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教学经历提示我们,通过学练“实心球打靶赛”游戏的基本方法及各种变化,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上肢、腰腹力量与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而且组织得当,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练热情与参与兴趣,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此游戏既可以作为初中体育游戏教材,也可以作为学生后续学习投掷类动作技术的辅助性练习内容和重要的教法手段。
一、“实心球打靶赛”基本教法简介
游戏准备:
在平坦场地上画3个同心圆,分别是大圆圈(距靶圈线半径8m)、中圆圈(距靶圈线半徑5.7m)、小圆圈(即靶圈,距圆心半径2m)。在靶圈的内圆线上,摆放和人数相同的“靶”(装黄沙的两种颜色的矿泉水瓶),“靶”和人一一对应,男生对应绿色矿泉水瓶,女生对应红色矿泉水瓶,2000g实心球每人1个(图1)。
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个小组,男女生交叉站在大圆圈的投掷线后。裁判员发令后,站在投掷线后的男生通过各种投掷方式将实心球投向靶圈内的矿泉水瓶,击倒自己组的小瓶一个得1分,击倒女生组的不得分,右侧女生当裁判;然后男生捡球将瓶摆好后,返回原位,女生组向前走到中圈线后“打靶”,左侧男生当裁判。依次轮流进行“打靶”至最后一轮,累计各小组总分,得分多的组为胜。
游戏规则:
投掷时脚不得踩线;不准使用旋转(掷铁饼)式、单手抡臂(投垒球)等不易控制方向的投掷方式。
基本教法:
1.在进行游戏前,教师采用讲解、示范等方式组织学生练习“胯下前抛”“侧向抛”“背向后抛”等多种投掷动作;选择合适的投掷方式打靶,确保命中率;为了区分两组的“靶”,采用不同颜色的矿泉水瓶以示区别。
2.评价重点:服从信号指挥,严格执行规则;投掷的准确性。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投掷能力来选择容易控制方向的投掷方式;大圆圈、中圆圈与小圆圈间距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投掷能力来调整(目前设置的距离是根据镇江市中考体育实心球项目男、女生及格标准);如果人数较多可以用多个场地进行游戏。
4.做好投掷的专项准备活动;提醒学生有球滚过来时要用前脚掌抵住球,等球停住,等教师发出“捡球”信号后,再统一用手捡球。
二、为安全而变
设计思路:
为避免学生捡球时的拥挤与发生争抢、保障游戏过程安全有序而变。通过调整捡球顺序,避免实心球滚动过远,提高游戏过程的安全性,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变化方法:
在游戏方法、规则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在靶圈中心放垫子挡住实心球,1人捡2球的方式,减少捡球时争抢与拥挤的安全隐患(图2~图5)。
教法研究:
1.评价重点:听裁判信号捡球时的秩序。
2.教学中曾经出现的问题:不按规定的信号与顺序捡球,不帮他人捡球;为了得分不按规定的动作投球,而采用滚球的方式。
3.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规则限制并严格执行。如凡不按信号投球、捡球和不帮他人捡球者不能得分;采用滚球的方式击倒矿泉水瓶者1次扣1分。
教学建议:
1.本游戏适用八年级学生,易于在游戏教学初期使用。
2.使用“条件限制法”,把体操垫放在圆心挡住球时,既可延长男生投掷的距离,还可防止球滚到对面去碰到对面学生。
三、为提高前抛实心球远度成绩而变
设计思路:
为满足学生希望尽快提高投掷远度、提升中考体育成绩的学习需求,提高投掷动作的合理性而变。
预期目标:
通过规定投掷方法,增加投掷的难度,增强学生腰腹、上肢力量与协调用力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比赛规则的意识。
变化方法:
在游戏形式、规则不变的情况下,规定学生必须采用“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的方法打靶,提高学生投掷远度的能力(图6~图9)。
教法研究:
1.评价重点:用中考体育规定的“前抛实心球”动作方法投球,努力体验全身协调动作的合理性,提升远度成绩,培养方向感。
2.教学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学生还是经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投球;前抛球的动作不合理,没能发挥腿部蹬伸的力量,协调用力不够,出手速度过慢、角度太小。
3.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按规定投球的方式投球不但不计分,而且要在做3次徒手模仿动作练习后,再参加下一轮次的比赛;重点提示学生做好腿部蹬伸的动作,提高球出手的速度,体验并比较球出手角度的高低对远度的影响;打到对面学生的靶者可得3分。
教学建议:
1.本游戏适合八年级学生,适宜在游戏教学中期使用。
2.要严格执行规则,确保采用“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打中靶才能得分。
3.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可先采用徒手模仿,再持球练习,然后进行比赛;投球与捡球信号的使用要准确、响亮,帮助学生有效执行规则。
四、为激发学生学练兴趣而变
设计思路:
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活跃练习气氛,通过改变投掷方式,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达到积极练习的情感目标而变。
预期目标:
通过改变投掷方式,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培养学生积极尝试、挑战自我的精神。
变化方法:
在游戏形式、过程与规则不变的情况下,采用面向(规定胯下前抛或头上前抛) 背向(双手持球经头顶后抛) 滚动实心球(自选姿势)的混合式投掷方式“打靶”,按个人3次“打靶”的总成绩计算,多者为胜(图10~图13)。
教法研究:
1.评价重点:投掷的准确性。
2.教学中曾经出现的问题:背对目标时学生很紧张,把握不准投掷方向,影响命中率;胯下前抛球时角度过低,影响远度,还容易将抛球变成了滚球。 3.解决问题的方法:背向投掷练习时提示学生对准投掷目标,球出手后再转身;比赛前先练习实心球前抛动作,体验抛球时适宜的角度。
教学建议:
1.本游戏适合八年级学生,适宜在游戏教学后期使用。
2.要严格执行规则,不论采用任何方式,只要打中靶就能得分。
3.可增加分组,提高练习密度,培养学生自主组织游戏的能力。
五、为帮助投掷“弱势生”提高学练积极性而变
设计思路:
采用“差异竞赛法”,为“弱势生”提供获胜的可能性,以此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为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而变。
预期目标:
通过缩短“弱势生”投掷线与矿泉水瓶的距离,提高命中率低学生的得分概率,激发“弱势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挑战的能力,增强坚持不懈的信心。
变化方法:
在游戏方法、形式与规则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让“弱势生”自主选择向前跨1~2步缩短投掷距离,或让“强势生”自主选择向后退1~2步延长投掷距离的方式进行比赛(图14~图17)。
教法研究:
1.评价重点:投球命中率;进步幅度。
2.教学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弱势生”通过让距,命中率仍然过低。
3.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根据练习情况明确判断“强(弱)势生”的标准,如:以10分为例,得分在1~3分的为“弱势生”,得分在8~10分的为“强势生”,得分在4~7分的为“中等生”,基本比例为2∶5∶3;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宜直接采用“强势生”和“弱势生”作语言表述,可用分数段作语言表述;运用“差异竞赛法”的原理,還可采用给“弱势生”增加1个并排着的“靶”,或提高得分标准(即“弱势生”打中1个靶得2分)比进步幅度等方式,为其创设可能获胜的条件;鼓励“弱势生”与“强势生”进行对抗,如女生中间的“强势生”与男生中间的“弱势生”对抗,引导“弱势生”勇于接受挑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建议:
1.本游戏适合八年级学生,适宜在游戏教学后期使用。
2.教师要单独指导“弱势生”投掷动作,鼓励“强势生”对“弱势生”进行指导与帮助。
3.安排裁判员交叉记分,确保做到公平公正。
一、“实心球打靶赛”基本教法简介
游戏准备:
在平坦场地上画3个同心圆,分别是大圆圈(距靶圈线半径8m)、中圆圈(距靶圈线半徑5.7m)、小圆圈(即靶圈,距圆心半径2m)。在靶圈的内圆线上,摆放和人数相同的“靶”(装黄沙的两种颜色的矿泉水瓶),“靶”和人一一对应,男生对应绿色矿泉水瓶,女生对应红色矿泉水瓶,2000g实心球每人1个(图1)。
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个小组,男女生交叉站在大圆圈的投掷线后。裁判员发令后,站在投掷线后的男生通过各种投掷方式将实心球投向靶圈内的矿泉水瓶,击倒自己组的小瓶一个得1分,击倒女生组的不得分,右侧女生当裁判;然后男生捡球将瓶摆好后,返回原位,女生组向前走到中圈线后“打靶”,左侧男生当裁判。依次轮流进行“打靶”至最后一轮,累计各小组总分,得分多的组为胜。
游戏规则:
投掷时脚不得踩线;不准使用旋转(掷铁饼)式、单手抡臂(投垒球)等不易控制方向的投掷方式。
基本教法:
1.在进行游戏前,教师采用讲解、示范等方式组织学生练习“胯下前抛”“侧向抛”“背向后抛”等多种投掷动作;选择合适的投掷方式打靶,确保命中率;为了区分两组的“靶”,采用不同颜色的矿泉水瓶以示区别。
2.评价重点:服从信号指挥,严格执行规则;投掷的准确性。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投掷能力来选择容易控制方向的投掷方式;大圆圈、中圆圈与小圆圈间距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投掷能力来调整(目前设置的距离是根据镇江市中考体育实心球项目男、女生及格标准);如果人数较多可以用多个场地进行游戏。
4.做好投掷的专项准备活动;提醒学生有球滚过来时要用前脚掌抵住球,等球停住,等教师发出“捡球”信号后,再统一用手捡球。
二、为安全而变
设计思路:
为避免学生捡球时的拥挤与发生争抢、保障游戏过程安全有序而变。通过调整捡球顺序,避免实心球滚动过远,提高游戏过程的安全性,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变化方法:
在游戏方法、规则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在靶圈中心放垫子挡住实心球,1人捡2球的方式,减少捡球时争抢与拥挤的安全隐患(图2~图5)。
教法研究:
1.评价重点:听裁判信号捡球时的秩序。
2.教学中曾经出现的问题:不按规定的信号与顺序捡球,不帮他人捡球;为了得分不按规定的动作投球,而采用滚球的方式。
3.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规则限制并严格执行。如凡不按信号投球、捡球和不帮他人捡球者不能得分;采用滚球的方式击倒矿泉水瓶者1次扣1分。
教学建议:
1.本游戏适用八年级学生,易于在游戏教学初期使用。
2.使用“条件限制法”,把体操垫放在圆心挡住球时,既可延长男生投掷的距离,还可防止球滚到对面去碰到对面学生。
三、为提高前抛实心球远度成绩而变
设计思路:
为满足学生希望尽快提高投掷远度、提升中考体育成绩的学习需求,提高投掷动作的合理性而变。
预期目标:
通过规定投掷方法,增加投掷的难度,增强学生腰腹、上肢力量与协调用力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比赛规则的意识。
变化方法:
在游戏形式、规则不变的情况下,规定学生必须采用“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的方法打靶,提高学生投掷远度的能力(图6~图9)。
教法研究:
1.评价重点:用中考体育规定的“前抛实心球”动作方法投球,努力体验全身协调动作的合理性,提升远度成绩,培养方向感。
2.教学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学生还是经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投球;前抛球的动作不合理,没能发挥腿部蹬伸的力量,协调用力不够,出手速度过慢、角度太小。
3.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按规定投球的方式投球不但不计分,而且要在做3次徒手模仿动作练习后,再参加下一轮次的比赛;重点提示学生做好腿部蹬伸的动作,提高球出手的速度,体验并比较球出手角度的高低对远度的影响;打到对面学生的靶者可得3分。
教学建议:
1.本游戏适合八年级学生,适宜在游戏教学中期使用。
2.要严格执行规则,确保采用“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打中靶才能得分。
3.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可先采用徒手模仿,再持球练习,然后进行比赛;投球与捡球信号的使用要准确、响亮,帮助学生有效执行规则。
四、为激发学生学练兴趣而变
设计思路:
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活跃练习气氛,通过改变投掷方式,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达到积极练习的情感目标而变。
预期目标:
通过改变投掷方式,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培养学生积极尝试、挑战自我的精神。
变化方法:
在游戏形式、过程与规则不变的情况下,采用面向(规定胯下前抛或头上前抛) 背向(双手持球经头顶后抛) 滚动实心球(自选姿势)的混合式投掷方式“打靶”,按个人3次“打靶”的总成绩计算,多者为胜(图10~图13)。
教法研究:
1.评价重点:投掷的准确性。
2.教学中曾经出现的问题:背对目标时学生很紧张,把握不准投掷方向,影响命中率;胯下前抛球时角度过低,影响远度,还容易将抛球变成了滚球。 3.解决问题的方法:背向投掷练习时提示学生对准投掷目标,球出手后再转身;比赛前先练习实心球前抛动作,体验抛球时适宜的角度。
教学建议:
1.本游戏适合八年级学生,适宜在游戏教学后期使用。
2.要严格执行规则,不论采用任何方式,只要打中靶就能得分。
3.可增加分组,提高练习密度,培养学生自主组织游戏的能力。
五、为帮助投掷“弱势生”提高学练积极性而变
设计思路:
采用“差异竞赛法”,为“弱势生”提供获胜的可能性,以此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为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而变。
预期目标:
通过缩短“弱势生”投掷线与矿泉水瓶的距离,提高命中率低学生的得分概率,激发“弱势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挑战的能力,增强坚持不懈的信心。
变化方法:
在游戏方法、形式与规则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让“弱势生”自主选择向前跨1~2步缩短投掷距离,或让“强势生”自主选择向后退1~2步延长投掷距离的方式进行比赛(图14~图17)。
教法研究:
1.评价重点:投球命中率;进步幅度。
2.教学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弱势生”通过让距,命中率仍然过低。
3.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根据练习情况明确判断“强(弱)势生”的标准,如:以10分为例,得分在1~3分的为“弱势生”,得分在8~10分的为“强势生”,得分在4~7分的为“中等生”,基本比例为2∶5∶3;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宜直接采用“强势生”和“弱势生”作语言表述,可用分数段作语言表述;运用“差异竞赛法”的原理,還可采用给“弱势生”增加1个并排着的“靶”,或提高得分标准(即“弱势生”打中1个靶得2分)比进步幅度等方式,为其创设可能获胜的条件;鼓励“弱势生”与“强势生”进行对抗,如女生中间的“强势生”与男生中间的“弱势生”对抗,引导“弱势生”勇于接受挑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建议:
1.本游戏适合八年级学生,适宜在游戏教学后期使用。
2.教师要单独指导“弱势生”投掷动作,鼓励“强势生”对“弱势生”进行指导与帮助。
3.安排裁判员交叉记分,确保做到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