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达50%~55%,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病因多样,发病率较高,由于过高的血清胆红素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所以尽快明确黄疸的病因及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对提高新生儿预后有重要意义。严重时可影响新生儿智力、听力发育,甚至是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是严重危胁新生儿健康的疾病1。但除病因治疗外,可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药物却较少。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病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0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8例,男60例,女48例,均符合2003年金汉珍等《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拟定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40例。108例主要病因:新生儿感染40例(肺炎22例,败血症1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脐部及皮肤脓疱疹5例)。新生儿溶血症8例,新生儿窒息20例,早产儿25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5例,新生儿头颅血肿9例,母乳性黄疸1例。皮肤黄疸出现时间<24小时7例,1~7天60例,8~28天41例,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305.8±85.2umol/L,其中>342umol/L 42例。治疗组68例中足月儿50例,早产儿18例。入院时体重1.5~4.1kg,平均2500±500g,日龄0.9~28天,平均7.2±2.5天,胎龄38±1.4周。两组患儿资料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治疗方法:入院后全部病例给予常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清胆红素、经皮胆红素、彩超及相关检查。各组分别于治疗后测血清胆红素下降值、AST、GGT值。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①一般治疗:保暖、补充热量、维持血糖、水、电解质平衡;②新生儿溶血症患儿达到换血指征时给予部分换血;当达到《实用新生儿学》光照疗法指征时进行蓝光治疗,光照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和钙剂及维生素B2。③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那5mgl/(kg·日);④血清总胆红素>340umol/L的患儿静脉输注白蛋白或间断应用血浆等支持治疗;⑤病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ml/支,美能)静滴,早产儿1.0ml/(kg·日),1.0~3ml/(kg·日)加入10%葡萄糖30~50ml中静滴,1次/日,7~10天1疗程。
检测方法:予治疗前、后5天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TBIL)、AST、GGT值。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各测定值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一般情况:两组患儿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少部分患儿出现光疗皮炎、腹泻、发热等表现,给于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1个疗程后对TBIL、AST、GGT的下降的改变程度。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較:治疗前两组TBI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天治疗组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比值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TBIL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多种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有研究发现,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对新生儿产生持久性神经毒性作用,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3。
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对胆红素摄取能力不足和肠肝循环增加等代谢特点,极易发生黄疸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达50%~55%,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病因多样,发病率较高,由于过高的血清胆红素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所以尽快明确黄疸的病因及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对提高新生儿预后有重要意义。严重时可影响新生儿智力、听力发育,甚至是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是严重危胁新生儿健康的疾病1。但除病因治疗外,可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药物却较少。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病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0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8例,男60例,女48例,均符合2003年金汉珍等《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拟定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40例。108例主要病因:新生儿感染40例(肺炎22例,败血症1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脐部及皮肤脓疱疹5例)。新生儿溶血症8例,新生儿窒息20例,早产儿25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5例,新生儿头颅血肿9例,母乳性黄疸1例。皮肤黄疸出现时间<24小时7例,1~7天60例,8~28天41例,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305.8±85.2umol/L,其中>342umol/L 42例。治疗组68例中足月儿50例,早产儿18例。入院时体重1.5~4.1kg,平均2500±500g,日龄0.9~28天,平均7.2±2.5天,胎龄38±1.4周。两组患儿资料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治疗方法:入院后全部病例给予常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清胆红素、经皮胆红素、彩超及相关检查。各组分别于治疗后测血清胆红素下降值、AST、GGT值。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①一般治疗:保暖、补充热量、维持血糖、水、电解质平衡;②新生儿溶血症患儿达到换血指征时给予部分换血;当达到《实用新生儿学》光照疗法指征时进行蓝光治疗,光照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和钙剂及维生素B2。③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那5mgl/(kg·日);④血清总胆红素>340umol/L的患儿静脉输注白蛋白或间断应用血浆等支持治疗;⑤病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ml/支,美能)静滴,早产儿1.0ml/(kg·日),1.0~3ml/(kg·日)加入10%葡萄糖30~50ml中静滴,1次/日,7~10天1疗程。
检测方法:予治疗前、后5天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TBIL)、AST、GGT值。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各测定值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一般情况:两组患儿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少部分患儿出现光疗皮炎、腹泻、发热等表现,给于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1个疗程后对TBIL、AST、GGT的下降的改变程度。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較:治疗前两组TBI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天治疗组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比值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TBIL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多种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有研究发现,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对新生儿产生持久性神经毒性作用,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3。
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对胆红素摄取能力不足和肠肝循环增加等代谢特点,极易发生黄疸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