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如何在数学课堂活动进行导学策略进行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以境激学,促情参与”“操作实践,体会方法”“巩固拓展,深化应用”采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导学策略;操作;方法;拓展;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应把数学知识运用较为浅显的形式呈现,以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境,促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模型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解决数学认知困惑,实现掌握数学知识内涵,发展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并能应用已知数学新知去解决生活问题,逐步提升数学认知水平。
一、 以境激学,促情参与
教师要深挖数学教材内涵,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掌握的知识经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直观、感性的学习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广泛学习数学知识的时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场景之中,让学生根据数学活动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对呈现的浅显数学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等方式,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策略,体验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品尝获取数学知识的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屏幕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逐一出示推着自行车的李叔叔、李叔叔所说的和两个小精灵介绍的话,以及自行车的仪表放大图。观察了主题图,学生表述自己从图中观察到的数学信息,以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出示例1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探究与合作交流分享,对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路程进行了解答,列出两种计算的算式:①40 56=96(千米);②56 40=96(千米)。此时,学生发现到这两种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有学生提出质疑:“40加56等于56加40,它们的和都是96,这是一种什么规律呢?”教师肯定学生的认知困惑,要求学生再多举出一些这样加数相同、位置不同、和相等的例子,在小组中合作探究、交流,运用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最后经过总结和概括,引出了“加法交换律”这个规律。如何运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加法交换律表述的既清楚又简单?在思考与探讨中,有的学生运用图标表示,如,○ □=□ ○;有的学生采取甲乙数表示,如,甲数 乙数=乙数 甲数;还有的学生运用字母表示,如,a b=b a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表示方式,体会采用哪种表示方式,更能简单明了地表达加法交换律的深刻内涵。
二、 操作实践,体会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目标要求和实际学情,善于捕捉教学资源,利用具体的实践操作情境,引发学生观察浅显的数学表象,积极进行思考、探究与交流分享,对操作的数学现象加以剖析、总结与概括,形成数学知识模型的过程中,体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解决问题,逐步完善操作过程中的数学方法。这种操作学习活动是把深奥、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容易、生动,把抽象的数学新知转化成具体形象的,有利于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模型建构,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例如,教学“除法的简便运算”例3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手中20個小魔方平均分成2份,观察一下,每份各是多少个小魔方?学生在小组合作操作中发现每份是10个小魔方,教师继续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把每份10个小魔方再平均分成5份,观察一下,这时每份的小魔方各是多少个?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屏幕进行动画演示整个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观察与探讨中,积极探究怎样给整个操作过程列出算式,学生经过思考与交流活动,概括性地列出算式:20÷2÷5。教师列举了算式,提出探讨问题:刚才的操作过程,我们把20个小魔方平均分成多少份?学生对照自己的操作过程,发现把20个小魔方一共平均分成10(份),此时,学生出现了认知困惑:这10份又是怎么得来的呢?学生从探究中感悟到2×5=10(份),每份是2个小魔方。教师继续提出探究问题:我们又可以把算式“20÷2÷5”改成“20÷(2×5)”,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与交流,通过比较、计算,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都是2,是相等的算式,可以运用等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采用操作方法,把16颗糖果平均分成4份,再把每份中的糖果平均分成2份,运用以上所学的列式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结果是否相等。最后,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概括并总结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三、 巩固拓展,深化应用
学生学习掌握了知识点的内容后,教师要积极拓展学生进一步学习与训练的能力,着重进行巩固拓展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范畴,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新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运用刚学的知识去寻找、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学生体会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巩固和深化学生数学知识模型,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统计”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经过合作学习探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别制成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单式条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寻找统计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如何在同一个统计图中,简单而明了地表述这些数学信息,有了这个认知困惑,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且对统计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感悟了乡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为了巩固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教师设计如下课外拓展训练题:今年1月份黄老师家用电210度,李老师家用电280度;2月份黄老师家用电320度,李老师家用电260度;3月份黄老师家用电350度,李老师家用电230度;4月份黄老师家用电390度,李老师家用电210度;5月份黄老师家用电410度,李老师家用电200度。请把黄老师和李老师两家用电量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并加以分析其用电量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作者简介:
黄文真,现就职于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心小学。
关键词:导学策略;操作;方法;拓展;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应把数学知识运用较为浅显的形式呈现,以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境,促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模型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解决数学认知困惑,实现掌握数学知识内涵,发展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并能应用已知数学新知去解决生活问题,逐步提升数学认知水平。
一、 以境激学,促情参与
教师要深挖数学教材内涵,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掌握的知识经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直观、感性的学习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广泛学习数学知识的时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场景之中,让学生根据数学活动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对呈现的浅显数学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等方式,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策略,体验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品尝获取数学知识的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屏幕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逐一出示推着自行车的李叔叔、李叔叔所说的和两个小精灵介绍的话,以及自行车的仪表放大图。观察了主题图,学生表述自己从图中观察到的数学信息,以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出示例1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探究与合作交流分享,对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路程进行了解答,列出两种计算的算式:①40 56=96(千米);②56 40=96(千米)。此时,学生发现到这两种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有学生提出质疑:“40加56等于56加40,它们的和都是96,这是一种什么规律呢?”教师肯定学生的认知困惑,要求学生再多举出一些这样加数相同、位置不同、和相等的例子,在小组中合作探究、交流,运用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最后经过总结和概括,引出了“加法交换律”这个规律。如何运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加法交换律表述的既清楚又简单?在思考与探讨中,有的学生运用图标表示,如,○ □=□ ○;有的学生采取甲乙数表示,如,甲数 乙数=乙数 甲数;还有的学生运用字母表示,如,a b=b a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表示方式,体会采用哪种表示方式,更能简单明了地表达加法交换律的深刻内涵。
二、 操作实践,体会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目标要求和实际学情,善于捕捉教学资源,利用具体的实践操作情境,引发学生观察浅显的数学表象,积极进行思考、探究与交流分享,对操作的数学现象加以剖析、总结与概括,形成数学知识模型的过程中,体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解决问题,逐步完善操作过程中的数学方法。这种操作学习活动是把深奥、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容易、生动,把抽象的数学新知转化成具体形象的,有利于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模型建构,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例如,教学“除法的简便运算”例3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手中20個小魔方平均分成2份,观察一下,每份各是多少个小魔方?学生在小组合作操作中发现每份是10个小魔方,教师继续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把每份10个小魔方再平均分成5份,观察一下,这时每份的小魔方各是多少个?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屏幕进行动画演示整个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观察与探讨中,积极探究怎样给整个操作过程列出算式,学生经过思考与交流活动,概括性地列出算式:20÷2÷5。教师列举了算式,提出探讨问题:刚才的操作过程,我们把20个小魔方平均分成多少份?学生对照自己的操作过程,发现把20个小魔方一共平均分成10(份),此时,学生出现了认知困惑:这10份又是怎么得来的呢?学生从探究中感悟到2×5=10(份),每份是2个小魔方。教师继续提出探究问题:我们又可以把算式“20÷2÷5”改成“20÷(2×5)”,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与交流,通过比较、计算,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都是2,是相等的算式,可以运用等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采用操作方法,把16颗糖果平均分成4份,再把每份中的糖果平均分成2份,运用以上所学的列式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结果是否相等。最后,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概括并总结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三、 巩固拓展,深化应用
学生学习掌握了知识点的内容后,教师要积极拓展学生进一步学习与训练的能力,着重进行巩固拓展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范畴,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新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运用刚学的知识去寻找、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学生体会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巩固和深化学生数学知识模型,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统计”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经过合作学习探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别制成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单式条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寻找统计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如何在同一个统计图中,简单而明了地表述这些数学信息,有了这个认知困惑,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合并,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且对统计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感悟了乡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为了巩固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教师设计如下课外拓展训练题:今年1月份黄老师家用电210度,李老师家用电280度;2月份黄老师家用电320度,李老师家用电260度;3月份黄老师家用电350度,李老师家用电230度;4月份黄老师家用电390度,李老师家用电210度;5月份黄老师家用电410度,李老师家用电200度。请把黄老师和李老师两家用电量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并加以分析其用电量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作者简介:
黄文真,现就职于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