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的法语专业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框架,在四川大学举办的2018年四川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法语分会的研讨会中,曹德明教授给出了新国标的解读:对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除了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还要求学生有广阔的知识面,成为学之能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除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得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法语专业大一阶段的基础法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这些综合素质制定出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换言之,如何让学生在基础法语学习中保持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好奇心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以此为中心,本文以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为例作出以下的一些分析以及对法语教学法上的探寻。
【关键词】基础法语;学习动机;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20-02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对于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而真正符合这种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并不多,那么在高校法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也一样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就目前本校的法语专业学生绝大部分是从法语零基础开始学习的,在经过1到3个月的语言新鲜感之后,这门不再那么新鲜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语言对于学生们而言开始慢慢生出倦怠感。如何在大一基础法语教学中结合现在多媒体教室及授课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来让学生保持对法语学习的积极性是本文重要探讨的法语教学法部分。
一、以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为例的现状概述
就本校2016,2017,2018级法语专业作为概述对象:2016级法语专业29人,其中来自四川省25人,河南省2人,甘肃省1人,河北省1人;2017级法语专业31人,其中来自四川省25人,浙江省2人,河南省2人,甘肃省1人,河北省1人;2018级法语专业32人,其中来自四川省13人,河南省4人,浙江省3人,安徽省3人,湖南省2人,贵州省2人,甘肃省2人,宁夏省2人,河北省1人。2016级大一开学前接触过法语的学生有3人,2017级为6人,2018级4人。就这3年的数据简介,每个班30人左右的基数,针对语言学习来说人数较多,特别是口语教学部分,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每个班来自四川省的人数一直坚挺第一位,针对四川省的法语大环境来说,接触过法语的大一新生很少,这个比例在近三年没有太大变化,而在开学前认真做好省份比例统计,基础法语的老师可根据这个数据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特别是前2个月的语音教学阶段针对南方同学受方言影响容易在鼻化元音中犯错,大部分四川同学l,n不分,贵州的同学也有类似四川同学的发音现象,北方的同学受各自方言的影响容易有语调的问题等做出课堂语言抽查的地理区域划分。
而针对这3个年级大一的基础法语教学中,学生们基本上都有至少长达6年的英语学习经验,基于中学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们习惯关注到语法部分,外语教学的传统课程中对法语部分也尤为关注,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对于单纯的语法知识点的讲解及举例说明也占用了课堂较大的时间比例。学生基于这个习惯,对大学的专业学习中也会不自主的把重心放在单一的语法解说上。
二、对于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法策略的探寻
1.目的。
让大一法语专业学生保持对法语学习的热情状态。由于大一的学习阶段还未接触过多的语态,对于他们来说最难的部分就是复合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的混合使用,所以在大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明确课堂教学具体目标和教学内容后,最重要的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出大一学生对法语学习的积极性(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热情,个性化,毅力,心理建设能力等);如何增加教学的吸引力是老师在备课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方向。
培养复合性语言人才,也就是除了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能力,还得带领学生全面立体地了解源语言国的基本国情,并从文化,政治,经济多角度讲解让学生看到更立体的语言空间及语言背后的新世界,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机。
3.策略。
针对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大学法语专业的教学方式需要打破壁垒,创新出适应这个国际时态的语言教学方法,针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需求,以学生为本,设计出以学生和老师同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新模式。
3.1 课堂教学中增加模拟情景再现。
針对本校大一法语专业所采用的上外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法语教程1》这本教材来看,大一上学期的学习单元大多数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对于已是成年人的大学生来说,对话方式很容易掌握但光是讲解对话未免过于单一没有太多画面感,时间久了,学生会失去对课文本身的兴趣,每个人没有太多的参与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保持这种参与积极性,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单元设计出不同的模拟情景,如:通过初进大学寝室来学习自我介绍,通过法语在世界的分布来学习分辨各个地区法语不同的口音和特有词汇,通过大学食堂模拟法国食堂的进餐顺序等。在这种模拟情景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让单一对话的形式形成生动的画面感,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也会逐渐加强。
3.2 针对每单元延展出主题单元自主学习。
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会有相应的主题,学生在每一单元的主题内容里都会学到相应的词汇,语法,句法和翻译。为何要延展出主题单元自主学习呢?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在大一专业学习中逐渐养成自我分析和自主计划的学习能力,这个时候老师的身份更像是一个引导者,不需给出过多过细的要求,让学生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自己产生出问题并尝试去思考分析并作出解答,在这个过程的初期需要老师做出一些逻辑分析,让学生理解在单元的自主学习中自己可以先预设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文化现象,用自己已掌握的词汇和句法做出简单而简短的解答。
3.3 增加视听类作业,构建立体法语学习。 视听作业,当然是有声音有画面,学生不再是用耳朵,同时也要用眼睛,这种立体的语言输入会给学生建立起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语言背景,学生也会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背后的相关动机,更好地培养学生思辨和分析总结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感染。
3.4 分学习小组,增强学生思辨与分析能力。
不再是单纯的精读,传统意义上由老师细讲语法点,而是老师引导学生以主题为核心,帮助学生认知语言背后的社会语言现象并形成自己的主见,表达出来。就主题衍生出的实际现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大部分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态度积极,告别传统的知识灌輸,变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并加以提升。而大一有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很惧怕单独回答问题,在这种以小组形式的讨论过程中,这些平时比较被动的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进去,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3.5 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词汇,语法知识点及句法可以通过游戏输入输出,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各自有不同的学习动机,但在课堂中的游戏方式是让学生最为放松投入的一种知识输出方式。游戏的方式和规则由老师制定,在老师主导的课堂模式教学中,时不时变换学习的节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其中,忘记死板的问答模式,通过游戏带来的趣味性和活泼气息给教学灌入更多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往往是促进学生自愿参与到表达之中的重要因素。值得欣慰的是在这种趣味性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往往会超乎老师的想象,特别是一些平时口语不好的学生,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说出的法语特别顺表情和肢体语言也特别丰满。学生自己也会在这种高度参与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对法语表达的自信心。
三、结语
在法语作为高校外语教学法中必不可缺的研究对象时,作为一名法语教师更多地是要及时明确新时代,新政策下语言教学中的创新与改变,教与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方面,同时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这个动词,而应该关注到更立体的一个语言所带来的全新而不同的世界,语言自身的魅力能通过教师的教学设置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会给出老师意想不到的反应和互动,在这条不断变换着节奏的外语教学路径中,教师和学生应作为同一个学习共同体,带着各自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去发现语言的魅力和语言背后的丰富景象,培养学生努力成为全球化复合人才,综合全面地去认知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Jean-Marc Defays著.傅荣,张丹译.法语作为外语和第二语言的教学法研究.第1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8.8.
[2]曹德明.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
[3]Geneviève ZARATE, Danielle LéVY, Claire KRAMSCH编著;傅荣等译.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第1版.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5.
[4]周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中国外语, 2011.
[5]杨凡.对外语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几点思考.外语界,2003.
[6]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编著.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第1辑,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成立六十五周年纪念.第1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4.
【关键词】基础法语;学习动机;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20-02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对于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而真正符合这种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并不多,那么在高校法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也一样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就目前本校的法语专业学生绝大部分是从法语零基础开始学习的,在经过1到3个月的语言新鲜感之后,这门不再那么新鲜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语言对于学生们而言开始慢慢生出倦怠感。如何在大一基础法语教学中结合现在多媒体教室及授课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来让学生保持对法语学习的积极性是本文重要探讨的法语教学法部分。
一、以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为例的现状概述
就本校2016,2017,2018级法语专业作为概述对象:2016级法语专业29人,其中来自四川省25人,河南省2人,甘肃省1人,河北省1人;2017级法语专业31人,其中来自四川省25人,浙江省2人,河南省2人,甘肃省1人,河北省1人;2018级法语专业32人,其中来自四川省13人,河南省4人,浙江省3人,安徽省3人,湖南省2人,贵州省2人,甘肃省2人,宁夏省2人,河北省1人。2016级大一开学前接触过法语的学生有3人,2017级为6人,2018级4人。就这3年的数据简介,每个班30人左右的基数,针对语言学习来说人数较多,特别是口语教学部分,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每个班来自四川省的人数一直坚挺第一位,针对四川省的法语大环境来说,接触过法语的大一新生很少,这个比例在近三年没有太大变化,而在开学前认真做好省份比例统计,基础法语的老师可根据这个数据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特别是前2个月的语音教学阶段针对南方同学受方言影响容易在鼻化元音中犯错,大部分四川同学l,n不分,贵州的同学也有类似四川同学的发音现象,北方的同学受各自方言的影响容易有语调的问题等做出课堂语言抽查的地理区域划分。
而针对这3个年级大一的基础法语教学中,学生们基本上都有至少长达6年的英语学习经验,基于中学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们习惯关注到语法部分,外语教学的传统课程中对法语部分也尤为关注,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对于单纯的语法知识点的讲解及举例说明也占用了课堂较大的时间比例。学生基于这个习惯,对大学的专业学习中也会不自主的把重心放在单一的语法解说上。
二、对于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法策略的探寻
1.目的。
让大一法语专业学生保持对法语学习的热情状态。由于大一的学习阶段还未接触过多的语态,对于他们来说最难的部分就是复合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的混合使用,所以在大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明确课堂教学具体目标和教学内容后,最重要的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出大一学生对法语学习的积极性(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热情,个性化,毅力,心理建设能力等);如何增加教学的吸引力是老师在备课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方向。
培养复合性语言人才,也就是除了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能力,还得带领学生全面立体地了解源语言国的基本国情,并从文化,政治,经济多角度讲解让学生看到更立体的语言空间及语言背后的新世界,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机。
3.策略。
针对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大学法语专业的教学方式需要打破壁垒,创新出适应这个国际时态的语言教学方法,针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需求,以学生为本,设计出以学生和老师同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新模式。
3.1 课堂教学中增加模拟情景再现。
針对本校大一法语专业所采用的上外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法语教程1》这本教材来看,大一上学期的学习单元大多数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对于已是成年人的大学生来说,对话方式很容易掌握但光是讲解对话未免过于单一没有太多画面感,时间久了,学生会失去对课文本身的兴趣,每个人没有太多的参与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保持这种参与积极性,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单元设计出不同的模拟情景,如:通过初进大学寝室来学习自我介绍,通过法语在世界的分布来学习分辨各个地区法语不同的口音和特有词汇,通过大学食堂模拟法国食堂的进餐顺序等。在这种模拟情景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让单一对话的形式形成生动的画面感,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也会逐渐加强。
3.2 针对每单元延展出主题单元自主学习。
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会有相应的主题,学生在每一单元的主题内容里都会学到相应的词汇,语法,句法和翻译。为何要延展出主题单元自主学习呢?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在大一专业学习中逐渐养成自我分析和自主计划的学习能力,这个时候老师的身份更像是一个引导者,不需给出过多过细的要求,让学生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自己产生出问题并尝试去思考分析并作出解答,在这个过程的初期需要老师做出一些逻辑分析,让学生理解在单元的自主学习中自己可以先预设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文化现象,用自己已掌握的词汇和句法做出简单而简短的解答。
3.3 增加视听类作业,构建立体法语学习。 视听作业,当然是有声音有画面,学生不再是用耳朵,同时也要用眼睛,这种立体的语言输入会给学生建立起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语言背景,学生也会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背后的相关动机,更好地培养学生思辨和分析总结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感染。
3.4 分学习小组,增强学生思辨与分析能力。
不再是单纯的精读,传统意义上由老师细讲语法点,而是老师引导学生以主题为核心,帮助学生认知语言背后的社会语言现象并形成自己的主见,表达出来。就主题衍生出的实际现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大部分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态度积极,告别传统的知识灌輸,变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并加以提升。而大一有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很惧怕单独回答问题,在这种以小组形式的讨论过程中,这些平时比较被动的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进去,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3.5 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词汇,语法知识点及句法可以通过游戏输入输出,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各自有不同的学习动机,但在课堂中的游戏方式是让学生最为放松投入的一种知识输出方式。游戏的方式和规则由老师制定,在老师主导的课堂模式教学中,时不时变换学习的节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其中,忘记死板的问答模式,通过游戏带来的趣味性和活泼气息给教学灌入更多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往往是促进学生自愿参与到表达之中的重要因素。值得欣慰的是在这种趣味性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往往会超乎老师的想象,特别是一些平时口语不好的学生,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说出的法语特别顺表情和肢体语言也特别丰满。学生自己也会在这种高度参与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对法语表达的自信心。
三、结语
在法语作为高校外语教学法中必不可缺的研究对象时,作为一名法语教师更多地是要及时明确新时代,新政策下语言教学中的创新与改变,教与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方面,同时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这个动词,而应该关注到更立体的一个语言所带来的全新而不同的世界,语言自身的魅力能通过教师的教学设置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会给出老师意想不到的反应和互动,在这条不断变换着节奏的外语教学路径中,教师和学生应作为同一个学习共同体,带着各自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去发现语言的魅力和语言背后的丰富景象,培养学生努力成为全球化复合人才,综合全面地去认知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Jean-Marc Defays著.傅荣,张丹译.法语作为外语和第二语言的教学法研究.第1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8.8.
[2]曹德明.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
[3]Geneviève ZARATE, Danielle LéVY, Claire KRAMSCH编著;傅荣等译.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引论.第1版.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5.
[4]周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中国外语, 2011.
[5]杨凡.对外语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几点思考.外语界,2003.
[6]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编著.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第1辑,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成立六十五周年纪念.第1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