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帕金及李强教授的“缓冲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缓冲带层次”理论,并运用此理论来说明中国50年代出生的人历经的社会变迁,其中,缓冲带起了稳定社会的作用,但是各种缓冲带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中国目前处在改革与社会巨变的时代,社会流动规模在扩大,速度在加快,上升流动和下降流动频繁发生,我们要利用“缓冲带”理论为我们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字 冲缓带理论 50年代出生的人 社会分层
在社会流动的研究中,帕金提出了一个“社会文化缓冲带(a social and cultural buffer zone)”的理论,他认为,在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一个“社会文化缓冲带”,这个缓冲带是由大量的低层白领职业群体构成的。大量的社会流动时围绕缓冲带进行的,下降流动可以因为缓冲带的机制而转化为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国学者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及特点,总结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缓冲带的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李强教授对缓冲带理论的论述,其观点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基层组织“缓冲带”。我国的组织资源是极为强大和有效的。目前,在社会转型中,与老百姓联系最为密切的组织资源是城市里的街道、社区居委会,农村委员会等。比如说,近年来,居委会在辅助城市弱势群体,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照顾老弱病残,建立城市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协助城市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解决家庭困难、纠纷与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缓冲带功能。
第二,传统单位体制的“缓冲带”功能。下岗、离岗、内退等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与单位保持了一定的联系,不少单位在不同程度上为曾经过做过的职工提供了一些福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单位房屋体制改革,将原属于单位的住房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了职工。所以,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住房的自有比率在全世界位居前茅,而居民拥有住房的主要渠道就是“单位房改”。拥有自己的住房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所以,“单位房改”实际上也起到了社会缓冲的功能。
第三,政治身份群体“缓冲带”。在90年代中后期城市体制大转轨中,随着大批国有企业的转制,很多原来处在中间阶层地位上的国企职工经济地位明显下降。但是,这也氛围不同的情况,其中的某些群体,特别是具有传统优秀政治身份的群体,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一些社会照顾和福利,比如,市级以上的劳动模范、革命伤残人员、军属、烈属等受到了一些政策的保护。
第四,新的社会保障机制起到了缓冲带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城市里出现的地位下降群体或新的贫困层,国家逐步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保障机制。比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即对城市居民中的贫困阶层给与经济上的帮助。又比如,针对失业下岗,各个城市均建立了多种再就业机制,一些城市提出防止“零就业家庭”的出现,即保证家庭中至少有一个人就业、再比如,近来一些城市尝试在市民中建立“广覆盖”的医疗保障机制等。
第五,子女地位上升对于父母地位下降的补偿功能。帕金的研究证明,在西方国家,一代人的地位下降,从另一代人的地位上升中得到补偿。在我国,这种现象也很突出。改革以来,由于产业更替很快,很多中老年群体的技术被淘汰了,出现了明显的地位下降状况,但是,新生代由于受教育水平高、掌握新技术的速度快,因此,出现了某些新生代地位迅速上升的现象。笔者曾将此种现象称为“我国中等阶层的代际更替”,即认为改革以前的国营企业职工层在我国当时的社会是类似于中产的阶层,改革以后大部分衰落了,随着国有企业的解体而地位明显下降,但是,年轻的一代却迅速成长起来,所以,家庭中工作不久的孩子的收入明显超过父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里面有明显的待机补偿,这也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缓冲现象。
第六,家庭内部的经济互助,这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缓冲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同一家庭内部成员的上升和下降流动是很不一样的,常常出现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之间,有的人迅速致富,有的事业下岗的现象。在多数西方国家,兄弟姐妹之间是很少有经济往来的,缺少一种缓冲的机制。而在我国,家庭内部的经济互助、金钱帮助时十分普遍的。家庭中一个成员富起来了,父母就会出面调解,让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花湖使得下降流动的成员得到了经济补偿,缓解了他们的危机,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缓冲带机制。
但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现实,笔者认为李强教授提出的这几种缓冲带类型并不是处于同等强度的位置,发挥同等效应,而是有轻重之分。
基于帕金提出,李强教授根据中国特点发展的“文化缓冲带理论” ,笔者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提出“文化缓冲带层次”概念:
从历史及现实的角度,特别是中国有的“家、国、天下”的文化意识,几种类型的缓冲带中,按照“差序格局”的原理,一般情况下,首先起作用是“子女地位上升对于父母地位下降的补偿功能”,即“内部家庭”;其次是“亲戚朋友的经济互助”;再次是“工作单位”、“居住社区”、“社会组织”;最后才是国家政策的影响。本文试举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说明缓冲带的这种层次关系。
詹嫂(化名)出生于五十年代,该年代出生的人的非常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有人曾总结:“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赶上了非常的经历:出生是赶在建国初期;成长是赶在困难时期;念小学赶在非常时期;上中学赶在动乱时期;考大学赶在白卷推荐;找工作赶在上山下乡;谈婚恋赶在提倡晚婚;生孩子赶在计划生育;工作赶在低工资阶段;没几年赶在下岗再就业;育子女赶在高消费时期;孩子上学赶在教育放开时期;...... ” 。
无可避免,詹嫂也同样经历过文化大革命。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她刚上小学。
初中时,她参加过“学工、学农、学军”活动。
1975年,詹嫂升入中学读高中。与现在的高中生不一样,当时毕业生还不能直接考试上大学,只能“上山下乡”。
1977年,高中毕业时她理所当然地下乡了。
1979年,知识青年返城开始。詹嫂进入了国企——造船厂。而这期间,詹嫂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儿子。 也就从那时起,詹嫂的肩上就压上了一个重重的担子:孩子。
在造船厂,阿姨工作了14年。14年里,詹嫂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收获着她每一份劳动应得的报酬,用自己的双手,和丈夫一起,建立起一个温馨的小家,也照顾着自己聪明的孩子,一切看来似乎都那么稳定而美好。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造船厂由盛而衰,最终走上体制改革的道路,詹嫂也无可避免地遇到了她人生又一次大的转折:下岗。
习惯了铁饭碗,习惯了国家工人的编制,詹嫂极其不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文革、下乡都不算什么,最大的失落就是下岗!连生活都没有保障了。最重要的,孩子要上学,也没办法,只好靠四处打工生活。”下岗之后,为了一日三餐,为了儿子的学业,詹嫂抛开过去的矜持,放下所谓“端铁饭碗”的身段,开始了一段艰苦的日子。
那些年,在哥哥的介绍下她在某宾馆做过服务员;之后在地角开过零售店;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清洁工……“收入在800到1000之间,虽然是辛苦,但是为了孩子和这个家,我必须要坚持下去。”
从1977年到2011年,她有34年的工作经历。根据规定,女工人满50岁后可办理退休,领取社会保险金。詹嫂告诉我,再买完12年1-5月份的社保,她就可以退休了。恰好在今年,詹嫂的儿子大学毕业,进入社会。“曙光就在前面,终于熬完下岗的生活,也把儿子养大看他成人了,现在心情特别的轻松……”
与詹嫂一起的是她的两位小学同学——张嫂和李嫂。她们也都有詹嫂相似的经历:文革、上山下乡、进国企、下岗再就业,也同样为子女奔波了半辈子……
67年、77年、07年……这些人经历了一个个时代的开始、结束。2011年,我想也是这些人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她们也终于可以把悬着的心放下,开始享受生活。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这些母亲的人生或许有太多的坎坷变故和磨难,如今她们也终于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了,为了看得到的稳定收入,也为了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
詹嫂历经了急剧的社会变迁,几经地位的下降,但主要是由于子女考上大学了,有一份好的工作了,子女的地位上升了,她的心理上得到了很大满足,子女的成功对她是最大的补偿。不过除了子女地位上升的补偿作用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充当了缓冲带的作用。詹嫂下岗之后,首先站出来帮忙的是自己的哥哥,哥哥帮忙介绍了工作,也就是亲戚朋友经济互助“缓冲带”起的作用;其次是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机制起的作用,詹嫂50岁之后办理了退休,领取了社会保险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詹嫂的经历代表了50年代出生的拥有不平常经历的一代人,在他们的一生当中,下降流动是主流,种种“缓冲带”大大缓解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的不满和社会不适应,这也是中国当前还处于比较好的发展时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一个急剧变迁的社会,“缓冲带”层次原理可以为我们缓解社会危机、缓和社会冲突、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下降流动也可以因为缓冲带的机制而转化为社会稳定。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中国拥有自己特殊的“缓冲带”,而且各个缓冲带其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中国目前处在改革与社会巨变的时代,社会流动规模在扩大,速度在加快,上升流动和下降流动频繁发生,我们要利用“缓冲带”理论为我们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易丹,女,1981年9月15日生,汉族,江西南昌人。现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0级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关键字 冲缓带理论 50年代出生的人 社会分层
在社会流动的研究中,帕金提出了一个“社会文化缓冲带(a social and cultural buffer zone)”的理论,他认为,在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一个“社会文化缓冲带”,这个缓冲带是由大量的低层白领职业群体构成的。大量的社会流动时围绕缓冲带进行的,下降流动可以因为缓冲带的机制而转化为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国学者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及特点,总结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缓冲带的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李强教授对缓冲带理论的论述,其观点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基层组织“缓冲带”。我国的组织资源是极为强大和有效的。目前,在社会转型中,与老百姓联系最为密切的组织资源是城市里的街道、社区居委会,农村委员会等。比如说,近年来,居委会在辅助城市弱势群体,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照顾老弱病残,建立城市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协助城市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解决家庭困难、纠纷与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缓冲带功能。
第二,传统单位体制的“缓冲带”功能。下岗、离岗、内退等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与单位保持了一定的联系,不少单位在不同程度上为曾经过做过的职工提供了一些福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单位房屋体制改革,将原属于单位的住房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了职工。所以,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住房的自有比率在全世界位居前茅,而居民拥有住房的主要渠道就是“单位房改”。拥有自己的住房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所以,“单位房改”实际上也起到了社会缓冲的功能。
第三,政治身份群体“缓冲带”。在90年代中后期城市体制大转轨中,随着大批国有企业的转制,很多原来处在中间阶层地位上的国企职工经济地位明显下降。但是,这也氛围不同的情况,其中的某些群体,特别是具有传统优秀政治身份的群体,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一些社会照顾和福利,比如,市级以上的劳动模范、革命伤残人员、军属、烈属等受到了一些政策的保护。
第四,新的社会保障机制起到了缓冲带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城市里出现的地位下降群体或新的贫困层,国家逐步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保障机制。比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即对城市居民中的贫困阶层给与经济上的帮助。又比如,针对失业下岗,各个城市均建立了多种再就业机制,一些城市提出防止“零就业家庭”的出现,即保证家庭中至少有一个人就业、再比如,近来一些城市尝试在市民中建立“广覆盖”的医疗保障机制等。
第五,子女地位上升对于父母地位下降的补偿功能。帕金的研究证明,在西方国家,一代人的地位下降,从另一代人的地位上升中得到补偿。在我国,这种现象也很突出。改革以来,由于产业更替很快,很多中老年群体的技术被淘汰了,出现了明显的地位下降状况,但是,新生代由于受教育水平高、掌握新技术的速度快,因此,出现了某些新生代地位迅速上升的现象。笔者曾将此种现象称为“我国中等阶层的代际更替”,即认为改革以前的国营企业职工层在我国当时的社会是类似于中产的阶层,改革以后大部分衰落了,随着国有企业的解体而地位明显下降,但是,年轻的一代却迅速成长起来,所以,家庭中工作不久的孩子的收入明显超过父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里面有明显的待机补偿,这也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缓冲现象。
第六,家庭内部的经济互助,这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缓冲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同一家庭内部成员的上升和下降流动是很不一样的,常常出现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之间,有的人迅速致富,有的事业下岗的现象。在多数西方国家,兄弟姐妹之间是很少有经济往来的,缺少一种缓冲的机制。而在我国,家庭内部的经济互助、金钱帮助时十分普遍的。家庭中一个成员富起来了,父母就会出面调解,让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花湖使得下降流动的成员得到了经济补偿,缓解了他们的危机,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缓冲带机制。
但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现实,笔者认为李强教授提出的这几种缓冲带类型并不是处于同等强度的位置,发挥同等效应,而是有轻重之分。
基于帕金提出,李强教授根据中国特点发展的“文化缓冲带理论” ,笔者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提出“文化缓冲带层次”概念:
从历史及现实的角度,特别是中国有的“家、国、天下”的文化意识,几种类型的缓冲带中,按照“差序格局”的原理,一般情况下,首先起作用是“子女地位上升对于父母地位下降的补偿功能”,即“内部家庭”;其次是“亲戚朋友的经济互助”;再次是“工作单位”、“居住社区”、“社会组织”;最后才是国家政策的影响。本文试举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说明缓冲带的这种层次关系。
詹嫂(化名)出生于五十年代,该年代出生的人的非常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有人曾总结:“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赶上了非常的经历:出生是赶在建国初期;成长是赶在困难时期;念小学赶在非常时期;上中学赶在动乱时期;考大学赶在白卷推荐;找工作赶在上山下乡;谈婚恋赶在提倡晚婚;生孩子赶在计划生育;工作赶在低工资阶段;没几年赶在下岗再就业;育子女赶在高消费时期;孩子上学赶在教育放开时期;...... ” 。
无可避免,詹嫂也同样经历过文化大革命。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她刚上小学。
初中时,她参加过“学工、学农、学军”活动。
1975年,詹嫂升入中学读高中。与现在的高中生不一样,当时毕业生还不能直接考试上大学,只能“上山下乡”。
1977年,高中毕业时她理所当然地下乡了。
1979年,知识青年返城开始。詹嫂进入了国企——造船厂。而这期间,詹嫂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儿子。 也就从那时起,詹嫂的肩上就压上了一个重重的担子:孩子。
在造船厂,阿姨工作了14年。14年里,詹嫂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收获着她每一份劳动应得的报酬,用自己的双手,和丈夫一起,建立起一个温馨的小家,也照顾着自己聪明的孩子,一切看来似乎都那么稳定而美好。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造船厂由盛而衰,最终走上体制改革的道路,詹嫂也无可避免地遇到了她人生又一次大的转折:下岗。
习惯了铁饭碗,习惯了国家工人的编制,詹嫂极其不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文革、下乡都不算什么,最大的失落就是下岗!连生活都没有保障了。最重要的,孩子要上学,也没办法,只好靠四处打工生活。”下岗之后,为了一日三餐,为了儿子的学业,詹嫂抛开过去的矜持,放下所谓“端铁饭碗”的身段,开始了一段艰苦的日子。
那些年,在哥哥的介绍下她在某宾馆做过服务员;之后在地角开过零售店;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清洁工……“收入在800到1000之间,虽然是辛苦,但是为了孩子和这个家,我必须要坚持下去。”
从1977年到2011年,她有34年的工作经历。根据规定,女工人满50岁后可办理退休,领取社会保险金。詹嫂告诉我,再买完12年1-5月份的社保,她就可以退休了。恰好在今年,詹嫂的儿子大学毕业,进入社会。“曙光就在前面,终于熬完下岗的生活,也把儿子养大看他成人了,现在心情特别的轻松……”
与詹嫂一起的是她的两位小学同学——张嫂和李嫂。她们也都有詹嫂相似的经历:文革、上山下乡、进国企、下岗再就业,也同样为子女奔波了半辈子……
67年、77年、07年……这些人经历了一个个时代的开始、结束。2011年,我想也是这些人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她们也终于可以把悬着的心放下,开始享受生活。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这些母亲的人生或许有太多的坎坷变故和磨难,如今她们也终于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了,为了看得到的稳定收入,也为了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
詹嫂历经了急剧的社会变迁,几经地位的下降,但主要是由于子女考上大学了,有一份好的工作了,子女的地位上升了,她的心理上得到了很大满足,子女的成功对她是最大的补偿。不过除了子女地位上升的补偿作用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充当了缓冲带的作用。詹嫂下岗之后,首先站出来帮忙的是自己的哥哥,哥哥帮忙介绍了工作,也就是亲戚朋友经济互助“缓冲带”起的作用;其次是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机制起的作用,詹嫂50岁之后办理了退休,领取了社会保险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詹嫂的经历代表了50年代出生的拥有不平常经历的一代人,在他们的一生当中,下降流动是主流,种种“缓冲带”大大缓解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的不满和社会不适应,这也是中国当前还处于比较好的发展时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一个急剧变迁的社会,“缓冲带”层次原理可以为我们缓解社会危机、缓和社会冲突、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下降流动也可以因为缓冲带的机制而转化为社会稳定。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中国拥有自己特殊的“缓冲带”,而且各个缓冲带其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中国目前处在改革与社会巨变的时代,社会流动规模在扩大,速度在加快,上升流动和下降流动频繁发生,我们要利用“缓冲带”理论为我们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易丹,女,1981年9月15日生,汉族,江西南昌人。现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0级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