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原因,探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新疆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他们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将直接关系边疆稳定、国防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怎样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对加速实现边疆经济社会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分析
认同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赞许或遵从。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笔者于2010年9月在新疆南疆高校开展的调查为依据,初步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南北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克孜尔等不同民族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 376份,回收率 94.5%,其中农村占63.1%,城市占36.9%,男生35.1%,女生63.1%,党员1.8%。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了解渠道相对单一,关注程度相对较低,认同上有不平衡性。调查显示,仅有34.7%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所了解,不知道的占4%,不是很清楚的占到61.3%。了解的渠道“‘思政课’、报纸、书籍、电视、网络、其他”分别为占“72%、18.7%、19.6%、17.3%、5.3%”,其中“思政课”占72 %,可见“思政课”仍为传播的主要途径。90.7%的民族大学生认为学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疆有必要。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认同情况
1.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既信仰,认为它很重要,但又缺乏信心,而且宗教对其影响更甚。调查显示,有10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伊斯兰教,23.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35.6%的民族大学生信仰实用主义。有75.6%的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比宗教更重要。69.8%的民族大学生不同意“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说法,在回答“您认为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人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时选择“是”的占13.3%、“不是”的占25.8%、“说不清”的占59.6%。31.1%和5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很大和有影响,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时认为它是党的指导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占22.2%和67.1%,也有6.2%的人认为入党好找工作,说明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在慢慢加强,同时功利思想、实用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76.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伊斯兰教主要是受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影响。41.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被弱化是因为难以解释现实,32.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被弱化是因为西方主流思想理论的影响,27.6%的人认为是宣传教育形式化。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
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表示认同。调查显示,在“您认为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这一问题中,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学生占88.4%。“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占11.6%,“建立伊斯兰教指引下的国家”的占1.8%,“其他”占3.1%。在问到“您认为谁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时,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学生占91.6%。“本民族的精英分子”占2.7%,“宗教人士”的占2.7%,“其他”占0.9%。这说明了大学生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高度信心。但也必须看到个别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存在误区。
3.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
调查显示,有65.8%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和谐统一的,有7.6%的学生认为是对立的,有12%的学生认为不清楚。70.2%的学生认为,全球化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比任何时代都显得更重要,但仍有4.9%和21.8%认为不重要和不知道。有62.7%的学生不同意民族精神可有可无,只要经济上去了就行的说法,但仍有37.3%的学生则选择同意、难以判断或没想过。
有82.7%和16.4%的学生认为,爱国情操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有91.6%认为,爱国主义体现在维护国家利益,但也有12.9%的学生认为是维护本民族利益,7.1%的维护个人利益。在“您会选择以下哪些方式来表达您的爱国情怀”时,66.2%的学生选择“理性思考,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实事”,33.8%的选择“首先想到要发展自身技能,才能为国家尽一份力”,但仍有3.6%的选择“对本民族及家族发展有利就行”。
4.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知荣明耻,明辨是非,但也有一些人态度暧昧。调查表明,有92.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赞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8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有67.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台湾、西藏的独立是不可接受,但仍有16.9%和12.4%得学生选择不同意和不知道;88.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新疆自古(秦汉)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8%的大学生选择不同意和说不清。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原因探析
1.经济全球化下各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
首先,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朝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种利益主体冲突通过价值取向冲突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它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民族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次,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市场经济是价值经济、求利性经济、优胜劣汰的经济,容易导致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再加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突显,从而使多种利益主体冲突通过价值取向冲突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认同混乱。
2.民族、宗教的复杂性,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周边关系十分复杂。新疆还是多民族聚居区,现有5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包括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之地。新疆境内的许多民族是跨界民族,他们在语言、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等方面与境外同民族有着许多共同点,联系比较密切。“7.5”事件再次表明某些西方国家利用所谓的发展差距、民主、民族、宗教等问题煽动民族对立情绪,破坏各民族的团结,进行思想渗透和政治分化,一些宗教极端势力利用信教群众朴素的宗教感情煽动宗教狂热,以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加上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的作用,新疆与内地特别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距离。经济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基础,经济文化落后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哪个地区经济落后,那里的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偏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文化基础比较差,在客观上就成为分裂主义势力拉拢、侵蚀的对象。由于以上多因素影响,从而削弱了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认同。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失效影响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主课程。05方案实施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由原来的7门课程改为4门课程。应该说,这些课程能使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实施来看,它们在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效果并不是很强。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是非观念和价值追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有效应对市场经济反映出来的实用、功利导向的冲击,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为学分而学的一门课程。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当代大学生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点不相适应。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而当前的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然采取比较陈旧的“灌输式”教育,一些教师没有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产生了反感情绪。
第三,民族大学生由于受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的影响,对理论课中的许多概念、原理很难理解,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使用全国统一教材,这对于民族大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
三、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对策
1.加强“五观”、“四个认同”教育,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在科学理论上增强价值认同
首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管理。高度重视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杜绝散布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歪曲新疆历史的非法言论和行为。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一项直接措施,就是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2.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育,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简要读本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尤其要整合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其次,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汉语水平不高的实际,应组织理论工作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等作出比较详细、通俗易懂的阐述与界定,为他们全面系统掌握相关知识提供依据和帮助。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理解,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正认同。
第四,注重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指导实践。与实践想脱离的理论必然不能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同。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认同,如结合新疆实际精心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目的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科技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民族大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价值认同氛围
建设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于校园文化各个层面,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中的熏陶作用、教育作用和引导作用;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党团建设,使高校基层党团组织成为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坚强堡垒;特别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网络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还必须要立足新疆多个民族、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实际,努力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价值认同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1).
[2]王宏维.社会价值:统摄与驱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
[3]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102-107.
[4]李长春.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J].理论参考,2007,(3).”
[5]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基金项目:教育部建党90周年专项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疆少数民族各阶层中的认同研究》,编号:10JDJNJD207;兵团社科项目《从“7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新疆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他们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将直接关系边疆稳定、国防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怎样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对加速实现边疆经济社会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分析
认同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赞许或遵从。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笔者于2010年9月在新疆南疆高校开展的调查为依据,初步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南北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克孜尔等不同民族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 376份,回收率 94.5%,其中农村占63.1%,城市占36.9%,男生35.1%,女生63.1%,党员1.8%。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了解渠道相对单一,关注程度相对较低,认同上有不平衡性。调查显示,仅有34.7%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所了解,不知道的占4%,不是很清楚的占到61.3%。了解的渠道“‘思政课’、报纸、书籍、电视、网络、其他”分别为占“72%、18.7%、19.6%、17.3%、5.3%”,其中“思政课”占72 %,可见“思政课”仍为传播的主要途径。90.7%的民族大学生认为学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疆有必要。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认同情况
1.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既信仰,认为它很重要,但又缺乏信心,而且宗教对其影响更甚。调查显示,有10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伊斯兰教,23.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35.6%的民族大学生信仰实用主义。有75.6%的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比宗教更重要。69.8%的民族大学生不同意“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说法,在回答“您认为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人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时选择“是”的占13.3%、“不是”的占25.8%、“说不清”的占59.6%。31.1%和5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很大和有影响,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时认为它是党的指导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占22.2%和67.1%,也有6.2%的人认为入党好找工作,说明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在慢慢加强,同时功利思想、实用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76.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伊斯兰教主要是受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影响。41.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被弱化是因为难以解释现实,32.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被弱化是因为西方主流思想理论的影响,27.6%的人认为是宣传教育形式化。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
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表示认同。调查显示,在“您认为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这一问题中,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学生占88.4%。“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占11.6%,“建立伊斯兰教指引下的国家”的占1.8%,“其他”占3.1%。在问到“您认为谁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时,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学生占91.6%。“本民族的精英分子”占2.7%,“宗教人士”的占2.7%,“其他”占0.9%。这说明了大学生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高度信心。但也必须看到个别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存在误区。
3.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
调查显示,有65.8%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和谐统一的,有7.6%的学生认为是对立的,有12%的学生认为不清楚。70.2%的学生认为,全球化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比任何时代都显得更重要,但仍有4.9%和21.8%认为不重要和不知道。有62.7%的学生不同意民族精神可有可无,只要经济上去了就行的说法,但仍有37.3%的学生则选择同意、难以判断或没想过。
有82.7%和16.4%的学生认为,爱国情操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有91.6%认为,爱国主义体现在维护国家利益,但也有12.9%的学生认为是维护本民族利益,7.1%的维护个人利益。在“您会选择以下哪些方式来表达您的爱国情怀”时,66.2%的学生选择“理性思考,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实事”,33.8%的选择“首先想到要发展自身技能,才能为国家尽一份力”,但仍有3.6%的选择“对本民族及家族发展有利就行”。
4.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知荣明耻,明辨是非,但也有一些人态度暧昧。调查表明,有92.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赞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8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有67.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台湾、西藏的独立是不可接受,但仍有16.9%和12.4%得学生选择不同意和不知道;88.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新疆自古(秦汉)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8%的大学生选择不同意和说不清。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原因探析
1.经济全球化下各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
首先,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朝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种利益主体冲突通过价值取向冲突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它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民族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次,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市场经济是价值经济、求利性经济、优胜劣汰的经济,容易导致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再加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突显,从而使多种利益主体冲突通过价值取向冲突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认同混乱。
2.民族、宗教的复杂性,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周边关系十分复杂。新疆还是多民族聚居区,现有5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包括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之地。新疆境内的许多民族是跨界民族,他们在语言、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等方面与境外同民族有着许多共同点,联系比较密切。“7.5”事件再次表明某些西方国家利用所谓的发展差距、民主、民族、宗教等问题煽动民族对立情绪,破坏各民族的团结,进行思想渗透和政治分化,一些宗教极端势力利用信教群众朴素的宗教感情煽动宗教狂热,以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加上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的作用,新疆与内地特别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距离。经济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基础,经济文化落后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哪个地区经济落后,那里的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偏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文化基础比较差,在客观上就成为分裂主义势力拉拢、侵蚀的对象。由于以上多因素影响,从而削弱了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认同。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失效影响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主课程。05方案实施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由原来的7门课程改为4门课程。应该说,这些课程能使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实施来看,它们在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效果并不是很强。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是非观念和价值追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有效应对市场经济反映出来的实用、功利导向的冲击,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为学分而学的一门课程。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当代大学生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点不相适应。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而当前的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然采取比较陈旧的“灌输式”教育,一些教师没有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产生了反感情绪。
第三,民族大学生由于受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的影响,对理论课中的许多概念、原理很难理解,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使用全国统一教材,这对于民族大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
三、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对策
1.加强“五观”、“四个认同”教育,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在科学理论上增强价值认同
首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管理。高度重视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杜绝散布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歪曲新疆历史的非法言论和行为。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一项直接措施,就是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2.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育,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简要读本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尤其要整合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其次,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汉语水平不高的实际,应组织理论工作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等作出比较详细、通俗易懂的阐述与界定,为他们全面系统掌握相关知识提供依据和帮助。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理解,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正认同。
第四,注重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指导实践。与实践想脱离的理论必然不能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同。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认同,如结合新疆实际精心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目的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科技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民族大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价值认同氛围
建设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于校园文化各个层面,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中的熏陶作用、教育作用和引导作用;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党团建设,使高校基层党团组织成为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坚强堡垒;特别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网络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还必须要立足新疆多个民族、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实际,努力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价值认同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1).
[2]王宏维.社会价值:统摄与驱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
[3]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102-107.
[4]李长春.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J].理论参考,2007,(3).”
[5]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基金项目:教育部建党90周年专项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疆少数民族各阶层中的认同研究》,编号:10JDJNJD207;兵团社科项目《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