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拥有自信这轮金色的太阳,就能够照亮他们的前程。现根据我的教育经历,具体谈谈我的看法。
一、自信心的力量与重要性
自信心是指对自己的能力与力量所持的一种肯定性态度,是对待自我态度方面的一种性格特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自信心,才能取得成功,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在客观因素影响下,以学习活动为中介,通过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会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我们培养学生自信心,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习自信心是指学生个体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反应倾向。学习自信心本质上是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种正确估计与高度自我接纳的态度。
二、学生学习生活中因缺乏自信心而遇到的挫折
学生因缺乏自信心而遇到的挫折大致有:1.在学习方面的表现主要有: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没有能编入理想的班级,作业过多不能按时完成,留级,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等。2.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主要有:不受老师喜爱,经常遭到老师当众批评,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讽刺,交不到知心朋友,家庭关系不良以及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等。3.在兴趣和愿望方面主要表现为:因个人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成人的支持,却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而情绪不佳。或因生理条件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等。4.在自我尊重方面的表现主要有: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常受到轻视和忍受屈辱,自我感觉够条件,却没能评上“三好生”,没被选上班干部,在竞赛活动中没能取得名次。因生理上有缺陷而受到同学挖苦和取笑。思考问题速度、灵活性、学习成绩都不如同学,父母和教师管得严、没有自由等。
如学生黄镭,父母在外地工作,寄宿在外婆家,父母每年才回来两三次,学习、生活费用由外公外婆经手,外公外婆年老,且外公患脑血栓。黄镭自认为得不到父母、家人的关爱,没有依靠,经常跟外公外婆吵闹、无心向学。在外面结交一帮所谓的朋友,不定期给他们零食、请他们吃饭、买烟给他们吸,甚至交50至100元的所谓的“保护费”。当向家人要钱不能得到满足时,就躺在地上、睡在沙发上、整日不起,不吃、不喝、不上学,也不接电话。有时欺骗家人说:同学有什么资料,我得去买,要100元;我充饭卡要100元;老师又收什么费要130元。谎言被揭穿后,拿水果刀拍到桌子上,骂外公:“你这老不死的,你告诉学校说我抽烟,他们给我记大过,我不能去读书了!我不做人了!”
三、讲究策略、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自信心
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感与稳定感。教师应注重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和睦、合作、相互支持与信任的氛围,应给予学生一种基本的安全感。让学生觉得自己很安全,而不是觉得到处充满危险,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碰,甚至犯了错误也不要紧,那么他就不会担心自己受到伤害,也就能信任他周围的环境和他接触到的其他人,信任这个世界。另外,教师应给学生无条件的爱与关怀,让他们获得一种稳定的情感保障,让学生知道即使在他做错事的时候,在教师生气甚至惩罚他的时候,爱依然是持久的、无条件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安全感和稳定感。可以说,安全感与稳定感是建立自信的一个重要基础。
2 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认同,形成一定的自我满足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独特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是个可爱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师与父母都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思想、情感与行为,而应该更多地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学会“赏识”学生。
3 根据学生个体的水平确定目标,大力实施与推广“成功教育”,使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更好”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的心理,成为促使其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体验成功的条件和情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 促进学生的使命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父母和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创造宽松的家庭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应帮助家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要求,让家长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要及时帮助孩子排忧解难,给他们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一、自信心的力量与重要性
自信心是指对自己的能力与力量所持的一种肯定性态度,是对待自我态度方面的一种性格特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自信心,才能取得成功,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在客观因素影响下,以学习活动为中介,通过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会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我们培养学生自信心,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习自信心是指学生个体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反应倾向。学习自信心本质上是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种正确估计与高度自我接纳的态度。
二、学生学习生活中因缺乏自信心而遇到的挫折
学生因缺乏自信心而遇到的挫折大致有:1.在学习方面的表现主要有: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没有能编入理想的班级,作业过多不能按时完成,留级,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等。2.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主要有:不受老师喜爱,经常遭到老师当众批评,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讽刺,交不到知心朋友,家庭关系不良以及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等。3.在兴趣和愿望方面主要表现为:因个人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成人的支持,却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而情绪不佳。或因生理条件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等。4.在自我尊重方面的表现主要有: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常受到轻视和忍受屈辱,自我感觉够条件,却没能评上“三好生”,没被选上班干部,在竞赛活动中没能取得名次。因生理上有缺陷而受到同学挖苦和取笑。思考问题速度、灵活性、学习成绩都不如同学,父母和教师管得严、没有自由等。
如学生黄镭,父母在外地工作,寄宿在外婆家,父母每年才回来两三次,学习、生活费用由外公外婆经手,外公外婆年老,且外公患脑血栓。黄镭自认为得不到父母、家人的关爱,没有依靠,经常跟外公外婆吵闹、无心向学。在外面结交一帮所谓的朋友,不定期给他们零食、请他们吃饭、买烟给他们吸,甚至交50至100元的所谓的“保护费”。当向家人要钱不能得到满足时,就躺在地上、睡在沙发上、整日不起,不吃、不喝、不上学,也不接电话。有时欺骗家人说:同学有什么资料,我得去买,要100元;我充饭卡要100元;老师又收什么费要130元。谎言被揭穿后,拿水果刀拍到桌子上,骂外公:“你这老不死的,你告诉学校说我抽烟,他们给我记大过,我不能去读书了!我不做人了!”
三、讲究策略、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自信心
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感与稳定感。教师应注重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和睦、合作、相互支持与信任的氛围,应给予学生一种基本的安全感。让学生觉得自己很安全,而不是觉得到处充满危险,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碰,甚至犯了错误也不要紧,那么他就不会担心自己受到伤害,也就能信任他周围的环境和他接触到的其他人,信任这个世界。另外,教师应给学生无条件的爱与关怀,让他们获得一种稳定的情感保障,让学生知道即使在他做错事的时候,在教师生气甚至惩罚他的时候,爱依然是持久的、无条件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安全感和稳定感。可以说,安全感与稳定感是建立自信的一个重要基础。
2 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认同,形成一定的自我满足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独特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是个可爱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师与父母都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思想、情感与行为,而应该更多地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学会“赏识”学生。
3 根据学生个体的水平确定目标,大力实施与推广“成功教育”,使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更好”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的心理,成为促使其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体验成功的条件和情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 促进学生的使命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父母和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创造宽松的家庭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应帮助家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要求,让家长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要及时帮助孩子排忧解难,给他们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