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50-01
教育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品质,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实施绿色教育不仅是生态环境教育,更是一种民主、人文、和谐的现代教育观,是顺应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步伐和绿色发展的需要。
一、绿色教育的形成背景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策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我国“十二五”规划首次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教育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品质,决定着社会的未来,我们在教育战线的绿色行动就是倡导实施绿色教育,跟上“美丽中国建设”及“绿色发展时代”的步伐。然而,学习内容的单调,学习方式的粗放,发展目标的单一,学习后劲的不足,操作能力的低下,创新精神的缺乏……这种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幸福快樂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粗放型教育发展方式,严重影响了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成长。因此,学校教育迫切需要“战略转型”,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教育体系,以实现中国教育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教育的内涵解读
“绿色”,象征着自然、和谐、人文和民主。“绿色”,象征着春天和希望,象征着生命和活力,象征着茁壮成长的学生和蓬勃发展的学校教育事业。绿色发展的核心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绿色教育”不仅仅只是绿化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以一种回归自然的方式,焕发生命的活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倡导探究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和谐发展,让校园成为学生放飞希望的沃土。小学的“绿色教育”,要坚决反对小学教育的成人化,刻板化,应试化,践踏童心,反对育人目标的不切实际、育人方式的千篇一律,积极倡导育人标准的多元化,着眼于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学生终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基,努力为学生充分、自由发展开辟空间,搭建舞台。
三、绿色教育的办学依据
1.国家的意志。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于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主办了三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这一切都承载着国家发展绿色教育的意志。
2.教育的逻辑。
早在2001年11月,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先生在“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作了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提出了“绿色教育”这一新理念。
3.时代的趋势。
“绿色教育”,不仅符合课堂改革的主旋律,更是符合学生长远发展的目标。新课程倡导学生为本,三维目标整合,师生共同发展,其本质也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绿色教育的办学策略
1.建设绿色文化,深化绿色内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注重有形的文化建设和无形的文化环境建设,从而达到育人环境优质化。为此,我校环境温馨雅致,到处绿树成荫,幽静恬美,处处有绿,推窗见绿,绿化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0%。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生活,无形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实施绿色管理,建设绿色团队。
(1)建立严密的“三权相约”横向管理系统,即通过建立校长室负责的行政管理系统,党支部负责的保证监督系统,工会(教代会)负责的民主管理系统,做到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2)建立以校长室为主体的三级目标管理体制。一是决策层,即以校长室核心的决策、指挥、组织、调控层;二是管理层,即中层的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他们是学校德育、教学、教研、后勤等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三是执行层,即以年段和班级为单位的执行机构。
(3)推行“了解、理解、谅解”三环套。学校倡导“绿色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管理。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必须有心的沟通、交流,要彼此知心、关心、以诚心、真心相待。
3.开辟绿色课堂,促进绿色成长。
绿色课堂就是课堂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一个人每天都有变化,每天都在进步。
(1)绿色教学,绿化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追求的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教学的本位定在以人为本,促进发展上。教师除了绿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关注学生的生命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绿色评价,促进绿色成长。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恰当、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客观、公正而富有引导意义的评价对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生活中,教师力求尊重并理解学生的个性思维,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按照自己的认知个性发展。
4.加强绿色行动,巩固绿色成果。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用绿色书籍引领学生走进绿色世界,培养绿色心灵,从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
(3)开展“绿色班级创建”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绿色行为习惯的养成。绿色倡议使学校绿地、植物带成为学生心中的最爱。绿色承诺,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变成自觉的行动。
五、绿色教育的办学成效
“绿色教育”办学理念的探索和实践,让学校、教师、学生从“生态化教育”实践中完成了各自的转变,也使学校从整体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是学校上档次。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县先进单位,学校活动特色多次在《福建日报》、《三明日报》等多家报社媒体报道。二是教师上水平。践行绿色教育理念,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三是学生上层次。践行绿色教育理念,使学生受益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它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形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较大的促进,为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梦想,都是希望教育回归本源,不忘初心——让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如果以药为喻,急风暴雨式的教育就像西药,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而绿色教育则是调理的中药,不愠不火,用心期待,最终使教育达到了和美的境界。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50-01
教育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品质,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实施绿色教育不仅是生态环境教育,更是一种民主、人文、和谐的现代教育观,是顺应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步伐和绿色发展的需要。
一、绿色教育的形成背景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策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我国“十二五”规划首次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教育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品质,决定着社会的未来,我们在教育战线的绿色行动就是倡导实施绿色教育,跟上“美丽中国建设”及“绿色发展时代”的步伐。然而,学习内容的单调,学习方式的粗放,发展目标的单一,学习后劲的不足,操作能力的低下,创新精神的缺乏……这种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幸福快樂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粗放型教育发展方式,严重影响了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成长。因此,学校教育迫切需要“战略转型”,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教育体系,以实现中国教育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教育的内涵解读
“绿色”,象征着自然、和谐、人文和民主。“绿色”,象征着春天和希望,象征着生命和活力,象征着茁壮成长的学生和蓬勃发展的学校教育事业。绿色发展的核心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绿色教育”不仅仅只是绿化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以一种回归自然的方式,焕发生命的活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倡导探究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和谐发展,让校园成为学生放飞希望的沃土。小学的“绿色教育”,要坚决反对小学教育的成人化,刻板化,应试化,践踏童心,反对育人目标的不切实际、育人方式的千篇一律,积极倡导育人标准的多元化,着眼于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学生终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基,努力为学生充分、自由发展开辟空间,搭建舞台。
三、绿色教育的办学依据
1.国家的意志。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于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主办了三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这一切都承载着国家发展绿色教育的意志。
2.教育的逻辑。
早在2001年11月,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先生在“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作了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提出了“绿色教育”这一新理念。
3.时代的趋势。
“绿色教育”,不仅符合课堂改革的主旋律,更是符合学生长远发展的目标。新课程倡导学生为本,三维目标整合,师生共同发展,其本质也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绿色教育的办学策略
1.建设绿色文化,深化绿色内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注重有形的文化建设和无形的文化环境建设,从而达到育人环境优质化。为此,我校环境温馨雅致,到处绿树成荫,幽静恬美,处处有绿,推窗见绿,绿化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0%。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生活,无形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实施绿色管理,建设绿色团队。
(1)建立严密的“三权相约”横向管理系统,即通过建立校长室负责的行政管理系统,党支部负责的保证监督系统,工会(教代会)负责的民主管理系统,做到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2)建立以校长室为主体的三级目标管理体制。一是决策层,即以校长室核心的决策、指挥、组织、调控层;二是管理层,即中层的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他们是学校德育、教学、教研、后勤等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三是执行层,即以年段和班级为单位的执行机构。
(3)推行“了解、理解、谅解”三环套。学校倡导“绿色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管理。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必须有心的沟通、交流,要彼此知心、关心、以诚心、真心相待。
3.开辟绿色课堂,促进绿色成长。
绿色课堂就是课堂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一个人每天都有变化,每天都在进步。
(1)绿色教学,绿化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追求的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教学的本位定在以人为本,促进发展上。教师除了绿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关注学生的生命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绿色评价,促进绿色成长。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恰当、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客观、公正而富有引导意义的评价对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生活中,教师力求尊重并理解学生的个性思维,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按照自己的认知个性发展。
4.加强绿色行动,巩固绿色成果。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用绿色书籍引领学生走进绿色世界,培养绿色心灵,从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
(3)开展“绿色班级创建”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绿色行为习惯的养成。绿色倡议使学校绿地、植物带成为学生心中的最爱。绿色承诺,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变成自觉的行动。
五、绿色教育的办学成效
“绿色教育”办学理念的探索和实践,让学校、教师、学生从“生态化教育”实践中完成了各自的转变,也使学校从整体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是学校上档次。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县先进单位,学校活动特色多次在《福建日报》、《三明日报》等多家报社媒体报道。二是教师上水平。践行绿色教育理念,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三是学生上层次。践行绿色教育理念,使学生受益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它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形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较大的促进,为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梦想,都是希望教育回归本源,不忘初心——让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如果以药为喻,急风暴雨式的教育就像西药,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而绿色教育则是调理的中药,不愠不火,用心期待,最终使教育达到了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