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理念下的班主任,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人生导师、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
关键词:成才;班主任;爱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7-0098-01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有过自信也有过气馁。自信的是“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气馁的是“自己的一片真情,一番苦心用到一些学生身上,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但这些气馁,没有让我放弃拼搏与努力。虽然这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足以让我自豪与光荣。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厌学、不守纪律等的学生,我总会百分百地献出真情和爱心,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他们解决困难,致力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案例一: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名男同学,他有厌学情绪,脾气特别倔强,不爱与人交流。脾气比较倔强的学生,说得过重,反而适得其反。于是,我改变了战略战术——多谈心、多聊天,这是做学生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次遇见他都会主动地和他打声招呼,问他今天身体舒服不、有什么高兴或不愉快的事情、今天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等等。开始谈话结果不怎么理想,时间长了,他的态度也不那么强硬了。经过谈心交流,我发现他的一些爱好、特点,比如喜欢画画、喜欢打羽毛球等。于是,我更积极地走进他的生活。课下就和他打羽毛球,每次都玩得很痛快。我经常表扬他打得不错,他倒很谦虚地说:“彼此彼此。”时间长了,我们无话不谈。久而久之,他也逐渐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好”,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了质的变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学生一天一天有进步,我真正体会到这份光荣职业的真谛。
案例二:一天早上,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有几个同学围过来告状:Y借了我多少多少钱、Y也借了我的钱好长时间了不还等。我没有直接去问Y,而是在和Y聊天中了解到,因为Y不会合理消费,父母给的生活费早就花完,向同学借的钱一时也还不上。我听到这个情况感到很欣慰,因为Y是个本质很好、热情向上的孩子。后来,我又了解到Y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父亲脾气有时不太好,没多少文化,家境也不佳。鉴于此情况,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位同学。于是,我跟Y在一次谈话时说:“这事儿我得跟你家长沟通一下。” Y一听这话马上就急了:“不行!您说了他们会打我的。”我一听也为难了:告诉Y家长吧,Y会挨打;不说吧,借的钱怎么还上呢?然后我又跟Y做思想工作,最后结果是我们一起去Y家。见到Y的家长后,我说明了来意,Y的父母很感动,表示以后对孩子要多关心,不能再简单、粗暴。这样,帮Y把问题解决了。这个同学曾经对我说:“老师,您真好,能叫您一声妈妈吗?”我很是感动。我也告诉Y:“一个人一生都会犯错的,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努力去改正,你依然出色。”从那以后,Y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自尊了,自强了。从Y兴奋的眼神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真爱的力量,感悟到教师的真爱对学生是多么重要。
案例三: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还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给我的印象是:特别优秀,但是心事很重。她是一名女同学,在一次期中考试过后,我发现她很忧郁,我感觉很奇怪。于是,我找了其他同学了解情况,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过了几天,成绩公布后,她开始变得轻松了。这样的现象出现过好多次,我感觉她一定有什么解不开的心事。于是,我便开始找她聊天,聊学习、聊生活、聊家庭等。从中,我终于找到她忧郁的原因:一到考试心理就紧张,怕考砸了。考得不好,没脸见人,也不好向家长交代。我也从中感觉到越是优秀的学生,心理压力也越大。他们看重的是学生、老师、家长对他们的看法,他们自觉地把老师、家长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要求,为自己施加压力。这样下去,一旦压力过大难以承受,他们有时就会忧郁。为了帮她缓解压力,我和她的家长也进行了沟通。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心理调控能力很差,因此,不能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一旦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也要以鼓励为主。其实,孩子本身也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给他们一点空间、时间,他们会努力做好的。我的办法就是因利势导,悄悄暗示。要想解压,首先要学会分析自己的情况,分析造成压力的原因,以便找到恰当的对策。于是,我和她共同分析了她的优势与不足,她重新认识了自己:学习能吃苦耐劳,上进心很强,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能正确面对挫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她对自己分析得很透彻。我也对她提出了要求:要学会自我调控,要树立自信,不管遇到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学会交流。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她逐渐变得开朗了,也学会了化解、调控自己心理的压力。她成功了,我也为之感动。这也让我注意到,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也是学生最信任的人。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麦志强,潘海燕.班主任培训工作读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成才;班主任;爱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7-0098-01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有过自信也有过气馁。自信的是“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气馁的是“自己的一片真情,一番苦心用到一些学生身上,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但这些气馁,没有让我放弃拼搏与努力。虽然这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足以让我自豪与光荣。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厌学、不守纪律等的学生,我总会百分百地献出真情和爱心,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他们解决困难,致力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案例一: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名男同学,他有厌学情绪,脾气特别倔强,不爱与人交流。脾气比较倔强的学生,说得过重,反而适得其反。于是,我改变了战略战术——多谈心、多聊天,这是做学生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次遇见他都会主动地和他打声招呼,问他今天身体舒服不、有什么高兴或不愉快的事情、今天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等等。开始谈话结果不怎么理想,时间长了,他的态度也不那么强硬了。经过谈心交流,我发现他的一些爱好、特点,比如喜欢画画、喜欢打羽毛球等。于是,我更积极地走进他的生活。课下就和他打羽毛球,每次都玩得很痛快。我经常表扬他打得不错,他倒很谦虚地说:“彼此彼此。”时间长了,我们无话不谈。久而久之,他也逐渐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好”,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了质的变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学生一天一天有进步,我真正体会到这份光荣职业的真谛。
案例二:一天早上,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有几个同学围过来告状:Y借了我多少多少钱、Y也借了我的钱好长时间了不还等。我没有直接去问Y,而是在和Y聊天中了解到,因为Y不会合理消费,父母给的生活费早就花完,向同学借的钱一时也还不上。我听到这个情况感到很欣慰,因为Y是个本质很好、热情向上的孩子。后来,我又了解到Y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父亲脾气有时不太好,没多少文化,家境也不佳。鉴于此情况,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位同学。于是,我跟Y在一次谈话时说:“这事儿我得跟你家长沟通一下。” Y一听这话马上就急了:“不行!您说了他们会打我的。”我一听也为难了:告诉Y家长吧,Y会挨打;不说吧,借的钱怎么还上呢?然后我又跟Y做思想工作,最后结果是我们一起去Y家。见到Y的家长后,我说明了来意,Y的父母很感动,表示以后对孩子要多关心,不能再简单、粗暴。这样,帮Y把问题解决了。这个同学曾经对我说:“老师,您真好,能叫您一声妈妈吗?”我很是感动。我也告诉Y:“一个人一生都会犯错的,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努力去改正,你依然出色。”从那以后,Y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自尊了,自强了。从Y兴奋的眼神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真爱的力量,感悟到教师的真爱对学生是多么重要。
案例三: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还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给我的印象是:特别优秀,但是心事很重。她是一名女同学,在一次期中考试过后,我发现她很忧郁,我感觉很奇怪。于是,我找了其他同学了解情况,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过了几天,成绩公布后,她开始变得轻松了。这样的现象出现过好多次,我感觉她一定有什么解不开的心事。于是,我便开始找她聊天,聊学习、聊生活、聊家庭等。从中,我终于找到她忧郁的原因:一到考试心理就紧张,怕考砸了。考得不好,没脸见人,也不好向家长交代。我也从中感觉到越是优秀的学生,心理压力也越大。他们看重的是学生、老师、家长对他们的看法,他们自觉地把老师、家长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要求,为自己施加压力。这样下去,一旦压力过大难以承受,他们有时就会忧郁。为了帮她缓解压力,我和她的家长也进行了沟通。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心理调控能力很差,因此,不能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一旦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也要以鼓励为主。其实,孩子本身也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给他们一点空间、时间,他们会努力做好的。我的办法就是因利势导,悄悄暗示。要想解压,首先要学会分析自己的情况,分析造成压力的原因,以便找到恰当的对策。于是,我和她共同分析了她的优势与不足,她重新认识了自己:学习能吃苦耐劳,上进心很强,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能正确面对挫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她对自己分析得很透彻。我也对她提出了要求:要学会自我调控,要树立自信,不管遇到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学会交流。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她逐渐变得开朗了,也学会了化解、调控自己心理的压力。她成功了,我也为之感动。这也让我注意到,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也是学生最信任的人。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麦志强,潘海燕.班主任培训工作读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