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芬兰教育安静、平和、适度、自在。课程具有选择性、应用性的特点;教师培训依赖于教师教育学院,在职教师平时的研修主要靠同伴学习的方式进行,这些教育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考察与思考芬兰教育,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芬兰教育;问题;感想;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0-0073-02
【作者简介】丁加旗,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00)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
蓝莓花,多为白色,还带有淡淡的绿色调。给人纯洁而又安然之感,象征体贴宽厚的性格。芬兰教育也像他们国度春天里盛开的蓝莓花一样,安静、平和、适度、自在。
2017年4月24日至28日,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组织6位特级教师组成考察团队,赴芬兰进行为期五天(含来回行程)学习交流。我们考察了赫尔辛基鲁道尔夫·斯泰纳中学(小学和初中)、图尔库图伦·格拉西利内高中、图尔库市教育局国际合作办公室等单位,在与当地教育同仁短暂学习交流中收获颇丰。由于考察时间较短,我们出发前就拟定了一些问题,现场交流时进行提问。
问题1:芬兰教育的课程究竟有什么特点?
芬兰的基础教育之前分为儿童早期教育计划(0~6岁)和学前教育课程(6岁),学前教育这一年属于义务教育,有的学前班就和小学在一起。而基础教育(1~9年级)和高中教育的各学段的安排上与我国差别不大,但在内容和操作层面有如下特点:
一是选择性。芬兰的基础教育阶段(1~9年级)基本还是班级编制上课,其实这个阶段选择性并不大。高中阶段就没有我们意义上的班级了,几乎一人一个课表。
二是应用性。他们重视课程与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与应用。比如,1~3年级就开设环境学课程,1~5年级每周2节手工课,5~6年级就开设物理与化学、生物与地理课程,还有社会学、家政课、健康教育课程都是列入基础教育课程表。这些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树立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健康心理和动手能力,也为学生日后选择感兴趣学科奠定了基础。
问题2:芬兰教师是如何选拔和培训的?
芬兰的教师是由教师教育学院培训的。本科生一般是在大学学习结束后申请教师教育学院,一般是10∶1的申报成功率。其中,申请学前专业的学生,须在大学本科的第四年,到教师教育学院学习一年和到幼儿园实习;申请小学专业的学生,须就读本科四年后申请硕士研究生。期间,至少到教师教育学院所属实践学校实习4次,拜师求艺;申请中学教师的学生,须在大学学习四年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之后,到教师教育学院学习一年,完成硕士学业,才能成为正式的中学老师。芬兰教师没有资格证书。教师的待遇与医生差不多,只是社会中等水平,但教师社会地位很高。
在职教师平时的研修主要靠同伴学习,没有集体备课制度。同一年级教师可以自己选不同教材,有自己的基于课程标准的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课程领导能力。芬兰的校长不要为学生成绩担心,但要为学生流失担忧。因为政府给学校的经费是按学生数下拨的。我们考察了一所800名左右学生的学校(1~9年级),共有60个教师,教育局给这所学校每年600万欧元的拨款,校方支付一切费用。
问题3:芬兰教育真的那么“妖魔”吗?
谈起芬兰教育,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多次在PISA测试中表现非凡:芬兰青少年连续两届在阅读与科学两项评比中称霸,解决问题和数学能力则位居第二。于是,芬兰教育有了世界第一的名号。但芬兰教育真的那么“妖魔”吗?
芬兰教师很平实。芬兰的教师素养很高,但从接触到的校长和看到的教师,不像曾经是这个社会中的精英人才。校长介绍时没有高谈阔论,大多谈的是做法,没有引用一句教育家名言。
芬兰家长会选择学校。一是选择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自愿缴费),二是由于移民和难民影响,有的学校学生群体以外来人口居多,有的家长也会在可能的情况下给孩子选择学区以外的学校就读。
芬兰小学实行弹性离校。芬兰学校下午放学早,政府会提供服务,学校也会安排学生活动。另外,学校有社工团队接待指导有问题的学生。
芬兰教育很平均。芬兰教育者认为,原来的芬兰教育过度强调均衡,教师传统授课较多,全体学生受到最基本的关注,弱势学生还会受到更多的关注,特殊教师会为困难学生提供额外教育,所以芬兰整体的PISA测试成绩也很好。
中国教育与芬兰教育进行比较,种种现象给我们带来以下思考:
1.教师队伍建设更多关注“良师”的培育。
这里的“良师”是指“道德品行善良、专业水平佳良、教学效果优良”的老师。“名师”首先应是“良师”,“良师”不一定要有多少“头衔”,不一定要有多少论文发表。他(她)们心平气和、不追求功利,一心教书,为学生着想,是家长、学生、同行公认的“好老师”。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良师”的生存状态,培植“良师”生长的土壤。
2.学校课程建设更多关注教师“课程意识”的唤醒。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课程的全面认识,对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案,同时自主开发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校本课程。教师站在课程的立场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等问题。未来的课程,需要积极探索学科融合、技术融合和跨年度整合等。
3.课堂教学改革更多关注学生“自主意识”的激发。
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具备自主创新与学习新知识能力的人才。而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应付当下学业水平考查或者适应未来社会都是有益的。课堂教学改革应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下功夫,应该多关注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学生评估过程更多关注“人本思想”的贯彻。
身心健康是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上进心的。我们倡导“爱的教育”就是对“人本思想”最好的回应。教育的本质就是让社会中的每个人生活得比原来更好。如我们可以不把排名告诉学生,或者及时关注心灵受到伤害的特殊学生等。
芬兰考察归来,我尝试概括了芬兰教育的一系列逻辑关系:学生发展靠优质教育来实现;优质教育靠优秀教师来实现;优秀教师靠高考竞争来实现;高考竞争靠正常秩序来实现;正常秩序靠社会责任来实现;社会责任靠诚实守信来实现。
中国基础教育优良生态的构建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政府官员、社会大众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第一位,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放在第一位。做到这一点,建立整个社会诚信体系显得尤為重要。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立德树人的良好风尚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充满信心!
【关键词】芬兰教育;问题;感想;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0-0073-02
【作者简介】丁加旗,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00)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
蓝莓花,多为白色,还带有淡淡的绿色调。给人纯洁而又安然之感,象征体贴宽厚的性格。芬兰教育也像他们国度春天里盛开的蓝莓花一样,安静、平和、适度、自在。
2017年4月24日至28日,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组织6位特级教师组成考察团队,赴芬兰进行为期五天(含来回行程)学习交流。我们考察了赫尔辛基鲁道尔夫·斯泰纳中学(小学和初中)、图尔库图伦·格拉西利内高中、图尔库市教育局国际合作办公室等单位,在与当地教育同仁短暂学习交流中收获颇丰。由于考察时间较短,我们出发前就拟定了一些问题,现场交流时进行提问。
问题1:芬兰教育的课程究竟有什么特点?
芬兰的基础教育之前分为儿童早期教育计划(0~6岁)和学前教育课程(6岁),学前教育这一年属于义务教育,有的学前班就和小学在一起。而基础教育(1~9年级)和高中教育的各学段的安排上与我国差别不大,但在内容和操作层面有如下特点:
一是选择性。芬兰的基础教育阶段(1~9年级)基本还是班级编制上课,其实这个阶段选择性并不大。高中阶段就没有我们意义上的班级了,几乎一人一个课表。
二是应用性。他们重视课程与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与应用。比如,1~3年级就开设环境学课程,1~5年级每周2节手工课,5~6年级就开设物理与化学、生物与地理课程,还有社会学、家政课、健康教育课程都是列入基础教育课程表。这些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树立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健康心理和动手能力,也为学生日后选择感兴趣学科奠定了基础。
问题2:芬兰教师是如何选拔和培训的?
芬兰的教师是由教师教育学院培训的。本科生一般是在大学学习结束后申请教师教育学院,一般是10∶1的申报成功率。其中,申请学前专业的学生,须在大学本科的第四年,到教师教育学院学习一年和到幼儿园实习;申请小学专业的学生,须就读本科四年后申请硕士研究生。期间,至少到教师教育学院所属实践学校实习4次,拜师求艺;申请中学教师的学生,须在大学学习四年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之后,到教师教育学院学习一年,完成硕士学业,才能成为正式的中学老师。芬兰教师没有资格证书。教师的待遇与医生差不多,只是社会中等水平,但教师社会地位很高。
在职教师平时的研修主要靠同伴学习,没有集体备课制度。同一年级教师可以自己选不同教材,有自己的基于课程标准的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课程领导能力。芬兰的校长不要为学生成绩担心,但要为学生流失担忧。因为政府给学校的经费是按学生数下拨的。我们考察了一所800名左右学生的学校(1~9年级),共有60个教师,教育局给这所学校每年600万欧元的拨款,校方支付一切费用。
问题3:芬兰教育真的那么“妖魔”吗?
谈起芬兰教育,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多次在PISA测试中表现非凡:芬兰青少年连续两届在阅读与科学两项评比中称霸,解决问题和数学能力则位居第二。于是,芬兰教育有了世界第一的名号。但芬兰教育真的那么“妖魔”吗?
芬兰教师很平实。芬兰的教师素养很高,但从接触到的校长和看到的教师,不像曾经是这个社会中的精英人才。校长介绍时没有高谈阔论,大多谈的是做法,没有引用一句教育家名言。
芬兰家长会选择学校。一是选择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自愿缴费),二是由于移民和难民影响,有的学校学生群体以外来人口居多,有的家长也会在可能的情况下给孩子选择学区以外的学校就读。
芬兰小学实行弹性离校。芬兰学校下午放学早,政府会提供服务,学校也会安排学生活动。另外,学校有社工团队接待指导有问题的学生。
芬兰教育很平均。芬兰教育者认为,原来的芬兰教育过度强调均衡,教师传统授课较多,全体学生受到最基本的关注,弱势学生还会受到更多的关注,特殊教师会为困难学生提供额外教育,所以芬兰整体的PISA测试成绩也很好。
中国教育与芬兰教育进行比较,种种现象给我们带来以下思考:
1.教师队伍建设更多关注“良师”的培育。
这里的“良师”是指“道德品行善良、专业水平佳良、教学效果优良”的老师。“名师”首先应是“良师”,“良师”不一定要有多少“头衔”,不一定要有多少论文发表。他(她)们心平气和、不追求功利,一心教书,为学生着想,是家长、学生、同行公认的“好老师”。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良师”的生存状态,培植“良师”生长的土壤。
2.学校课程建设更多关注教师“课程意识”的唤醒。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课程的全面认识,对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案,同时自主开发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校本课程。教师站在课程的立场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等问题。未来的课程,需要积极探索学科融合、技术融合和跨年度整合等。
3.课堂教学改革更多关注学生“自主意识”的激发。
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具备自主创新与学习新知识能力的人才。而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应付当下学业水平考查或者适应未来社会都是有益的。课堂教学改革应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下功夫,应该多关注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学生评估过程更多关注“人本思想”的贯彻。
身心健康是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上进心的。我们倡导“爱的教育”就是对“人本思想”最好的回应。教育的本质就是让社会中的每个人生活得比原来更好。如我们可以不把排名告诉学生,或者及时关注心灵受到伤害的特殊学生等。
芬兰考察归来,我尝试概括了芬兰教育的一系列逻辑关系:学生发展靠优质教育来实现;优质教育靠优秀教师来实现;优秀教师靠高考竞争来实现;高考竞争靠正常秩序来实现;正常秩序靠社会责任来实现;社会责任靠诚实守信来实现。
中国基础教育优良生态的构建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政府官员、社会大众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第一位,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放在第一位。做到这一点,建立整个社会诚信体系显得尤為重要。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立德树人的良好风尚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