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意识,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阅读反思的能力。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完善了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对小学生生命成长的观照。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 小学语文 目标定位 教学观念
  
  如今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时代。作为未来时代的主人——现在的小学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素质。所以说,时代的发展呼唤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是人的本性要求,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不得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尚未根本摆脱传统教学弊端的束缚,依然存在教条化、单一化、静态化运作的不良倾向,课堂上共性多、个性少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压抑乃至异化了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虽然部分师生在文本个性化的阅读上有主观倾向,但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教学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教师在这方面教学经验尚不足,课堂上有时放不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2.个性化阅读的氛围营造不充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因为语文是多义的,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文化语境”和“阅读期待”不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同一作品的阅读,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感受。但是,现实教学中许多师生缺乏文本解读个性化的主体意识,仅满足于对文本的一般性、常规性解读,没有远大的追求,同时课堂上也不能给学生充分读的时间和空间,再加上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些显然都是很不利于个性化阅读的。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良好阅读氛围。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互动。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角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阅读与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识,使学生在一种自由而和谐的氛围中深入体验,畅所欲言,发表见解,张扬个性。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们可以安排一场课本剧的表演。全班同学自由结合,三人一组,一人读叙述部分,另外两人扮演狐狸和乌鸦。看哪组演得好。学生自由结合演课本剧,我们则可以穿梭其间予以指导。目的是看学生书到底读懂没读懂,书上的内容理解了没有。实践证明,像这样的表演非常有意思。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尽情交流,同时,学生独特的见解也得到显现。这可是靠教师的一味讲解永远也得不来的。
  2.拓展问题空间,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我们在实施个性化阅读课题的时候应该注重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拓展“问题的空间”,不能在低效、狭隘的问题空间里让学生因为去追寻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初读阶段,可以设置一个“自读自悟”的环节,让学生说说通过学课文有什么了解。不管是浅层次的还是深层次的,全面的还是片面的,学生都可以说。这样大大扩大了学生的回答面。尤其要留给学生潜心会文的时间,要让学生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状态,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常常可以问: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你有什么看法?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谈谈你的阅读体会等。
  3.创新多媒体教学,创设个性化阅读情境。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逐渐应用于推广,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唤起相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实现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影视、图像、声音、动画以及文字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及实时动态地引人教学过程。除此之外,还应精心设计相关的阅读导语,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向。而且各类资源信息的提示语言还应富有激励性、亲切感。其次扩展资源的提供要重视对学习对象的分析,要根据学习者特点把握资源提供的适宜度。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弘扬学生主体意识,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多边多向对话,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就能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获得丰盈的情感体验,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使自己的语言和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古诗的学习中通过利用多媒体超链接辅助教学,以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创设古诗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的热情,理解诗歌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关键词 超链接 古诗 想象 氛围 意境 交流 互动    中国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其本身的含义、韵味很难通过语言描述,仅靠传统教学媒体和教师的讲解有时会遇到理解上的“
摘 要 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教学中要在朗读中丰富积累,在品析中深化积累,在说话中沉淀积累,在运用中加深积累,在课外勤于积累。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 语言积累 朗读 品析 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