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
在全面实施体育新课标的今天,广大体育教师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新课程实践与研究。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已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可,一种既有集中指导又有生动、活泼、主动的教与学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这一指导思想是对学校教育本质功能的重要定位,它指明在课程的设计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客观评价等诸多方面加以解决。
一些教师重视教育科研的研究,重研讨、重互动的教研风气正在形成,已开始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体育课上逐步呈现活力。“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表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体育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为那些少数学生另设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让个体差异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发展,只有这样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研究方法及提高途径
1.充分预设,提高准备工作的实效性
首先,要做到精心备课,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思想。在新课标中,淡化了对技术动作规范的要求,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教师上课可以轻松了。教材在淡化动作规范的同时,对教师对教学的全局掌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重点由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转到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树立新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要充分认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实际上,教学预设就是过去所说的教学设计,再通俗点讲就是备课。备课就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同时设计好一份教学方案。以前强调不备课不能进课堂,现在仍然要做到不备好课不进课堂。因为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作出周密的策划。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何最多限度的张扬学生的个性,如何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形式,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新课题。
2.激发运动兴趣,多样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多形式,多手段引导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受益。教学内容设计的生活化是根据教材内容针对性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学习方式生活化,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和体验知识,而不是直接的、被动的去接受经验。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苏霍姆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其导人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把所学内容与生活融入一起,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3.自觉反思,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最后,做好课后反思,搞好教学评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后反思的内容很多,如课后主动征求学生对课上所学内容的反馈,对缺课学生了解其原因;当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需要时,考虑如何推广;当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需要时,应考虑如何改进;善于与同行交流与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写好课后小结,总结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吸收、筛选符合学生需要的观念和方法,从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方式。
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平时我们主要采取了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的同时不仅需要学生的参与,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小组评价的实施不仅锻炼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也使学生对自己的成员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师评价不仅是体育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评定,还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具体、准确的教学信息,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评价方法的改变,有力地推动了体育课改革的发展,也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教师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观念、知识、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应加强学习贯彻新课程,进行角色转变。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激发者、引领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努力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并非一日一时一课就能完成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贯彻新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进而赢得社会的认可。摆正体育学科的位置,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而共同努力奋斗。
在全面实施体育新课标的今天,广大体育教师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新课程实践与研究。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已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可,一种既有集中指导又有生动、活泼、主动的教与学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这一指导思想是对学校教育本质功能的重要定位,它指明在课程的设计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客观评价等诸多方面加以解决。
一些教师重视教育科研的研究,重研讨、重互动的教研风气正在形成,已开始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体育课上逐步呈现活力。“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表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体育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为那些少数学生另设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让个体差异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发展,只有这样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研究方法及提高途径
1.充分预设,提高准备工作的实效性
首先,要做到精心备课,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思想。在新课标中,淡化了对技术动作规范的要求,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教师上课可以轻松了。教材在淡化动作规范的同时,对教师对教学的全局掌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重点由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转到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树立新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要充分认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实际上,教学预设就是过去所说的教学设计,再通俗点讲就是备课。备课就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同时设计好一份教学方案。以前强调不备课不能进课堂,现在仍然要做到不备好课不进课堂。因为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作出周密的策划。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何最多限度的张扬学生的个性,如何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形式,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新课题。
2.激发运动兴趣,多样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多形式,多手段引导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受益。教学内容设计的生活化是根据教材内容针对性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学习方式生活化,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和体验知识,而不是直接的、被动的去接受经验。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苏霍姆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其导人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把所学内容与生活融入一起,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3.自觉反思,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最后,做好课后反思,搞好教学评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后反思的内容很多,如课后主动征求学生对课上所学内容的反馈,对缺课学生了解其原因;当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需要时,考虑如何推广;当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需要时,应考虑如何改进;善于与同行交流与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写好课后小结,总结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吸收、筛选符合学生需要的观念和方法,从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方式。
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平时我们主要采取了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的同时不仅需要学生的参与,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小组评价的实施不仅锻炼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也使学生对自己的成员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师评价不仅是体育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评定,还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具体、准确的教学信息,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评价方法的改变,有力地推动了体育课改革的发展,也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教师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观念、知识、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应加强学习贯彻新课程,进行角色转变。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激发者、引领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努力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并非一日一时一课就能完成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贯彻新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进而赢得社会的认可。摆正体育学科的位置,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而共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