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探究与学习的兴趣,是值得教师深思的课题。在历史课教学中,如果关注“数字化细节,活化教材”“对比化细节,激思导学”“戏剧化细节,生成精彩”“情境化细节,润泽生命”等环节,不仅能为课堂增添历史味,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历史细节 历史味 灵动 课堂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然而,在教育教学改革及课堂教学不断追求有效、高效的今天,历史课堂教学却被程序化、公式化,提纲挈领式的导学案、讲学稿等被奉为圭臬。这种固化的课堂模式带来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弱化、能力的退化和思维的僵化,出现了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怪现象。
当冰冷的结论、刻板的符号、抽象的概念挤满历史课堂时,我们已经触摸不到历史的“温度”,“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历史在学生面前变得模糊了!因此,捡拾散落在历史后花园中的细节珍珠,装点生硬骨感的历史课堂,有利于挖掘精彩开放的课堂资源,唤起学生情感、思维的主动参与,从而打造灵动丰满的历史课堂。
一、数字化细节,活化教材
血肉丰满的人物、荡气回肠的事件和摄人心魄的情节组成了一幅幅大气磅礴的历史画卷,但是,囿于中学教材的有限篇幅,活色生香的历史遭遇“瘦身历险记”,历史人物瘦成了一道闪电,形象干瘪;历史情节瘦成了一块排骨,无肉无味。如果教师将这些精心提炼过的“条块状”历史照本宣科地传授给见多识广的中学生,势必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必须为这些“瘦身”的历史“增肥”,对历史人物、情节等进行合理的细节补充,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挖掘历史的精彩片段,用发人深省的细节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
譬如,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时,教师可以补充如下两个历史细节:
【细节1】1917年10月,在作战双方短暂停战期间的西线,一个前去收尸的澳大利亚军官向上级报告:斜坡上躺满了尸体,有他们的和我们的……我转向一个被抛弃的机枪掩体,有24个伤员,外侧有6个,都不同程度地腐烂了。恶臭味令人作呕……离我站的地方不到20码,40多具尸体躺着,而且整个山谷横七竖八地堆满了死尸。
【细节2】在历时4个月的索姆河战役中,各方伤亡士兵总数达130多万人,其中在战场上只向前推进了两英里的英军,伤亡、失踪达42万人,平均每推进一厘米阵亡两人。
这些具体、细致的数字化细节渲染了战争残酷的惨烈场景,学生对课本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的灾难”这句话有了如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并在痛心疾首之余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愿意携起手来,共同抵制血腥暴力的战争,为全人类撑起一片洒满阳光的和平天地。
二、对比化细节,激思导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不断思考,创设富有内涵的历史情境,选择充满魅力的历史细节,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探究历史的奥秘,用思辨的思维看待历史,用发现问题的视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例如,当学生学完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史之后,就被带进了多灾多难的近代历史,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冲突: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帝国为何命运急转直下,一下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不能自拔呢?这时候,学生尚未接触世界史,自然对这一问题迷雾重重。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将学生的思维生拉硬拽到教材编排的预设轨道上,应该适当地补充这一时期东西方发展轨迹对比的历史细节,帮助学生搭设阶梯,巧妙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带领学生走出思维的沼泽地。
【细节1】1799年初,88岁的乾隆在紫禁城养心殿安详地驾崩了。乾隆留给儿子嘉庆两个重要的“遗产”:一是百年康乾盛世的巨大光环,二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贪官,也是当时的全球首富和珅。
【细节2】1799年底,在地球的另一端,乔治·华盛顿去世的时候,留下的是另外一份遗产。他领导了一场独立战争,让北美地区摆脱了英国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他本有机会做一个“家天下”的皇帝,可是,他却选择当一个经民主选举出来的总统,并在两届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
结合上述细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乾隆遇上华盛顿,会怎么样?在充满矛盾和不可思议的问题探究中,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逐渐意识到,乾隆手握权柄,至死不放,个人利益、家族利益至上;华盛顿放弃权柄,民主政治信念至高无上。进而,学生会认识到紧握权力的乾隆身后是大清帝国的衰败,放手权力的华盛顿留下的是生机勃勃的民主大国。历史细节将晦涩难懂的宏大历史问题拆分、重组,让学生在细节研读中明白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难道不是对比化细节“激疑导思”的精妙之处吗?
三、戏剧化细节,生成精彩
戏剧化的细节是激活历史的重要因子,虽然零散、细琐,但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外的教学效果,在充满智慧与灵动的动态生成中,带领学生攀登思维的高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张力。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出现的情况:
师:致远舰被鱼雷击中后,渐渐沉没。邓世昌坠海后,部下用救生圈救他,但他看到舰上的官兵遇难,推开了救生圈。邓世昌养的一只叫“太阳犬”的狗,游到他的身边,叼住他的发辫,欲救其主。但是,邓世昌抱着誓死的决心,毅然决然地按住爱犬,一起沉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生:老师,军舰上为什么可以养狗呢?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案例中,教师拓展邓世昌遇难的细节,无疑是为了使这个历史人物义不独生、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更丰满、更高大,但是,学生产生了真实的课堂疑问——军舰上为什么可以养狗,这个问题看似很小,实质上却关乎北洋舰队的存亡以及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因此,这一自然生成的问题便是形成一节好课的天然土壤。教师并没有贸然打断学生的质疑,强令学生“调头”,而是巧妙地引导,又给学生提供了几段相关的材料,如现代海军条例、北洋海军的管理制度等,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北洋水师存在的种种陋习,正是当时“家天下”的清王朝弊端的缩影。虽然洋务运动中,清王朝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但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并没有改变,最终被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打得惨败。这样的大胆质疑和思维碰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根求源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于培植激活学生思维的土壤,灵敏地捕捉课堂上的生成,并将这种生成合理地、有效地、智慧地转化成教学资源。
四、情境化细节,润泽生命
陈寅恪先生主张历史教育要做到“同情之理解”,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感同身受,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实现情感的共鸣,也才能真正进驻学生的心灵。如何才能实现“历史同情之理解”呢?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应尽量选择富有情景性、充满感性色彩的历史细节,让学生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过程中感受历史的真实,进而获得精神的洗礼与灵魂的净化,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例如,以下是“中日关系”专题复习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教师播放日本2011年发生9.0级地震的纪实图片和网络资料,同时饱含情感地讲述地震给日本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浩劫。令人恐惧的画面和触动心弦的讲述,营造了情感氛围。
当教师问及学生对此事的反应时,学生大都表现出事不关己甚至幸灾乐祸的心态。之后,教师向学生呈现一段网络材料: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有网友在博客留言取笑日本:如此紧急关头,奥特曼竟然没有出现,高达也无动于衷,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圣斗士也消失了;美国表示不会派变形金刚去日本参与救助,但是不排除派遣忍者神龟的可能;中方表示,葫芦娃已在赶往日本的途中,孙悟空和黑猫警长暂时联系不上,喜羊羊表示压力很大……
这段细节资料将学生带入强烈的情感冲突中,怎么办?教师需要先尊重学生来自历史的愤怒和对抗情感,然后,逆向植入一段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引导学生感受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价值观体系——侵略和霸权一定招致愤怒、嫉恨,和平和友善一定带来关爱和帮助,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近代史上中日交恶是政府所为,日本人民是无辜的,生命本身是无罪的。最后,为学生搭建情感升华的平台——给遭遇地震灾难的日本人民写一封信。这种富有情境化细节的引入和分析,避免了单纯的灌输和说教,强调情境和对话,关注情感和交流,将学生真实的历史体验和现实感受结合起来,顺利地实现了理性爱国主义情感的内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探究与学习的兴趣,是值得教师深思的课题。在历史课教学中,如果关注“数字化细节,活化教材”“对比化细节,激思导学”“戏剧化细节,生成精彩”“情境化细节,润泽生命”等环节,不仅能为课堂增添历史味,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历史细节 历史味 灵动 课堂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然而,在教育教学改革及课堂教学不断追求有效、高效的今天,历史课堂教学却被程序化、公式化,提纲挈领式的导学案、讲学稿等被奉为圭臬。这种固化的课堂模式带来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弱化、能力的退化和思维的僵化,出现了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怪现象。
当冰冷的结论、刻板的符号、抽象的概念挤满历史课堂时,我们已经触摸不到历史的“温度”,“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历史在学生面前变得模糊了!因此,捡拾散落在历史后花园中的细节珍珠,装点生硬骨感的历史课堂,有利于挖掘精彩开放的课堂资源,唤起学生情感、思维的主动参与,从而打造灵动丰满的历史课堂。
一、数字化细节,活化教材
血肉丰满的人物、荡气回肠的事件和摄人心魄的情节组成了一幅幅大气磅礴的历史画卷,但是,囿于中学教材的有限篇幅,活色生香的历史遭遇“瘦身历险记”,历史人物瘦成了一道闪电,形象干瘪;历史情节瘦成了一块排骨,无肉无味。如果教师将这些精心提炼过的“条块状”历史照本宣科地传授给见多识广的中学生,势必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必须为这些“瘦身”的历史“增肥”,对历史人物、情节等进行合理的细节补充,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挖掘历史的精彩片段,用发人深省的细节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
譬如,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时,教师可以补充如下两个历史细节:
【细节1】1917年10月,在作战双方短暂停战期间的西线,一个前去收尸的澳大利亚军官向上级报告:斜坡上躺满了尸体,有他们的和我们的……我转向一个被抛弃的机枪掩体,有24个伤员,外侧有6个,都不同程度地腐烂了。恶臭味令人作呕……离我站的地方不到20码,40多具尸体躺着,而且整个山谷横七竖八地堆满了死尸。
【细节2】在历时4个月的索姆河战役中,各方伤亡士兵总数达130多万人,其中在战场上只向前推进了两英里的英军,伤亡、失踪达42万人,平均每推进一厘米阵亡两人。
这些具体、细致的数字化细节渲染了战争残酷的惨烈场景,学生对课本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的灾难”这句话有了如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并在痛心疾首之余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愿意携起手来,共同抵制血腥暴力的战争,为全人类撑起一片洒满阳光的和平天地。
二、对比化细节,激思导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不断思考,创设富有内涵的历史情境,选择充满魅力的历史细节,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探究历史的奥秘,用思辨的思维看待历史,用发现问题的视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例如,当学生学完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史之后,就被带进了多灾多难的近代历史,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冲突: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帝国为何命运急转直下,一下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不能自拔呢?这时候,学生尚未接触世界史,自然对这一问题迷雾重重。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将学生的思维生拉硬拽到教材编排的预设轨道上,应该适当地补充这一时期东西方发展轨迹对比的历史细节,帮助学生搭设阶梯,巧妙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带领学生走出思维的沼泽地。
【细节1】1799年初,88岁的乾隆在紫禁城养心殿安详地驾崩了。乾隆留给儿子嘉庆两个重要的“遗产”:一是百年康乾盛世的巨大光环,二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贪官,也是当时的全球首富和珅。
【细节2】1799年底,在地球的另一端,乔治·华盛顿去世的时候,留下的是另外一份遗产。他领导了一场独立战争,让北美地区摆脱了英国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他本有机会做一个“家天下”的皇帝,可是,他却选择当一个经民主选举出来的总统,并在两届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
结合上述细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乾隆遇上华盛顿,会怎么样?在充满矛盾和不可思议的问题探究中,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逐渐意识到,乾隆手握权柄,至死不放,个人利益、家族利益至上;华盛顿放弃权柄,民主政治信念至高无上。进而,学生会认识到紧握权力的乾隆身后是大清帝国的衰败,放手权力的华盛顿留下的是生机勃勃的民主大国。历史细节将晦涩难懂的宏大历史问题拆分、重组,让学生在细节研读中明白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难道不是对比化细节“激疑导思”的精妙之处吗?
三、戏剧化细节,生成精彩
戏剧化的细节是激活历史的重要因子,虽然零散、细琐,但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外的教学效果,在充满智慧与灵动的动态生成中,带领学生攀登思维的高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张力。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出现的情况:
师:致远舰被鱼雷击中后,渐渐沉没。邓世昌坠海后,部下用救生圈救他,但他看到舰上的官兵遇难,推开了救生圈。邓世昌养的一只叫“太阳犬”的狗,游到他的身边,叼住他的发辫,欲救其主。但是,邓世昌抱着誓死的决心,毅然决然地按住爱犬,一起沉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生:老师,军舰上为什么可以养狗呢?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案例中,教师拓展邓世昌遇难的细节,无疑是为了使这个历史人物义不独生、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更丰满、更高大,但是,学生产生了真实的课堂疑问——军舰上为什么可以养狗,这个问题看似很小,实质上却关乎北洋舰队的存亡以及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因此,这一自然生成的问题便是形成一节好课的天然土壤。教师并没有贸然打断学生的质疑,强令学生“调头”,而是巧妙地引导,又给学生提供了几段相关的材料,如现代海军条例、北洋海军的管理制度等,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北洋水师存在的种种陋习,正是当时“家天下”的清王朝弊端的缩影。虽然洋务运动中,清王朝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但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并没有改变,最终被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打得惨败。这样的大胆质疑和思维碰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根求源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于培植激活学生思维的土壤,灵敏地捕捉课堂上的生成,并将这种生成合理地、有效地、智慧地转化成教学资源。
四、情境化细节,润泽生命
陈寅恪先生主张历史教育要做到“同情之理解”,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感同身受,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实现情感的共鸣,也才能真正进驻学生的心灵。如何才能实现“历史同情之理解”呢?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应尽量选择富有情景性、充满感性色彩的历史细节,让学生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过程中感受历史的真实,进而获得精神的洗礼与灵魂的净化,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例如,以下是“中日关系”专题复习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教师播放日本2011年发生9.0级地震的纪实图片和网络资料,同时饱含情感地讲述地震给日本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浩劫。令人恐惧的画面和触动心弦的讲述,营造了情感氛围。
当教师问及学生对此事的反应时,学生大都表现出事不关己甚至幸灾乐祸的心态。之后,教师向学生呈现一段网络材料: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有网友在博客留言取笑日本:如此紧急关头,奥特曼竟然没有出现,高达也无动于衷,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圣斗士也消失了;美国表示不会派变形金刚去日本参与救助,但是不排除派遣忍者神龟的可能;中方表示,葫芦娃已在赶往日本的途中,孙悟空和黑猫警长暂时联系不上,喜羊羊表示压力很大……
这段细节资料将学生带入强烈的情感冲突中,怎么办?教师需要先尊重学生来自历史的愤怒和对抗情感,然后,逆向植入一段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引导学生感受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价值观体系——侵略和霸权一定招致愤怒、嫉恨,和平和友善一定带来关爱和帮助,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近代史上中日交恶是政府所为,日本人民是无辜的,生命本身是无罪的。最后,为学生搭建情感升华的平台——给遭遇地震灾难的日本人民写一封信。这种富有情境化细节的引入和分析,避免了单纯的灌输和说教,强调情境和对话,关注情感和交流,将学生真实的历史体验和现实感受结合起来,顺利地实现了理性爱国主义情感的内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