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字化电视普及的现代,互动电视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在“三网融合,三屏联动”的背景下,作为数字电视的一大发展方向,互动电视更是值得去研究和探索更多可能的形式和内容,发现和挖掘数字电视作为拥有高普及率传播媒介的潜力。电视剧这种最为普遍的专门在电视或互聯网上播映的演剧形式,也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寻求自己的发展方向。如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电视剧、互动电视剧、网络自制剧。笔者认为,为了丰富电视剧的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互动电视剧所独有的交互特色以及互动电视自身的的艺术形式。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的。
关键词:互动电视;互动电视剧;网络自制剧
一、互动电视常见的三种形式
1.多线索平行叙事结构和多结局切换结构的互动电视剧
早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李菁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刘惠芬两人就设计和拍摄了一个互动电视剧《七天之痒》。并做了互动电视剧个案《七天之痒》的模拟收视研究,在其论文中提到目前已经存在的互动电视节目形态包括交互新闻、体育比赛、现场节目和互动电视剧。
尽管大多数人对互动剧采取了接纳的态度,但愿意为互动电视付费的观众却不多。由于大部分以前从未接触过互动电视,因此,对互动电视的接触时间仅限于互动剧的播放时间,而且,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很有可能会把这个互动剧的形式认为是互动电视的唯一形式,如果互动剧的剧情不够精彩,在他们看来也就没有必要通过付费的方式来观看互动电视了。然而,是否愿意付费观看互动电视,与观众是否接受本互动剧的形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未来的互动电视,除了要在内容上开发丰富精彩的节目,还应该在收费上考虑中国观众的经济承受力。
2.集思广益的网络互动剧
由于网络电视剧的受众群体类型化,因此在选择题材上不用像传统电视剧那样,顾及不同层面的电视观众,并且社会责任感比较重,一般来说有争议性的思想和标新立异的情节很少出现。当然,网剧的制作压力比较小,创作空间自然也比较大。传统的电视剧在制作过程中有来自收视率以及资源控制等方面的压力,而网剧一般都是小成本制作,如国内首部网剧《原色》仅花费2000元成本,于是能够给予创作人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网剧在卖点上更胜于传统电视剧。
3.观众为主,边播边拍的网剧
电视剧是为观众而存在的,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欣赏趣味。传统电视剧的制作方式建立在对观众的想象与预设基础上,有时想象观众喜欢的东西,并非观众真正喜欢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对观众的观察和分析市场。
二、互动电视的传播模式变革
首先,视听兼容的特点依然存在,但公时性已经不是一个必须的特性,而是成为互动电视观众的选项之一。很多艺术形式都有共时性的特点,比如舞台演出等,而电视的共时性的特点,比如舞台演出等,而电视的共时性的范围,是其它艺术无法比拟的,他不受空间的限制。其次,传统电视的共时性空间所带来的那种现场感,是互动电视这种个性化收看所不能达到的。最后,互动电视打破了传统电视的连续性特征,当然,打破传统电视连续性的不仅仅是互动电视,互联网的发展也打断电视连续性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传统电视不仅在节目上是非线性的,而且在节目的内容上也由于有观众的参与而产生非线性的结构,观众在多条线索中切换所得到的结果都不尽相同,相应的结局也各不相同。
三、互动电视的传播内容创新
1.局部的线性叙事情节
互动剧的整体结构虽然是非线性的,但每一段情节仍然需要保持线性的叙事。在传统的常规编剧理论中,一个剧本需要有情节点、情节线和情节结构,而情节点是影视情节的基本单位,一个情节段落是由若干个情节点组成的,围绕情节线展开,一般一部电影由10个情节段落组成。但无论怎样,线性的叙事都是必要的,因为人们在做事情、想问题时,大多数情况下是顺序进行的,即线性的,因此,在每条情节线索中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符合人们的惯常思维方式。
2.多线索平行叙事结构
在传统的影视作品中,镜头的剪辑不仅要符合叙事逻辑,还要符合思维逻辑。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接受镜头的切换。通常,镜头的切换是由创作者决定的,或者说已经切换完成的镜头,是创作者所认为的符合受众接受心理的切换方式,而观众也习惯了这种给定的、已经切换好的成片。那么,如果我们把切换镜头的权利交给观众,会怎么样呢?
3.多结局的发散结构
GuyVardi所建立的交互电影的模型中有两个主要元素,即叙事性和链接表示法。这个模型的主要观念就是保持叙事的线性结构。但叙事性和交互性之间又必然存在冲突,他认为,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就是由观众来决定线性。在这个模式中,叙事的序列结构不再是确定的。观众虽然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但对于每个观众来说,情节依然保持线性的发展。这样,观众既可以看到经典的情节结构,又能获得充分的交互自由。本互动剧的多结局发散结构设计,基本采纳了这一思路。与此同时,我们也给予观众不做选择的自由。如果观众不选择,故事依然会继续下去,整体的线性结构始终保持。
四、小结
网络互动电视剧作为互动电视的一种形式,如今依托互联网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而互动电视剧,作为市面上少有的视频形式,何不依托互联网进行探索,最早的《七年之痒》因传播环境所困,没能让大众所熟知。如今十年过去了,在各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的当下,完全可以多人合作,在制作剧本时,一人负责一条故事线,我相信只要故事精彩,结构设计巧妙,加之独特的多线索平行叙事结构和多结局切换结构。一定能够获得广阔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本朝.有你就有戏与互动电视剧的意义[J].观察与思考.2008,11
[2]李菁.互动电视对传统电视传播模式的变革[J].电视专论
[3]李菁 刘惠芬.互动电视剧个案七天之痒的模拟收视研究[J] .大众视角.2006,5
[4]李菁 刘惠芬.互动电视剧研究及个案七天之痒设计[J].大众视角.2006,4
作者简介
王乐韬(1989—),男,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广播电视,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编导。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关键词:互动电视;互动电视剧;网络自制剧
一、互动电视常见的三种形式
1.多线索平行叙事结构和多结局切换结构的互动电视剧
早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李菁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刘惠芬两人就设计和拍摄了一个互动电视剧《七天之痒》。并做了互动电视剧个案《七天之痒》的模拟收视研究,在其论文中提到目前已经存在的互动电视节目形态包括交互新闻、体育比赛、现场节目和互动电视剧。
尽管大多数人对互动剧采取了接纳的态度,但愿意为互动电视付费的观众却不多。由于大部分以前从未接触过互动电视,因此,对互动电视的接触时间仅限于互动剧的播放时间,而且,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很有可能会把这个互动剧的形式认为是互动电视的唯一形式,如果互动剧的剧情不够精彩,在他们看来也就没有必要通过付费的方式来观看互动电视了。然而,是否愿意付费观看互动电视,与观众是否接受本互动剧的形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未来的互动电视,除了要在内容上开发丰富精彩的节目,还应该在收费上考虑中国观众的经济承受力。
2.集思广益的网络互动剧
由于网络电视剧的受众群体类型化,因此在选择题材上不用像传统电视剧那样,顾及不同层面的电视观众,并且社会责任感比较重,一般来说有争议性的思想和标新立异的情节很少出现。当然,网剧的制作压力比较小,创作空间自然也比较大。传统的电视剧在制作过程中有来自收视率以及资源控制等方面的压力,而网剧一般都是小成本制作,如国内首部网剧《原色》仅花费2000元成本,于是能够给予创作人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网剧在卖点上更胜于传统电视剧。
3.观众为主,边播边拍的网剧
电视剧是为观众而存在的,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欣赏趣味。传统电视剧的制作方式建立在对观众的想象与预设基础上,有时想象观众喜欢的东西,并非观众真正喜欢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对观众的观察和分析市场。
二、互动电视的传播模式变革
首先,视听兼容的特点依然存在,但公时性已经不是一个必须的特性,而是成为互动电视观众的选项之一。很多艺术形式都有共时性的特点,比如舞台演出等,而电视的共时性的特点,比如舞台演出等,而电视的共时性的范围,是其它艺术无法比拟的,他不受空间的限制。其次,传统电视的共时性空间所带来的那种现场感,是互动电视这种个性化收看所不能达到的。最后,互动电视打破了传统电视的连续性特征,当然,打破传统电视连续性的不仅仅是互动电视,互联网的发展也打断电视连续性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传统电视不仅在节目上是非线性的,而且在节目的内容上也由于有观众的参与而产生非线性的结构,观众在多条线索中切换所得到的结果都不尽相同,相应的结局也各不相同。
三、互动电视的传播内容创新
1.局部的线性叙事情节
互动剧的整体结构虽然是非线性的,但每一段情节仍然需要保持线性的叙事。在传统的常规编剧理论中,一个剧本需要有情节点、情节线和情节结构,而情节点是影视情节的基本单位,一个情节段落是由若干个情节点组成的,围绕情节线展开,一般一部电影由10个情节段落组成。但无论怎样,线性的叙事都是必要的,因为人们在做事情、想问题时,大多数情况下是顺序进行的,即线性的,因此,在每条情节线索中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符合人们的惯常思维方式。
2.多线索平行叙事结构
在传统的影视作品中,镜头的剪辑不仅要符合叙事逻辑,还要符合思维逻辑。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接受镜头的切换。通常,镜头的切换是由创作者决定的,或者说已经切换完成的镜头,是创作者所认为的符合受众接受心理的切换方式,而观众也习惯了这种给定的、已经切换好的成片。那么,如果我们把切换镜头的权利交给观众,会怎么样呢?
3.多结局的发散结构
GuyVardi所建立的交互电影的模型中有两个主要元素,即叙事性和链接表示法。这个模型的主要观念就是保持叙事的线性结构。但叙事性和交互性之间又必然存在冲突,他认为,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就是由观众来决定线性。在这个模式中,叙事的序列结构不再是确定的。观众虽然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但对于每个观众来说,情节依然保持线性的发展。这样,观众既可以看到经典的情节结构,又能获得充分的交互自由。本互动剧的多结局发散结构设计,基本采纳了这一思路。与此同时,我们也给予观众不做选择的自由。如果观众不选择,故事依然会继续下去,整体的线性结构始终保持。
四、小结
网络互动电视剧作为互动电视的一种形式,如今依托互联网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而互动电视剧,作为市面上少有的视频形式,何不依托互联网进行探索,最早的《七年之痒》因传播环境所困,没能让大众所熟知。如今十年过去了,在各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的当下,完全可以多人合作,在制作剧本时,一人负责一条故事线,我相信只要故事精彩,结构设计巧妙,加之独特的多线索平行叙事结构和多结局切换结构。一定能够获得广阔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本朝.有你就有戏与互动电视剧的意义[J].观察与思考.2008,11
[2]李菁.互动电视对传统电视传播模式的变革[J].电视专论
[3]李菁 刘惠芬.互动电视剧个案七天之痒的模拟收视研究[J] .大众视角.2006,5
[4]李菁 刘惠芬.互动电视剧研究及个案七天之痒设计[J].大众视角.2006,4
作者简介
王乐韬(1989—),男,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广播电视,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编导。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