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砚华:“卫卫工作室”现在已经成为浙江摄影出版社的一个名牌编辑室了,2000年你编辑出版的几本书(《麦客》、《流坑》、《漫游徽居》、《伦敦的日子》)都受到了普遍好评,其中《麦客》、《流坑》都上过《大众摄影》“好书推荐”栏目。但我发现你把书分成了派系。
葛卫卫:象《流坑》、《漫游徽居》属于中国摄影文化系列画册中的“历史留痕”部分;而《伦敦的日子》属于“影人自叙”部分。划分的依据是内容,把纯粹客观地记录影像与摄影家个性的影像表达分开来。“历史留痕”系列,我争取让它传播得更久、更广,所以我有意识地增加了部分英文的说明。“影人自叙”选择的基本上是现代摄影界比较新的一些摄影观念,它可能是一个摄影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经历或是对图像的思考。
吴砚华:虽然你编辑的系列丛书还是称之为“画册”,但更象是书。无论是从开本的大小还是内容上,与旧的“画册”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你的书中除了图像之外还有大量的文字,不仅有可视性还有可读性。
葛卫卫:书与画册本身没有区分,应该都叫做书,只是中国的读者将大开本、纯图像的书称为画册。之所以我还将我编辑的书称之为画册,是因为在这些书中有大量的图像。图像传达出来的信息直观、生动、真实,文字是对图像背后的一种背景交代以及对图像的思考与议论,具体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思想的交流应该是愉悦的,所谓“只让图像本身来说话”的做法不适合我编辑的这些图像,在书中图与文应该是相得益彰的。
吴砚华:一般搞摄影的人都不太擅长写作。
葛卫卫:让摄影家写文章有时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其实并不是象有些评论家说的那样,是因为中国的摄影人“没文化”,而是他过分专注图像语言的时候不太习惯再用文字表达。这时候就需要编辑给他出出主意,。比如编辑《流坑》这本书的时候,我们首先看到的当然是可以感动人的大量的图像,还有就是作者给我们讲的故事,文字几乎是没有的。后来我就给他提要求:把他讲的故事写下来;把村子里的人说的话录下来;多查些资料把一些历史传说明确起来。当时我又给了他一年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回来后他把这些东西都变成文字交给我。
吴砚华:案上的原料都齐备了,你这时就好象个厨师,可以做菜了。
葛卫卫:(笑)还真是那样,整理、编辑、设计一通忙乎,那段日子,张新民总给我打电话,问进行得怎么样了。书出来了,他看过后说,真没想到,比我想象得要好。我编辑的“中国摄影”文化系列画册”还要继续下去,我提倡的是摄影文化,而这种文化又不同于流行文化。中国的摄影界总在“文化”这两个字上耿耿于怀,其实摄影文化在于挖掘与整理。
吴砚华:你是如何挖掘的呢?
葛卫卫:各种媒体,包括你们《大众摄影》,电视、网络。当然也有些人主动找到我。我会关注这些人,看他们的发展,看他们的拍的东西。
吴砚华: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决定可以策划编辑一本书了呢?
葛卫卫:达到我认为是六七十分的水平,我们就可以在一起,策划出书的方向、完善内容等,做完后三四十分。当然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喜欢我的这种编辑方式。有的人说我编辑的书是和文化结合得紧密的书,其实并不是和文化结合的问题,是图像与文字的结合体现了一种文化。但是这种结合是公平的结合,不存在谁在唱主角的问题。我很受不了把摄影家的摄影作品作为“插图”出现,但是也不能过分简单的将图像陈列。我在图与文结合方式上的尝试还没有结束,也不会形成某种程式化的样子,如何结合,是每一次策划中很关键的一步。
吴砚华:你的这套摄影文化系列画册准备每年出版几本?
葛卫卫:四本左右,不可能再多了。因为,有的书从酝酿到成型,几乎要耗费一两年的时间。比如现在我就要考虑到明年甚至后年的选题了。我又是不太喜欢循规蹈矩的人,比如想到一个选题,就把中国现在已经很有名望的摄影家先想一遍看谁有这样的能力,或谁手里有符合我要求的稿子,有时,新人的新视角会给我很多启发,我也愿意和新人合作。
吴砚华:最近正在编辑的是谁的书?
葛卫卫:上海的陆元敏。我想出一本关于“苏州河”的书。陆元敏在媒体上发表的摄影作品,表现其主观意识的图像很多,但我也早就知道他拍摄过很多苏州河的照片。所以我要与他合作,因为我知道他已经有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水准了,几乎没有人能够有更多的表现苏州河的照片。我能够认同他的感觉。
吴砚华:能够出一本书几乎是所有摄影人的梦想。
葛卫卫:应该说一个成熟的摄影家应该以出版书的形式来总结自己的工作。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在利用这样的方式。我也没有说让所有的摄影家都来赞同我这种所谓“与文化相结合”的路子。现在全国各个摄影出版社或可以出摄影书籍的美术出版社都出书。有些爱好摄影的人搞了一辈子的摄影,最大的梦想就是出本画册。有的人经济基础不是很好甚至借债也要出,但是这些画册最后几乎都是作为礼物送给朋友,真正能在市场上有很好销路的并不多。我认为大可不必这样做。
吴砚华:其实现在很多拍风光的摄影师也已经转变了原来的模式,出一些带有拍摄数据、技术技巧的风光画册,或者与旅游相结合这样的书就有销路了。有人说你编辑的书不是“畅销书”但是“长销书”。
葛卫卫:在我们出版社,最赚钱的书就是技术类图书和与旅游结合的书。这是个好路子,但是也要做到位才有市场。在这方面我们出版社对我比较宽容,因为指望我的书在短时间内为社里赚很多钱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作为一个有实力的出版社,就必须有这样一些不太赚钱、销量不温不火的书作为招牌,这也是一个出版社编辑能力的体现。
吴砚华:摄影画册先期投入还是比较大的,尽管开本是32开。
葛卫卫:是的。所以我现在的书定价比起通常概念的书还是要贵很多。很多人认为只要是画册就应该贵一些,花上三百五百元钱,抱着一本沉甸甸的大开本画册,觉得值了,相反花几十元钱买我的书觉得贵。这种观念我想在近期还会保留一段时间。但是,有一个方面我是考虑的,就是,我要让我编辑的书,不仅仅成为摄影人阅读的书,我的书争取要让更多的圈外的人读。所以这种小开本便于携带便于阅读也就成为优点了。曾经有外国朋友特别喜欢徐勇的《胡同101像》,可画册太重太大携带不方便就只能放弃了。
真正的文化应该是没有圈内圈外的概念。其实读图的时代早就开始慢慢地进入出版业,以图像为主的书逐渐会在图书市场上拓展更大的空间。
吴砚华:请你来评判一下近期出版的比较好的摄影书籍。
葛卫卫:我并不是看得全面,对好书的评判标准读者的角度各不相同。就我个人而言,肖全的《我们这一代》还有邓伟的《我眼中的世界名人》比较好。◆
采访葛卫卫的时候,我刚刚读完了风靡世界的童话《哈里波特》。那个额头上有闪电形疤痕的具有神奇魔法的小男孩还回旋在我的脑海里。见到卫卫工作室的标志时,我不禁脱口说:这不是个闪电形的标志么?卫卫说是W的变形,但的确是取了闪电的形象。我立刻对她充满了敬意,觉得她可能是个很有魔法的女巫。我一直对巫师都怀有崇敬之心。其实纯粹的巫师的工作是娱神的,后来被坏人利用搞坏了名声。所以真正的巫师都只好去做艺术家了。
葛卫卫:象《流坑》、《漫游徽居》属于中国摄影文化系列画册中的“历史留痕”部分;而《伦敦的日子》属于“影人自叙”部分。划分的依据是内容,把纯粹客观地记录影像与摄影家个性的影像表达分开来。“历史留痕”系列,我争取让它传播得更久、更广,所以我有意识地增加了部分英文的说明。“影人自叙”选择的基本上是现代摄影界比较新的一些摄影观念,它可能是一个摄影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经历或是对图像的思考。
吴砚华:虽然你编辑的系列丛书还是称之为“画册”,但更象是书。无论是从开本的大小还是内容上,与旧的“画册”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你的书中除了图像之外还有大量的文字,不仅有可视性还有可读性。
葛卫卫:书与画册本身没有区分,应该都叫做书,只是中国的读者将大开本、纯图像的书称为画册。之所以我还将我编辑的书称之为画册,是因为在这些书中有大量的图像。图像传达出来的信息直观、生动、真实,文字是对图像背后的一种背景交代以及对图像的思考与议论,具体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思想的交流应该是愉悦的,所谓“只让图像本身来说话”的做法不适合我编辑的这些图像,在书中图与文应该是相得益彰的。
吴砚华:一般搞摄影的人都不太擅长写作。
葛卫卫:让摄影家写文章有时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其实并不是象有些评论家说的那样,是因为中国的摄影人“没文化”,而是他过分专注图像语言的时候不太习惯再用文字表达。这时候就需要编辑给他出出主意,。比如编辑《流坑》这本书的时候,我们首先看到的当然是可以感动人的大量的图像,还有就是作者给我们讲的故事,文字几乎是没有的。后来我就给他提要求:把他讲的故事写下来;把村子里的人说的话录下来;多查些资料把一些历史传说明确起来。当时我又给了他一年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回来后他把这些东西都变成文字交给我。
吴砚华:案上的原料都齐备了,你这时就好象个厨师,可以做菜了。
葛卫卫:(笑)还真是那样,整理、编辑、设计一通忙乎,那段日子,张新民总给我打电话,问进行得怎么样了。书出来了,他看过后说,真没想到,比我想象得要好。我编辑的“中国摄影”文化系列画册”还要继续下去,我提倡的是摄影文化,而这种文化又不同于流行文化。中国的摄影界总在“文化”这两个字上耿耿于怀,其实摄影文化在于挖掘与整理。
吴砚华:你是如何挖掘的呢?
葛卫卫:各种媒体,包括你们《大众摄影》,电视、网络。当然也有些人主动找到我。我会关注这些人,看他们的发展,看他们的拍的东西。
吴砚华: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决定可以策划编辑一本书了呢?
葛卫卫:达到我认为是六七十分的水平,我们就可以在一起,策划出书的方向、完善内容等,做完后三四十分。当然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喜欢我的这种编辑方式。有的人说我编辑的书是和文化结合得紧密的书,其实并不是和文化结合的问题,是图像与文字的结合体现了一种文化。但是这种结合是公平的结合,不存在谁在唱主角的问题。我很受不了把摄影家的摄影作品作为“插图”出现,但是也不能过分简单的将图像陈列。我在图与文结合方式上的尝试还没有结束,也不会形成某种程式化的样子,如何结合,是每一次策划中很关键的一步。
吴砚华:你的这套摄影文化系列画册准备每年出版几本?
葛卫卫:四本左右,不可能再多了。因为,有的书从酝酿到成型,几乎要耗费一两年的时间。比如现在我就要考虑到明年甚至后年的选题了。我又是不太喜欢循规蹈矩的人,比如想到一个选题,就把中国现在已经很有名望的摄影家先想一遍看谁有这样的能力,或谁手里有符合我要求的稿子,有时,新人的新视角会给我很多启发,我也愿意和新人合作。
吴砚华:最近正在编辑的是谁的书?
葛卫卫:上海的陆元敏。我想出一本关于“苏州河”的书。陆元敏在媒体上发表的摄影作品,表现其主观意识的图像很多,但我也早就知道他拍摄过很多苏州河的照片。所以我要与他合作,因为我知道他已经有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水准了,几乎没有人能够有更多的表现苏州河的照片。我能够认同他的感觉。
吴砚华:能够出一本书几乎是所有摄影人的梦想。
葛卫卫:应该说一个成熟的摄影家应该以出版书的形式来总结自己的工作。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在利用这样的方式。我也没有说让所有的摄影家都来赞同我这种所谓“与文化相结合”的路子。现在全国各个摄影出版社或可以出摄影书籍的美术出版社都出书。有些爱好摄影的人搞了一辈子的摄影,最大的梦想就是出本画册。有的人经济基础不是很好甚至借债也要出,但是这些画册最后几乎都是作为礼物送给朋友,真正能在市场上有很好销路的并不多。我认为大可不必这样做。
吴砚华:其实现在很多拍风光的摄影师也已经转变了原来的模式,出一些带有拍摄数据、技术技巧的风光画册,或者与旅游相结合这样的书就有销路了。有人说你编辑的书不是“畅销书”但是“长销书”。
葛卫卫:在我们出版社,最赚钱的书就是技术类图书和与旅游结合的书。这是个好路子,但是也要做到位才有市场。在这方面我们出版社对我比较宽容,因为指望我的书在短时间内为社里赚很多钱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作为一个有实力的出版社,就必须有这样一些不太赚钱、销量不温不火的书作为招牌,这也是一个出版社编辑能力的体现。
吴砚华:摄影画册先期投入还是比较大的,尽管开本是32开。
葛卫卫:是的。所以我现在的书定价比起通常概念的书还是要贵很多。很多人认为只要是画册就应该贵一些,花上三百五百元钱,抱着一本沉甸甸的大开本画册,觉得值了,相反花几十元钱买我的书觉得贵。这种观念我想在近期还会保留一段时间。但是,有一个方面我是考虑的,就是,我要让我编辑的书,不仅仅成为摄影人阅读的书,我的书争取要让更多的圈外的人读。所以这种小开本便于携带便于阅读也就成为优点了。曾经有外国朋友特别喜欢徐勇的《胡同101像》,可画册太重太大携带不方便就只能放弃了。
真正的文化应该是没有圈内圈外的概念。其实读图的时代早就开始慢慢地进入出版业,以图像为主的书逐渐会在图书市场上拓展更大的空间。
吴砚华:请你来评判一下近期出版的比较好的摄影书籍。
葛卫卫:我并不是看得全面,对好书的评判标准读者的角度各不相同。就我个人而言,肖全的《我们这一代》还有邓伟的《我眼中的世界名人》比较好。◆
采访葛卫卫的时候,我刚刚读完了风靡世界的童话《哈里波特》。那个额头上有闪电形疤痕的具有神奇魔法的小男孩还回旋在我的脑海里。见到卫卫工作室的标志时,我不禁脱口说:这不是个闪电形的标志么?卫卫说是W的变形,但的确是取了闪电的形象。我立刻对她充满了敬意,觉得她可能是个很有魔法的女巫。我一直对巫师都怀有崇敬之心。其实纯粹的巫师的工作是娱神的,后来被坏人利用搞坏了名声。所以真正的巫师都只好去做艺术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