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辞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鲜明、生动,因此不可能具体规定出有多少种手法,只是有的常用,有的不常用。这里我们提出两种不大常用、表现力却很丰富的修辞手法,供大家来参考。
一、倒装——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
有一个地主早晨起来散步,撞见一个偷着打鱼的农民。那地主说他是为了早餐而出来开胃的,他质问偷着打鱼的农民出来干什么。那农民极有礼貌地回答:“我是为了开胃而出来找早餐的。”
在这个爱尔兰民间故事中,农民的回答十分机智而合度。他的机智表现在十分善于使用倒装的修辞手法,把一个句子中两个关键词语的位置颠倒,从而收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这种手法可以把相反的观点表述得格外鲜明。马克思说:“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证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证明迷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25页)这一句话实际上也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战胜历史唯心主义的变化。巴尔扎克说:“现在的政府,缺点是过分要人去适应社会,而不想叫社会去适应人。”这对于资产阶级统治的批判已经深入到人性、人权的原则上去了。
这种手法可以把一件事情的两种可能的性质表述得水火不相容,从而促使人们去判断。英国诗人拜伦和他嫉妒、多疑的妻子实在合不来,因此而离异。上流社会对他的仇恨和攻击犹如滔滔恶浪,铺天盖地而来。拜伦冷静地思忖道:“假如人们的叽叽咕咕真有道理的话,我就不配住在英国;否则,英国就不配住我。”他果真远离祖国而去,参加了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直到后来人们把他的遗体运回祖国。
这种手法也是一种高明的抒情手段,可以把人们的内心感受表达得回肠荡气。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有这样一段自白:“巴尔扎克携带的手杖上刻着一句名言:‘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可是我的格言却是:‘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颓废的心态袒露无遗。闻一多的诗句写道:“我爱祖国的花,我爱如花的祖国。”赤子之心表露得多么深沉。
二、变换称谓的修辞效果
在一些优秀的作品中,常常见到一种手法,那就是对同一对象,作者有意地不断变换着称谓。例如,在夏衍的《包身工》开头,有这样两句:
(1)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还没有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2)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两千个左右衣服破烂而专替别人制造纱布的“猪猡”。
句中的“懒虫”“猪猡”指的就是包身工。这些侮辱性的称呼是带工老板使用的。作者借过来,加上引号,剔除侮辱性的含义,与她们“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相对照,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包身工们不但在经济上受到了超负荷的压榨,而且在人格上受到了践踏。
在这篇作品中,还有第三个称谓。老板娘用刚刚梳过头的油手把冲上冷水残粥、锅巴搅拌一下之后,“气烘烘地放在这些廉价的‘机器’们面前”。这个“机器”的称呼准确地揭示了包身工制度的性质:包身工们不过是厂家和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机器还有检修的时候,而包身工们只能一直做到死。
文章的末尾,作者深情地说:“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一声“小姑娘”的称呼,又寄寓了作者多少怜爱,蕴含着作者多少愤怒啊!
不仅叙述性的文章如此,论述性的文章也有这样的例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先后使用过“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位巨人”“(国际工人)协会的这位创始人”等多种称呼。这不仅使得行文有变化,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赞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可以说,没有这种手法,就没有屠格涅夫绝妙的散文诗《乞丐》。开始是“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档住了我。”看见他的外貌后,称呼改成了“不幸的人”。而文章的结尾,称呼变成了“我的兄弟”。我们看到,“乞丐”的称呼是从头至尾的,这是他的实际状况;但是在“我”心里,他已经从“衰弱的老人”“不幸的人”,最后到“我的兄弟”。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我”感受到人间温情的过程。所以,结尾处“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才这样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要是没有称呼的变化,这篇著名的散文诗还能存在吗?
(邓志军,四川新津中学)
一、倒装——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
有一个地主早晨起来散步,撞见一个偷着打鱼的农民。那地主说他是为了早餐而出来开胃的,他质问偷着打鱼的农民出来干什么。那农民极有礼貌地回答:“我是为了开胃而出来找早餐的。”
在这个爱尔兰民间故事中,农民的回答十分机智而合度。他的机智表现在十分善于使用倒装的修辞手法,把一个句子中两个关键词语的位置颠倒,从而收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这种手法可以把相反的观点表述得格外鲜明。马克思说:“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证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证明迷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25页)这一句话实际上也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战胜历史唯心主义的变化。巴尔扎克说:“现在的政府,缺点是过分要人去适应社会,而不想叫社会去适应人。”这对于资产阶级统治的批判已经深入到人性、人权的原则上去了。
这种手法可以把一件事情的两种可能的性质表述得水火不相容,从而促使人们去判断。英国诗人拜伦和他嫉妒、多疑的妻子实在合不来,因此而离异。上流社会对他的仇恨和攻击犹如滔滔恶浪,铺天盖地而来。拜伦冷静地思忖道:“假如人们的叽叽咕咕真有道理的话,我就不配住在英国;否则,英国就不配住我。”他果真远离祖国而去,参加了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直到后来人们把他的遗体运回祖国。
这种手法也是一种高明的抒情手段,可以把人们的内心感受表达得回肠荡气。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有这样一段自白:“巴尔扎克携带的手杖上刻着一句名言:‘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可是我的格言却是:‘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颓废的心态袒露无遗。闻一多的诗句写道:“我爱祖国的花,我爱如花的祖国。”赤子之心表露得多么深沉。
二、变换称谓的修辞效果
在一些优秀的作品中,常常见到一种手法,那就是对同一对象,作者有意地不断变换着称谓。例如,在夏衍的《包身工》开头,有这样两句:
(1)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还没有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2)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两千个左右衣服破烂而专替别人制造纱布的“猪猡”。
句中的“懒虫”“猪猡”指的就是包身工。这些侮辱性的称呼是带工老板使用的。作者借过来,加上引号,剔除侮辱性的含义,与她们“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相对照,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包身工们不但在经济上受到了超负荷的压榨,而且在人格上受到了践踏。
在这篇作品中,还有第三个称谓。老板娘用刚刚梳过头的油手把冲上冷水残粥、锅巴搅拌一下之后,“气烘烘地放在这些廉价的‘机器’们面前”。这个“机器”的称呼准确地揭示了包身工制度的性质:包身工们不过是厂家和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机器还有检修的时候,而包身工们只能一直做到死。
文章的末尾,作者深情地说:“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一声“小姑娘”的称呼,又寄寓了作者多少怜爱,蕴含着作者多少愤怒啊!
不仅叙述性的文章如此,论述性的文章也有这样的例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先后使用过“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位巨人”“(国际工人)协会的这位创始人”等多种称呼。这不仅使得行文有变化,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赞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可以说,没有这种手法,就没有屠格涅夫绝妙的散文诗《乞丐》。开始是“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档住了我。”看见他的外貌后,称呼改成了“不幸的人”。而文章的结尾,称呼变成了“我的兄弟”。我们看到,“乞丐”的称呼是从头至尾的,这是他的实际状况;但是在“我”心里,他已经从“衰弱的老人”“不幸的人”,最后到“我的兄弟”。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我”感受到人间温情的过程。所以,结尾处“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才这样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要是没有称呼的变化,这篇著名的散文诗还能存在吗?
(邓志军,四川新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