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真有那么糟吗?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k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一年时间,北京的房价翻了一倍多,全国70个城市房价涨幅达到11.7%。高房价成了社会舆论攻击的焦点,政府也不断出台各种抑制房价的政策,对地产开发商和二套房、三套房购买者进行限制。疯涨的房价,似乎成了当前最紧迫的民生问题,仿佛它已经开始祸国殃民了。
  但是,房价上涨又真的让老百姓无法生活了吗?政府真的那么担心房价上涨吗?我们并不这么认为,之所以这么看,是因为以下几个观点。
  首先,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人拥有自己的房子,不管是自己买的房子,还是通过房改分的,或者继承而来……总之,有房的人占多数,没房的人占少数。而那些少数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通过租房同样可以解决住的问题。所以,高房价带来的直接问题,并不是让大多数人没有房子住,而是提高了人们改善和投资住房的门槛。
  其次,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拥有自己的住房本来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当然我们承认,当前的高房价使普通的年轻人在人到中年时,还很难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这比起那些还没毕业就由父母买好了房的富二代、官二代,的确不公平。但只要对住房的要求不是太高,拥有自己的房子也未必那么难,无非是房子更小更远些,自己更努力更节省些。
  第三,高房价其实是一个局部问题,而不是全国、全社会的问题。虽然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房屋每平方米均价已经突破了2.5万元,但在很多二、三线城市以及县城、小城镇,房价并未高到人们无力购买的地步。不少省会城市目前的房价也就每平方米4000~6000元,购买一个70平方米的两居室,总价也不过40来万,这应该不算高不可攀。
   第四,政府并不真的希望房地产价格降下来。各级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还非常之高,如果房价下降,土地卖不出价,将直接影响政府收入。同时,银行系统很大一部分利润源于房地产贷款,一旦房价下跌导致购房者断供,坏账风险谁都担当不起。另外,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量投资,并带动上下游产业增长,一旦房地产投资减速,就没了GDP,没了税源。
  第五,房价上涨虽然是财富泡沫,但拥有房子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泡沫的受益者。房价上涨的过程也是把平民变成百万富翁的过程,各级政府都在说要“增加人民财产性收入”,房价一涨,财产性收入不就增加了吗?
  既然如此,为何对高房价的抱怨会成为全社会的问题呢?这些抱怨又有多少在真实地反映社会矛盾呢?
  没房子的人抱怨很实在。按目前北京的房价计算,如果希望住在市区,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大约要200万元,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讲确实是很大一笔钱。无论是首付还是月供数,多数人都负担不起。就算是月收入万元以上的中产阶层,也难以承受,所以说“高房价消灭中产阶级”并非虚言。
  没有房子并不等于没房子住。目前房屋租售比高得离谱,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给无房者提供了福利。在北京,每月花2000~3000元便可租一套价值不菲的两居室,这有什么不能接受呢?单纯从居住角度上看,自有房和租来的房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和一位正在租房的朋友聊天时,谈到该不该买房的问题,他说还是该买,原因在于,买了房就能享受到房价的增值。你看,还是希望房子涨,有这种心态,就算房价跌下来,又会再被推上去。
  有房者的抱怨,更多是对没有赶上房价财富这班车的懊悔,是对在炒房中大发其财者的羡慕。我们身边不少人,去年还拿着钱在投资股市还是房市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最后那些把钱搁在股市里的人们,一年下来收获寥寥,而房价却涨了一倍。这些人对高房价的抱怨并不真实,如果他们真买了房,就会成为房价疯涨的拥趸者。
  那些有住房改善需求的人,本打算攒了钱后换套更大的房子来提升居住条件,结果房价上涨计划落空,或者说,实现起来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需求对比起需要,往往是一种无限美好的愿望:住进两居室想换三居室,有了三居室想换四居室,真有了四居室,就会希望再来一套别墅。需求无限却指望房价不涨,不现实。
  当然,还有一群有房者,高房价给他们带来的不是资产增值,而是无情的伤害。他们是那些因“公共利益”被拆迁的人,攀升的地价让他们不幸成了地产商眼中的鱼肉,在房产暴利的推土机面前,他们这些血肉之躯的抗争显得脆弱无力。
  多数人对高房价的抱怨,不是因为没房子住而被逼露宿街头,而是对房价暴涨中贫富差距加大的不满,对政府主导的房地产利益分配不公的愤恨,对收入增长能否与房价匹配的迷茫,和对地产泡沫将引发经济动荡的担忧。
  在中心城市,房价已经高到与普通百姓没关系的地步,它成了富贵阶层的击鼓传花游戏,成了与暴炒垃圾股一样的赌博,你玩得起就参与,玩不起,就权当是看一场戏,但既然是戏,就总会有散场的时候。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持续上涨的物价,已经在4月份达到新高度。  甲流诱发大蒜涨价,雨雪等灾害性天气诱发蔬菜涨价,西南地区干旱诱发白糖涨价,各种涨价潮可谓是轮番登台。除了蔬菜等食品价格上涨较为明显之外,前期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猪肉价格,也已经符合预期触底企稳,并略有上涨。在一片涨价的风潮中,通胀的脚步也渐行渐近,这在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中也有所反映。  CPI在去年完成转正之后,今年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势,在继
期刊
继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措施后,地方政府的房产新政也随之密集出台。  4月30日,北京市政府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更要求自发布之日起,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金融机构和税务部门可根据房屋权属交易系统中个人住房记录,实施差
期刊
“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这是孔子之言,意思是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  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用这句话来警示中国股民是何其贴切。  当你立在一个危墙之下的时候,你不知道会掉下来几块砖,还是整堵墙会垮下来。因为不确定是没有概率的,你不知道会坏到什么程度,特别是系统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可谓是被后世推崇的皇帝,甚至毛泽东也将其与秦皇汉武并称,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却偏偏选择了懦弱无能的儿子李治做了皇帝,而其最能干的儿子,却先后死于非命。  长子李承乾,母亲为长孙皇后,太宗皇子中最为彪悍聪颖者,深得宠爱,因嫉妒同母弟李泰受宠而怀疑太宗改立,于贞观17年谋反被废。太宗不舍赐死,使李承乾活了下来,后来还是莫名其妙地死了。  第四子李泰,李承乾同父同母弟,曾封魏王,
期刊
让房地产市场交易者强行出局,只能短期降温房市,一旦限制有所松动,未来房价的报复性反弹无法避免。  五一节期间,北京的房产交易几乎停滞,节后上海房价也出现松动,同时,各地楼市量价齐跌的消息不绝于耳,看来近期一系列房地产新政已开始发挥作用。但本次调控能否真的解决房地产行业的问题?我们持怀疑态度。  本轮地产调控的着力点,在于控制购房需求以对房地产市场强行降温。但市场对本轮政策能持续多久还在观望,华远地
期刊
住建部4月26日印发《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准入、使用、上市等环节进行规范。这一通知,再把经适房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4月的最后几天,北京随处可见满5年的经适房“换证热”。但当时北京各区县“经转商”操作规则不同:其中,朝阳区和丰台区可同名“换证”;而海淀区和昌平区不能“同名转换”。  之后,5月1日,媒体报道称,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回应
期刊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日前撰文指出,央企要坚持稳健经营,经得住短期利益的诱惑,尤其是要慎重进入股市、期货等高风险领域。投资者值得细品其中深层次的含义。  6124点调整到1664点用了13个月,1664点反弹到3361点用了14个月。笔者认为,A股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级别非常高的调整,3361点开始的调整与6124点调整到1664点、1664点反弹到3361点是同等级别的调整,持续时间至少14个月,即这轮
期刊
期盼“五一”期间出台利好政策的投资者或许会很失望,节前的连续下跌,没有减缓调控政策的出台,5月3日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点。  尽管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并未抵消加息预期,相反,预期反而更为强烈。日前,渣打银行在举行的二季度全球经济展望会上表示:中国央行将在二季度内加息两次,每次加息幅度在27个基点,以提前应对将在今年5、6月份达到峰值的CPI数据。  呼之欲出的二季度加息对于各
期刊
今年3月以来,各地连续发生数起校园袭童案件,令人震惊。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校园安全的加强成为各地政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此,广东、上海等地的很多学校在校内和周边开始安装摄像头,保安值班室里则装有监控显示器,实时监控周边环境。  提到安全监控产品,有一家公司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海康威视。2001年11月30日,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这家曾经服务过德国世界杯、北京奥运场、青藏铁路全线
期刊
“货币政策是一门艺术”,格林斯潘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工作。这句话暗含了货币政策并不完全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科学规则来制定的或调控的,而更可能是模糊的,出乎意料(surprise)的,唯有如此,货币政策才能起到调控效果。  这一理念实际上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理性预期学派理念的影响。该理论认为规则的经济政策不会对实际经济行动产生影响。只有当经济体系受到预料之外的冲击时,才会使实际产量偏离其正常轨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