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眼中的星星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n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减”之后,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将何去何从?
  有人说,“双减双减”,校内加,校外减,最终减了个“寂寞”;有人说,“双减”后,从此可以轻松快乐地做个“学渣”了;有人说,“双减”就是要大家集体躺平……
  真是如此?否也!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真正理解教育精髓的家长,反而会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弯道超车。
  而弯道超车的方式,就是找准孩子的兴趣点,用兴趣擎举起成长的旗帜。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进行探求,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这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变得更加敏锐,记忆力加强,想象力丰富,情绪会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也会增强,长时间从事此活动也不会感到疲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物,不论是科学技术方面的,还是文学艺术方面的,都跟他們对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分不开。英国19世纪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产生影响的,就是我的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双减”之后,孩子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多,父母与其把目光聚焦孩子的成绩是否下降,不如引导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并将之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主观能动性是学不进去的。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家孩子也没有什么兴趣特长呀,更别提把兴趣变成未来专业的方向了。其实,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只有看不到孩子闪光点的父母。
  首先,我们要学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兴趣点也许是美术,也许是音乐,也许是写作,甚至可以是“旁门左道”的爱好,诸如美食、摄影、地质、考古类等等。
  有位四年级的小朋友,他母亲发现孩子经常语出惊人——“雨点像霰弹一样‘啪啪啪’击打着窗户,似乎要进来大闹天宫似的”,“牛奶就像一片白茫茫的雪地,而那捏碎的饼干,就像是雪地上的一颗颗种子,静等着雪化了好生根发芽呢”……
  于是,妈妈就做了个有心人,搜集孩子的精词妙句。三年级时,她让孩子养成了写周记的习惯;现在四年级了,写作频率增加到每周四篇以上,孩子慢慢学会了寻找生活素材和提升主题。
  其次,我们要认可孩子的热情点。
  孩子的热情点很广,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有助于成长的,父母都要鼓励。
  我的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美食,讲究时令之道。夏日炎炎,什么才是时令美食呢?不是冰激凌,也不是水果拼盘,而是松花饭团。松花饭团是用黑芝麻粉、松花粉、糖和油做馅,将上好的糯米蒸熟,先铺层糯米饭,中间放芝麻馅,再放一层糯米饭,最后将它们压成一个饼。松花饭团的重头戏便是松花,当饭团滚上一层松花时,它浑身上下便有一种淡淡的松木的芬芳。冷却过的松花饭团还可以拿来煎着吃,我最喜欢煎得两面金黄的饭团,大口咬下去,脆脆的“盔甲”下,里面是软糯的饭团,和着松花、芝麻的清香,口腔里顿时回荡起香甜的滋味……
  后来,这个孩子又写过菠萝饭、香酥肉、鸡蛋灌饼,甚至是各种西式甜品的做法。当她说将来想做一名厨师,或者是一名咖啡调理师时,我觉得也是理所当然的。
  再次,我们要提升孩子的优势点。
  兴趣只是兴趣,孩子懵懂无知,还不知道兴趣对人生有何影响,也不懂得“多元智能理论”,他们只是单纯地凭借兴趣行事。如何把兴趣变成优势,需要家长引导、挖掘与提升。
  有位学生,因为学美术的原因,进而喜欢上了刺绣。于是她母亲便引导她了解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等刺绣种类的区别,带领她去苏州参观苏绣博物馆,甚至去苏绣大师家学习拜访。于是孩子有幸近距离接触刺绣的精髓与奥秘,领略刺绣的文化与传承。
  她在一篇关于刺绣的作文如此写道:她的手白皙而又纤细,在明媚的阳光下,不停地上下游走、翻转,手中一根细如发丝的绣花针,银光闪烁,似萤火虫在夏夜里游弋,又像湖面上的粼粼波光。走近细看,才知绣的是一株幽兰。那幽兰如蝴蝶一般轻盈,它有三片碧绿透明的花瓣,花蕊洁白通透,下面是还未绣完的叶子。我想象那温婉如墨玉的叶子,微低着头,像一个害羞的少女。留白处,还绣着一首清新隽永的小楷诗: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我相信,这个想要进军高等艺术学院的孩子,这一段对刺绣的热忱与兴趣,一定会为她的学业增加高光的一笔。
  最后,我们要稳固孩子的激情点。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可以发动储存在内心的力量。据研究,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
  面对孩子的热情与兴趣,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其找准方向,然后陪伴其一直走下去。也许有的孩子只是三分钟热度,但有了家长的鼓励与监督,在一定时间后又能看到成绩,就会走得更远。
  同事的孩子从小便迷恋剪剪裁裁,七八岁时曾把家里的蚊帐给“祸害”了,原因是她的玩具娃娃缺个婚纱裙。同事没批评小姑娘,觉得为了女儿的爱好,“牺牲”一床蚊帐不算什么。后来同事打听到服装厂有许多零碎布头,于是常觍着脸去要回一大堆,任女儿裁剪、设计。后来,女孩在浙大哲学系读研究生时,就在淘宝上注册了服装原创品牌店铺,设计、打版、制衣、拍图,都是亲力亲为。等毕业时,她立马就在杭州开办了自主品牌服装厂,并且做得非常开心。同事每每穿着女儿设计的衣服亮相在校园里,满眼都是自豪。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父母要看到孩子眼中闪闪的星星。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对兴趣的顽强的入迷。”“制造庸人的方法是极为简单的,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这一点就够了。”
  因此,借助“双减”的春风,让孩子用兴趣去点亮学习激情,擎举起成长的旗帜,这是最好的收获与成长。
  编辑 王淑娟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一  近年来,文学史作为一个认知装置而非对文学本体的还原这一发现已大抵成为学界共识。当文学史试图去描述一个作者及其作品时,总是将他预想为一个容器,这一容器的外形往往依从于诸如流派、写作理念等看似容易把握的特征;而当容器一旦形成,后世对此作者的解读也往往受到容器的束缚,不被这一容器所涵盖的文本则或散佚或被无视或被强制阐释,文学史中的作家最终成了我们想让他成为的样子。也正由于这个原因,每当我阅读到一个
期刊
《逍遥游》的名称与关键词  《庄子》比较难懂。《逍遥游》列《庄子》篇首,说明是庄子本人十分看重的一篇,或者说精心构思安排的一篇,历来受到人们的注意,但解释多不相同,也得不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司马迁在《史记》本传中说《庄子》就是寓言,后人或言吊诡哲思,玩弄矛盾,所谓吊诡哲思,就等于说没有看懂,这样的评论入虚弄玄,我们认为,故意用奇诡的方式解读《庄子》,没有价值。一般认为,《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集中体现
期刊
《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著作整本书入选2019版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这本初版于70多年前的经典著作成为当下语文界的阅读热点。  《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著作,必然会有争论。20世纪40年代在《世纪评论》杂志发表时,即有人质疑,费老即已回应,比如《家族》章“譬如有一位朋友看过我那一章的分析之后,曾摇头说,他不能同意我说中国乡土社会里没有团体”。从学理角度,只有经过质疑的观点才更加稳固,或者说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有一部谷园抄本《陶彭泽集》,此书的形态非常特殊,对陶渊明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兹就有关情况叙录如下。一  谷园抄本《陶靖节集》系六卷本,卷一为赋、辞、记、传、赞,卷二为传、赞、疏、祭文,卷三至卷六,为诗。卷首有昭明太子《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传》和颜延之《陶征士诔》。此抄本钤有四种印章,即:(1)“丰华堂书库宝藏之印”;(2)“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藏书”;(3)“会稽李氏困学楼藏
期刊
一代枭雄张作霖最怕谁?不是袁世凯,不是吴佩孚,也不是俄国人和日本人,据张学良说,他父亲一辈子没怕过什么人,只怕赵尔巽,对其命令从来只有服从,即便后来入主北京,谈到赵尔巽时,敬重之情仍溢出言表。赵尔巽是清朝第三任即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也是张作霖的老上司。这位出身汉军旗的翰林总督,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变局中,能以旧瓶装新酒,还能以柔克刚,更能全身而退,沧海横流而不湿身,的确算得上一号人物。  东北为清朝龙
期刊
“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已经提出三十多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客观地说,还远远不够。这样说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也不是蓄意挑剔,实在是因为现今通行的各类现代文学史,虽然数量繁多却难免大同小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根本上说是学术话语体系单一。在一种话语体系下,文学史家们学术视野狭窄,而且文学批评和价值标准严重同质化,无论史的见解还是文学的见地都差强人意,所以尽管主编们不停地变换形式
期刊
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对游记写作充满了焦虑;不是一年两年了,我对游记写作充满了期待。焦虑是从电视的普及开始的,荧屏上风光片、名胜片一亮相,便后来居上,盛气凌人,以一家独大的气势,试图将上千年来积淀出的游记华光比衬得黯然失色。手机的普及,随拍、自拍的流行,更让游记处境窘迫。是呀,再美妙的文字,面对逼真的實景、多彩的颜色,也无法接受挑战,游记似乎只能屈居人下,甘拜下风。果然,我的焦虑无休止延伸,报纸副刊与
期刊
今年第一期我们刊发了赵凤兰老师对叶廷芳先生的长篇访谈,这一期我们却在纪念叶先生了。对于叶先生的离去,连近两年和叶先生有深度交往的赵凤兰,都感到意外(“我显然高估了他自然生命的韧度,以为他的身体会像他的精神一样强大,怎奈生命无常、世事难料”)。而我对叶先生的印象,还停留在那篇访谈里,在那篇完成于去年的访谈中,我看到的是叶先生不亚于年轻学人的思想力和批判力,更是一位八旬老人的生命力。在这样的印象中,我
期刊
太阳疲倦了  他今天跑得太快太远了;  小鸟厌倦了,  他们唱的歌曲太多太多了;  蜜蜂和蝴蝶也累了,  因为他们的小翅膀啊  這一天飞过太多的花园了。  疲倦人们把昏沉的头脑  放在温暖舒适的床上。  太阳拉下金色的眼罩  藏在天空下睡觉,  那些鸟儿、蜜蜂和蝴蝶  也都藏进了花丛和树梢,  一切都安静得像小老鼠那样,  要到明天早上,爸爸才会来叫。  所以杰弗里,欧文,菲利斯,还有你,  也要
期刊
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