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关于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本文拟通过比较分析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异同,提出立足国情,以海纳百川的心怀,取两者之精华弃两者之糟粕的观点,期望我国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将两者结合,从而探索出适合我国的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 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6-01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都很重视发展自身文化,并时刻谨慎别国腐朽文化的渗透,这样的现象在教育体系层面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因而人们对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从未停止过。面对外来事物我们应该理性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教育理念同样如此。要想正确对待两者,需要深入了解两者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异同,只有这样才可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本文就是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素质教育的平台上实施通俗教育,在通俗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从而使两者的优点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深深扎根。
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之我见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通识教育中的“通”字是指融会贯通的“通”而不是通才的“通”,是在告诉受教育者在遇到问题时要从跨学科的视角收集材料、思考问题,从而高效率的解决问题。通识教育是以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即完整的人为目标,使受教育者不仅学有所长、术有专攻而且在其它方面也可以全面协调发展。
通识教育来源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大力提倡的“liberal education”。纽曼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通识教育,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把学生从偏见、无知和局限中解放出来,学习普遍的知识。随后,美国的哈佛大学于1945年发表了名为《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的报告,指出教育应该分为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在1979年,哈弗大学又发表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明确地提出本科生的教育目标。
从通识教育的概念解读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去理解素质教育,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通过理想、信念、情感三者的转化,最终让情感支配人的行为。第二,使知识成为一种个人的情景化的知识,摆脱其客观知识性。素质教育是以重建教育的整体性为目标,以知识为载体,运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不断掌握方法、激活思维、运用原则、提高精神境界,从而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1952年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效仿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但此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因而我国于1995年启动素质教育,这不仅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更是教育实践的伟大创举,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应用。1998年我国成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实行《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并于2004年颁发《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着重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概念解读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它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异同
﹙一﹚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点
第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在践行“以人为本”这一理念,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着重体现人的主体性。前者是以人文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同样后者在最先提出时也是为了使受教育者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从而改变重视理工学科而轻视人文学科的现状。
第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要求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不断克服专业教育的限制,着力于培养具备全方面知识并且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把知识的内涵和知识的综合性作为重中之重,前者强调文理科知识的整合和贯通融合,在教学中突出学科的价值和方法并且以学科知识为基本点。后者则以教育过程中的思维、原则、方法、知识和精神的统一为重点,强调人文教育和学科教育的融合。
﹙二﹚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点
第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的思想来源于欧洲的古希腊,后者的思想则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教育哲学思想。
第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强调点不一样;通识教育更加强调“通”,即要求受教育者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中外的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后者则强调将知识转化和升华为一种内在的品质去感染受教育者。
第三,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上的发展逻辑不同;前者是通过技术教育使大学里的专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使任务教育不断弱化、知识整体性不断分裂。后者则是在重视做人教育的基础上重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将“素质”看作更重要的教育目标,追求受教育者对客观教育知识的主观性的理解。
第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制度上的结构性强弱不同;前者采取的是文理教育加上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构架,后者采取的是在文理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因而相比之下,通识教育的结构性更强。
三、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从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素质的整体提高层面来看,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对于两者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如果通识教育没有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就可能变成知识的堆砌、课组与课程的设立还有学科归类等外在形式,如果素质教育没有扎实有效的通识教育作为实质性的支撑就可能变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从而不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
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各有优劣,并且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而为使我国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我们需要立足国情,以海纳百川的心怀和高远的眼光,积极的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视野高远就可以解决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更为优越的教育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造就具有良好品行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3):99-111+191.
[2]宋彩萍,王丽平,王静.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7-12.
作者简介:
杨秀坤,汉族,就职于长春工程学院,讲师。
【关键词】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 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6-01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都很重视发展自身文化,并时刻谨慎别国腐朽文化的渗透,这样的现象在教育体系层面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因而人们对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从未停止过。面对外来事物我们应该理性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教育理念同样如此。要想正确对待两者,需要深入了解两者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异同,只有这样才可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本文就是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素质教育的平台上实施通俗教育,在通俗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从而使两者的优点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深深扎根。
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之我见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通识教育中的“通”字是指融会贯通的“通”而不是通才的“通”,是在告诉受教育者在遇到问题时要从跨学科的视角收集材料、思考问题,从而高效率的解决问题。通识教育是以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即完整的人为目标,使受教育者不仅学有所长、术有专攻而且在其它方面也可以全面协调发展。
通识教育来源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大力提倡的“liberal education”。纽曼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通识教育,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把学生从偏见、无知和局限中解放出来,学习普遍的知识。随后,美国的哈佛大学于1945年发表了名为《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的报告,指出教育应该分为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在1979年,哈弗大学又发表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明确地提出本科生的教育目标。
从通识教育的概念解读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去理解素质教育,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通过理想、信念、情感三者的转化,最终让情感支配人的行为。第二,使知识成为一种个人的情景化的知识,摆脱其客观知识性。素质教育是以重建教育的整体性为目标,以知识为载体,运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不断掌握方法、激活思维、运用原则、提高精神境界,从而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1952年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效仿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但此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因而我国于1995年启动素质教育,这不仅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更是教育实践的伟大创举,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应用。1998年我国成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实行《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并于2004年颁发《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着重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概念解读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它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异同
﹙一﹚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点
第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在践行“以人为本”这一理念,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着重体现人的主体性。前者是以人文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同样后者在最先提出时也是为了使受教育者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从而改变重视理工学科而轻视人文学科的现状。
第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要求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不断克服专业教育的限制,着力于培养具备全方面知识并且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把知识的内涵和知识的综合性作为重中之重,前者强调文理科知识的整合和贯通融合,在教学中突出学科的价值和方法并且以学科知识为基本点。后者则以教育过程中的思维、原则、方法、知识和精神的统一为重点,强调人文教育和学科教育的融合。
﹙二﹚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点
第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的思想来源于欧洲的古希腊,后者的思想则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教育哲学思想。
第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强调点不一样;通识教育更加强调“通”,即要求受教育者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中外的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后者则强调将知识转化和升华为一种内在的品质去感染受教育者。
第三,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上的发展逻辑不同;前者是通过技术教育使大学里的专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使任务教育不断弱化、知识整体性不断分裂。后者则是在重视做人教育的基础上重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将“素质”看作更重要的教育目标,追求受教育者对客观教育知识的主观性的理解。
第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制度上的结构性强弱不同;前者采取的是文理教育加上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构架,后者采取的是在文理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因而相比之下,通识教育的结构性更强。
三、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从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素质的整体提高层面来看,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对于两者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如果通识教育没有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就可能变成知识的堆砌、课组与课程的设立还有学科归类等外在形式,如果素质教育没有扎实有效的通识教育作为实质性的支撑就可能变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从而不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
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各有优劣,并且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而为使我国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我们需要立足国情,以海纳百川的心怀和高远的眼光,积极的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视野高远就可以解决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更为优越的教育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造就具有良好品行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3):99-111+191.
[2]宋彩萍,王丽平,王静.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7-12.
作者简介:
杨秀坤,汉族,就职于长春工程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