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革命历史纪念碑,烈士陵园,伟人雕塑大量出现,都为今天的遵义增添了那么一种历史的斑驳与厚重,因而,我们不但要去缅怀那段历史,还要记住那些喷洒热血的英烈。时间已经久远,历史的脚步已远去,英雄和那些牺牲的英烈的面庞已模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会让历史和烈士远去,要让逝去的那一刻永恒和再现。今天的遵义,革命的历史名城,正在用雕塑去抚摸遵义的土地,唤醒往昔的红色记忆。
关键词:遵义;历史转折;红色雕塑
黔北,即是以遵义为其中心的一个统称。在地理上作为云南贵阳通往重庆四川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遵义是整个黔北地区最为发达的地方,这里是交通辐射四方的内陆腹地,是通向重庆四川贵阳云南的要道。遵义,如果不是一九三五的那一个会议,或许它将永远默默无闻地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存在下去。一九三五年的一月,这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和炮声,红旗招展,民声鼎沸。遭受血与火的沉痛洗礼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这里,在这里召开了凤凰涅槃般的遵义会议,浴火重生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掌握了拨动历史的杠杆,开始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大转变,完成了开天辟地的思想改造,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战斗遗迹。遵义会议,土城战斗,大战娄山关,四度赤水河等在今天的中国人民心中耳熟能详的地名和故事,都是在那个时候书写的传奇。今天,余温未了,传奇仍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恢复和修建了一些革命遗址,再次重现了那段刻度铭心的战斗岁月,以供后人瞻仰纪念。革命历史纪念碑,烈士陵园,伟人雕塑大量出现,都为今天的遵义增添了那么一种历史的辉煌和厚重,因而,我们不但要去缅怀那段历史,还要记住那些喷洒热血的英烈。时间已经久远,历史的脚步已远去,英雄和那些牺牲的英烈的面庞已模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会让历史和烈士远去,要让逝去的那一刻永恒和再现。我们用歌声,影视,绘画作品,雕塑作品来对视那些模糊的视线,渐渐的开始清晰起来,那是什么,那是遵义红军山高耸入云的烈士纪念碑,那是饱经沧桑百折不挠的红军雕像。
意义深刻,面容冷峻,清晰再现,这是雕塑产生的直接直观的魅力。
今天的遵义,革命的历史名城,正在用雕塑去抚摸遵义的土地,唤醒往昔的红色记忆。
历史是最不应该被忘记的,或许我们可以通过红军这条主线,通过遵义土地上的浮雕,群雕,纪念馆来解读我们对遵义红色雕塑作品的独特意义的理解。
那个时候,四周乌云密布,国民党重兵集结,你用今天的心情去欣赏今天的会址,那你肯定无法得到当年的感受。唯一的,你穿越历史来到遵义会议会会址,里面摆放的会议桌椅都是当年的原貌,在里面,你能感受到烟雾缭绕,紧张的会议气氛,你能看见毛泽东、张闻天(洛甫)、周恩来、陈云、朱德、秦邦宪(博古)、王稼祥、刘少奇、凯丰(何克全)、邓发、李富春、刘伯承、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及其共产国际李德及其翻译伍修权,这是红色群雕《历史转折》场景,它用超越时空的视野、写实的手法、浪漫主义技巧,生动、恰当地塑造了中央红军在那个激情燃烧的万里长征胜败攸关的危急时刻,你能看见那20多个个性鲜明、决定历史的形象。蓦然回首,冰凉的桌椅,圆雕的《行军》战士那衣衫褴褛的红军正悄然从你身旁走过,你可以听见他们急促的呼吸和远去的脚步声,你能在他们的身后看见雪山草地,看见他们留下的脚印。他们走向陕北走向北京,走出了一个新中国。新中国从遵义这片土地上开始迈向了正确的航道上,如果没有这样的会议,红军山上的烈士也无法听到遵义会议振奋人心的决议,他们的鲜血也将白流,今天,无论是长眠在山上的圆形雕塑《邓平将军》,还是《钟伟剑》《红军卫生员》等无名战士,都切身体会到了遵义会议的重要、看到了革命事业的成功。近在咫尺的、有身旁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底座外围是一个直径二十米,高二点七米,离地面二米的大圆环。大圆环由四个五米高的红军头像支撑,用花岗岩石雕凿而成,分别对应的是红军指挥员、卫生员、战士和赤卫队员的形象,这些是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主力,表达了红军威震四方,杀向腐朽政权的寓意。圆环的内壁是四组汉白玉石浮雕,内容分别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红色雕塑的意义,是体现中国革命的节点,扑打细节,塑造历史的坚毅和转折,是中国历史的脊梁。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那是在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由毛泽东指挥,进行的一次运动战。中央红军有计划地调动敌人,非常巧妙地隐蔽我军的真实的战略意图,灵活、机动地纵横驰聘于在川、黔、滇边境,造成我军许多局部优势和主动,有效地歼灭了敌人,从而使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
“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
土城镇的赤水河畔,四渡赤水纪念馆,毛泽东双手叉腰,目视远方,坚定、自信。朱德手解领扣,气定神闲。周恩来面向王稼祥和张闻天,手指前方。伟人弹指一挥间,强虏灰飞烟灭。雕塑构思巧妙、手法象征、语言诗化,再现了红军在四渡赤水战役中机动灵活,出奇制胜的风采。雕塑采用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构图形式,前面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的圆雕肖像。张闻天扶着王稼祥,表现遵义会议后中央领导团体的团结。圆雕居中为实写,后面的浮雕中间部份则虚,左右两边实,这样处理既虚实相间、张弛有度,气韵灵动。众多强化的三角形,尖锐得似一把把尖刀,象征在川、滇、黔边境赤水河流域的狭窄地带,天上飞机轰炸,地上几十万敌军围堵的凶险形式下,红军英勇无畏前扑后继的形象。
总之,遵义的红色雕塑作品始终贯穿着一个“红”字,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材质,都与红结缘。以上作品就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以左面的火焰之型,寓示革命之火如燎原之势,势不可挡。同时,火焰还裂变出右面的巨大翅膀,冲天而起,寓示红军如凤凰涅磐般,浴火重生——将生与死在熊熊烈火之中作了个断,当凤凰从火中振翅冲天时,她的灿烂是悲壮的美,更是希望的美。它的美和它的执着已是一种极致,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浮雕中间极富创意的留白,形状正好是滚滚流淌的赤水河,千百万年来流出了无数美丽故事的她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见证了一群为了红色信仰的人在此的极度智慧和英雄状举,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浓重而光辉的一笔,红彤彤的一笔。
从多方面考虑,作者把留白部分染成赤红色,既强调赤水河及当地的丹霞地貌,又似书法中,一涂一抹潇洒、飘逸的一笔。配以周边浮雕的青铜质感的深色调,庄重、肃穆,又极富形式感,给人以诗歌般的想象空间,极富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余犹未尽。
画面还着重刻画了几个细节:一是依稀可见的土城古镇在炮火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古朴、沧桑。二是浮雕正下方身负重伤的红军战士,宁死不屈,用尽全身力量,一支手支撑着整个身躯。在战友的搀扶下,继续前进。三是将浮雕下方一位红军战士的脚处理成圆雕,使整个浮雕与前面的圆雕有一个自然的过渡,浑然一体,同时也强调长征是脚走出来的。四是女红军战士用碗舀水的形象,赤水河的一切美好尽在这婀娜多情中展现无遗,强悍之中拨弄柔情。这种柔情能感染站在旁边的雕塑《浴血天使》吗,能,因为,这是孩子与母亲。
在遵义,像这样的红色雕塑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故事也好,内容也好,都是当年红军活动的延续,红色的土地孕育着红色文化雕塑的不断涌现,将来,还会继续。跨越历史长河,沉淀起点与终点,今天的红军进驻遵义的地方——迎红桥头,一座大型浮雕又落成,那是一九三五年,遵义人民在此迎接红军、送军粮、送子参军及红军长征、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继续北上的故事。
今天,故事仍在继续。
如果你要用一句话来记住遵义以及整个黔北的雕塑作品的实质的话,那就是缅怀那个影响世界的会议,缅怀那些影响世界的头脑和改变世界的人。
作者简介:彭刚(1975-),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现主要从事水彩画教学研究。
关键词:遵义;历史转折;红色雕塑
黔北,即是以遵义为其中心的一个统称。在地理上作为云南贵阳通往重庆四川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遵义是整个黔北地区最为发达的地方,这里是交通辐射四方的内陆腹地,是通向重庆四川贵阳云南的要道。遵义,如果不是一九三五的那一个会议,或许它将永远默默无闻地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存在下去。一九三五年的一月,这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和炮声,红旗招展,民声鼎沸。遭受血与火的沉痛洗礼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这里,在这里召开了凤凰涅槃般的遵义会议,浴火重生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掌握了拨动历史的杠杆,开始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大转变,完成了开天辟地的思想改造,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战斗遗迹。遵义会议,土城战斗,大战娄山关,四度赤水河等在今天的中国人民心中耳熟能详的地名和故事,都是在那个时候书写的传奇。今天,余温未了,传奇仍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恢复和修建了一些革命遗址,再次重现了那段刻度铭心的战斗岁月,以供后人瞻仰纪念。革命历史纪念碑,烈士陵园,伟人雕塑大量出现,都为今天的遵义增添了那么一种历史的辉煌和厚重,因而,我们不但要去缅怀那段历史,还要记住那些喷洒热血的英烈。时间已经久远,历史的脚步已远去,英雄和那些牺牲的英烈的面庞已模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会让历史和烈士远去,要让逝去的那一刻永恒和再现。我们用歌声,影视,绘画作品,雕塑作品来对视那些模糊的视线,渐渐的开始清晰起来,那是什么,那是遵义红军山高耸入云的烈士纪念碑,那是饱经沧桑百折不挠的红军雕像。
意义深刻,面容冷峻,清晰再现,这是雕塑产生的直接直观的魅力。
今天的遵义,革命的历史名城,正在用雕塑去抚摸遵义的土地,唤醒往昔的红色记忆。
历史是最不应该被忘记的,或许我们可以通过红军这条主线,通过遵义土地上的浮雕,群雕,纪念馆来解读我们对遵义红色雕塑作品的独特意义的理解。
那个时候,四周乌云密布,国民党重兵集结,你用今天的心情去欣赏今天的会址,那你肯定无法得到当年的感受。唯一的,你穿越历史来到遵义会议会会址,里面摆放的会议桌椅都是当年的原貌,在里面,你能感受到烟雾缭绕,紧张的会议气氛,你能看见毛泽东、张闻天(洛甫)、周恩来、陈云、朱德、秦邦宪(博古)、王稼祥、刘少奇、凯丰(何克全)、邓发、李富春、刘伯承、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及其共产国际李德及其翻译伍修权,这是红色群雕《历史转折》场景,它用超越时空的视野、写实的手法、浪漫主义技巧,生动、恰当地塑造了中央红军在那个激情燃烧的万里长征胜败攸关的危急时刻,你能看见那20多个个性鲜明、决定历史的形象。蓦然回首,冰凉的桌椅,圆雕的《行军》战士那衣衫褴褛的红军正悄然从你身旁走过,你可以听见他们急促的呼吸和远去的脚步声,你能在他们的身后看见雪山草地,看见他们留下的脚印。他们走向陕北走向北京,走出了一个新中国。新中国从遵义这片土地上开始迈向了正确的航道上,如果没有这样的会议,红军山上的烈士也无法听到遵义会议振奋人心的决议,他们的鲜血也将白流,今天,无论是长眠在山上的圆形雕塑《邓平将军》,还是《钟伟剑》《红军卫生员》等无名战士,都切身体会到了遵义会议的重要、看到了革命事业的成功。近在咫尺的、有身旁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底座外围是一个直径二十米,高二点七米,离地面二米的大圆环。大圆环由四个五米高的红军头像支撑,用花岗岩石雕凿而成,分别对应的是红军指挥员、卫生员、战士和赤卫队员的形象,这些是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主力,表达了红军威震四方,杀向腐朽政权的寓意。圆环的内壁是四组汉白玉石浮雕,内容分别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红色雕塑的意义,是体现中国革命的节点,扑打细节,塑造历史的坚毅和转折,是中国历史的脊梁。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那是在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由毛泽东指挥,进行的一次运动战。中央红军有计划地调动敌人,非常巧妙地隐蔽我军的真实的战略意图,灵活、机动地纵横驰聘于在川、黔、滇边境,造成我军许多局部优势和主动,有效地歼灭了敌人,从而使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
“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
土城镇的赤水河畔,四渡赤水纪念馆,毛泽东双手叉腰,目视远方,坚定、自信。朱德手解领扣,气定神闲。周恩来面向王稼祥和张闻天,手指前方。伟人弹指一挥间,强虏灰飞烟灭。雕塑构思巧妙、手法象征、语言诗化,再现了红军在四渡赤水战役中机动灵活,出奇制胜的风采。雕塑采用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构图形式,前面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的圆雕肖像。张闻天扶着王稼祥,表现遵义会议后中央领导团体的团结。圆雕居中为实写,后面的浮雕中间部份则虚,左右两边实,这样处理既虚实相间、张弛有度,气韵灵动。众多强化的三角形,尖锐得似一把把尖刀,象征在川、滇、黔边境赤水河流域的狭窄地带,天上飞机轰炸,地上几十万敌军围堵的凶险形式下,红军英勇无畏前扑后继的形象。
总之,遵义的红色雕塑作品始终贯穿着一个“红”字,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材质,都与红结缘。以上作品就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以左面的火焰之型,寓示革命之火如燎原之势,势不可挡。同时,火焰还裂变出右面的巨大翅膀,冲天而起,寓示红军如凤凰涅磐般,浴火重生——将生与死在熊熊烈火之中作了个断,当凤凰从火中振翅冲天时,她的灿烂是悲壮的美,更是希望的美。它的美和它的执着已是一种极致,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浮雕中间极富创意的留白,形状正好是滚滚流淌的赤水河,千百万年来流出了无数美丽故事的她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见证了一群为了红色信仰的人在此的极度智慧和英雄状举,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浓重而光辉的一笔,红彤彤的一笔。
从多方面考虑,作者把留白部分染成赤红色,既强调赤水河及当地的丹霞地貌,又似书法中,一涂一抹潇洒、飘逸的一笔。配以周边浮雕的青铜质感的深色调,庄重、肃穆,又极富形式感,给人以诗歌般的想象空间,极富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余犹未尽。
画面还着重刻画了几个细节:一是依稀可见的土城古镇在炮火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古朴、沧桑。二是浮雕正下方身负重伤的红军战士,宁死不屈,用尽全身力量,一支手支撑着整个身躯。在战友的搀扶下,继续前进。三是将浮雕下方一位红军战士的脚处理成圆雕,使整个浮雕与前面的圆雕有一个自然的过渡,浑然一体,同时也强调长征是脚走出来的。四是女红军战士用碗舀水的形象,赤水河的一切美好尽在这婀娜多情中展现无遗,强悍之中拨弄柔情。这种柔情能感染站在旁边的雕塑《浴血天使》吗,能,因为,这是孩子与母亲。
在遵义,像这样的红色雕塑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故事也好,内容也好,都是当年红军活动的延续,红色的土地孕育着红色文化雕塑的不断涌现,将来,还会继续。跨越历史长河,沉淀起点与终点,今天的红军进驻遵义的地方——迎红桥头,一座大型浮雕又落成,那是一九三五年,遵义人民在此迎接红军、送军粮、送子参军及红军长征、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继续北上的故事。
今天,故事仍在继续。
如果你要用一句话来记住遵义以及整个黔北的雕塑作品的实质的话,那就是缅怀那个影响世界的会议,缅怀那些影响世界的头脑和改变世界的人。
作者简介:彭刚(1975-),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现主要从事水彩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