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畅销书的书名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打造畅销书是扩大图书受众、提升优质图书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而好书名也是畅销书的品质之一。一般而言,好的书名文字应尽量简约,善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矛盾语或疑问式、口号式的句式。
  关键词:畅销书 好书名 图书 出版人
  能够取得良好市场销售成绩的图书,永远是少数。销售量大的图书就是畅销书,其畅销的主要因素在于优质的内容,但起一个好的书名,仍然是非常关键的。书名在图书的封面、扉页、版权页和书眉等重要位置上,不仅帮助读者识别图书、检索图书,它还是图书的第一个贴身广告,对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响亮的书名,是出版人和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个成功的书名既要能提示图书内容,又要能引发读者的兴趣,不仅考验出版人的学识水平、市场敏感,还需要综合考虑作品内容、作者知名度、图书市场情况、大众心理偏好等多种因素,甚至还要有一点灵光乍现的悟性。起个好书名,可以说是出版人最难的考题。
  笔者通过对畅销书书名常见特征的分析,总结出若干较为适用的规律,以期为广大新闻出版人提供参考。
  文字应尽量简约
  书名的长度能给读者一个最直观的印象。一般来说,畅销书名字数都不太多,通常不会多于13个字,文字简练,不仅读起来上口,做封面设计时也更有发挥的空间,这样才能让读者在众多的图书品种中一眼就看到,一下子就记住。
  畅销书的书名与学术类著作的书名有极大的不同,学术类著作的书名要求准确覆盖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而畅销书的书名则通常更抽象,更宽泛,目的是提示内容、吸引受众,推动传播。比如,曾长期雄踞当当图书畅销榜单的《沉思录》《遇见未知的自己》《目送》《明朝那些事儿》《货币战争》《乡土中国》等,书名都不是太长。2020年当当图书畅销榜前二十名的图书书名,即使加上副标题,字数也都在10个字以内,这些书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运用夸张和对比
  夸张的方法,指为了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书名的感染力,用适度夸大的词句来形成书名的方法。在畅销书书名中,夸张的方法十分常见,对吸引读者的作用也非常明显。比如,家喻户晓的儿童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自出版后,版次不断增加,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此书收入了大量科技前沿和青少年关心的热点问题,“十万个”一词体现全书内容的丰富,但显然是夸张,又以“为什么”设问,正好能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去阅读。
  类似的书名还有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日本稻盛和夫的《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浩荡两千年》,以及《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年顶十年》《中国商帮600年》《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这些书名,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了夸张的手法。
  除夸张外,对比也是常用的起名手法。对比,往往是将书中的主要观点与读者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比较,特别是与读者日常生活经验认识相异的比较,以达到彰显主题、吸引读者的作用。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书名就非常巧妙地将妈妈和老师进行对比,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对比,并直指当下孩子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虽然两者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作者在书中着重突出妈妈以及家庭教育的作用。书名对比颠覆了大多数家长对教育的固有认识,所以能引起家长、老师们的阅读兴趣。
  采用对比手法取得成功的案例也比较多,例如白岩松的自传体著作《痛并快乐着》、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金一南的《苦难辉煌》、高铭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日本山下英子的《断舍離》、美国玛兹丽施等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奥地利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法国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等。
  巧用矛盾语或疑问式
  含义矛盾的字词放在一起,会形成一种比较强烈的冲击力,进而使读者产生好奇心理,这能够有力地推动图书的销售。1996年曾轰动海内外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除其内容的特色外,书名中“可以”和“不”的强烈反差,无疑也是一个特色鲜明的表达。此书以数百万册的销量开创了一种畅销书名的模式,虽历二十余年,其销量依然延续。
  再如慕颜歌的《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陈果的《好的孤独》、日本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美国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等,都是采用的类似起名手法,将看似矛盾的字词组合在一起,以产生冲击效果。
  此外,疑问式也是畅销书常用的起名方式。在书名中直接或间接抛出疑问,看似无法回答或回答不清,或者需要读者在设问悬念的引导下自行求解,以此让读者产生联想,从而急切地到图书中去寻找答案。早年间的著名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是部小说,但其书名的方式对于后世的出版人影响很大。比如,谢春涛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摒弃了呆板的陈述式书名,选择了疑问式的口语化书名,颇具传播性。再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一个书名,居然在当当网上引来36万条评论,被奉为“永不褪色的经典”。这些书之所以畅销并产生强烈社会反响,书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采用这种起名方式的图书,还有梁启超的《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谢亦森的《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美国布隆代尔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美国罗娜·雷纳的《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等。这些书名放在一起似有方式雷同之感,但散布在每年几十万种的书海中时,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因为它提出了读者心中的问题,并通过内容给读者以某种答案。答疑解惑,启发民智,本身就是图书的价值所在。
  使用口号式的书名
  相当多成功的书名,其实就是一句口号。口号式的书名大多简洁明快且带有指引性,气势很足地表明一种观点、一种态度。简洁的口号式书名,使读者容易记住,甚至可以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时期甚至很长时间内流行的一种社会观念。
  读者闲逛书店或者浏览图书网页时,这种具有指引性的口号式书名,往往能唤起读者期待某种突破的心声,引发读者的阅读冲动,从而迅速抓住读者。比如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其实是本自传类的励志书,但经过多年以后,读者大概都忘记书中的内容了,却依然将“做最好的自己”挂在嘴边,不时激励自己。
  这种口号类的书名非常多,比如美国布瑞斯·巴勃等的《没有任何借口》、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刘同的《一个人就一个人》、美国布雷恩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日本佐佐木圭一的《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卡西的《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可以说,在常出畅销作品的励志书和经管书领域,口号式的书名早已是一种常态化操作了。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种起名方式合理地运用到其他社科著作领域。
  比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史细节:中国共产党90年若干重大事件探源》一书,曾风行一时。此书提出了党史研究要注重细节的口号,对于长期过度重视宏观的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兴趣点。还有《平天下:中国古典治理智慧》一书,“平天下”取自古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有一定现实意义,口号感极强。这两部书均以口号式的主书名,辅以平实具体的副书名,兼顾了宣传和揭示图书内容的双重作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实,起个好书名也是需要一定境界的。这个境界,正是出版人需要穷其一生去不懈追寻的。
  作者单位:人民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 等. 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2]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3] 柳斌杰, 等.中国出版年鉴2018[M] .北京: 《中国出版年鉴》杂志社, 2018.
  [4] 柳斌杰, 等.中国出版年鉴2019[M] .北京: 《中国出版年鉴》杂志社, 2019.
  [5] 易图强.名不惊人死不休——畅销书书名的特点与策划理念[A] .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 .2005.
  [6] 牟艳艳.畅销书书名的语言学研究[J].现代语文, 2010(6).
其他文献
数十年后,人类大范围来往于地球与月球之间,人们的观念、文化将如何变化?可重复使用的磁悬浮轨道发射器、对地激光通信系统及延时性、月面往返飞船航行测高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最新推出的科幻小说——《月球峰会》,提前开启月球之旅,让您秒变航空知识达人。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说:“这本《月球峰会》是我读过的关于月球的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一本。”  北京大学地球空间科学学院傅绥燕教授说:“这是
期刊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阅读偏向碎片化和浅层次,深入阅读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被无形消解,长此以往,将会弱化人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阅读推广的意义,对目前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文化学视角下阅读推广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相较于阅读,人们更偏向于图片和视频的浏览。阅读的长期匮乏将导致人们的逻辑思维能
期刊
百年风雨,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的“小小红船”发展到今天的“巍巍巨轮”,创造了许多非凡的业绩。在这新时代历史起点上,要在阅读红色经典书籍中领悟中国共产党深沉的使命责任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光辉历史,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坚定目标。  阅读红色经典书籍有助于总结历史经验  党的历史经验是自中国共产党成
期刊
《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付梓之际,我想谈一谈我撰写此书的缘起,以及这部书撰写的资料遴选与研究方法问题,作为本书的序言,以便与读者更好地沟通。  关于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问题的研究缘起,我回忆起2003年初,当时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术访问,在学术座谈会上有美国学者问我:“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不是要把中国古代文明时间上溯至更为遥远的时代?”我当时
期刊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  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  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色换人间。  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  为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进威虎山。  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涧。  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  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  这是样板戏《打虎上山》的唱段,根据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创作而成。《
期刊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工人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党员干部语言能力12讲》,已经印刷了六次,线上线下购销两旺,成为疫情以来低迷的图书市场上的一个亮点。被中央组织部评定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被中央宣传部列入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  中国林学会会长赵树丛说: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的话风,反映的是党风、政风和作风。领导干部说什么话、怎么说话,不仅关系到个人影响力、亲和力的形成,
期刊
红色经典的阅读与传播,不但事关文学素养的提升,还关系到主流价值观和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经典有多种类型,其中,红色电影、红色小说和红色诗歌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几个部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应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与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约,笔者精心选编了《红色诗歌100首》和《红色少儿诗100首》,意在献礼建党100周年,也想通过选编,让更多青少年读者重温红色经典,学习红色诗歌,传承革命精神。  红
期刊
作家张炜说:“童年这一段是生命里最重要的时光,不怕短,只怕没有故乡。”而刘德远恰恰就是张炜笔下的那个人。他出生在吉林敦化市贤儒镇,一个叫双龙屯的小山村,在他童年的记忆里,涂满了村子草木花朵的颜色,弯曲的土路,大片的农田,小溪两岸葱郁的柳树,以及黄泥墙、木门窗,一切充满自然。  刘德远在这里生活的十年光阴,成为了他血脉中难以割舍的力量,他的文字从来没有离开过故乡。他在《我是那只逃走的狍子》第一辑《梦
期刊
阅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唐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近代臧克家的“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读书在我国的文化中传承不息。经历了十多年的积极倡导与全面推进全民阅读,各地纷纷掀起读书高潮。只有通过拓宽民众的知识面,提高其辨识能力,提升其文化素养,才能加强文化认同感,建立共同价值观。全民阅读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  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全民
期刊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发展,虽然屡受挫折,却又总是百折不挠、不断浴火重生的伟大精神,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包括传统的、来自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它们独一无二的情怀、气度、风姿和神韵,不仅浸润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勇气、生存智慧以及对现实日常的珍惜和热爱,也处处散发出生命的坚韧、丰盈与温暖,增添着每一个中国人和整个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尊、自信与自豪。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青岛出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