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rgae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共同点
  (一)法治和德治同属上层建筑
  法治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德治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二者的物质基础是共同的,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和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和使命是一致的
  依法治国就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培养全体公民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从而在全体人民中形成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综上,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
  (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共同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的和共同的使命,就决定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法治的基本原则,也是德治的基本要求,德治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的集体主义原则。这个原则是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而法治的基本原则也是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法治的许多规范与德治的规范要求是相同的,如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保守国家机密等要求,不仅是法律规范的内容,而且也是道德规范的内容。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区别
  (一)二者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德治是通过道德规范治理国家。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于历史的各个时期,而社会主义法治是在执政党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产生的。
  (二)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德治是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交往中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没有严格的界线,道德规范的要求也往往是概括、笼统和比较抽象的,大多是不成文的,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并通过这些信念、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自我的心理约束机制,抑制各种不道德行为的产生。而法治是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规范性文件来约束公民,法人的行为,明确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它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规范通常表现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法令、条例等规范性文件。
  (三)二者实现的方式不同
  德治的实现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依靠公民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就是依靠非强制力的手段去实现。即“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而法治的实现,虽然也有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维护和遵守,但最主要的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通过国家强制力,通过对违法者予以应有的法律制裁来保证法治的实现。
  (四)二者包含的内容不同
  以德治国包含的内容要远远大于以法治国的内容。德治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含盖了公民一切社会生活、社会活动。既包括了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范围,也包括了法律规范所调整不到的范围。德治对社会和公民提出的要求,要比法治的要求高的多、广泛得多,也深刻得多。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德治对于法治的作用
  一是道德对制定法律的作用。国家在制定法律时,必须要考虑到道德对人们和社会的要求,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对于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二是道德对法律实施的作用。德治对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公民进行德治教育,提高公民的自觉遵纪守法意识。三是法律是通过国家公务人员和执法人员制定和实施的,通过对这些人员进行德治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可以促进公正执法水平。四是以德治国对依法治国的不足部分可以起到弥补作用。由于以德治国的外延大于以法治国,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法律暂时未能涉足的部分,道德可以弥补,并可以促其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二)法治对德治的作用
  一是通过法治的形式,对德治的基本要求,重要原则予以确认,使一些道德的内容,成为法律上的义务。二是法治是进行德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其道德水平。如人民法院通过公开开庭审理案件、公开宣判案件等措施,惩罚犯罪,教育人民。
  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的强国保障。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在人类发展史上,治国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有两个: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十年文革严重破坏和践踏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使有法不依、无法可依的现象十分严重。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些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发生裂变,找不到自我,找不到方向。目前贪污腐败成风等严重社会问题不能不说与一些人的“缺德”有密切关系,更有许多人感叹“世风日下”。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法治离不开德治,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德治的强化和保障,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只有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我们要通过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提高我国依法治国的水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重塑文明强盛的中华民族形象。
其他文献
摘 要:车辆超限超载,在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侵蚀着社会的法治、和谐和公信力。本文对长丰县依法治超的实际工作及其取得成效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并作出了模式化总结,旨在为各地加强治超工作提供一定的思想资源和智力参考。  关键词:依法治超;长丰模式  车辆超限超载,在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侵蚀着社会的法治、和谐和公信力。长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权益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维权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能之一,然而近年来高校共青团在维护学生权益方面却仍有不足之处。尝试从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的角度,探
摘 要:名誉权属人格权的一种,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近年来,有关于名誉权侵权案件不断增多,因此应对名誉权的保护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彰显法律对于人性的关怀。  关键词:名誉权;侵权责任;精神损害赔偿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人格权。名誉权是一种人格权,具有绝对权的性质,其基本内容是保有和维护自己的社会评价不受到侵害
摘 要: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内容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爱国孝亲、廉洁奉公、讲仁、懂礼、守信的人物形象比比皆是;其形式是中华美学的典型代表,虚拟、写意、气韵无处不在。与戏曲艺术接触,能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学习体验戏曲,能形成良好的气质,展示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气神。在对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戏曲艺术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戏曲;价值观;育
1952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五日.rn古城保定--河北省当时的省会,这一天特别阴冷,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激愤严峻的气氛之中.rn这一天,两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两个曾为建立新中国立
为了落实新课标对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福建省和江苏省都在高考语文中添加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本文梳理了福建省高考语文名著考查的探索之路和江苏省高考语文名著考查的概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主要论述了尿毒症患者心肌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及病理生理,并简要叙述了近年防治尿毒症心肌病变的进展.rn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素质是指人们自身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结构,是决定其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质量的基本因素.人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初中生是数学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看法.  一、在现实生活中加强数学意识  的培养  数学意识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
随着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体育课程资源校本开发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丰富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工作的完善与发展,相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