中有可以参考的记载,比如《泰伯》曰“立于礼。”《季氏》曰“不学礼,无以立。”《尧曰》曰“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这样对比参考,我们可以认为朱熹以及杨伯峻老师的解读更合适。
关于“四十而不惑”,为什么不惑呢?《子罕》里面曾言“知者不惑。”而且这与夫子15岁就立志于学也是相符合的,这样解读就比较合适。
再比如说,孔子说“臣事君以忠。”上面我们从文字的角度来理解了这里忠的意思,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梳理。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作为大臣,秉持“道”的原则来给国君做事,如果行不通,则“不可则止。”不仅如此,他还说:“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这就是说,孔子并不认为大臣要无原则地“事君以忠”,而是要在“道”的前提下事君以忠,否则,不仅“不可则止”,而且要“卷而怀之。”这对于我们理解孔子忠的含义就更加清楚了,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所提倡的大臣为国君做事的原则,绝不是后来宣扬的那种愚忠。
不同版本参考对比
古代著书存书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方便,在书籍的流传过程中会经过多人之手,经历多个版本的变化。所以,书籍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会有改动,尤其是先秦典籍,都有这样的遭遇。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通行版《老子》跟帛书《老子》在内容方面有不同,而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本,虽然只有两千多字,但与通行版和帛书本在文本方面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这一点《论语》也不例外。在汉代,有齐论、鲁论、古论等好几个版本。再后来,郑玄又根据流传的几个不同版本经过一次整理,这又是一个版本。后人在改动版本的时候,其实更多体现是他个人的看法,而不是书籍原来编撰者的想法,所以我们要想更贴近原始文本,就要多参考其他版本。1973年河北定州中山怀王刘修墓发掘出来一批竹简,其中就有《论语》残本,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版本,我们称为定州汉简本《论语》,它是我们今天研究《论语》的重要参考资料。
比如通行版中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 关于这句话,流传最广的一种解释是“蛮夷之邦即便是有君,也比不上中原之地无君。”比如邢昺疏曰“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钱穆也在《论语新解》中翻译说“孔子撇开无君一节,谓夷狄终不如诸夏。”
在定州汉简本《论语》里面,此句是“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不若”虽然有些时候可以跟“不如”同义,但“不若”在这里,其实应该是“不像”的意思。于是整句意思就是,“蛮夷之邦尚且有君,不像诸夏之地已经没有了啊……”为什么诸夏之地无君呢?因为虽然有王有君,然而礼坏乐崩,有跟没有没啥区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愤怒地感叹,诸夏之地,现在已经沦落到连夷狄都不如的地步了!更可见他对于诸夏之地礼坏乐崩的痛心疾首。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八佾》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说的恰恰是孔子所处时代礼坏乐崩。那个时代,礼乐征伐不仅不自天子出,甚至不是自诸侯出,在孔子的时代,其实已经开始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比如,不说远了,就是孔子所在的鲁国,唐国君鲁昭公都因为内乱逃离鲁国,死在晋国。这样的时代,有何礼可言?孔子会在这种背景下还夸赞诸夏有礼吗?显然不太可能。
再比如通行版中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这句“敬鬼神而远之”被认为是孔子“不语乱力鬼神”的一个表现,并且引申出一个成语“敬而远之。”认为是孔子排斥鬼神之事。但在定州汉简本中,此句是“敬鬼而远之。”没有“神”字,少一个字,意思就大不一样。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为政》)鬼在这里的意思其实是自己死去的先祖。“敬鬼而远之”,其实是指在祭祀方面要祭祀远祖。这与《学而》中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道理是一样的。
上面几点是笔者在读《论语》的过程中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侧重于我们个人如何正确理解论语思想方面而言,希望对于朋友们有所帮助。由于笔者所见所限,肯定有不足和疏漏之处,介于此,还望朋友们包涵并指正。
对于有一些朋友而言,可能他们并不需要自己去专门研究《论语》思想,而只是在于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了解《论语》,所以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些在翻译本方面的推荐。在这里笔者推荐杨伯峻老师《论语译注》。杨伯峻老师用简单而精准的话语对《论语》全书进行了白话翻译,言简意赅,不乱引申,后面还有“论语词典”,是初学论语的好书。此外,钱穆《论语新解》可作为初学入门的配套参考书籍。如果要再进一步,则有杨树达《论语疏证》、程树德《论语集释》、刘宝楠《论语正义》以及邢昺《论语注疏》等书籍可作为参考。
前后联系,以经解经
在解读《论语》的时候要注意前后联系,所谓前后联系,就是对于同样的概念的理解,要试着在《论语》中找相应的概念解答,这就是“以经解经”。因为同一本书或者同时代的书,在词汇的定义等方面更加趋同,所以这样对比得出的理解,也更加贴近原文意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关于三十而立,程颐认为是“立于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言己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钱穆认为是“礼于学。”朱熹以及近代的杨伯峻老师主张“立于礼。”其实每一位前辈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哪一家的说法更合适呢?恰好《论语》中有可以参考的记载,比如《泰伯》曰“立于礼。”《季氏》曰“不学礼,无以立。”《尧曰》曰“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这样对比参考,我们可以认为朱熹以及杨伯峻老师的解读更合适。
关于“四十而不惑”,为什么不惑呢?《子罕》里面曾言“知者不惑。”而且这与夫子15岁就立志于学也是相符合的,这样解读就比较合适。
再比如说,孔子说“臣事君以忠。”上面我们从文字的角度来理解了这里忠的意思,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梳理。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作为大臣,秉持“道”的原则来给国君做事,如果行不通,则“不可则止。”不仅如此,他还说:“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这就是说,孔子并不认为大臣要无原则地“事君以忠”,而是要在“道”的前提下事君以忠,否则,不仅“不可则止”,而且要“卷而怀之。”这对于我们理解孔子忠的含义就更加清楚了,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所提倡的大臣为国君做事的原则,绝不是后来宣扬的那种愚忠。
不同版本参考对比
古代著书存书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方便,在书籍的流传过程中会经过多人之手,经历多个版本的变化。所以,书籍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会有改动,尤其是先秦典籍,都有这样的遭遇。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通行版《老子》跟帛书《老子》在内容方面有不同,而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本,虽然只有两千多字,但与通行版和帛书本在文本方面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这一点《论语》也不例外。在汉代,有齐论、鲁论、古论等好几个版本。再后来,郑玄又根据流传的几个不同版本经过一次整理,这又是一个版本。后人在改动版本的时候,其实更多体现是他个人的看法,而不是书籍原来编撰者的想法,所以我们要想更贴近原始文本,就要多参考其他版本。1973年河北定州中山怀王刘修墓发掘出来一批竹简,其中就有《论语》残本,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版本,我们称为定州汉简本《论语》,它是我们今天研究《论语》的重要参考资料。
比如通行版中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 关于这句话,流传最广的一种解释是“蛮夷之邦即便是有君,也比不上中原之地无君。”比如邢昺疏曰“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钱穆也在《论语新解》中翻译说“孔子撇开无君一节,谓夷狄终不如诸夏。”
在定州汉简本《论语》里面,此句是“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不若”虽然有些时候可以跟“不如”同义,但“不若”在这里,其实应该是“不像”的意思。于是整句意思就是,“蛮夷之邦尚且有君,不像诸夏之地已经没有了啊……”为什么诸夏之地无君呢?因为虽然有王有君,然而礼坏乐崩,有跟没有没啥区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愤怒地感叹,诸夏之地,现在已经沦落到连夷狄都不如的地步了!更可见他对于诸夏之地礼坏乐崩的痛心疾首。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八佾》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说的恰恰是孔子所处时代礼坏乐崩。那个时代,礼乐征伐不仅不自天子出,甚至不是自诸侯出,在孔子的时代,其实已经开始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比如,不说远了,就是孔子所在的鲁国,唐国君鲁昭公都因为内乱逃离鲁国,死在晋国。这样的时代,有何礼可言?孔子会在这种背景下还夸赞诸夏有礼吗?显然不太可能。
再比如通行版中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这句“敬鬼神而远之”被认为是孔子“不语乱力鬼神”的一个表现,并且引申出一个成语“敬而远之。”认为是孔子排斥鬼神之事。但在定州汉简本中,此句是“敬鬼而远之。”没有“神”字,少一个字,意思就大不一样。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为政》)鬼在这里的意思其实是自己死去的先祖。“敬鬼而远之”,其实是指在祭祀方面要祭祀远祖。这与《学而》中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道理是一样的。
上面几点是笔者在读《论语》的过程中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侧重于我们个人如何正确理解论语思想方面而言,希望对于朋友们有所帮助。由于笔者所见所限,肯定有不足和疏漏之处,介于此,还望朋友们包涵并指正。
对于有一些朋友而言,可能他们并不需要自己去专门研究《论语》思想,而只是在于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了解《论语》,所以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些在翻译本方面的推荐。在这里笔者推荐杨伯峻老师《论语译注》。杨伯峻老师用简单而精准的话语对《论语》全书进行了白话翻译,言简意赅,不乱引申,后面还有“论语词典”,是初学论语的好书。此外,钱穆《论语新解》可作为初学入门的配套参考书籍。如果要再进一步,则有杨树达《论语疏证》、程树德《论语集释》、刘宝楠《论语正义》以及邢昺《论语注疏》等书籍可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