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鼻窦炎患者376例的综合法治疗探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症状分为3类:①鼻部症状:如间歇性或经常性鼻塞,流黏液性或黏脓性鼻涕及鼻出血等,有时鼻涕倒流入咽部,则无流涕症状,头痛、头晕,但嗅觉减退障碍罕见。②临近器官症状:如支气管及肺部炎症,声嘶,颈淋巴结肿大,慢性中耳炎、泪囊炎、结膜炎及咽炎等。③全身及继发症状:如发育障碍、精神迟钝萎缩、胃纳不佳、体重下降、易激动、继发性贫血、风湿、关节痛、低热、胃肠或肾脏疾病,易感冒及脐周腹痛等。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是儿童呼吸道常见病,可引起支气管扩张及下呼吸道慢性炎症,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学习,临床反复难愈。2008年以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分类综合治疗千余例,现将资料完整的376例儿童鼻-鼻窦炎患者治疗方法汇报如下,以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资料与方法
  本组儿童鼻-鼻窦炎患儿376例,年龄3~14岁,其中<5岁85例,6~10岁173例,11~14岁118例,其中男240例,女136例,全部患儿病程均>3个月,症状:鼻塞、流脓涕、头痛、头晕,体检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中鼻道及总鼻道有脓鼻涕滞留,部分咽后壁有脓涕,行X线拍片251例,CT冠状位检查诊断125例,其中合并腺样体肥大28例,慢性扁桃体合并腺样体肥大1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例。
  治疗方法:根据患儿年龄、病情采用相应治疗方法。A组单纯型慢性鼻-鼻窦炎330例,<10岁给予鼻负压置换治疗,1次/日,连用5天,治疗5天后仍有脓涕的,采取隔日1次鼻负压置换3次,同时配合应用生理海水鼻喷剂喷鼻,口服头孢二代抗生素、吉诺通120mg,3次/日,半个月。>11岁能配合的行局麻下上颌窦穿刺冲洗,应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1次/日,连用3个月,配合口服头孢二代、吉诺通半月。B组合并腺样体肥大28例,全麻下行腺样体切除,同时给予鼻负压置换5次,1次/日,配合生理海水鼻喷剂喷鼻,头孢二代、吉诺通口服。C组16例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同時配合鼻负压置换,口服头孢二代、吉诺通半个月。D组合并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例,均全麻鼻内镜下行息肉摘除及上颌窦口开放,窦内息肉摘除,筛泡切除,术后换药、鼻腔冲洗,口服头孢二代半个月,布地奈德喷鼻,1次/日,连用3个月。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随访6个月~1年,自觉症状消失,临床检查鼻腔未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复查鼻窦X线及CT无异常改变;②好转:症状明显改善,鼻腔有少许水样或黏性分泌物,复查X线及CT无异常改变;③无效:症状无改善,鼻腔有大量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黏膜充血或肿胀,鼻窦X线或CT有炎症性改变。
  结果
  疗效评定:①6个月复查:A组330例,治愈297例,好转33例;B组28例,治愈25例,好转3例;C组16例,治愈12例,好转4例;D组2例,治愈2例。②1年时复查:A组330例,治愈221例,好转66例,无效43例;B组28例,治愈25例,好转3例;C组16例,治愈12例,好转4例;D组2例,治愈2例。
  讨论
  由于发育迟早有别,各个鼻窦发炎的最早时期也不相同,以筛窦及上颌窦发病机会最早。在儿童期,容易发生各种急性传染病,鼻窦黏膜相对较厚,窦口较长而窄小,长有腺样体肥大而影响鼻腔生理功能,易发生内分泌功能障碍而对鼻窦产生不利影响等,都是容易发生鼻窦炎的因素。变态反应诱发鼻窦炎后,又有细菌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常为病程迁延或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先天性异常,如丙种球蛋白缺少症、遗传性囊性纤维变性等,均常伴发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对于成人,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治疗效果远较成人差,且手术本身有潜在的危险性,因此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选择要更为慎重。
  近年来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鼻用激素已作为一线药物,抗生素方面国内专家推荐青霉素类药物以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效果最好,头孢类以二代或三代头孢较好,这两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广泛,大环内酯类以十四元环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长期低剂量应用,疗程不少于3个月,又与国内抗生素使用制度不一致。
  儿童期是淋巴组织增生活跃期,常合并腺样体肥大或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影响鼻通气功能。腺样体和扁桃体被认为是细菌隐藏的聚集所,是引起鼻阻塞、鼻腔分泌物滞留、纤毛运动降低的主要原因,国内专家建议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如X线或CT检查合并有腺样体肥大的可先行腺样体切除,再配合药物治疗效果好。通过本组28例患者行腺样体切除,术后鼻-鼻窦炎均有好转,治愈率明显提高,说明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本组病例通过上述分类综合治疗,取得了短期的良好疗效,但小儿容易反复受凉感冒,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使的长期疗效不如短期效果好,鼻-鼻窦炎反复发作,这是以后继续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他文献
    国外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硫辛酸具有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内膜缺血、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以及人体重要的抗氧化剂-谷胱甘肽下降的作用。观察了硫辛酸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由卫生部北京医院牵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五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
期刊
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达50%~55%,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病因多样,发病率较高,由于过高的血清胆红素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所以尽快明确黄疸的病因及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对提高新生儿预后有重要意义。严重时可影响新生儿智力、听力发育,甚至是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是严重危胁新生儿健康的疾病1。但除病因治疗外,可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药物却
期刊
  米非司酮经临床证实具有显著抗早孕、抗着床、诱发月经、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的作用。其特点是疗效确切,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小,损伤小,痛苦轻,是催经止孕,抗生育的非常有效的药物,联合米索前列醇后引产成功率提高到95%,被认定为非手术终止妊娠补救措施之一。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7~24周妊娠患者125例,观察其引产效果、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
期刊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除草剂应用非常普遍,基层医院对除草剂中毒的收治率很高,除草剂种类虽然很多,但对人体毒性较大且解救较为困难者仍然是百草枯。2003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43例,选择既往体健的35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5例,均系口服中毒,有明确的口服百草枯病史。既往体健。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6~51岁,平均40.6岁。在综合治疗
期刊
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重要的助产手术,隨着剖宫产术的广泛开展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剖宫产手术在阴道分娩失败时若施术及时,不但可挽救母子生命,而且能使产妇保持正常的产后体能和继续繁殖后代的能力。做为自然分娩的一种补救措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且持续不降,全国均存在高手术率的现象,尽管近几年通过妇产科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5%的上限相比较,仍居高不下。且随着人们生
期刊
  运动心电图试验是冠心病心绞痛新药临床试验不可缺少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较客观评价冠心病药物(如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和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反应。由于设备性能、运动类型、评价指标等不统一,新药客观性和准确性评价受到一定影响。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就运动心电图试验操作和评价的质量控制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运动心电图试验在新药临床试验规范化应用,提高新药临床试验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期刊
2010年10月~2012年1月采用微创颅骨钻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46~70岁,平均58.9岁。临床资料:头晕头痛9例,呕吐5例,意识不清4例,精神障碍5例,偏瘫10例,失语1例,锥体束征阳性6例,视乳头水肿5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例。CT扫描:血肿部位分别在额颞枕顶处,其中左侧15例,右侧10例,血肿
期刊
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气管内插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困難气管插管的发生率有时高达3%,是麻醉医生常常遇到的问题1。由于麻醉医师反复地尝试气管插管,可以导致患者缺氧,气道损伤,牙齿损害和过度的心血管反应,甚至死亡。困难插管便成为气道管理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用于困难插管的装置不断出现,如喉罩(LMA),光杖(Light loand)、弹性探条、纤维支气管镜等,这些新装置各有利弊
期刊
  1980年以来收治闭合性胸外伤患者5000余例,其中合并右主支气管断裂9例,左主支气管断裂3例,早期多被误诊为肋骨骨折肺挫裂伤并血气胸,后经剖胸探查发现主支气管不全或完全断裂,经修补及吻合支气管治愈出院,现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男性青壮年,年龄17~50岁,平均25岁,全组闭合性胸外伤合并右侧主支气管断裂9例,左侧主支气管断裂3例,还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后肋骨骨折。2例是马
期刊
  再灌注治疗虽然是缺血性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法,但狭窄的治疗时间窗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1。亚低温(28~35℃)具有确切的的神经保护手段2。为此,观察了再灌注期内实施亚低温能否延长再灌注治疗时间窗并观察了Bcl-2、Bax、AQP4的表达,探讨了其可能的机理。  资料与方法  動物分组及主要试剂: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24小时组6只;常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