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的特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学困生成了当前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的一个群体。多种外界因素会导致学困生的出现,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往往缺乏自信心与动力,长此以往,会对个人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效转化,使其能够走向数学学习的正确道路,从而促进自身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原因 转化对策
学困生的存在,成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普遍现象,不仅会给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运算能力与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未能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灌输式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加上教育环境和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导致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加强对学困生的特殊关注,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数学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了解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从其心理特点出发,制定针对性教学工作方案。
一、小学数学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小学生的个人因素是导致其学习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不高,在课堂当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限制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未能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在课堂当中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导致问题的逐渐积累。随着学习成绩的逐渐下滑,很多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存在自暴自弃的现象。部分小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在学习中无法运用正确的方法针对性提升自我,自身劣势难以得到有效弥补,在学习中十分吃力。
(二)家庭因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家长往往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也是导致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每一个学生家庭环境及其家长素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未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约束,就会导致小学生的思想懒散,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过于宠爱,未能对其作出严格要求,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
(三)教学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限制,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无聊与乏味之感。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限制了其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升。在评价模式方面,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未能看到学生的进步,不利于学生自信心与成就感的培养。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实现学困生的快速转化。
二、小学数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大都受到兴趣的驱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困生转化的基础与前提。很多学困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聊的学科,在学习中难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长此以往导致学习能力逐渐下降。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制定符合小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规划,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该从生活当中寻找教学资源,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事物,使其能够消除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陌生感与疏离感。此外,还需要重视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学生对于教师往往存在畏惧感,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以平等的姿态引导其走出困境。
(二)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大多数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不科学,是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会对其一生产生影响。教师应该逐步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课前,应该督促学困生进行及时预习,使其能够明确新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防止在课堂中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而出现“掉队”现象。在课堂听讲当中,应该对学生的笔记做出明确要求,重点记录未能听懂或者存在疑问的地方,并及时向同学和教师请教,防止问题积累对学生学习造成的负担。在课后,教师还要联合家长督促学生的及时复习。在复习时应该明确课堂中的重点与难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针对性解决。
(三)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只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难以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导致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时遇到较大的困难。而情境教学法作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是促进学困生有效转化的关键途径。在丰富的情境当中,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认知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逐步提升小学数学学习水平。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当前教学中的运用,也为情境创设提供了良好的帮助。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以文字结合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开展小学数学的学习。在丰富、有趣的情境当中,学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合理设置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其在思想碰撞当中激发创新能力。学困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依靠个人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则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帮助,使其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在设置小组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估,确保学困生能够在小组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帮助与提升。为每一个小组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在共同努力下解决数学问题。学困生在参与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身的成就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优化评价模式
对于学困生,应该采用针对性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促进评价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在评价方式方面,应该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增强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在评价内容方面,应该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创造性等纳入到评价标准当中。
三、结语
学生的个人因素、教学因素和家庭因素,都会导致其在学习中遇到较大的困难,这也是学困生这一群体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设置小组和优化评价模式等途径,促进教学方法与理念的创新,实现对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增强其学习的动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卫红.小学数学中学习困难者出现的原因与转化对策[J].才智,2019,(27) :43.
[2]杨美玲.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干预研究[J].科技风,2019,(27) :184.
[3]熊小军.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9,(17) :55.
[4]伍根代.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9,(15) :47.
[5]李杰芬.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 :69.
[6]王君婷.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J].读与写,2019,(07) :171.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原因 转化对策
学困生的存在,成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普遍现象,不仅会给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运算能力与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未能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灌输式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加上教育环境和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导致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加强对学困生的特殊关注,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数学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了解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从其心理特点出发,制定针对性教学工作方案。
一、小学数学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小学生的个人因素是导致其学习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不高,在课堂当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限制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未能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在课堂当中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导致问题的逐渐积累。随着学习成绩的逐渐下滑,很多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存在自暴自弃的现象。部分小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在学习中无法运用正确的方法针对性提升自我,自身劣势难以得到有效弥补,在学习中十分吃力。
(二)家庭因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家长往往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也是导致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每一个学生家庭环境及其家长素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未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约束,就会导致小学生的思想懒散,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过于宠爱,未能对其作出严格要求,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
(三)教学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限制,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无聊与乏味之感。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限制了其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升。在评价模式方面,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未能看到学生的进步,不利于学生自信心与成就感的培养。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实现学困生的快速转化。
二、小学数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大都受到兴趣的驱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困生转化的基础与前提。很多学困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聊的学科,在学习中难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长此以往导致学习能力逐渐下降。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制定符合小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规划,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该从生活当中寻找教学资源,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事物,使其能够消除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陌生感与疏离感。此外,还需要重视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学生对于教师往往存在畏惧感,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以平等的姿态引导其走出困境。
(二)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大多数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不科学,是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会对其一生产生影响。教师应该逐步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课前,应该督促学困生进行及时预习,使其能够明确新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防止在课堂中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而出现“掉队”现象。在课堂听讲当中,应该对学生的笔记做出明确要求,重点记录未能听懂或者存在疑问的地方,并及时向同学和教师请教,防止问题积累对学生学习造成的负担。在课后,教师还要联合家长督促学生的及时复习。在复习时应该明确课堂中的重点与难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针对性解决。
(三)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只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难以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导致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时遇到较大的困难。而情境教学法作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是促进学困生有效转化的关键途径。在丰富的情境当中,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认知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逐步提升小学数学学习水平。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当前教学中的运用,也为情境创设提供了良好的帮助。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以文字结合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开展小学数学的学习。在丰富、有趣的情境当中,学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合理设置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其在思想碰撞当中激发创新能力。学困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依靠个人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则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帮助,使其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在设置小组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估,确保学困生能够在小组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帮助与提升。为每一个小组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在共同努力下解决数学问题。学困生在参与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身的成就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优化评价模式
对于学困生,应该采用针对性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促进评价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在评价方式方面,应该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增强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在评价内容方面,应该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创造性等纳入到评价标准当中。
三、结语
学生的个人因素、教学因素和家庭因素,都会导致其在学习中遇到较大的困难,这也是学困生这一群体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设置小组和优化评价模式等途径,促进教学方法与理念的创新,实现对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增强其学习的动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卫红.小学数学中学习困难者出现的原因与转化对策[J].才智,2019,(27) :43.
[2]杨美玲.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干预研究[J].科技风,2019,(27) :184.
[3]熊小军.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9,(17) :55.
[4]伍根代.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9,(15) :47.
[5]李杰芬.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 :69.
[6]王君婷.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J].读与写,2019,(07)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