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昏睡的语文课堂,恰当的情境教学能改变这种现状。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语文;情境课堂;创设;唤醒
时下关于高考,流行着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我觉得特别有道理。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语文就没有其他学科。从古至今,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如此重要,老师和家长们都很重视,但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果,却与我们想像的相差甚远,这是为什么呢?
一、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喊了好多年,实施了好多年,但是在很多地方由于多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施雷声大,雨点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为主。
(一)以工具性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一篇课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是:学字词,过关;读优美句子段落,背诵;分析写作方法,模仿;为了考试,练习各种考题。机械重复,枯燥无味。
(二)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A、教师无激情,上班混日子。上课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基本工作,走正常程序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培养,即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也无所谓。
B、教师有激情,对作品深入了解,但是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说得天花乱坠,唾沫漫天,但却没有想办法让学生也感同身受,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毫无兴趣。
二、什么是情境教学
近年来,“情境”一词被教学广泛使用。新课程理念也特别凸显教学的情境性。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方面,情境可以包含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特定需要,创设能引发其主动学习的情境。
三、如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不同的途径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积极思考。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所以,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一)借助语言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语言。教师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听者的脑中呈现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学习知识。如讲丰收,数字太抽象,但如果是高粱乐红了脸,麦穗笑弯了腰,就更形象生动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人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清晰,精确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从而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实际生活,展现课文情境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
(三)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再现课文情境
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是展示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画面。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是。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贾府的人物和建筑复杂,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课文叙述每一种场景都有大段内容,学生若死啃书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難点,在教学时设计了两张图片,即“人物关系图”和“贾府建筑图”。在演示图片的基础上再加以通俗的讲解,学生理解的难点迎图而解。
(四)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认知依靠点。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五)通过角色扮演,再现课文情境
情境教学中角色表演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根据教材内容中人物的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一些适合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的文本,让学生进行自编自演,学生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表演走进人物内心以此来把握人物性格,甚至还可以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最终成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也不能绝对化,不能为情境而情境。要从实际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领悟学习内容,唤醒昏昏欲睡的课堂,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巧妙的教学情境设计,会让我们的课堂如春天般生机盎然。
关键词:语文;情境课堂;创设;唤醒
时下关于高考,流行着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我觉得特别有道理。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语文就没有其他学科。从古至今,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如此重要,老师和家长们都很重视,但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果,却与我们想像的相差甚远,这是为什么呢?
一、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喊了好多年,实施了好多年,但是在很多地方由于多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施雷声大,雨点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为主。
(一)以工具性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一篇课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是:学字词,过关;读优美句子段落,背诵;分析写作方法,模仿;为了考试,练习各种考题。机械重复,枯燥无味。
(二)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A、教师无激情,上班混日子。上课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基本工作,走正常程序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培养,即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也无所谓。
B、教师有激情,对作品深入了解,但是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说得天花乱坠,唾沫漫天,但却没有想办法让学生也感同身受,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毫无兴趣。
二、什么是情境教学
近年来,“情境”一词被教学广泛使用。新课程理念也特别凸显教学的情境性。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方面,情境可以包含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特定需要,创设能引发其主动学习的情境。
三、如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不同的途径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积极思考。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所以,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一)借助语言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语言。教师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听者的脑中呈现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学习知识。如讲丰收,数字太抽象,但如果是高粱乐红了脸,麦穗笑弯了腰,就更形象生动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人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清晰,精确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从而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实际生活,展现课文情境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
(三)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再现课文情境
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是展示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画面。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是。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贾府的人物和建筑复杂,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课文叙述每一种场景都有大段内容,学生若死啃书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難点,在教学时设计了两张图片,即“人物关系图”和“贾府建筑图”。在演示图片的基础上再加以通俗的讲解,学生理解的难点迎图而解。
(四)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认知依靠点。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五)通过角色扮演,再现课文情境
情境教学中角色表演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根据教材内容中人物的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一些适合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的文本,让学生进行自编自演,学生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表演走进人物内心以此来把握人物性格,甚至还可以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最终成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也不能绝对化,不能为情境而情境。要从实际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领悟学习内容,唤醒昏昏欲睡的课堂,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巧妙的教学情境设计,会让我们的课堂如春天般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