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诗经》的"吟咏情性,以风其上"到当前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校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可见,朗读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平时的教学中,但凡适合朗读的文章,我都会通过朗读这一手段来进行教学,逐步形成了教学中的朗读三步曲:激发性朗读、感知性朗读和理解性朗读,将朗读三步曲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朗读三步曲是个渐进的过程,激发性朗读是出发点、感知性朗读是着力点、理解性朗读是落脚点,通过层次的递进,让学生认识、感知进而理解文本,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激发性朗读是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为了使学生对文本产生阅读的渴望,首先要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兴趣如何激起,我认为教师有表情的范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形象的语言变成想象的画面,引领学生进入朗读的情境,从而打动学生的心,激起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为下一步更好地感知、理解和掌握文本做好铺垫。激发性朗读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对文本有较深的理解与把握,通过教师的有声语言,把文本所蕴含的感情基调充分表现和传达给学生,教师在激发性朗读中起到引领者的作用。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感情基调,通过朗读描写春的语句,让学生进入春草、春花、春雨的意境中,使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脉搏跳动,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引起感情共鸣,从而激起其走进文本的兴趣。
二、感知性朗读是着力点
在激发性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已有了走进文本的兴趣,这时,教师再进行感知性朗读才有意义。清代刘大魁在《论文偶记》里指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又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诵之,神气出矣。"此处之"神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语言文字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联系着文章的"神气",唯有读者用心去读,才能深切感受到。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放开地让学生自由地朗读,通过朗读,学生把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读山"便会有山之巍峨雄壮",读海"便会有海之博大深邃";通过朗读,学生慢慢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雷电颂》时,教师的范读已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接着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对文本有了感知,增加了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了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感知性朗读,几乎所有的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主人公对黑暗的愤怒和对光明的追求,为进一步理解文本奠定了基础。
三、理解性朗读是落脚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好词妙句往往隐含着作品的情感,这就要求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细细品味个别字词,从而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这时采用的最好办法便是将文本中能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重点语句进行理解性朗读,边读边析,从读中悟析,以析促读。例如:教学《浪之歌》时,通过感知性朗读,学生已感知到了这是一个对爱情执着的海浪,接着通过有重点地理解性朗读,让学生进一步品析,哪些语句体现了海浪的执着,学生很快就会找出"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里;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这时教师对其反复的朗读指导,读出重音,读出深情,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穿插作者的经历及写作背景,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作者借海浪与海岸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达到了对文本深入理解的目的。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工具和手段,通过朗读三步曲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最终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这一语文教学的目标。读写算2012年第60期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60期读写算
朗读三步曲是个渐进的过程,激发性朗读是出发点、感知性朗读是着力点、理解性朗读是落脚点,通过层次的递进,让学生认识、感知进而理解文本,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激发性朗读是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为了使学生对文本产生阅读的渴望,首先要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兴趣如何激起,我认为教师有表情的范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形象的语言变成想象的画面,引领学生进入朗读的情境,从而打动学生的心,激起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为下一步更好地感知、理解和掌握文本做好铺垫。激发性朗读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对文本有较深的理解与把握,通过教师的有声语言,把文本所蕴含的感情基调充分表现和传达给学生,教师在激发性朗读中起到引领者的作用。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感情基调,通过朗读描写春的语句,让学生进入春草、春花、春雨的意境中,使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脉搏跳动,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引起感情共鸣,从而激起其走进文本的兴趣。
二、感知性朗读是着力点
在激发性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已有了走进文本的兴趣,这时,教师再进行感知性朗读才有意义。清代刘大魁在《论文偶记》里指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又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诵之,神气出矣。"此处之"神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语言文字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联系着文章的"神气",唯有读者用心去读,才能深切感受到。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放开地让学生自由地朗读,通过朗读,学生把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读山"便会有山之巍峨雄壮",读海"便会有海之博大深邃";通过朗读,学生慢慢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雷电颂》时,教师的范读已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接着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对文本有了感知,增加了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了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感知性朗读,几乎所有的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主人公对黑暗的愤怒和对光明的追求,为进一步理解文本奠定了基础。
三、理解性朗读是落脚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好词妙句往往隐含着作品的情感,这就要求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细细品味个别字词,从而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这时采用的最好办法便是将文本中能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重点语句进行理解性朗读,边读边析,从读中悟析,以析促读。例如:教学《浪之歌》时,通过感知性朗读,学生已感知到了这是一个对爱情执着的海浪,接着通过有重点地理解性朗读,让学生进一步品析,哪些语句体现了海浪的执着,学生很快就会找出"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里;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这时教师对其反复的朗读指导,读出重音,读出深情,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穿插作者的经历及写作背景,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作者借海浪与海岸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达到了对文本深入理解的目的。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工具和手段,通过朗读三步曲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最终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这一语文教学的目标。读写算2012年第60期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60期读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