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1979年中国取消过年始末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andra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7年,文革开始后的第一个春节,国务院宣布全国不放假,“革命化春节”一直持续到1979年。图为1967年春节。
  上海玻璃机器厂的倡议书
  1967年伊始,18岁的青年工人章仁兴所在的上海玻璃机器厂动员人们不回家,就地“抓革命,促生产”。上海玻璃机器厂总是得风气之先:第一个成立工人造反队、第一个夺了厂里的权。这一切,皆因出了个潘国平。潘国平曾与“四人帮”主犯王洪文共同发起成立了“工总司”,即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工总司”是全国第一个工人造反派组织,控制上海局面达10年之久,而一度,人们只知道“工总司”有个“潘司令”,不知道有“王(洪文)司令”。作为“老造反”,潘国平文革时红极一时,曾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常委。
  “工总司”成立那天,章仁兴跟厂里的人去看热闹,当场参加了造反队,而且当即扔下自行车,跟着队伍爬上火车进京讨说法,见证了炮打中共上海市委的“安亭事件”。对于春节不回乡的动员,作为造反派成员,章仁兴理所当然积极表了态。
  不久,他就被厂里管宣传和政工的造反派头头找了去,拿出一封以他的名义写的倡议书请他过目。倡议书写道:“我到底要不要回乡呢?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在我脑子里打转。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不回乡了。为什么我要做这样决定呢?我想,我是个革命工人,又是个造反队员,应当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做‘抓革命,促生产’的模范。”
  章仁兴被挑中并不是偶然的。他是厂里小有名气的造反队员,而且家在外地,每年都要回乡探母,这在以本地人为主的厂里是不多的,这就使得他成为春节不回家的豪情造反形象的最佳代言人。章仁兴没有任何犹豫地签了名,签字后的事,章仁兴就一无所知了。
  一封信“革了春节的命”
  1月25日,署名“章仁兴”的倡议书在“工总司”控制下的《解放日报》以“革命造反派来信”的形式登了出来:“在两条路线和夺权斗争进行得这样尖锐激烈的时刻,我们怎能丢下革命和生产,回乡去过春节呢?不能!不能!坚决不能!”该报同时刊登的还有国棉31廠“毛泽东思想战斗队”的类似来信,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宣布:春节算得了哈!我们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最盛大的节日来到了!
  国棉31厂,是上海造反派头头黄金海的娘家,跟潘国平的娘家上海玻璃机器厂一样,同为造反派的中坚力量。黄金海也是“工总司”的发起人之一,是王洪文的亲信,文革时曾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财贸组负责人、市总工会常务委员。从这一天开始,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刊登所谓“读者来信”和“倡议书”,开足马力大造舆论。上海“工总司”控制下的另一家报纸《文汇报》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战地黄花分外香》,深情地称赞“章仁兴”的话“说得多好啊”:回乡探亲,毕竟是私事,是小事;听毛主席的话,“抓革命,促生产”,巩固刚刚夺来的大权,才是公事,才是大事。仅仅4天之后的1月29日,中央便顺应“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发布了春节不放假的通知。北京火车站,宣传车开始反复广播该通知。许多准备回家探亲的人,立刻到车站售票处退票。从包头去杭州的一个干部在北京转车时听到广播,立刻换了回包头的车票。
  但这一年的年关,全国一浪高过一浪的夺权大戏,成了新年俗。“……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都统统见鬼去吧!我们工人阶级从来没有这些肮脏的习惯。”夺权大戏的高潮,发生在腊月二十六。往年正是家家户户“割年肉”开始准备年夜饭的日子。而1967年的这一天,上海不知有腊月二十六,只知道这是上海人民公社成立的纪念日——2月5日。这一天,全面夺权后的上海市造反派在人民广场召开了百万人参加的“上海人民公社”成立大会,宣布“一切权力归上海人民公社临时委员会”。张春桥任主任,姚文元、王洪文任副主任。章仁兴和刘其舜都在这百万大军的海洋里。
  没有年三十的春节
  虽然不放假,春节还是一天一天临近了。23岁的上海针织漂染一厂技术员刘其舜回家不久,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跟他同一个车间的小学同学小张。小张是来求助的。就在刚才,一个学生跑来给她的“反动学术权威”父亲通风报信,说造反派要在大年夜来抄家,过个“革命化的春节”。小张怕家里那些“封、资、修”的书籍被抄走,希望在刘其舜家暂存。他立即答应了。他现在还记得,其中有《莫泊桑短篇小说选》《红与黑》《基度山恩仇记》《三言二拍》等。
  刘其舜的哥哥姐姐们都还没下班回来,小张又急着回家,刘母就给他们俩做了简单的年夜饭。按照老家的风俗,先吃了宁波汤圆,甜食之后还要“漱漱口”,又吃了两口带鱼。吃完饭后,刘其舜送小张回家。她家住在弄堂口的过街楼上,在街上就能查看动静。见她家里很平静,机会又这么难得,两人就掉头继续逛马路。怕她难过,再说也不敢对文化大革命说三道四,一路上,刘其舜东扯西拉。尽管明知两人都有这么一点意思,但刘其舜不敢表白。他只敢在过马路的时候,口称“当心”,一把拉住她的手,随即放开。大多数的时候,两人只是默默地走着。
  街上,行人稀少,“中央文革小组来电”“一月革命万岁”“砸烂某某的狗头”“火烧、炮打、揪出”……的标语横幅和大字报到处可见。一路走来,没有任何过年的气氛。家家大门上不贴“招财进宝”和“福”字,改贴“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的春联。没有哪家敢在年夜饭前点烛焚香,摆上碗筷,供上六七个菜,磕头祭祖。那一天,没有最高指示出来,因而也没有鞭炮声。平时总在响的高音喇叭似乎也静止了。街头很平静。也许造反派也想过年吧?毕竟还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刘其舜这么猜测。1967年除夕,刘其舜走过的是亦真亦幻的青春岁月。
  晚上9点,刘其舜陪小张再次回去探听动向。还没到门口,就听见楼上传来乒乒乓乓的砸东西声和“老实交代”的吆喝声。两人远远看着,不敢靠近,小张只是默默地流泪。刘其舜又把她拉走了。他找不到安慰的话,只能陪着她一圈一圈地绕,同时一遍一遍地说:“别怕,别怕,有我在……”他说,当时反而产生了一种恋爱的感觉。两家之间步行只要15分钟,但这一晚,他们一直走了7个小时。等到楼上没有响动了,他才目送着小张上楼回家了。刘其舜并不知道,小张跟他将缘尽于此,因为她母亲执意要让她找个“成分”好一些的人。
  这时候已经是12点了。那年腊月是小月,除夕其实是大年二十九,紧接着就是大年初一。新的一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天气极冷,快要下雪了,初一还要正常上班呢。刘其舜在心里感叹:今年真倒霉,没有年三十。而在1967年除夕的寒冷中,唯一暖人的消息来自新华社,该报道指出:为了让大小金门等岛的同胞及蒋军官兵过春节,福建前线炮兵部队奉命在2月9日和11日两个单日停止炮击,以示关怀。
  1980年,中国全面恢复春节休假制度。(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老一辈也说,新一辈也说……”舞台上,来自贵州老年大学老干部文化艺术总团黔之韵艺术团50名老同志身着彩衣,精神矍铄,用快板、歌舞、时装表演等形式歌颂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拉开了“致敬改革开放唱响同步小康”——贵州老同志喜迎国庆文艺汇演的序幕。  9月28日下午,由贵州省委老干部局、贵州老年大学联合主办的“致敬改革开放唱响同步小康”——贵州老同志喜迎国庆文艺汇演在贵阳市小十字世纪星光剧场隆重举行。
期刊
更好看 更有品质  新年伊始的北京,天寒地冻,朔风刺骨,在中央电视台复兴路办公区的演播大厅里,却热浪滚滚、暖意融融,一派欢声笑语。1月10日、11日两个下午,在这里进行语言节目终审,被雪藏多日的春晚信息终于在这一时刻,率先通过语言节目揭开了第一幅面纱。  首都300多名大学生和相关专家作为特邀观众,见证了这一时刻。参加终审的10多个语言节目代表了本届春晚语言节目的整体水平。  从“家里”的父慈子孝
期刊
一个深秋初冬的下午,年迈病弱的母亲突然离开了我们。我没有想到母亲会走得这么快,思想上一点准备都没有。我的眼前时常会浮现母亲慈祥的面容,那些关于母亲点点滴滴的往事,令我久久不能平复。在万分悲痛和内疚中写下这篇文章,以寄托我对她深深的思念。  母亲生于1929年,卒于2017年,享年89岁。母亲从小家境贫寒,没进过校门,不识文化。嫁给从事铁路建设、煤矿开采、地质勘探工作的父亲后,跟随父亲辗转到过四川、
期刊
人生,没了健康,就没了一切!  现实的社会,是一个利益至上的社会。于是,我们为了钱,不断地忙碌。从白天到黑夜,从年轻到年迈,从黑发到白发,只要自己还有一丝力气,就绝不停下。于是,熊猫眼、皱纹、白头发、疾病,便早早地来到我们身上。  人生,原本是苦而短暂的,而你的做法让人生更加苦短。  我们为了挣钱,不断熬夜,可是健康允许吗?我们为了虚名,不断忙碌,可是身体允许吗?请你一定记得,有些东西,是你熬夜和
期刊
2015年5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将分别以“大陆领导人”“台湾领导人”身份,在新加坡举行会谈。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现任领导人第一次会面,被国内外高度关注。解决台湾问题,一直是两岸政府的夙愿,即使是在冷战最激烈的时期,彼此间的秘密接触也没有间断过。  上世纪50年代,蒋经国命李次白秘密前往大陆,以缓和大陆攻势  1950年,大陆战事基本平息,毛泽东等着手谋划武力攻台。蒋经国命李次白前往大陆,试探
期刊
李昌钰,华裔美国人、刑事鉴识专家、美国康涅狄格州科学咨询中心的名誉主席、康州纽海文大学终身教授、纽黑文大学法医学全职教授。至今已参与破获了六千多起犯罪案件,有媒体称他是现代的“福尔摩斯”,“让全世界凶手都睡不着觉的人”。自称什么恐怖现场都不怕的李昌钰,惟独怕他百岁的老母生气。  母亲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在李昌钰的心里,母亲的地位永远是最重的。他说:“在这世界上,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母亲。”  李
期刊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作为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将奖项授予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以表彰他们在我国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期刊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是家族代代相传的风尚,它体现了家族成员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它是整个家族气质的表现。早在《南史》卷二十二中就有“齐有人焉,于斯为盛。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箕裘不坠,亦云美矣”中就提到了“家风”是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良好的家风是家族成员一代一代积累而来,在俗世的生活中点滴浸润中形成的。  本文是一位普通的家庭近十年来过春节的活动,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一家人聚
期刊
2018年2月15日,是农历新年。也是合家团圆,除旧迎岁的时刻。在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过一个欢乐吉祥的中国年,是华夏儿女共同的期盼。在此,小编找了一些名人过年的逸闻旧事与大家分享。  老舍过年最爱春联 胡哥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素爱中国的对联艺术,尤其喜爱春联,在过年的时候,老舍曾经多次写春联,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老舍还曾经专门写文章称颂春联的特色,在文章中,他欣喜地写道:“欢度春节,要贴春联。大红的纸
期刊
2017年1月14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这位活了112岁的国宝级老人,留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他有光的一生,还有他最为世人称道的传奇爱情。而这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就是被称为“九如巷的张二小姐”的张允和。  她与周有光相识、相知、相爱、相伴长达78年,跨越了四分之三个世纪。历经风雨人生,他们的婚姻为世人呈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幸福不是你给的,是我们一起创造的  19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