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人格特质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人格以及她的悲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人格特质;人格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873—1877年,是列夫·托尔斯泰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包含了两条平行又交错的线索: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渥伦斯基三者之间关于家庭、婚姻和爱情的纠葛;另一条则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以及列文对庄园进行的改革。在本书中,安娜是一个生活在上流 社会的贵妇人,她年轻漂亮,追求自由与爱情,而卡列宁却是一个生性淡漠的“官僚机器”。在车站上,安娜与年轻的军官渥伦斯基邂逅,渥伦斯基被安娜出众的美貌所吸引,热烈追求,最终与安娜堕入爱情的深渊,安娜抛弃丈夫与儿子和渥伦斯基同居。但是,安娜对儿子的日夜思念和周围舆论压力使她陷入深深的痛苦和不安当中,并且她渐渐发现她自己选择的爱情与理想相差甚远。经过一次和渥伦斯基的争吵,安娜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渥伦斯基,她绝望地感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荒谬的社会中生活下去,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关于人物的复杂性,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认为“人不是一片湖泊,而是一道河流,而且是草原上的河流,有的地方干涸无水。因此,这道河流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泥淖,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湍急 ,有的地方平缓,但总是这道河流。”正因如此,安娜在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是一个充满矛盾,却因这些从头到尾的矛盾而栩栩如生的一个人物。列夫·托尔斯泰借助于对安娜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披露,向我们传达了她的幸福,她的痛苦直至最后她的自我毁灭。本文在不带有对安娜人生的价值任何主观评价的前提下,通过一些人格理论对她的人格进行一些分析和讨论。
一、安娜身上的积极人格特质
根据马丁·塞利格曼积极人格特质的理论,可以从安娜身上看到了以下几个典型的人格特质。
(一)友善的安娜
友善的意思是乐于助人、关心他人,是与唯我论相对的一种取向。友善和无私的爱是一种人道主义主张,不出于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而认为本来就是值得被关注和爱的。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我们对安娜了解的第一个积极人格我认为是友善。她一出场就是为了帮助挽回他哥哥的家庭,告诉嫂子一切都是她哥哥的错,希望嫂子能原谅她哥哥继续和她哥哥一起生活。可见安娜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非常友善的一个人。其次是安娜刚到火车站就听闻一个看路工人出了事故,并且还有一大家子靠她养活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她强烈的善良与爱心。“不能替她想点办法吗?安娜激动地低声说。”再次是当安娜到哥哥家时,熟练地叫出了哥哥所有孩子的名字,陶丽也被安娜这样的细心感动了。这些足以说明,在安娜的人格中,友善、善良、富于同情心是比较主要的特质。
(二)有活力的安娜
有活力的人是精力充沛和功能完善的。活力是一种动态现象,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功能。活力一词源于生命,指的是人们感到有生命的、热情和有精神的。从安娜的出场到帮助哥哥解决家庭纠纷,与陶丽的孩子们和吉娣相处,参加社交舞会都能让人感受到安娜是一位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非常充满活力、热情的一个人。
(三)勇敢的安娜
勇敢是指在危险随时可能出现的环境里,努力去获取或坚持自己认为是好的事物或他人认为是好的但没能实现或获得的事物。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等级如此分明的时代,安娜不顾世俗的反对,不顾世俗的嘲讽,不顾世人的唾骂,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和渥伦斯基在一起,努力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摆脱束缚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勇敢地赌上了自己的一生,就算最后是以悲剧结尾,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安娜的勇敢。
(四)社会智力高的安娜
社会智力指的是能体察自己与他人的动机与情绪,能觉察自己和别人的动机和情感,知道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知道怎么激发他人。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虽然在后来安娜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被上流社会的社交圈排斥,但是在小说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接触过安娜的人,都被她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这不仅与安娜美丽的外表有关,也与安娜很高的社会智力有关。她能洞察别人的动机和情绪,能让与她接触的人感到非常愉快。本书的另一个主人公列文与安娜的相见是发生在安娜与渥伦斯基之间的矛盾加深之后。他只知道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对她并无好感。一见安娜,列文就被安娜的光彩打动了,交谈不久,列文被安娜那广博的学识与翩翩的风度吸引了,他觉得“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短的时间内,安娜让一个对她的印象并不好的人对她产生了真挚的理解与怜悯之情,我想这与她超高的社会智力是分不开的。
二、安娜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矛盾与纠缠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一)本我的压抑与释放——与渥伦斯基的相遇与相恋
本我遵循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个体尽力避免遭受痛苦,追求的是生物性的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 在安娜十八岁时,她的姑姑让她嫁给了大她二十岁的男人卡列宁。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之中的卡列宁只注重自己的权位、荣誉。想要抱住他的地位,就必须倾尽全部的精力来应对。这拼尽全力的官场扼杀了他对生活的情趣,无法像安娜所幻想的那般搞些爱情的浪漫来讨她的欢心。他们截然相反的性格是婚姻不幸的根源。即便如此,在八年的婚姻生活当中,二人都竭力用理性对待他们脆弱的婚姻,虽说他们的婚姻没有任何激情可言,但非常平静, 也因此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楷模。安娜年轻貌美,情感充沛,有生机有活力;卡列宁淡漠,刻板,在他身上没有安娜需要的活力与激情,本我就一直受到理性的压制。“在这短促的一瞥中,渥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里闪光,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她无比向往爱情,却被她平淡的家庭生活深深掩埋,压抑的本我也随之隐藏。带着这种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安娜在车站偶遇风流倜傥的渥倫斯基, 掩埋在内心深处的爱情之火终于无法遏制的爆发出来。安娜逃避内心的矛盾、忽视外界的层层障碍,投入了期待已久的爱情。她沉醉在爱情的幸福中,压抑的本我终于释放。
(二)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较量——与丈夫和情人之间的三角关系
自我(ego)主要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位于人格结构中间层的部分。它调节本我,又受限于超我。自我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遵循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是道德化的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遵循完美原则。超我抑制本我的原始冲动、监控自我、追求完善。“她觉得自己罪孽深重,除了低首下心,请求饶恕,没有别的办法。如今在她的生活中,除了他以外没有别的人,因此她只能向他要求饶恕。她望着他,深痛的感到屈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本我不顾现实,追寻极致快乐,而超我的存在,使安娜在沉浸快乐的同时也在忍受世俗道德观念对自己的谴责。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受到现实中各种力量的拉扯,使安娜在这复杂的三角关系中纠结、悔恨,可以说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相互斗争、较量的过程。她因为婚外恋感到羞耻,她向卡列宁的忏悔正是超我对于本我的谴责。传统的家庭观念不停地啃噬着安娜的内心,但又无法放弃爱情带来的幸福,本我和超我不停地纠缠着安娜。
(三)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决斗——安娜之死
安娜的三角关系使她体验爱情幸福的同时也饱受了精神折磨,她按照本我的意愿追求快乐,勇敢地追寻属于自己的爱情,又受到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束缚,本我和超我无休止的斗争使她精神崩溃了。伪善的世俗道德对她的排斥、渥伦斯基最终的变心,让安娜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我需要爱情,可是没有爱情,因此一切全完了。她重复着说过的话,也应该完了。”本我追寻快乐同伪善的超我的较量的结果是安娜以身殉情。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祖力胡玛尔·艾尼完尔(1991-),女,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人格特质;人格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873—1877年,是列夫·托尔斯泰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包含了两条平行又交错的线索: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渥伦斯基三者之间关于家庭、婚姻和爱情的纠葛;另一条则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以及列文对庄园进行的改革。在本书中,安娜是一个生活在上流 社会的贵妇人,她年轻漂亮,追求自由与爱情,而卡列宁却是一个生性淡漠的“官僚机器”。在车站上,安娜与年轻的军官渥伦斯基邂逅,渥伦斯基被安娜出众的美貌所吸引,热烈追求,最终与安娜堕入爱情的深渊,安娜抛弃丈夫与儿子和渥伦斯基同居。但是,安娜对儿子的日夜思念和周围舆论压力使她陷入深深的痛苦和不安当中,并且她渐渐发现她自己选择的爱情与理想相差甚远。经过一次和渥伦斯基的争吵,安娜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渥伦斯基,她绝望地感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荒谬的社会中生活下去,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关于人物的复杂性,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认为“人不是一片湖泊,而是一道河流,而且是草原上的河流,有的地方干涸无水。因此,这道河流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泥淖,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湍急 ,有的地方平缓,但总是这道河流。”正因如此,安娜在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是一个充满矛盾,却因这些从头到尾的矛盾而栩栩如生的一个人物。列夫·托尔斯泰借助于对安娜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披露,向我们传达了她的幸福,她的痛苦直至最后她的自我毁灭。本文在不带有对安娜人生的价值任何主观评价的前提下,通过一些人格理论对她的人格进行一些分析和讨论。
一、安娜身上的积极人格特质
根据马丁·塞利格曼积极人格特质的理论,可以从安娜身上看到了以下几个典型的人格特质。
(一)友善的安娜
友善的意思是乐于助人、关心他人,是与唯我论相对的一种取向。友善和无私的爱是一种人道主义主张,不出于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而认为本来就是值得被关注和爱的。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我们对安娜了解的第一个积极人格我认为是友善。她一出场就是为了帮助挽回他哥哥的家庭,告诉嫂子一切都是她哥哥的错,希望嫂子能原谅她哥哥继续和她哥哥一起生活。可见安娜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非常友善的一个人。其次是安娜刚到火车站就听闻一个看路工人出了事故,并且还有一大家子靠她养活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她强烈的善良与爱心。“不能替她想点办法吗?安娜激动地低声说。”再次是当安娜到哥哥家时,熟练地叫出了哥哥所有孩子的名字,陶丽也被安娜这样的细心感动了。这些足以说明,在安娜的人格中,友善、善良、富于同情心是比较主要的特质。
(二)有活力的安娜
有活力的人是精力充沛和功能完善的。活力是一种动态现象,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功能。活力一词源于生命,指的是人们感到有生命的、热情和有精神的。从安娜的出场到帮助哥哥解决家庭纠纷,与陶丽的孩子们和吉娣相处,参加社交舞会都能让人感受到安娜是一位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非常充满活力、热情的一个人。
(三)勇敢的安娜
勇敢是指在危险随时可能出现的环境里,努力去获取或坚持自己认为是好的事物或他人认为是好的但没能实现或获得的事物。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等级如此分明的时代,安娜不顾世俗的反对,不顾世俗的嘲讽,不顾世人的唾骂,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和渥伦斯基在一起,努力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摆脱束缚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勇敢地赌上了自己的一生,就算最后是以悲剧结尾,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安娜的勇敢。
(四)社会智力高的安娜
社会智力指的是能体察自己与他人的动机与情绪,能觉察自己和别人的动机和情感,知道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知道怎么激发他人。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虽然在后来安娜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被上流社会的社交圈排斥,但是在小说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接触过安娜的人,都被她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这不仅与安娜美丽的外表有关,也与安娜很高的社会智力有关。她能洞察别人的动机和情绪,能让与她接触的人感到非常愉快。本书的另一个主人公列文与安娜的相见是发生在安娜与渥伦斯基之间的矛盾加深之后。他只知道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对她并无好感。一见安娜,列文就被安娜的光彩打动了,交谈不久,列文被安娜那广博的学识与翩翩的风度吸引了,他觉得“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短的时间内,安娜让一个对她的印象并不好的人对她产生了真挚的理解与怜悯之情,我想这与她超高的社会智力是分不开的。
二、安娜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矛盾与纠缠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一)本我的压抑与释放——与渥伦斯基的相遇与相恋
本我遵循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个体尽力避免遭受痛苦,追求的是生物性的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 在安娜十八岁时,她的姑姑让她嫁给了大她二十岁的男人卡列宁。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之中的卡列宁只注重自己的权位、荣誉。想要抱住他的地位,就必须倾尽全部的精力来应对。这拼尽全力的官场扼杀了他对生活的情趣,无法像安娜所幻想的那般搞些爱情的浪漫来讨她的欢心。他们截然相反的性格是婚姻不幸的根源。即便如此,在八年的婚姻生活当中,二人都竭力用理性对待他们脆弱的婚姻,虽说他们的婚姻没有任何激情可言,但非常平静, 也因此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楷模。安娜年轻貌美,情感充沛,有生机有活力;卡列宁淡漠,刻板,在他身上没有安娜需要的活力与激情,本我就一直受到理性的压制。“在这短促的一瞥中,渥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里闪光,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她无比向往爱情,却被她平淡的家庭生活深深掩埋,压抑的本我也随之隐藏。带着这种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安娜在车站偶遇风流倜傥的渥倫斯基, 掩埋在内心深处的爱情之火终于无法遏制的爆发出来。安娜逃避内心的矛盾、忽视外界的层层障碍,投入了期待已久的爱情。她沉醉在爱情的幸福中,压抑的本我终于释放。
(二)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较量——与丈夫和情人之间的三角关系
自我(ego)主要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位于人格结构中间层的部分。它调节本我,又受限于超我。自我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遵循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是道德化的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遵循完美原则。超我抑制本我的原始冲动、监控自我、追求完善。“她觉得自己罪孽深重,除了低首下心,请求饶恕,没有别的办法。如今在她的生活中,除了他以外没有别的人,因此她只能向他要求饶恕。她望着他,深痛的感到屈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本我不顾现实,追寻极致快乐,而超我的存在,使安娜在沉浸快乐的同时也在忍受世俗道德观念对自己的谴责。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受到现实中各种力量的拉扯,使安娜在这复杂的三角关系中纠结、悔恨,可以说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相互斗争、较量的过程。她因为婚外恋感到羞耻,她向卡列宁的忏悔正是超我对于本我的谴责。传统的家庭观念不停地啃噬着安娜的内心,但又无法放弃爱情带来的幸福,本我和超我不停地纠缠着安娜。
(三)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决斗——安娜之死
安娜的三角关系使她体验爱情幸福的同时也饱受了精神折磨,她按照本我的意愿追求快乐,勇敢地追寻属于自己的爱情,又受到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束缚,本我和超我无休止的斗争使她精神崩溃了。伪善的世俗道德对她的排斥、渥伦斯基最终的变心,让安娜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我需要爱情,可是没有爱情,因此一切全完了。她重复着说过的话,也应该完了。”本我追寻快乐同伪善的超我的较量的结果是安娜以身殉情。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祖力胡玛尔·艾尼完尔(1991-),女,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