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先进军事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文化发展具有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军事文化创新,要积极研究时代发展和官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变化和军队使命任务的新拓展,始终坚持先进军事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导地位,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关键词:军事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47-01
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军事文化以其整体性、独特性和导向性独树一帜。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引领和导向功能,必须加强军事文化自身的创新发展,在保持先进性、体现时代性中,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军队提出的特殊要求
(一)坚守政治性
文化产业可以优先考虑经济效益,但军事文化必须坚守政治性。坚持科学理论是军队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灵魂。人民军队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力量。军队文化建设必须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引领部队建设的灵魂。
(二)展现道德性
思想道德文化,体现军事文化核心,反映军事文化性质和军队建设方向。我军治军带兵的优良传统之一是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军事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培养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维方式,遵纪守法、践行道德的行为习惯是必然要求。
(三)突出戰斗性
先进军事文化必须姓“军”,鲜明体现军队特点和风格,突出火热的军事生活,明确打赢价值取向。阳刚之气、战斗精神是其必不可少的要素。长期以来,我军形成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人民军队必须雄风常在,这是党的期望、人民的要求、国家的需要。
(四)强调示范性
邓小平说,历来毛主席倡导的好思想好作风都是由军队带头的。军队是一个以铁的纪律为保障的、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的特殊群体。战争年代,我军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人民军队孕育出的这些精神文化,是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与主旋律的承载者,必须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二、当前在发展军事先进文化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军事文化建设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突出先进军事文化的特色,坚持唱响主旋律,推进网络进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但是,从创新发展的要求看,客观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与部队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凸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官兵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意识日益高涨,追求自我文化表达、参与自主文化创造的愿望更加强烈。但受部队任务的特殊要求和地域环境的不同影响,文化的及时性和选择性受到一定的客观限制。
二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大与部队管理教育缺乏有力招数的矛盾。比如,面对铺天盖地的所谓“相亲”等节目中价值观碰撞;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至上与拜金主义的冲击;一些消极或腐朽文化的侵蚀,使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受到挑战。加之,当前教育中,空对空现象的存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投入和运用质量不是很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是社会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与军队网络信息相对滞后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局域网进班(排),提供了官兵享受现代信息资源的良好机遇,但部队网络存在着资讯量小和可供选择路径少,且形式呆板;军内网络相互设定权限,使信息共享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当然还有其他种种原因,使得军网的吸引力不够。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求军事先进文化,必须始终高举旗帜,弘扬主旋律,坚持与时俱进,当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排头兵。
三、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一是针对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导地位。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着深刻变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文化多元化,多元文化又加剧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隐蔽和复杂,增加了思想政治建设的难度。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军事先进文化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军事先进文化必须在高举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培育人激励人塑造人上走在整个社会的前列。
二是针对文化建设领域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的实际,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革创新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解决制约文化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和创新。当前,军事先进文化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军事文化反映大事件大场景的多,而表现小人物的相对较少;有的追求舞台效果和名人效应,作品离兵的生活远了一些。对此,军事文化建设的机制创新,要把建设高层次的文工团队伍与旅团业余演出队伍结合起来,尤其要关注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文化作品要体现时代特色反映基层官兵生活,切实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在提高军队文化软实力中,促进提高部队战斗力。
三是针对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实际,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加强军营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抢占网络文化主阵地。信息网络的蓬勃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进步。但是,网络这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军事网络文化建设,作为当代军事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好管好用好网,才能真正守住网络阵地。因此,要加大投入,保持网络技术的领先;要保持网络足够的信息量和多样的服务形式,满足官兵的学习和娱乐需求;要具有专业性的编制队伍支撑,确保持续的先进性和吸引力;要坚持专职评论员队伍与兼职评论员队伍相结合,培养一支善于引导网上舆情、及时批驳消极言论、传递党的声音的红色“版主”、“楼主”,让红色信息、正面信息、健康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边防学院军队政工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徐长安,刘宝村等著.军事文化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2]徐志雄,满绍华,刘志和著.解放军文化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3]孙晔飞著.战术文化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军事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47-01
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军事文化以其整体性、独特性和导向性独树一帜。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引领和导向功能,必须加强军事文化自身的创新发展,在保持先进性、体现时代性中,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军队提出的特殊要求
(一)坚守政治性
文化产业可以优先考虑经济效益,但军事文化必须坚守政治性。坚持科学理论是军队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灵魂。人民军队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力量。军队文化建设必须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引领部队建设的灵魂。
(二)展现道德性
思想道德文化,体现军事文化核心,反映军事文化性质和军队建设方向。我军治军带兵的优良传统之一是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军事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培养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维方式,遵纪守法、践行道德的行为习惯是必然要求。
(三)突出戰斗性
先进军事文化必须姓“军”,鲜明体现军队特点和风格,突出火热的军事生活,明确打赢价值取向。阳刚之气、战斗精神是其必不可少的要素。长期以来,我军形成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人民军队必须雄风常在,这是党的期望、人民的要求、国家的需要。
(四)强调示范性
邓小平说,历来毛主席倡导的好思想好作风都是由军队带头的。军队是一个以铁的纪律为保障的、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的特殊群体。战争年代,我军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人民军队孕育出的这些精神文化,是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与主旋律的承载者,必须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二、当前在发展军事先进文化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军事文化建设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突出先进军事文化的特色,坚持唱响主旋律,推进网络进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但是,从创新发展的要求看,客观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与部队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凸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官兵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意识日益高涨,追求自我文化表达、参与自主文化创造的愿望更加强烈。但受部队任务的特殊要求和地域环境的不同影响,文化的及时性和选择性受到一定的客观限制。
二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大与部队管理教育缺乏有力招数的矛盾。比如,面对铺天盖地的所谓“相亲”等节目中价值观碰撞;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至上与拜金主义的冲击;一些消极或腐朽文化的侵蚀,使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受到挑战。加之,当前教育中,空对空现象的存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投入和运用质量不是很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是社会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与军队网络信息相对滞后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局域网进班(排),提供了官兵享受现代信息资源的良好机遇,但部队网络存在着资讯量小和可供选择路径少,且形式呆板;军内网络相互设定权限,使信息共享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当然还有其他种种原因,使得军网的吸引力不够。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求军事先进文化,必须始终高举旗帜,弘扬主旋律,坚持与时俱进,当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排头兵。
三、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一是针对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导地位。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着深刻变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文化多元化,多元文化又加剧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隐蔽和复杂,增加了思想政治建设的难度。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军事先进文化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军事先进文化必须在高举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培育人激励人塑造人上走在整个社会的前列。
二是针对文化建设领域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的实际,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革创新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解决制约文化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和创新。当前,军事先进文化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军事文化反映大事件大场景的多,而表现小人物的相对较少;有的追求舞台效果和名人效应,作品离兵的生活远了一些。对此,军事文化建设的机制创新,要把建设高层次的文工团队伍与旅团业余演出队伍结合起来,尤其要关注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文化作品要体现时代特色反映基层官兵生活,切实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在提高军队文化软实力中,促进提高部队战斗力。
三是针对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实际,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加强军营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抢占网络文化主阵地。信息网络的蓬勃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进步。但是,网络这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军事网络文化建设,作为当代军事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好管好用好网,才能真正守住网络阵地。因此,要加大投入,保持网络技术的领先;要保持网络足够的信息量和多样的服务形式,满足官兵的学习和娱乐需求;要具有专业性的编制队伍支撑,确保持续的先进性和吸引力;要坚持专职评论员队伍与兼职评论员队伍相结合,培养一支善于引导网上舆情、及时批驳消极言论、传递党的声音的红色“版主”、“楼主”,让红色信息、正面信息、健康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边防学院军队政工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徐长安,刘宝村等著.军事文化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2]徐志雄,满绍华,刘志和著.解放军文化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3]孙晔飞著.战术文化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