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中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每一个高中教师来说,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它又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为教师才华的施展提供了广大的舞台。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而健康的人应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的青少年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全人教育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依据,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健全的人格与个性,做学生身心健康的引路人。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利用语文学科教学来渗透心理教育也不失为一个好途径。同时,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代新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从语文学科课程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看,语文课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心理能力,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语文课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应该说,无论是语文学科课程本身还是语文学科教学过程,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为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空间支持和物质基础。
三、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及实施
1.、语文教师应具有健康的心理。
拥有健康的心理不仅是教师规范本身行为、为人师表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言传身教的要求。教师高尚的人格能感化学生,教师坚定的意志能感染学生,教师高雅的情趣能感召学生,教师必须丰富本身的内心世界,依靠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感染学生,使学生不但具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还拥有健康的心理。
2.、营造平等、民主、合作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关心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感受这个内心世界,并用学生的内在参照标准去感知他们看到的外在世界,还要能传达出学生的感受,即用一份童心去领会他们,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语文教师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进行良好的渗透的同时,还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并鼓励他们。此外,教师还应本着教师是教育者而不是命令者的原则,在人格、权利上与学生享有同等地位,自己的观点不能强加给学生,这样,才能创造更加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
3.、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必修的五册书中,有很多梳理探究活动,如演讲、辩论的活动,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增添学生敢于展示本身的勇气。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可以发展语文方面的特殊能力,如语文积累能力、语感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及鉴赏能力、个性与创新表达的能力等等;还能够发展和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创造出一些文学作品等;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极大地发展学生的优势能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般根据自己的特长、潜能、兴趣、爱好等选取深入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式方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是扬长教育的精神。
4、 4.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兴趣因素,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的基础上,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借助多媒体手段,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
教师在新课开始时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别具艺术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显示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教《沁园春·长沙》一词,老师先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想,使他们驰骋想象,联想诗中壮丽的图景、豪迈的情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挑动、感染和熏陶。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詩中的美,进入了词中的艺术境界了。
5.5、辅导渗透
。在学习辅导的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尤其不可忽视,老师对学生发生的心理问题,要善于敏锐的发现,及时加以引导。要充满关怀,循循善诱,促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学习的辅导与学生积极沟通,体现平等性和理解性。所谓“食补”不若“心补”,教师的正确诱导能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至于如何进行学习辅导中的心理诱导,我们认为作为观念层面的心理诱导,其技术和方式是不一而足的,也就是随机性的正面牵引,不能变成简单的定义和程式。
6.、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由于学生的阅历较浅,又加上处于叛逆、易于冲动的年龄,作文中经常出现一些不成熟甚至偏颇的思想,例如生活迷茫、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不满等。我就利用批改作文的时机,引导学生。也许是受到感染,学生经常在我的批语后面写更长的话,敞开心扉谈本身看后的感受。我欣喜地看到学生走出了那种悲观、消极的心理状态。
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以及学困生,尊重、理解和鼓励他们。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会表现出对教师的信赖,树立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地址:天津市东丽区铁城公寓2-20-601
联系电话:13752643295
邮编:300162
工作单位:南开大学附属中学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中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每一个高中教师来说,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它又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为教师才华的施展提供了广大的舞台。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而健康的人应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的青少年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全人教育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依据,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健全的人格与个性,做学生身心健康的引路人。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利用语文学科教学来渗透心理教育也不失为一个好途径。同时,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代新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从语文学科课程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看,语文课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心理能力,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语文课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应该说,无论是语文学科课程本身还是语文学科教学过程,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为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空间支持和物质基础。
三、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及实施
1.、语文教师应具有健康的心理。
拥有健康的心理不仅是教师规范本身行为、为人师表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言传身教的要求。教师高尚的人格能感化学生,教师坚定的意志能感染学生,教师高雅的情趣能感召学生,教师必须丰富本身的内心世界,依靠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感染学生,使学生不但具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还拥有健康的心理。
2.、营造平等、民主、合作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关心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感受这个内心世界,并用学生的内在参照标准去感知他们看到的外在世界,还要能传达出学生的感受,即用一份童心去领会他们,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语文教师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进行良好的渗透的同时,还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并鼓励他们。此外,教师还应本着教师是教育者而不是命令者的原则,在人格、权利上与学生享有同等地位,自己的观点不能强加给学生,这样,才能创造更加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
3.、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必修的五册书中,有很多梳理探究活动,如演讲、辩论的活动,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增添学生敢于展示本身的勇气。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可以发展语文方面的特殊能力,如语文积累能力、语感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及鉴赏能力、个性与创新表达的能力等等;还能够发展和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创造出一些文学作品等;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极大地发展学生的优势能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般根据自己的特长、潜能、兴趣、爱好等选取深入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式方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是扬长教育的精神。
4、 4.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兴趣因素,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的基础上,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借助多媒体手段,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
教师在新课开始时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别具艺术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显示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教《沁园春·长沙》一词,老师先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想,使他们驰骋想象,联想诗中壮丽的图景、豪迈的情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挑动、感染和熏陶。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詩中的美,进入了词中的艺术境界了。
5.5、辅导渗透
。在学习辅导的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尤其不可忽视,老师对学生发生的心理问题,要善于敏锐的发现,及时加以引导。要充满关怀,循循善诱,促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学习的辅导与学生积极沟通,体现平等性和理解性。所谓“食补”不若“心补”,教师的正确诱导能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至于如何进行学习辅导中的心理诱导,我们认为作为观念层面的心理诱导,其技术和方式是不一而足的,也就是随机性的正面牵引,不能变成简单的定义和程式。
6.、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由于学生的阅历较浅,又加上处于叛逆、易于冲动的年龄,作文中经常出现一些不成熟甚至偏颇的思想,例如生活迷茫、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不满等。我就利用批改作文的时机,引导学生。也许是受到感染,学生经常在我的批语后面写更长的话,敞开心扉谈本身看后的感受。我欣喜地看到学生走出了那种悲观、消极的心理状态。
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以及学困生,尊重、理解和鼓励他们。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会表现出对教师的信赖,树立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地址:天津市东丽区铁城公寓2-20-601
联系电话:13752643295
邮编:300162
工作单位:南开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