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让学生妙笔生花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s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推行了近十年,其本意是实现教学创新,但大多数教师却因此走入另一重迷障,即过分追求教学的形式化,反而忽略了教学的本真。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读”和“写”就是其“本真”所在。鉴于此,文章将重点分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旨在让学生妙笔生花。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33-02
  一、立足文本内容,激发学生想象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普及,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者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读写结合并未得到有效落实。比如,有的教师在完成阅读教学以后,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往往要求学生用“说”的方式代替写。在这些教师的概念里,只要学生会说就会写,根本不需要进行单独的训练,但这样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口语表达不等于书面表达,会说不等于会写。对此,教师应当立足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想象,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象落实在笔头上,真正践行读写结合。
  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文时,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这则神话故事后,教师决定开展随堂练笔活动。在活动开始以前,教师试图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同学们,通过刚刚的阅读,我们知道了普罗米修斯是一位盗火英雄,他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却遭受到天神宙斯的惩罚,永远被锁链困在悬崖峭壁上,永世不得救赎。那么,你认为普罗米修斯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吗?他又会想些什么呢?”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试着写一写普罗米修斯的内心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和同桌、前后桌同学交流,同时不局限具体的字数,但必须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教师的善意引导下,有的学生通过原文中“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这一细节,判断普罗米修斯是有着坚定信念的人,因此绝不会后悔。于是,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虽然此时此刻的我,不得不承受风吹日晒、酷暑寒霜,不得不困囿在这无情的铁环中,不得不承受那日复一日的啄食肝脏之痛,但我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只要我想到自己将光明带给人类,只要我想到那簇簇星火,一切都是值得的”。由此可见,只有将想象落实在笔尖,才能践行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用口语交际代替笔头训练,以为学生“会说就会写”,但这种观点太绝对。即便学生擅长口语表达,也不见得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只有引导学生将所读付诸笔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
  二、模仿文本内容,提高读写水平
  任何文章都分“三六九等”。其中,名篇佳作为上等,粗制滥造为下等。如果仔细研究优质文章的特征,我们会发现它必然在某些方面异于其他文章。比如,有的文章语言传神、生动,有的文章胜于结构精巧,有的则是布局谋篇高明,或是各项优点兼备。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基础薄弱,仅凭原地思考、琢磨,很难写出好的文章,而这些优质文章可以成为学生写作路上的最佳“导师”。因此,教师不妨开展仿写活动,让学生通过读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上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时,教材给出了四个题目,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变形后”的经历。面对这样一个写作任务,如果教师希望学生写出优质的作文,不妨将教材中的《花之歌》作为研读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的。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发现文章在一开始作者就做了自我介绍,但并未直接表示“我是花”,而是引导读者去猜测“我”的身份。此时,教师可重点讲一讲这种“设悬念”的导入方式,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为文章增添一些悬疑色彩。然后,教师继续和学生梳理文本,在梳理过程中,借助“清晨、黑夜、醒来”等词语,学生意识到本文采取的是时间顺序,主要描绘了“我”在不同的时间段做了哪些事,最后则是总体概括。如此一來,学生从文本分析中得到了三个重要启示,即悬念导入、时间顺序、总结文章。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同样的结构仿写,学生很容易完成写作任务。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前提条件,对写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有效的仿写,学生可以学习到好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在自身的作文中,从而写出优质文章。
  三、以文本为基础,实施改写训练
  在高年级阶段,教师在践行“读写结合”策略时,还可以采取“改写”训练模式。因为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古文、古诗词,教师对这类体裁采用的读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翻译文本,理解文本内容,很少开展相应的改写活动。但是,这样的教学只能巩固学生阅读方面的知识,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教学这类体裁的文本时,教师还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试着改写文本,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者记叙文,也可以改写诗歌或者古文的结局,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一次改写活动,学生可从任意角度发挥,也可将这首诗改编成任意体裁,只要合情合理、符合原意即可。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灵感,教师专门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中国唱诗班》中的同名动画片,在这个视频中,既有文人之间的觥筹交错,也有青春少女如银铃般的笑声,更有如诗如画的西湖风光。有了这样一个视频,学生认真诵读诗歌,发挥各自的想象,改写成不同的故事:比如,有的学生将“白蛇传”这个故事融入创作,将诗歌内容作为许仙和白娘子相遇的背景,创作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是白娘子,是一条活了千年的白蛇。我来到人间,是为了找一个人,一个对我有恩的人。菩萨告诉我,我所寻之人在杭州西湖,于是我来到西湖。西湖真的好美呀,和青城山相比,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美。早晨,当我漫步在西湖湖畔,看到水面上笼罩一层薄薄的寒烟,犹如置身仙境。但,有的时候遇到晴天,西湖上寒烟消散,水面波光粼粼,就像揉碎了的阳光。听说,有一个大才子苏东坡将西湖比作佳人,晴时浓妆、雨天则为淡妆,总是极美的。但,再美的景,如果没有别人与你一同欣赏,又有什么意义?不知道我所寻之人,又会在何时与我相逢?”通过这样改写,学生既领悟了诗歌的内涵,又获得了有趣的创作经历,其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充足的锻炼。   改写文本,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读写结合策略。改的前提是了解、是懂得、是发散思维,这样的改写既有助于掌握文本精髓,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利用文本空白,进行趣味补写
  有的文章面面俱到,前因后果一目了然,但有的文章相对简略,只是寥寥几笔,却传递了丰富的内涵。这种创作手法源自国画技法“留白”,为的是用“无”衬“有”,使观者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和享受,为其创造更加宽广的思考、想象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些“空白点”的价值,总是草草略过,其实大可不必。如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未提及的内容、省略的内容,补充原文中的空白,将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例如,在教学《两茎灯草》时,作者借助动作以及神态的描写,呈现了严监生弥留之际的场景。但是,通过分析文本可知,作者并未展现严监生的心理活动,而这成了原文中的一个“留白点”。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原文中的细节描写,想一想严监生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当他竖起两根手指,家人却不解其意时,他又会产生哪些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共同分析文本。在交流以后,要求学生写一写严监生的心理活动。此时,学生各自发挥想象力,力图使文字展现严监生的性格。比如,有的学生写道:“这些不争气的东西,好好地点什么两茎灯草?真是太浪费了。我都比画半天了,怎么这些蠢材还是理解不了,真是气死我了”。还有的学生写道:“两茎灯草要花多少钱啊,真是太奢侈了,难道是看我不行了,就可以随意挥霍了吗?可怜我的家业,不知道能维持几时,唉……”通过这样的补写活动,学生也将对文章产生新的认知。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运用“留白”技法的文章,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认真分析,并将留白处作为写作训练的基点,鼓励学生合理创作,这样才能践行读写结合。
  五、开展课外阅读,写下读后感受
  针对“读写结合”,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解读。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在开展课内教学时开展写作训练,就算完成了读写结合。这样的观点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想,这样的观点只在一个前提下成立:学生只学教材上的内容,不学其他知识。但这是不现实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需要阅读教材文本,还需要进行课外拓展,向更广阔的阅读世界进军。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才能得到拓展。因此,在践行读写结合理论时,教师不妨鼓励学生阅读课外的素材,并让他们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这样一来,学生的读写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例如,在教学《景阳冈》这篇课文后,教师为学生引入了《水浒传》这部名著。由于它属于章回体小说,每一章节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可以单独看,无须看完全本。教师可鼓励学生从目录中筛选自己喜欢的章节,也可以从头开始读,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这样的要求不仅具有开放性,还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果不其然,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很快激发出来,他们迫不及待翻开书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收获也是五花八门,并写下了不同的读后感。比如,有的学生特别喜欢“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片段,认为鲁智深孔武有力,而且性格可爱,是水浒世界中难得的英雄好汉。于是,他又相继阅读了和鲁智深相关的其他篇章,针对鲁智深这一人物形象写下了这样的感受:“鲁智深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义字当先的人。他可以为了素不相识的金翠莲大打郑屠户,也可以为了好兄弟林冲两肋插刀。在整个梁山中,鲁智深是唯一一个不作恶的人,真是太可贵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丰富了学生的阅历。
  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时,一定不能只局限在课内教材上,还需要向课外拓展,让学生跳出知识的舒适圈,获取更多的有趣知识。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这样就能很好地践行读写结合理念。
  读写结合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更不是形式、口号,而是真正将读和写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契机,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及时输出自己的观点,消化课内所学,这样的读写结合才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江丽钦.妙笔生花 灵动生动写作——再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教师,2019(4):43-44.
  [2]李 琦.妙笔生花,灵动写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析[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10):37.
  作者简介:顾 娟(1981— ),女,江苏南通人,中小學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用合适的思路指导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注意教学效益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思考题的研究,都要建立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上,都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文章作者通过对自身的教学研究,探讨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师起到些许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摘 要:文言小说是中國古典文学中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与高中生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散文等形成相得益彰的文言文体系。文言小说以其丰富的选材、生动的情节、深远的主题,给高中生议论文带来了异彩纷呈的素材和广袤的思考空间。文章立足于文言小说,运用碰撞法,结合前人的分析结论,探究文本中的时代先声,适当将古今中外的人物进行对照,旨在帮助学生把握文言小说的特点,将文言小说巧妙转化为高中生的议论文素材,使优秀的传统文化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可以使学生数学水平得到提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方面的综合素质。文章通过阐述什么是建模思想,分析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以及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希望为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提供教学思路与参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与拓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建模思想;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
摘 要: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虚假学习”“游离学习”问题,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大生课堂”将学案作为支撑,实现在课堂情境中最大化的“在学习”“真学习”。学案是为儿童开展有意义与价值的学习而专门设计的学习方案,通过教学的四个环节,分别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教学视野覆盖到课堂的每一个学生,在板块化教学中,指向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从而让学习走向深入。  关键词
摘 要:当前高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多数处于“浅层”状态,在知识学习中表现出“散、低、浅”等特征,进而造成知识迁移运用上的惰性。从认知角度分析,学生高阶思维的缺位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文章以高考真题为切入点,探寻其对学生高阶思维的考查路径,并据此探索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高阶思维的应对策略,旨在打破知识与思维的藩篱,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阶思维;考查路径;策略  
摘 要:近年来,美术教学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并有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美术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文章主要分析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美术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手工课教学、诗配画教学、想象画教学、写生画教学等方面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进
摘 要: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这些教育方针的变化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教育方针只是起指导作用,具体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主动去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与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相契合,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使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很有必要。文章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方式做出浅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