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c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意识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把问题看作是进行阅读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活动来生成问题,把阅读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质疑;阅读教学;敢想;敢问;善问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阅读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毋庸赘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 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
  由于“师道尊严”理念根深蒂固,很多教师的表现令学生既敬又畏,这样的师生关系很难使学生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旧理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会产生很多大胆的想法。如在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时,有一个学生问:我们究竟该不该看“闲书”呢?怎么样才能让“闲书”不“闲”呢?教师在听到这样的提问时,很多情况下就会对这样的想法进行打压:“闲书会影响学习,当然不能看。”并且同时还把脸拉得老长,满脸严肃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谁还敢想敢问呢?!因此,为了体现民主、平等的原则,为了保护学生的敢想敢问意识,我没有讥讽这个学生,而是鼓励其他同学一起参与讨论,最终结果令人意想不到。学生们见我如此“宽容”地对待“闲书”的问题,都纷纷发言。
  学生一:适当地看“闲书”能积累更多的知识,还能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二:看闲书能使我们博学多才,但要做到利用课余时间去读,否则就会影响正常学习,我们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听到学生有这样的认识,我感到非常欣慰,于是表扬了他:精彩!你引用了俗语,说明你的知识面很广,你一定没少读“闲书”。学生聽了我的表扬,既骄傲又兴奋,其他同学也更加跃跃欲试。
  学生三:我觉得我们读闲书时应该有选择地去读,要读名著,读好书,而且要认真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
  学生四:多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后就很受鼓舞。
  学生五:季羡林爷爷鼓励我们多积累古诗、古文,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代代相传,多积累古诗文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我们要把祖国的经典文化发扬光大。
  课堂上,通过学生们对问题的热烈讨论,不仅解决了“闲书”不“闲”的问题,还顺利地完成了对课文重点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温情的语言为他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对他们的敢想敢问意识不断给予肯定并加以适当的引导,这样一来,课堂会更加活跃,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越来越强。
  二、 加强引导,使学生善问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少、社会经验不够丰富等,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的时候还会比较狭窄和片面,加之其缺乏提问的技巧等原因,其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浅显,甚至有的还偏离了主题。因此,教师要“授之以渔”,不断加强对学生们提问技巧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最终达到善问的目标。
  1. 通过自问自答,培养善问的能力
  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而自问自答则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善问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学习古诗《秋思》时,我要求学生们利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个学生是怎样提出问题,感悟作者“思乡之情”的吧!学生:秋风是无形的,诗人为什么能“见”秋风呢?这是因为秋风表现出凄凉的景象,使秋叶纷纷落地。落叶归根,怎能不勾起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在那个时代,只有修一封家书了。可是,浓浓的离情别绪怎么能在一纸家书上表达完?“意万重”让我也体会到了旅居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万重意。故乡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家,而乡情、乡愁又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所以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诗人又匆匆开了信封。“复恐”的是什么?是担心自己的“意万重”的家书不要遗漏了什么话呀!
  总之,学生通过自问自答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其提出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讨论探究,培养善问的能力
  很多讨论的课堂看似很活跃,但学习目标很难实现。因为学生们讨论问题有的时候会偏离课堂主题,这时候有的教师在引导上会比较急躁,常常让正在进行的讨论仓促了结,赶快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培养学生善问的能力,使讨论探究式学习真正有效地开展。
  如在学习《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我给学生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请各小组讨论,每个同学都要说一说你是利用了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感受到新型玻璃的特点的。我话音刚落,学生们便七嘴八舌讨论起来。讨论一组的学生们发言最积极。学生一读句子:它(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大家看,当“猛击”一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不难想象,再坚硬的东西受到猛击也会面目全非。然而这种玻璃在遭到猛击之后,却“安然无恙”。我品读之后发现,“安然无恙”是形容平安,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玻璃有多坚硬,在这儿能准确找到答案,用词之形象显而易见。作者又巧用“即使……仍然……”这一关联词,告诉我们一个“奇迹”:被打碎的碎片竟能“藕断丝连”。简短的句子,巧妙的用词,描述出了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学生二见学生一通过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课文,他也急忙效仿着读起来: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哇!“阳光强弱”决定玻璃的“颜色深浅”,这是一种自动调节光线的方式。在这里把变色玻璃比喻成“自动窗帘”,可见用词之精妙,真是恰如其分,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变色玻璃的特点。学生三:在阅读中,你们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既训练了我们的语感,又拓展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可以更形象地解读课文,这样学语文真有趣。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新型玻璃的特点呢?学生三的提议得到了小组成员的一致认可,这个小组利用抓住关键字词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感受到了新型玻璃的特点,完成了讨论探究的目标。
  由此可见,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通过思维进行碰撞和互相启发,可以形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长期坚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樊贤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小学生问题意识[J].语文天地,2016,(12).
  [2]徐胜发.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4,(8):88.
  作者简介:
  程文慧,陕西省安康市,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城关镇小学。
其他文献
根据中国金融网统计,截止2008年11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量已达136家,城市商业在我国金融业界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根据各种公开渠道获得的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引进境外战
摘要:在当今社会物质水平不断增加的社会上,许多人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文化传承好像愈发的艰难。语文诗歌是文化传承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而且还可以让我们感受文人的气息,洗掉我们的浮躁之气。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以讲理论知识为主,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在培养同学对诗歌的兴趣上,学生就没有完全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这方面
给出基于J2EE分布式环境的遗留系统再工程框架。应用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提取系统组件,能够方便地将代码取出以构建分布式系统。给出适用于J2EE 分布式环境的组件接口启发式规
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表示方法不同且结构上存在冲突,导致分布式环境下的异构数据源查询成为一个难点。提出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的多表查询转换算法,该算法在查询转换过程中对源
针对已有关于洞路由的文献没有给出由于减少数据包沿洞边界传送导致洞边界节点的能量过度消耗和数据碰撞,以及避免局部最优现象的好方法的缺陷,提出HRAEM算法,根据数据源和目
针对IEEE802.11e混合协调功能框架没有给出实现接纳控制决策和具体计算接入时间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支持实时业务的自适应接纳控制机制AAC。该机制考虑实时业务的突发特性与网
针对深厚卵石地层超深基坑降水问题,以北京某超深基坑开放式降水工程为依托,开展抽水和降水试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论证分析了开放式施工降水方案。得出结论如下:场地已完成的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一……就……”这个紧缩短语或紧缩复句的固定格式之一的语用问题。四个方面是:一般用于动词性短语之中;在短语或句中起关联作用;强调前一动词动作行为
过去的几十年中,在世界范围内关于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至今也未得出明确的结论。而在国内,类似的论争也不在少数。本文结合实际,对我国货币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体制机制是在明确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和管理机构权责的基础上,充分协调其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形成机构及其机制的协同动力关系,构建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