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控糖老饿怎么办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y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饥饿感是糖友在控糖治疗中的难题。出现饥饿感时,首先应排除低血糖反应(属于相对性低血糖,血糖实际上在正常范围内,并非真正的低血糖)。饥饿感可由血糖控制不佳引起,随着病情好转,患者本人对此进行适应与调节,这种现象就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在日常生活中,糖友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减轻饥饿感,避免血糖的明显升高。
  ※主食逐渐减量
  如果主食的量限制过快,一下子从吃得很多降至300克以下,难以耐受,可每周减少主食100~200克,一般1个月左右可控制到合理水平。需注意,控制主食不是不吃主食。主食是日常产生饱腹感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吃主食势必会落入总也吃不饱、吃饱了又饿得快的窘境。而且不吃主食,人在饥饿感的驱使下,可能会食用更多的肉类和油腻的食物(比如用较多油炒的菜),摄入的总热量不降反升。
  ※餐前先吃蔬菜
  餐前先吃一份约200克、碳水化合物含量在4%以下的蔬菜,如白菜、韭菜、青椒、莴笋、茄子、豆芽、菠菜、冬瓜、蘑菇等,然后再进正餐。烹饪时,尽量少放油,凉拌或做成汤更佳,可增加饱腹感。大豆及大豆制品的热量较低,含有优质蛋白质,是糖友每日不可缺少的食材。
  ※预留食物加餐
  全天的总量不变,只是分次吃。将每日的饮食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这样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问题,又可减轻饥饿感。如果早餐吃过了,还没到午餐时就饿了,可把早餐的主食留50克在上午吃。两餐之间饥饿时,可吃些低热量、含糖量低的蔬果,如黄瓜。
  ※注意心理调节
  糖友一般4~8周后就能逐渐适应医师和营养师给予的饮食方案。人的饮食量与饮食习惯有关,在不影响营养供给、不出现低血糖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忍耐与适应,饥饿感可以逐渐缓解消失。此外,糖友应該相信,减少饮食量并不一定会产生饥饿感,应减少心理暗示方面的影响。
  那么,糖友如何吃才能吃多点又避免血糖过度升高呢?我们用最通俗的语言把糖友需要遵循的饮食原则归纳为三句话:
  1.吃干不吃稀。糖友应尽量吃“干”的。推荐吃馒头、米饭、饼,不要吃面糊糊、泡饭、面片汤、面条等。有些糖友会采用民间偏方,不吃白米粥,只吃杂粮粥。要知道,糖友本身就不适合吃粥,尤其不适合吃熬煮时间过长的粥。因为烹饪的时间越长,食物会越软越烂,意味着越好消化,越会快速升高血糖。杂粮粥一般需要烹饪较长时间,不推荐糖友食用。
  2.吃绿不吃红。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选择的食物太多,很多糖友不能确定哪些食物是适合自己的。对糖友而言,绿色的食物(如青菜)多含有叶绿素,宜食用;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糖含量较高,不宜食用。所以,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绿色的食物一般比较适合糖友食用。
  3.定时定量,化整为零。定时定量是指正餐。推荐糖友少食多餐,规律进食,每顿饭进食量基本保持平稳。这样做的目的是与降糖药配合,不至于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状况。化整为零是指零食。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糖友可以适量吃水果以补充维生素。糖友吃水果也有讲究,一般不要饭后立即进食,可以选择饭后2小时食用水果。吃的时候将水果分餐,如一个苹果分2~ 4次吃完,不要一口气吃完。分餐次数越多,对血糖影响越小。(本刊综合)
其他文献
养生并不复杂,重点是要从小事做起。本文推荐五个小动作,闲暇时间做一做,助你调理身体,健康生活。  叩齿  效果:提神醒脑,固齿益肾,健脾和胃。  具体方法:起床前,紧闭嘴巴,上下门齿叩击36次,再用两侧牙齿相叩36次。  摩头  效果:畅通任督,健脑护发,调和阴阳。  具体方法:①手指微屈,从额头沿头顶推至颈椎,重复40~50次;②用手指从额头向颈后按揉3~5遍;③用手指轻叩头顶;④两手抓头发向上
期刊
我与老伴在美国探亲,住女儿家。一天,女儿和女婿都上班了,门铃一响,我俩很为难,因为在中国早已养成习惯,不能盲目开门,要先透过屋内墙上的“智能门铃显示屏”看清问明,来人进入单元安全门,上楼到了房门口,再观察镶嵌在门上的“猫眼”加以确认。而美国根本没有这套设施,想问问,语言不通;不予理睬,又没礼貌,只好忐忑不安地去开门。  来者是位白发老人,他并不进屋,手里拿着个小巧简单的物件,连说带比画。我根本不明
期刊
中老年人在对高血压的认识上有很多误区,尤其在服用降压药时常会犯错。  误区1:任性减少用药  有些患高血压的老年人经常会凭自我感觉随意服药,比如无不适感觉时就少服药、间断服药甚至不服药。这种服药方式是错误的。长期如此会使血压忽高忽低,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甚至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此外,如此任性用药还可能错过治疗时机并且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误区2:心急加大药量  有的老年人一旦患了高
期刊
雍青兰是江西省萍乡市老关镇登官村的女寿星。今年农历五月初二(2018年6月15日)是她105岁的生日,亲朋好友从全国各地赶回来为她祝寿,我也带着相机前去祝贺。到了雍青兰家,我看见她鹤发童颜、头脑清醒、精神矍铄,面对宾客们的祝福还能一一回礼。有人向她请教健康长寿的秘诀,她笑着说:“首先要感谢毛主席,感谢政府,感谢大家!”在闲谈中,我总结了雍青兰的四个长寿方。  宜人的环境。雍青兰家住黄岗嶺仙佛寺脚下
期刊
《老友》专家门诊:  我老伴今年77岁,20余年来一直有一种怪病:手足肌肉疼痛、发僵,痛时感觉肌肉像擰衣服一样(骨骼、关节不痛),每年要发作四五次,每次痛约半小时,痛后可以照常活动。请问:我老伴的这种症状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应如何治疗?  石城县王××  王××同志:  根据信中的病情介绍,我初步认为你老伴的症状属于中医的四肢拘急。四肢拘急以手足拘紧挛急,屈伸不利为主症,其主要病因有外感风寒、寒湿蕴
期刊
我出生在赣东北的一个普通小镇。新中国成立前,全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的微薄工资生活。家中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父亲每月微薄的工资中还得付出相当一部分作为房租交给房东。为了确保六张嘴不挨饿,我的母亲便走东家串西家地帮别人缝缝补补,以补贴家中的日常开销。   我姐姐作为老大,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几乎包揽了全部家务活。她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后,家里就再也没有经济条件供她读书了,以致她在参加工作后,
期刊
2019年,伟大祖国已走过辉煌的70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让积贫积弱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辉煌篇章,使14亿中华儿女拥抱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和新中国一起成长。小时候,我曾做过许多梦,既有宏伟瑰丽的梦,也有离奇古怪的梦。这些梦都是美丽的泡影,当然不可能实
期刊
1969年春天,我们这届小学毕业生从邻近多所小学来到洛阳四中,以读高中的年龄念初中。那时的我平时贪玩不说,在某些科目的课堂上,还喜欢背着老师在课桌下画画。   在初一的某堂政治课上,班主任杨培玉老师正联系排(相当于现在的班级)里实际讲解政治课新内容,我从课桌内拿出一本课外书翻了翻,就在书底封皮上凭想象画了一幅风景画,有同学伸过头来观看,被杨老师发现了。下课铃响后,杨老师拿着我那幅快画完的作品把我叫
期刊
白衣天使赴江城,不懼疾顽意气兴。  妙手能除新冠病,仁心可鉴照天明。  全民听令家中守,八面驰援不放松。  愿在春潮激涌处,彩旗猎猎唱新风。
期刊
在日本旅游,最常看到的是老人的身影。餐厅服务员、出租车司机、导游……几乎所有行业都有老年人。他们不仅寿命长,身体还非常健康,行动如风。因此,我旅日期间,特别关注这个国家健康与长寿的话题。  日本人注重合理膳食结构,日本料理讲究美味不能掩盖食材原有的滋味。日本人的菜篮子里多是鱼、蔬菜和水果等,红肉、糖果、饼干这些高热量的加工食品比较少见。饭桌上,各种菜肴都是用小碟、小碗盛装,看着令人眼花缭乱。殊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