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深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实现党在重大会议上提出尽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农业银行作为扶贫开发中的一员,通过金融扶贫的方式,针对广大农村贫困群体,提供相关服务,农民通过小额贷款实现自营,收入增加,进而提高生活水平。农业银行根据扶贫的现实情况以及借鉴相关经验,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注重改善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探索更好发展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国家大规模改善农村经济水平计划的尽早实现。
关键词:金融扶贫 特色农业 融合发展
一、当前金融扶贫面临的问题
1.扶贫地区设施不完善,条件不足
如今,就我国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一些落后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存条件恶劣,加大了农业银行金融扶贫难度。尤其在交通与电力设施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贫困地区供电质量差,电网抵御故障能力弱,网络覆盖范围面积狭小,导致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影响经济交流。农村公路路网不完善,硬化路面没有完全覆盖,通行保障能力弱,农业银行在此方面面临严峻形势。其次,一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容易引发山体滑坡等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生活的稳定性,多数人民生活水平仍停留在温饱层面,无暇顾及金融方面的建设。基础设施不完善是这些地区处于不发达状态的重要因素。加强电力、交通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的稳定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农业银行更好的进行金融方面服务提供保障。
2.扶貧对象认识不足,增收渠道单一
从总体上看,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的人民大多数靠劳作维持生活,收入以及支出渠道单一,对基本生活需求比较高,日常生活很少涉及投资以及贷款等方面的基础服务。由于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加之相关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广,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接受农业银行金融扶贫的能力,最终影响到农业银行金融扶贫能力的提升。针对国家的扶贫政策,一些贫困人口的思想仍然停留在表面,多数贫困人口认为扶贫便是给予,精神上的贫困没有完全解除,表现为安于现状、社会活动参与少、积极性不够高等。扶贫不仅仅是关乎经济方面的资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引导,贫困地区大多数人口对扶贫的认识不够深刻,继续保持原有单一的增收渠道,自主脱贫意愿有待激发。
二、融合之路
1.构建项目引导机制
中支积极与农委、扶贫办沟通,制定出台了《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办法》。紧紧结合当地的优势特色农业项目,确定了信贷重点支持黑甜甜葡萄、甜玉米、蓝靛果、红松籽、薰衣草等特色农作物种植。积极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实现企业(合作社)、产业、项目、贫困户四方融合。以能人群体、专业合作社为“引擎”,辐射带动产业链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2.构建捆绑带动机制
人行与乡镇政府联手,将贫困户到基地就业纳入金融支持和政府政策扶持的前置条件。指导农信是筛选准贷主体,贷款对象为能够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经营主体。通过发放基准率的优惠贷款,鼓励合作社通过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收购订单、吸纳贫困户就业、租用贫困户承包土地、吸收贫困户投入资金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订单、就业、土地流转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挥能人带动效应,实现合作社与贫困户抱团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3.构建资金投入机制
建立金融扶贫“1+N”资金引导机制,以人民银行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为“1”,汇聚财政各类涉农资金的“N”,撬动地方政府风险补偿、财政贴息、保险增保等配套政策,为银行参与扶贫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指导农村信用社充分运用再贷款资金对具有扶贫带动作用的合作社增加授信额度,由企业将优惠利息差额返还给贫困户,实现扶贫方式创新;推动政府建立农业产业引导基金,第一年出资2,000万元,农信社以每年引导资金余额为基数放大20倍投放貸款,培育壮大本土龙头企业。
4.构建示范发展机制
人行按照“抓典型、树典范”的思路,把田园合作社作为扶贫再贷款示范点,用活用好扶贫再贷款资金,为合作社发放“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的产业扶贫信用贷款100万元,解决企业资金缺口问题。同时,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客户优势、信息优势,为合作社提供市场信息、牵线搭桥,搭建“融资+融智”的创富平台。对不符合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条件的贫困户,农信社同奋斗村村委会、县扶贫办、田园合作社签订了《产业扶贫协议》,将合作社的带动帮扶承诺、帮扶效果纳入贷款准入、利率优惠的审核框架。合作社通过租用贫困户土地、劳动用工、资金帮扶,实现了对贫困户整村带动。
三、结论
金融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对强化社会合力,实现精准扶贫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务院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充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依托金融機构开展扶贫工作是新时期的主要特征;农业银行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单位,在金融扶贫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农业银行的特点,提出了金融扶贫模式的优化方案,为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柱。
参考文献:
[1]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提升金融扶贫能力[J].中国农村金融,2016
[2]赵忠世.银行的金融扶贫模式[J].中国金融,2016
作者简介:郭陈,1996.03.23 , 男,汉族,湖北荆州 ,本科 ,研究方向:金融扶贫
关键词:金融扶贫 特色农业 融合发展
一、当前金融扶贫面临的问题
1.扶贫地区设施不完善,条件不足
如今,就我国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一些落后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存条件恶劣,加大了农业银行金融扶贫难度。尤其在交通与电力设施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贫困地区供电质量差,电网抵御故障能力弱,网络覆盖范围面积狭小,导致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影响经济交流。农村公路路网不完善,硬化路面没有完全覆盖,通行保障能力弱,农业银行在此方面面临严峻形势。其次,一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容易引发山体滑坡等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生活的稳定性,多数人民生活水平仍停留在温饱层面,无暇顾及金融方面的建设。基础设施不完善是这些地区处于不发达状态的重要因素。加强电力、交通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的稳定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农业银行更好的进行金融方面服务提供保障。
2.扶貧对象认识不足,增收渠道单一
从总体上看,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的人民大多数靠劳作维持生活,收入以及支出渠道单一,对基本生活需求比较高,日常生活很少涉及投资以及贷款等方面的基础服务。由于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加之相关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广,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接受农业银行金融扶贫的能力,最终影响到农业银行金融扶贫能力的提升。针对国家的扶贫政策,一些贫困人口的思想仍然停留在表面,多数贫困人口认为扶贫便是给予,精神上的贫困没有完全解除,表现为安于现状、社会活动参与少、积极性不够高等。扶贫不仅仅是关乎经济方面的资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引导,贫困地区大多数人口对扶贫的认识不够深刻,继续保持原有单一的增收渠道,自主脱贫意愿有待激发。
二、融合之路
1.构建项目引导机制
中支积极与农委、扶贫办沟通,制定出台了《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办法》。紧紧结合当地的优势特色农业项目,确定了信贷重点支持黑甜甜葡萄、甜玉米、蓝靛果、红松籽、薰衣草等特色农作物种植。积极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实现企业(合作社)、产业、项目、贫困户四方融合。以能人群体、专业合作社为“引擎”,辐射带动产业链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2.构建捆绑带动机制
人行与乡镇政府联手,将贫困户到基地就业纳入金融支持和政府政策扶持的前置条件。指导农信是筛选准贷主体,贷款对象为能够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经营主体。通过发放基准率的优惠贷款,鼓励合作社通过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收购订单、吸纳贫困户就业、租用贫困户承包土地、吸收贫困户投入资金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订单、就业、土地流转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挥能人带动效应,实现合作社与贫困户抱团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3.构建资金投入机制
建立金融扶贫“1+N”资金引导机制,以人民银行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为“1”,汇聚财政各类涉农资金的“N”,撬动地方政府风险补偿、财政贴息、保险增保等配套政策,为银行参与扶贫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指导农村信用社充分运用再贷款资金对具有扶贫带动作用的合作社增加授信额度,由企业将优惠利息差额返还给贫困户,实现扶贫方式创新;推动政府建立农业产业引导基金,第一年出资2,000万元,农信社以每年引导资金余额为基数放大20倍投放貸款,培育壮大本土龙头企业。
4.构建示范发展机制
人行按照“抓典型、树典范”的思路,把田园合作社作为扶贫再贷款示范点,用活用好扶贫再贷款资金,为合作社发放“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的产业扶贫信用贷款100万元,解决企业资金缺口问题。同时,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客户优势、信息优势,为合作社提供市场信息、牵线搭桥,搭建“融资+融智”的创富平台。对不符合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条件的贫困户,农信社同奋斗村村委会、县扶贫办、田园合作社签订了《产业扶贫协议》,将合作社的带动帮扶承诺、帮扶效果纳入贷款准入、利率优惠的审核框架。合作社通过租用贫困户土地、劳动用工、资金帮扶,实现了对贫困户整村带动。
三、结论
金融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对强化社会合力,实现精准扶贫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务院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充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依托金融機构开展扶贫工作是新时期的主要特征;农业银行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单位,在金融扶贫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农业银行的特点,提出了金融扶贫模式的优化方案,为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柱。
参考文献:
[1]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提升金融扶贫能力[J].中国农村金融,2016
[2]赵忠世.银行的金融扶贫模式[J].中国金融,2016
作者简介:郭陈,1996.03.23 , 男,汉族,湖北荆州 ,本科 ,研究方向:金融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