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的固守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76223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随着手机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人们每天不由自主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浏览信息。通过手机,人们掌握了大量信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以前,人们曾讽刺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为“井底之蛙”,而今,人们又发现自己似乎知道得太多,以至于无暇分辨真假,无法明辨是非。我们究竟是该知道得多,还是该知道得少?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选自2018届湖南省重点名校高三入学大联考)
  优秀作文
  愿做一只“井底之蛙”
  对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他们是幸福的——科技日新月异,资讯空前发达,曾经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如今都变得唾手可得。然而,他们又是痛苦的,因为他们知道得太多。
  何为“知道得太多”?就是当你每天醒来时,只要打开手机,各种消息就会从各种渠道扑面而来,让你整天都昏昏欲睡;就是当你和旁人谈起各路八卦之时,你会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却又猝不及防的转移话题,给人一种你无所不知的假象,以掩盖你内心的空虚。
  当你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之时,事实往往是你“无所不知,却样样不精”。
  著名电影《心灵捕手》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到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曾嗅到;如果我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的诗句,但你从未亲临战场,未试过把战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垂死向你求助……”
  正如这段话所说,“知道得太多”有时并不值得夸耀,因为你从未切身体会、领悟过,也没有考证落实过。那些资讯如春汛,带来润泽的同时,泥沙俱下。与其花大把的时间去过滤泥沙,不如退守“井底”,做一只“井底之蛙”, 洗去喧哗与躁动,守护一方清泉,方能更纯粹些。我们拥抱科技,享受资讯的快捷,同时,当我们驻足回望,好像越是那些资讯匮乏的时代越能让人记住有用的东西。
  王开岭曾说过:“正是满眼的浮尘和不实感,让我急于寻求有根的生活。”而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人们“知道得太多”,我才怀念起“无知”的生活。“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安守本分,守望星空便是“井底之蛙”的可贵精神。
  著名作家福楼拜可谓是“井底之蛙”的代表。他每天上午用四个小时写作,下午用四个小时来写作,晚上再用四个小时来写作,守住“写作”这方净土,埋头耕耘,就是他成功的最大秘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的《劝学》也告诉我们“专精”才是获得成功的法宝。
  我愿做一只“井底之蛙”,守望一方净土,修得一事精通。
  考场点击
  此文立意切合材料命意,在充分肯定科技的进步和资讯的发达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生活的前提下,批判地分析了资讯泛滥的弊端——浪费时间却不能求得真知,似乎样样都懂却又一样不精。然后作者引用《心灵捕手》中的台词,讽刺那些夸夸其谈者的浅薄无知,又巧妙地设喻,将泥沙俱下的资讯潮比作“春汛”,说理形象透辟。作者先破后立,在批评了泛滥的资讯让人沉迷其中而不自知的状态后,旗帜鲜明地主张做“井底之蛙”,并且将“井底之蛙”界定为“固守本心、专注不移”的精神,再用具体例子加以佐证,最后明确回答材料中的问题。全文运用对照式的结构模式,观点鲜明,思维辩证,语言流畅,说理形象。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明确的新材料作文。材料包含一种现象(智能手机带来海量资讯占用大量时间)和两种态度(欣喜还是伤悲)。立意时,要有“你的思考和选择”,也就是说要站在材料整体的立场上,通过辩证的思考和权衡,做出你的立意选择。参考立意为:
  ①资讯发达,时代之幸。知道得多,当然是好事,没有必要视之如洪水猛兽,科学分类,恰当利用,可以带来便利,可以创造财富,可以实现共享。②信息泛滥,时代之殇。信息不加筛选,铺天盖地而来,浅薄浮泛,正在吞噬人们的心灵,虚假欺骗,正在动摇社会的根基。加大整治力度,提高辨别能力,是当务之急。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看,资讯发达是好事,可以为我所用,知道得越多越好;而信息泛滥、污人眼球、乱人心性的信息,則知道得越少越好。
  为了引导同学们辩证思考,请阅读下面的文章。
  时文链接
  驾驭手机而不是被驾驭
  晁 星
  398亿小时!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这些时间,足够建造109座金字塔。近日,波士顿大学讲席教授詹姆斯·卡茨公布的这项数据,再度引人深思:手机等技术产品在引领社会进步之时,是否也在将人类推入泥沼?
  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的时间正越来越多地被手机消磨掉。不论是家人团圆还是朋友聚会,不论是上班路上还是工作之余,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埋头“屏幕”的越来越多。最新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3小时,仅次于巴西,位居手机沉迷度全球第二。显然,如今的手机已不仅仅是手中的工具,俨然变成了身体的“器官”。有人说,长这么大,唯一能坚持下来的事,就是每天给手机充电。虽有些戏谑,但的确戳中了现实的痛点。
  痛在哪?不仅在于手机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更在于我们终日把目光拴在手机上,丢掉了很多能力,消磨去许多斗志。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而手机用户却越来越怠于思考。更有研究发现,如今年轻人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类似于脑损伤的数字痴呆症。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不妨自问,那些“建造109座金字塔”的时间,我们都用来做了什么,有没有给自己的人生成长路添一块砖,加几片瓦?
  当然我们不拒绝科技的进步,理性来讲,我们也无法逃脱技术编织的复杂网络,但如何与它相处,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介绍了阿米什人对待科技的方式:他们有选择、有节制地运用技术元素,通过集体的选择方式,适应科技的进化节奏,最大限度地消除其负面影响。这种方式或很难大范围推而广之,但其依然启示我们——科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往往是人的局限所致。当下,我们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博弈,如果你落入对方的棋路并迷失了自我,那么一定会是输家。
  (转自2017年9月22日《 人民日报 》)
  点化借鉴
  本文探讨了究竟是人在操控手机还是人被手机操控这个话题,其实质仍然是在探讨人究竟该如何对待手机带来的信息问题。我们可借鉴:一是事实清。数据确凿,现实触目惊心,事实胜于雄辩。“398亿小时”,“建造109座金字塔”,“每天看手机3小时”,世界第二,还不能引起国人重视吗?二是观点明。反对沉迷手机,呼吁国民振作,远离手机,运用智慧,摆脱控制。三是手法新。列现象,析实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挖掘人们沉迷手机的心理动因,催人猛醒。
其他文献
从“西瓜打针”到“猪肉钩虫”,从“黄鳝喂药”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社会神经。近日,农业部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十大谣言进行了曝光,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又红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针?养殖黄鳝是用避孕药喂大的?在农业部专家的拆解下,这些谣言其实很“弱智”:比如广为流传的西瓜打针,实验证明一难注射、二难扩散、三难食用,费时费工易腐烂,西瓜打针图个啥?然而,谣言
期刊
国家版权局近日就网络音乐版权问题约谈了腾讯音乐、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百度太合音乐等网络音乐服务商负责人,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  国家版权局有关负责人说,2015年国家版权局组织开展规范网络音乐版权秩序专项整治以来,互联网音乐服务商主动下线未经授权音乐作品,并共同签署了《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自律宣言》,网络音乐正版化已成为行业共识,网络音乐版权秩序基本好转。但当前网络音乐版权市场出现了一些问
期刊
今文学派统治下的《论语》。原始儒学有些迂阔,因此孔子栖栖一生,不为世所用,与其学缺少实践性品格有关。汉代的儒生为了加强其学术的实践性品格走的是与注重鬼神的楚文化结合的道路,并演化为妖气十足的今文学派。今文学派争着运用儒学,把“《诗三百》作谏书”“以《春秋》决狱”,为政治服务。儒家在今文学中扮演主角的经典是《春秋》《书经》《诗经》等,而《论语》只是作为儿童学习的初级课本,可以加添“神话”“鬼话”处甚
期刊
做了半个多世纪的西服裁缝,熊可嘉最熟悉的就是手中的剪刀,咔咔几下,就剪出这个时代最富朝气的款式。他为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外交家制定了着装规范,也给30多个国家的大使订制过西服。在熊可嘉看来,西服与传统服饰的含蓄内敛不同,代表着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  当初一起睡在桌板下学艺的师兄弟里,到现在还每日与卷尺、剪刀为伴的,只剩下他一个。“有时感觉,我就是社会变迁中的温度计。” 熊可嘉常常感叹,自己的裁缝
期刊
日前,由工信部、科技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暨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召开。与会人士认为,物联网将很有可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并催生新一代的巨无霸企业。  据悉,中国已经形成了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物联网服务等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已部署的机器到机器终端数量突破1亿,物联网产业规模已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6年超过9300亿元,逼近万亿
期刊
10月9日,发表在公众号“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一篇题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说:“利用假期时间,我们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本次班级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3份,研究主题各有不同。”诸如《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及苏轼的影响力》等文章引来大批网友围观。  学生们通过电脑程序,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子
期刊
要表现真、善、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真、善、美,除了细腻的描写,还应有一定的抒情。适当的抒情能使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的形象更加突出,意义更加深刻,从而激发读者情思,引起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写作离不开抒情,它以情感人的魔力非一般表达方式可取代。  [范文例举]  欣赏秋天  欣赏秋日的天空。那一片宽阔辽远的感慨足以让你奔跑的脚步停歇下来,卸下一些重担,拭去几分寂寞。抬头注目,一排排大雁
期刊
虚构,是作者运用想象和联想,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的一种艺术手法。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虚构是小说的灵魂”的观点已经成为共识。作者进行艺术虚构时,既要忠实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虚构,打破了一味“写真”的坚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选材的世界,可以刺激我们想象力的发展,促使我们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可以调动我们写作的动机,使我们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从而体验写作成功的乐趣。 
期刊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形象和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起着烘托人物形象、点染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有的甚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关乎全局、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描写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必须突出人、景、物的个性特征。  [范文例举]  (一)儿子,谢谢你如此宠爱我(节选)  那天,肠镜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出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东方古国韵,魅力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