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新型工业化概念提出后,中国现代化征程中的工业化、城镇化关系就开始发生了一些尽管微妙但却影响深远的新变化。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二个方面着手,在分析新型工业化涵义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主导工业化的理论观点,并着眼实践提出了围绕城镇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操作思路。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新变化 理论观点 操作思路
“工业化在过去是、将来仍然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对此观点,本文不敢苟同:说过去是发动机,这是对事实的理论总结!说将来还是发动机,本文认为,自新型工业化概念提出后,将是城镇化起主导作用!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涵义
新型工业化的主体涵义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后期发展最快的不是重工业,甚至不是工业,是服务业;所谓现代制造业这个概念中最重要的就是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服务的内容,甚至变成主要内容了。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提出了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直到今天,这种转变却仍然没有最终完成。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农业人口转移以及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使经济常常在速度与效益间“摇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7年我国已经出现买方市场以来,各地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屡禁不止,即说明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从国内外二个方面着手把握。从国内发展看,在新的庞大经济总量基础上,按照过去的增长方式谋求GDP总量再翻两番,资源、环境都将难以承受;国家财力日盛,可以集中财力办一些以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从国际竞争看。中国加入WTO、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若能抓住机遇,不仅可以缩短技术差距,还可分享其带来的经济扩张和高利润,既能调整结构、又能提高效益。正是在上述背景下,2002年10月,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措施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并列入政治报告。
2.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和体系界定还没有统一定论。有理论工作者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大致由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构成。
服务业具有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资源环境亲和的特点,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它不仅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更在经济增长贡献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服务业结构调整和梯度转移的新形势,要求中国不仅要发挥既有优势承接制造业转移,也要下大力气承接服务业转移,使中国既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也成为国际服务业中心,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本文认为:只有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紧迫性才算是抓住了根本。
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促进分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影响技术创新方向。在信息业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时代,只专注于制造环节,走为跨国公司“打工” 的“二头在外”的“大进大出”的发展战略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中国经济完全应该、也完全有能力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为改造传统产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方式、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开拓出巨大战略空间。因此,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捏”在一起,通过创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尽快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
二、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主导作用
现在,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只要认识正确、思路清晰、政策对头、措施得力,城镇化就会为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
1.城镇化有利于创新发展
城镇化有利于原始创新。城镇能便捷了解市场动态、科技动态,是科研信息、市场信息的集散地,并且,城镇越大,越能便捷提供新产品开发所需的配套服务;越能集中各方面人才,通过集约投资、降低风险加速推动创新发展;越能拥有高效的营销系统,保证创新成果尽快为消费者接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城镇化有利于接受创新。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初的区域技术时—空传播理论认为:创新传播路径是一定的。决定一项新技术接受时间与速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用人口表示的区域规模,因其代表了企业家与产业的空间集中度以及市场潜力。较大城镇社会结构良好,是较大企业的聚集地,集中了较多能够更快采纳创新的技术人员、管理者与研发专家。
2.城镇化直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业务、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城镇;城镇也因其天然的有利条件,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着大发展的平台。
城镇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单位交易成本的高低或交易活动的效率取决于交易技术、社会经济状况和交易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城镇因其聚集而有相对较高的社会经济状况、较为成熟的交易技术和交易方式,同时,集聚了的城镇又使大量外部交易在内部进行,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
城镇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国外理论研究表明:从全球角度看,城市都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创新和市场的集中所在地。显然,这个研究成果完全适用于中国国情。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较高的相关性。高附加值、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往往与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信息和工业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载体。
3.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具决定性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将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城镇既是专业服务的生产地,又是服务创新和服务市场的关键区位。城镇化将通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着主导性的决定作用。
有理论工作者认为:与其说是农业落后,拖了工业的后腿,不如说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业,连累了工业,阻碍了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导致服务业资源相对分散、集聚不足,制造业链条上的前端研发与后端营销等关键环节,由于得不到相关服务体系支撑,而不得不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既增加工作难度,不利于创新发展;又增加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城镇化发展可以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较大回旋、调整空间,特别是在不确定性风险状况下,这种作用体现得更为充分。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对任何产业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城镇因其聚集性而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润滑作用:无论是对新建企业和产品处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企业,是对那些客户经常变换和服务对象高度专门化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是对以顺畅的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实现高效运转的工业企业都具有特别意义。
三、围绕城镇化推进工业化
鉴于前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实践中处理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围绕城镇化、推进工业化。目前,理论界仍有人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也用主要精力在关注工业化。这些理论观点与实践态度既源于对前述拓展了的工业化内涵认识不够,又源于对城镇化本身的认识误区。
1.观念上的误区
把城镇化发展简单等同于工业化。不惜代价引进工业项目,强调建工厂、建制造业基地。这一错误观念的源头在于把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理论结论过于绝对化,忽视了城镇化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在联系,认为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了工业项目、有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水到渠成了。
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等同于城镇建设。超越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类投资如果来自财政性资金,就会直接挤压公共财政支出;如果来自贷款性资金,就有可能给财政背上沉重的还贷包袱。源于此类观念的一系列行为,既会浪费宝贵的财政资源,也会抬高农民进城成本,甚至变相转嫁为农民负担。
2.实践中的失误
观念上的误区必须带来实践误入歧途。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慢于土地城镇化的速度。一些城镇热衷于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县改区、乡改镇等,拉大城镇框架,扩大城镇占地面积,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很多市县城区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去15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88%,而城镇建成区面积却扩大1.4倍。目前,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统计口径变动和行政区划调整的结果,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
3.正确的城镇化态度
城镇化重点在“化”字上做文章。城镇化并不专指小城镇,而是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化过程不仅仅是将农业经济转化为工业经济、将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转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以增强一国综合国力的过程,它意味着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进化。
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总体考虑是:以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并定居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健全规划为重点。最终目的就是将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就业转移到城镇就业、将农村富余人口由农村居住转移到城镇居住。在实践中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做文章。首先,破解观念误区,改变靠行政手段、急功近利推进城镇化的做法。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农村新一代劳动力能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使他们有能力在城镇安家立业。第三,在编制城区规划和进行城区建设时,不仅要以城里人为本,也要以进城的农村人为本,统筹兼顾,一并考虑。
参考文献:
[1]邱晓华: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A].王梦奎 冯 并 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吴敬琏:增长模式与技术进步[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9):18~32
[3]武 力: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4):49~58
[4]张 荣 刘 斌: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12):42~43
[5]李晓君:试论我国加快发展服务业与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关系[J].市场现代化,2006(9)中旬刊:2
[6]陈保启 李为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86~90
[7]王健君:城镇化下一步——专访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J].望,2006(42):25~27
[8]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郝寿义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0]王敬荣: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J].商场现代化,2006(12)中旬刊:
[11]吕 政 刘 勇 王 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学术动态(北京),2006(33):13~24
[12]曾国宁: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现象、机理和模式[J].经济学动态,2006(12):59~61
[13]刘 萍: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历史实践及其比较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5):534~539
[14]朱之鑫:正确把握城镇化内涵,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步伐[A].王梦奎 冯 并 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5]李炳坤: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几个问题[A].王梦奎 冯 并 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6]严 飞:城镇化的一般路径及中国城镇化的关键环节[J].湖北社会科学,2006(3):180~181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新变化 理论观点 操作思路
“工业化在过去是、将来仍然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对此观点,本文不敢苟同:说过去是发动机,这是对事实的理论总结!说将来还是发动机,本文认为,自新型工业化概念提出后,将是城镇化起主导作用!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涵义
新型工业化的主体涵义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后期发展最快的不是重工业,甚至不是工业,是服务业;所谓现代制造业这个概念中最重要的就是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服务的内容,甚至变成主要内容了。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提出了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直到今天,这种转变却仍然没有最终完成。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农业人口转移以及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使经济常常在速度与效益间“摇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7年我国已经出现买方市场以来,各地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屡禁不止,即说明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从国内外二个方面着手把握。从国内发展看,在新的庞大经济总量基础上,按照过去的增长方式谋求GDP总量再翻两番,资源、环境都将难以承受;国家财力日盛,可以集中财力办一些以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从国际竞争看。中国加入WTO、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若能抓住机遇,不仅可以缩短技术差距,还可分享其带来的经济扩张和高利润,既能调整结构、又能提高效益。正是在上述背景下,2002年10月,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措施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并列入政治报告。
2.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和体系界定还没有统一定论。有理论工作者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大致由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构成。
服务业具有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资源环境亲和的特点,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它不仅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更在经济增长贡献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服务业结构调整和梯度转移的新形势,要求中国不仅要发挥既有优势承接制造业转移,也要下大力气承接服务业转移,使中国既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也成为国际服务业中心,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本文认为:只有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紧迫性才算是抓住了根本。
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促进分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影响技术创新方向。在信息业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时代,只专注于制造环节,走为跨国公司“打工” 的“二头在外”的“大进大出”的发展战略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中国经济完全应该、也完全有能力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为改造传统产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方式、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开拓出巨大战略空间。因此,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捏”在一起,通过创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尽快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
二、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主导作用
现在,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只要认识正确、思路清晰、政策对头、措施得力,城镇化就会为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
1.城镇化有利于创新发展
城镇化有利于原始创新。城镇能便捷了解市场动态、科技动态,是科研信息、市场信息的集散地,并且,城镇越大,越能便捷提供新产品开发所需的配套服务;越能集中各方面人才,通过集约投资、降低风险加速推动创新发展;越能拥有高效的营销系统,保证创新成果尽快为消费者接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城镇化有利于接受创新。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初的区域技术时—空传播理论认为:创新传播路径是一定的。决定一项新技术接受时间与速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用人口表示的区域规模,因其代表了企业家与产业的空间集中度以及市场潜力。较大城镇社会结构良好,是较大企业的聚集地,集中了较多能够更快采纳创新的技术人员、管理者与研发专家。
2.城镇化直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业务、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城镇;城镇也因其天然的有利条件,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着大发展的平台。
城镇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单位交易成本的高低或交易活动的效率取决于交易技术、社会经济状况和交易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城镇因其聚集而有相对较高的社会经济状况、较为成熟的交易技术和交易方式,同时,集聚了的城镇又使大量外部交易在内部进行,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
城镇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国外理论研究表明:从全球角度看,城市都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创新和市场的集中所在地。显然,这个研究成果完全适用于中国国情。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较高的相关性。高附加值、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往往与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信息和工业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载体。
3.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具决定性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将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城镇既是专业服务的生产地,又是服务创新和服务市场的关键区位。城镇化将通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着主导性的决定作用。
有理论工作者认为:与其说是农业落后,拖了工业的后腿,不如说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业,连累了工业,阻碍了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导致服务业资源相对分散、集聚不足,制造业链条上的前端研发与后端营销等关键环节,由于得不到相关服务体系支撑,而不得不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既增加工作难度,不利于创新发展;又增加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城镇化发展可以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较大回旋、调整空间,特别是在不确定性风险状况下,这种作用体现得更为充分。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对任何产业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城镇因其聚集性而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润滑作用:无论是对新建企业和产品处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企业,是对那些客户经常变换和服务对象高度专门化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是对以顺畅的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实现高效运转的工业企业都具有特别意义。
三、围绕城镇化推进工业化
鉴于前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实践中处理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围绕城镇化、推进工业化。目前,理论界仍有人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也用主要精力在关注工业化。这些理论观点与实践态度既源于对前述拓展了的工业化内涵认识不够,又源于对城镇化本身的认识误区。
1.观念上的误区
把城镇化发展简单等同于工业化。不惜代价引进工业项目,强调建工厂、建制造业基地。这一错误观念的源头在于把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理论结论过于绝对化,忽视了城镇化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在联系,认为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了工业项目、有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水到渠成了。
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等同于城镇建设。超越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类投资如果来自财政性资金,就会直接挤压公共财政支出;如果来自贷款性资金,就有可能给财政背上沉重的还贷包袱。源于此类观念的一系列行为,既会浪费宝贵的财政资源,也会抬高农民进城成本,甚至变相转嫁为农民负担。
2.实践中的失误
观念上的误区必须带来实践误入歧途。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慢于土地城镇化的速度。一些城镇热衷于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县改区、乡改镇等,拉大城镇框架,扩大城镇占地面积,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很多市县城区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去15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88%,而城镇建成区面积却扩大1.4倍。目前,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统计口径变动和行政区划调整的结果,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
3.正确的城镇化态度
城镇化重点在“化”字上做文章。城镇化并不专指小城镇,而是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化过程不仅仅是将农业经济转化为工业经济、将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转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以增强一国综合国力的过程,它意味着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进化。
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总体考虑是:以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并定居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健全规划为重点。最终目的就是将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就业转移到城镇就业、将农村富余人口由农村居住转移到城镇居住。在实践中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做文章。首先,破解观念误区,改变靠行政手段、急功近利推进城镇化的做法。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农村新一代劳动力能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使他们有能力在城镇安家立业。第三,在编制城区规划和进行城区建设时,不仅要以城里人为本,也要以进城的农村人为本,统筹兼顾,一并考虑。
参考文献:
[1]邱晓华: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A].王梦奎 冯 并 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吴敬琏:增长模式与技术进步[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9):18~32
[3]武 力: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4):49~58
[4]张 荣 刘 斌: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12):42~43
[5]李晓君:试论我国加快发展服务业与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关系[J].市场现代化,2006(9)中旬刊:2
[6]陈保启 李为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86~90
[7]王健君:城镇化下一步——专访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J].望,2006(42):25~27
[8]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郝寿义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0]王敬荣: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J].商场现代化,2006(12)中旬刊:
[11]吕 政 刘 勇 王 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学术动态(北京),2006(33):13~24
[12]曾国宁: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现象、机理和模式[J].经济学动态,2006(12):59~61
[13]刘 萍: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历史实践及其比较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5):534~539
[14]朱之鑫:正确把握城镇化内涵,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步伐[A].王梦奎 冯 并 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5]李炳坤: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几个问题[A].王梦奎 冯 并 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6]严 飞:城镇化的一般路径及中国城镇化的关键环节[J].湖北社会科学,2006(3):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