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对称”学习体验案例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学设计
  1.1 课时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认识和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有关中心对称的观察、操作、欣赏和设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大胆猜想、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并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
  1.2 设计思路
  中心对称的学习,重点是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难点是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会判断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活动1:图片欣赏,激发热情。
  通过PPT展示生活中一些图片:人物,剪纸艺术及生活中的物品的中心对称图片,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活动2: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通过观察发现两幅图形的内在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找到上图的对称关系,运用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概念。
  活动3: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图,把一个图形旋转180度,犹豫学生所画图形都不同因此可以得到丰富的素材,用于探索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
  活动4:新知运用,巩固所学
  通过上面学到的中心对称的性质,让学生已知一个图形和对称中心(如图3-21),画与它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活动5:观察图形,再学新知
  在研究两个图形之间对称关系的基础上,转而研究一个图形本身的对称性质。学生通过观察一组图片(图3-23)、思考、讨论,归纳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而思考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关系。
  整节课按照“讨论——交流”模式的“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展开。对学习内容通过问题串形式开展讨论,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讨论,交流思想,探究结论,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有利于让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
  2.教學过程
  第一个环节:展示图片,激发热情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图片,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图片都是对称的、漂亮的……。
  反思:通过PPT展示生活中一些图片:人物,剪纸艺术及生活中的物品的中心对称图片,学生非常激动,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播放的图片。感觉这些图片非常漂亮。利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个环节: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都说了各自的想法,对不对呢?学会本节课的内容以后你就知道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生1:图(1)经过折叠以后可以与图(2)重合。
  生2:他说的不对,折叠以后不能重合,图(1)是经过旋转以后可以与图(2)重合。
  师:汇总学生发言情况,纠正错误的,肯定正确的,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归纳出中心对称的定义。
  
  
  
  
  
  
  
  
  
  
  
  
  反思:学生回答热情高涨,发言积极,互相纠错,最后发现了两个图形可旋转得到。但在找出特点,归纳出定义时有一定难度。新教材把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的教学顺序调整了,因为之前学习的旋转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在学习完旋转以后接着讲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顺理成章。而且《课程标准》要求探索的性质是“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而非“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所以这样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比较自然。
  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中心对称的概念,那它具有什么性质呢?
  生:根据书上“做一做”的要求进行探究
  生1:我发现对应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
  师:很好,这位同学得到的结论非常正确。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2:对称中心好像都是对应点所连线段的中点。
  师:好像?你能确定吗?鼓励学生多画几组对应点进行验证。
  生2:(动手操作以后)我能确定:对称中心都是对应点所连线段的中点。
  师:完全正确。同学们你们太棒了,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了今天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中心对称的性质。
  反思:在所画图形中选一组对应点并连接后,可以发现,对应点所连线段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但在画完图探究性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能全面的发现结论。在教学过程可以多给学生一点交流的时间,然后再引导他们获得完整的结论。
  第四个环节:新知运用,巩固所学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中心对称的性质,那这个性质学了有什么用呢?怎么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问题吧。
  例:如图3-21,点O是线段AE的中点,以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五边形ABCDE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生:动手操作
  师:请两个学生,先在黑板上给出解答过程。然后再订正。
  解:如图3-22,连接BO并延长至Bˊ,使得OBˊ=OB;连接CO并延长至Cˊ,使得OCˊ=OC;连接DO并延长至Dˊ,使得ODˊ=OD;顺次连接A,Dˊ,Cˊ,Bˊ,E。图形ADˊCˊBˊE就是以O为对称中心、与五边形ABCDE与中心对称的图形。
  反思:利用刚刚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最后成功解决的那份喜悦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五个环节:观察图形,再学新知
  师:在学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知识以后,你们是不是在想一个图形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特点呢?那我们一起来观察一组图形吧!
  
  
  
  
  
  
  生1:轴对称。
  生2:不对,中心对称。
  师:请大家看看中心对称的定义,这些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啊?
  生1:好像不是,中心对称有两个图形。
  师:很好,你注意到中心对称有两个图形,可是这里的图片都是一个图形对不对?
  生:对。
  师: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称为中心对称图形。那这个中心对称图形和刚刚学习的中心对称有什么关系呢?出示问题。
  (1)在你所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2)在上面例题中,图形ABCDEBˊCˊDˊ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生1: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生2:正方形、三角形……
  师:三角形?同学们你们看看三角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啊?
  生3:不是。
  师:正确。第(2)小题这个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呢?
  生:是的。
  师:很好,看来大家都认识中心对称图形了。那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的有什么关系呢?
  生1: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关系,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
  师:很好,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的关系。
  区别:中心对称指两个全等图形的相互位置关系,中心对称图形指一个图形本身成中心对称。
  联系:如果将中心对称图形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则它们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将中心对称图形对称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则它们成中心对称。
  反思:在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他们观察、思考、举例,进而归纳出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的关系。
  第六个环节: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生:完成书上的随堂练习和读一读
  师:订正练习。
  反思:通过简单的知识运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在掌握好本节课的内容以后,读一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七个环节: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
  生2:我会识别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
  师:汇总学生发言,总结本节课内容。
  第八个环节:布置作业
  师:习题3.6,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设计一副美丽的图。
  3.学习体验
  3.1 感受生活数学,激活学习的内在动力
  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就能学得轻松愉快,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3.2 探究生活问题,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正体现了新教材的重要变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3.3 巩固应用,创造图形之美
  新教材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每一个情境都是生活画面的一个再现,为教师教学创设了一种具体的现实情境。这正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学生学会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后,在生活中找取数学知识的原型就容易多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美存于生活之中,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6-11
  
  
其他文献
摘要: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中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在事物各种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中介”,突破经验思维束缚的思维方法。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看是不一样的。也说明了同一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打破常规,在思维过程中善于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求异思维; 能力; 培养     语文是工具,是日常生活不可缺乏的工具,作为语
期刊
摘要:愉快的教学体验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和运用。音韵优美和谐、节奏轻快鲜明的英语歌曲,有趣好玩的游戏也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于是在本人基于多年教学经历上总结了几点巧用儿歌和游戏的单词教学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们提供借鉴。很多教师基于平时课时少,课堂时间有限的原因,在单词教学的环节都是简单的以读带过,因此比较枯燥,形式单一。孩子们即使好不容易记住了,又会很快忘记了。英语歌曲教学和游戏教学作为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追求一种优质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改善、调整教学模式来适应现代的教学,我校本学期开展了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实验。由于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语文作业上开展作业有效分层设计有利于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自主; 合作; 分层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关注全体,全面发
期刊
近年来,农村学校有一部分“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们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教育,学习目的不明确,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得过且过。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有家长的监护,也有一定的学习动机,但由于家庭教育不当,自我约束能力差,贪玩、厌学。因此这两类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便逐渐成为了学困生。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出有增无减的态势,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如何改变
期刊
义务教育教科书(2013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7页“综合运用”第9题:如图,∠1=∠2,∠3=∠4,∠A=100°,求 的值。  解: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   =140°            这是一道考察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几乎各个版本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都可以见到它的影子。其中蕴含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整体思想和方程思想等,是一道真正的母题,
期刊
摘要:英语口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愈加重要,然而高中的英语教学仍有待提高。本文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高中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许多不当的地方,表明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近几年来,在英语教学运用心理学理论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条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 心理学; 高中     近年来,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在日益提升,自1999年9月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倡导在一定情境下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过程,我们要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关键词:教学情境; 提问; 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合理恰当地创设情境,让情境创设服从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重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
期刊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应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新课标理念,积极地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此理解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新课程; 指导思想; 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做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发去扬传统教学的优势,
期刊
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虽不是什么智者与仁者,但可以效仿智者与仁者,内含正直,执著挺拔,直视苍穹,书写青松磐石风格。源于笔耕,催生快乐。  回首初一学写作文,有一位王老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竖起业余写作的丰碑。从五零年读小学三年级一直写到二零一二年辞世。像竺可桢一样,在离开人间的前一天,用颤抖的手,写下传世之作。  六十年代,他患过肺结核,春天病发的高峰期,有时吐血一小
期刊
摘要: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才能使学生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阅读快乐,快乐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 兴趣     一、引读质疑,诱发阅读兴趣  “读”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