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某校英语高级听力课程的教学现状,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听力教学的指导作用,从教材、教学模式、笔记、审题、练习和课后指导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教改的方式和方法。该分析研究旨在改善英语高级听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级听力教学 教材 教学模式 笔记
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语言应用技能,听始终被置于四项语言机能的首位。肖礼全认为,“这绝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对语言活动规律的自然的、真实的反映。(肖礼全,2006:109)”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听说能力较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满足这一社会需求,国内英语教育的重心开始从读写转向听说,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也由此确立。“如何从教学方法论上对听力教学进行新的探索,为英语听力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可操作的建议和参考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和从事英语教育方面的学者面对的重要课题。(肖礼全,2006:110)”
1. 有关高级听力教学
笔者所在大学是一所应用型大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非常强调语言的口头交际能力,在基础阶段重视夯实基础,听说课所占比重较大,三年级时学生每周有两课时的高级听力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和水平,也为四年级时参加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做好准备。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下简称TEM 8) 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衡量的一种外语水平考试,它是目前我国体现最高英语水平的等级考试,现已成为衡量各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
笔者所在学校自参加TEM8考试以来,几乎每年的通过率均能超过全国通过率,但从听力部分得分来看,2009年TEM8听力第一部分Mini-lecture的全国平均得分和我校学生的平均分均为3.69(总分为10分),未达到及格标准。2008年该部分的全国平均得分为4.61,我校学生的平均分为4.29,低于全国平均分。从这两年的考试情况看,学生听力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三年级的高级听力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吉棠(2003)曾指出,高年级听力教学的根本任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上海交通大学杨惠中教授也提出教师应该探索各种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形式,包括任务型教学、课题型教学、交际型教学,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高级听力教学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课程,也是很难上好的一门课。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每周两课时的有限时间,如何设计最适合学生的听力任务,从而确保听力教学质量,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问题。
2. 问卷调查及发现
针对TEM8听力得分较低这一现状,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英语高级听力教学情况,笔者在所教授的两个英语专业三年级班级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目的是就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听力教材、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增强学生应考TEM8的能力等方面展开调查,共有56人参与问卷,有效问卷56份。数据统计结果反映出一些现行高级听力教学中的问题,也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个方向。
发现一,学生对视频听力有明显的偏好。这种偏好提醒我们,听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或语音教室,适当给学生补充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视频听力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过,尽管有96%的学生认为视频能帮助他们理解听力内容,也有学生指出,有些视频会干扰思考,影响答题。所以作为教师,应全面分析视频和音频教学的利与弊,尽量用那些干扰作用较小的材料,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视听练习或任务。
发现二, 96%的学生坦言他们在听力课上容易开小差,频率从1-2次(占48%)到多得数不清(占4%)不等。确实,听力课是教师比较难把握的一门课,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80分钟的课程充满趣味和质量是值得每位听力教师探讨的问题。同时问卷也显示,对听力材料本身缺乏兴趣是最大的导致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占72%;也有少数学生把状态不好,比如“听力课放在上午第一节,还处于昏睡状态,不清醒”等列为主要原因,所以明确学生的总体状态,在最恰当的时间进行听力训练,也是我们追求的最佳效果。
发现三,针对学校现在使用的Listen to This 3这本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也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在内容和题目设计方面,有77%的学生认为这套教材不好,理由是内容太旧,跟不上时代,脱离现实,缺乏背景知识,学起来很累;在难度方面,55%的学生认为教材比较难;20%认为教材很难;只有25%的学生认为难度中等,适合大三的学生。既然有近80%的学生认为教材偏难,那么课堂学习掌握情况又怎样呢?笔者通过问卷发现,将近一半的学生能掌握的内容都在50%以内,也就是说教师上两节课,但有一半的学生只掌握了一节课的内容,长此以往,一个学期下来,本来学时就少的听力课程如何能保证其效果呢?这也是值得听力教师去考虑的问题。
发现四,将近60%的学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补充最新的时事新闻,跟进时代,因为Listen to This 3这套教材中的内容大都是1986-1987年间的新闻内容,大三的学生那个时候大都未出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甚少,更别说听懂语速约为200w/m的NPR新闻并正确答题了。还有20%的学生觉得可以在课堂上补充和考试,如TEM8和高级口译相关的内容,方便他们取得证书,这也是很实际的一种学习形式。 在大三上半学期的听力教学中,笔者每周都针对性地给学生补充当今的时事新闻,出问答题、总结题、填空题、翻译题等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下半学期,考虑到四年级时学生没有听力课,却要参加TEM8考试的大环境,我每单周仍给学生补充时事新闻,每双周时补充TEM8的练习,如note-taking & gap-filling,教授学生记笔记的方法,填空的技巧;还适当补充高级口译听译题的练习,加强他们记笔记和翻译的能力,效果比较显著。训练9周后有超过80%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note-taking能力有所提高,笔者在学期末给学生做了两份TEM8真题,发现答题正确率有较明显的提高,学生所记笔记也较之前完整、全面。
3. 调查结果对听力教学的指导作用
以上通过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发现的问题反映了现在英语高级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情况,应该能给我们指明改进的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听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3.1教材
杨惠中教授认为,“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建设。” 叶慧瑛(2000)提出“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套好的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通向教学目标的必经之路。”任素贞(2003)也提出“听力教材要尽量能反映快速变化的时代,全国大学外语教材应多样化,具有多层次性,每套教材的使用周期要缩短,要有开放性;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方法、教育思想。”
目前国内市场上英语听力方面的教材很多,但一般只针对基础阶段,真正适合高年级听力教学的教材很少,Listen to This 3算是用得最多、最久的一套。鉴于目前听力教材不能适应高年级学生需求的情况,我们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增加课堂辅助材料,如BBC,VOA,CNN,CCTV 等电台及电视节目,在筛选时遵循真实性、渐进性、多样性、趣味性等原则,在内容、语速、题材、体裁等方面,尽量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并预先设计好有针对性的练习,布置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参与听力课堂教学活动时,对所学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王国华(1996)提出,“辅助教材资料的选用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接触材料,扩大知识面。”多种辅助教材的使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调整了知识结构, 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接受, 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过去两年的高级听力教学中,通过不同途径针对性地给学生补充最新的时事报道,设计有趣、有效的听力任务,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每次抽查都有很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并加强了课堂教学。
3.2 教学模式
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听力教学模式为听——反应——检查,叶慧瑛(2000)提出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如录像、多媒体听力教学光盘、英语经典影片等) 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结合,使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既生动直观,又具有交互性。“通过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将知识信息传达给学生,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眼、耳、脑等感官,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视听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也使听力课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了提高。(叶慧瑛,2002) ”
肖礼全在总结和借鉴各种听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听力教学的一般模式,把整个听力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和六个步骤,听前阶段包括准备和教师分配任务两个步骤;听中阶段包括学生听和实施边听边做的任务;听后阶段包括学生实施听的过程结束后才能实施的任务、教师观察和帮助、教师检查以及可能组织的整合语言机能后续任务(肖礼全,2006)。这一模式比较详细、全面地给听力教师指明了教改的方法和方向。
3.3 笔记
在高级听力教学中,学生所听文章的篇幅一般都比较长,TEM8考试中的Mini-lecture和Interview长度也在800-900词左右,每次考试Mini-lecture部分得分总是不高,有许多学生反映笔记记不下来是一大原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学生记笔记的能力是极其必要的。
邹申等(1996)强调,在高年级阶段各校仍需在教学中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听能等等。听力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记笔记、对所听内容做归纳概括等。
叶慧瑛(2002)通过研究发现,“在听中阶段,学生做与不做听力笔记,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听力笔记中所记录、储存的重要信息,可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听材料的基础上,记忆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或反应。且边听边记,使学生手、脑、耳、眼并用,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音,加快反应速度。此外,在基础阶段逐渐养成做听力笔记的习惯,可为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做好英语专业讲座笔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学生进行一些听力笔记技巧训练,是极为必要的。”
陈吉棠也指出,在收听较长篇幅的文章时,仅靠人的大脑记忆从一次性的音响信号中全面捕捉所收听的内容,那是很难做到的事,必须采取头脑记忆与笔头记录相结合的记忆方法,双管齐下,灵活运用。但同时他也指出,无论采用何种记录方法,都应该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以脑记为主,笔记为辅的原则和采用最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的原则。
笔者在过去两年中担任英语专业高级听力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参与了TEM8考试的辅导,训练学生听讲座记笔记的能力一直是一项教学重点,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笔记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要点记忆;根据文章结构,以大纲形式层层推进;为保证记忆速度,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缩写、简写符号等。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纠正了过去错误的笔记方法,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做笔记。
3.4审题
审题主要在听前及听中两个阶段进行。在听前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了解的背景知识、标题和书面练习等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或通过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激活背景图示,对听力材料进行分析和预测。在听中阶段,学生可以在听前预测的基础上运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知识,边听边对原有预测进行证实、修正或作进一步的推测。
王守元,苗兴伟(2003)提出,教师可以在听力训练开始之前,提出与听力材料相关的问题或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每一次听力训练的目的和要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且可以带着问题和任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听力训练活动中去。叶慧瑛(2006) 也指出“在外语学习中,面对一段听力材料,预测能力越强,理解就越容易。因此,学会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有根有据的预测,可以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捕捉所期待的内容,减少盲目的记忆负荷,提高理解的准确性。”
3.5练习
由于听力活动的特殊性,教师很难监控学生参与听力活动的程度,因此有必要设计出有效、有趣的听力练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肖礼全指出,“除了要尽可能地采用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听力内容以外,还要始终坚持听力活动与任务的形式多样化原则,要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设计难度不同、形式各异的听力活动,避免长时间采用同一种活动形式,要采用不同的活动组合,按不同的顺序,不断翻新花样,使学生对听力活动保持兴趣和新鲜感。(肖礼全,2006:130)”
练习的设计可以分听前、听中和听后三个阶段,在听后阶段,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模仿、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将听、说、读、写等技能结合起来,以听力技能的培养促进其他各项技能的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听力过程中巧妙地使用暂停键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在听音过程中,特别是听较长篇幅的文章时,往往容易走神、疲倦,教师在关键地方使用暂停,提出新的问题,可以不断地刺激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6课后指导
王守元,苗兴伟(2003)指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仅靠每周两课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平时的听力学习习惯,每天收听英语广播,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听力任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放语音教室供学生进行视听训练,定期给学生播放外国原版影视作品。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分阶段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视听材料。学生则必须每日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后听音,并做好笔记,教师可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笔者所在学校英语高级听力课程的教学现状,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听力教学的指导作用,分别从教材、教学模式、笔记、审题、练习和课后指导六个方面提出了听力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以此指导今后的教学。
该分析研究对于改善高校高级听力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调查范围较窄,未涉及到全校的高年级学生,覆盖面还不够广, 因此所得出的结论只是初步的,但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会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科研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陈吉棠,英语专业八级听力教学训练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3(8)。
任素贞,策略教学法与外语听力教学[J],《外语界》,2003(2)。
王国华, 外语高级听力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J], 《外语电化教学》, 1996(4)。
王守元;苗兴伟,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8)。
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叶慧瑛,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改革新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2(8)。
邹申;陈汉生;黄素华,1995年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分析[J],《外语界》,1996(1)。
关键词:高级听力教学 教材 教学模式 笔记
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语言应用技能,听始终被置于四项语言机能的首位。肖礼全认为,“这绝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对语言活动规律的自然的、真实的反映。(肖礼全,2006:109)”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听说能力较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满足这一社会需求,国内英语教育的重心开始从读写转向听说,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也由此确立。“如何从教学方法论上对听力教学进行新的探索,为英语听力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可操作的建议和参考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和从事英语教育方面的学者面对的重要课题。(肖礼全,2006:110)”
1. 有关高级听力教学
笔者所在大学是一所应用型大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非常强调语言的口头交际能力,在基础阶段重视夯实基础,听说课所占比重较大,三年级时学生每周有两课时的高级听力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和水平,也为四年级时参加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做好准备。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下简称TEM 8) 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衡量的一种外语水平考试,它是目前我国体现最高英语水平的等级考试,现已成为衡量各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
笔者所在学校自参加TEM8考试以来,几乎每年的通过率均能超过全国通过率,但从听力部分得分来看,2009年TEM8听力第一部分Mini-lecture的全国平均得分和我校学生的平均分均为3.69(总分为10分),未达到及格标准。2008年该部分的全国平均得分为4.61,我校学生的平均分为4.29,低于全国平均分。从这两年的考试情况看,学生听力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三年级的高级听力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吉棠(2003)曾指出,高年级听力教学的根本任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上海交通大学杨惠中教授也提出教师应该探索各种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形式,包括任务型教学、课题型教学、交际型教学,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高级听力教学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课程,也是很难上好的一门课。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每周两课时的有限时间,如何设计最适合学生的听力任务,从而确保听力教学质量,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问题。
2. 问卷调查及发现
针对TEM8听力得分较低这一现状,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英语高级听力教学情况,笔者在所教授的两个英语专业三年级班级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目的是就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听力教材、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增强学生应考TEM8的能力等方面展开调查,共有56人参与问卷,有效问卷56份。数据统计结果反映出一些现行高级听力教学中的问题,也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个方向。
发现一,学生对视频听力有明显的偏好。这种偏好提醒我们,听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或语音教室,适当给学生补充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视频听力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过,尽管有96%的学生认为视频能帮助他们理解听力内容,也有学生指出,有些视频会干扰思考,影响答题。所以作为教师,应全面分析视频和音频教学的利与弊,尽量用那些干扰作用较小的材料,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视听练习或任务。
发现二, 96%的学生坦言他们在听力课上容易开小差,频率从1-2次(占48%)到多得数不清(占4%)不等。确实,听力课是教师比较难把握的一门课,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80分钟的课程充满趣味和质量是值得每位听力教师探讨的问题。同时问卷也显示,对听力材料本身缺乏兴趣是最大的导致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占72%;也有少数学生把状态不好,比如“听力课放在上午第一节,还处于昏睡状态,不清醒”等列为主要原因,所以明确学生的总体状态,在最恰当的时间进行听力训练,也是我们追求的最佳效果。
发现三,针对学校现在使用的Listen to This 3这本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也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在内容和题目设计方面,有77%的学生认为这套教材不好,理由是内容太旧,跟不上时代,脱离现实,缺乏背景知识,学起来很累;在难度方面,55%的学生认为教材比较难;20%认为教材很难;只有25%的学生认为难度中等,适合大三的学生。既然有近80%的学生认为教材偏难,那么课堂学习掌握情况又怎样呢?笔者通过问卷发现,将近一半的学生能掌握的内容都在50%以内,也就是说教师上两节课,但有一半的学生只掌握了一节课的内容,长此以往,一个学期下来,本来学时就少的听力课程如何能保证其效果呢?这也是值得听力教师去考虑的问题。
发现四,将近60%的学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补充最新的时事新闻,跟进时代,因为Listen to This 3这套教材中的内容大都是1986-1987年间的新闻内容,大三的学生那个时候大都未出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甚少,更别说听懂语速约为200w/m的NPR新闻并正确答题了。还有20%的学生觉得可以在课堂上补充和考试,如TEM8和高级口译相关的内容,方便他们取得证书,这也是很实际的一种学习形式。 在大三上半学期的听力教学中,笔者每周都针对性地给学生补充当今的时事新闻,出问答题、总结题、填空题、翻译题等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下半学期,考虑到四年级时学生没有听力课,却要参加TEM8考试的大环境,我每单周仍给学生补充时事新闻,每双周时补充TEM8的练习,如note-taking & gap-filling,教授学生记笔记的方法,填空的技巧;还适当补充高级口译听译题的练习,加强他们记笔记和翻译的能力,效果比较显著。训练9周后有超过80%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note-taking能力有所提高,笔者在学期末给学生做了两份TEM8真题,发现答题正确率有较明显的提高,学生所记笔记也较之前完整、全面。
3. 调查结果对听力教学的指导作用
以上通过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发现的问题反映了现在英语高级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情况,应该能给我们指明改进的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听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3.1教材
杨惠中教授认为,“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建设。” 叶慧瑛(2000)提出“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套好的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通向教学目标的必经之路。”任素贞(2003)也提出“听力教材要尽量能反映快速变化的时代,全国大学外语教材应多样化,具有多层次性,每套教材的使用周期要缩短,要有开放性;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方法、教育思想。”
目前国内市场上英语听力方面的教材很多,但一般只针对基础阶段,真正适合高年级听力教学的教材很少,Listen to This 3算是用得最多、最久的一套。鉴于目前听力教材不能适应高年级学生需求的情况,我们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增加课堂辅助材料,如BBC,VOA,CNN,CCTV 等电台及电视节目,在筛选时遵循真实性、渐进性、多样性、趣味性等原则,在内容、语速、题材、体裁等方面,尽量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并预先设计好有针对性的练习,布置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参与听力课堂教学活动时,对所学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王国华(1996)提出,“辅助教材资料的选用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接触材料,扩大知识面。”多种辅助教材的使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调整了知识结构, 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接受, 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过去两年的高级听力教学中,通过不同途径针对性地给学生补充最新的时事报道,设计有趣、有效的听力任务,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每次抽查都有很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并加强了课堂教学。
3.2 教学模式
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听力教学模式为听——反应——检查,叶慧瑛(2000)提出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如录像、多媒体听力教学光盘、英语经典影片等) 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结合,使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既生动直观,又具有交互性。“通过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将知识信息传达给学生,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眼、耳、脑等感官,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视听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也使听力课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了提高。(叶慧瑛,2002) ”
肖礼全在总结和借鉴各种听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听力教学的一般模式,把整个听力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和六个步骤,听前阶段包括准备和教师分配任务两个步骤;听中阶段包括学生听和实施边听边做的任务;听后阶段包括学生实施听的过程结束后才能实施的任务、教师观察和帮助、教师检查以及可能组织的整合语言机能后续任务(肖礼全,2006)。这一模式比较详细、全面地给听力教师指明了教改的方法和方向。
3.3 笔记
在高级听力教学中,学生所听文章的篇幅一般都比较长,TEM8考试中的Mini-lecture和Interview长度也在800-900词左右,每次考试Mini-lecture部分得分总是不高,有许多学生反映笔记记不下来是一大原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学生记笔记的能力是极其必要的。
邹申等(1996)强调,在高年级阶段各校仍需在教学中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听能等等。听力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记笔记、对所听内容做归纳概括等。
叶慧瑛(2002)通过研究发现,“在听中阶段,学生做与不做听力笔记,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听力笔记中所记录、储存的重要信息,可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听材料的基础上,记忆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或反应。且边听边记,使学生手、脑、耳、眼并用,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音,加快反应速度。此外,在基础阶段逐渐养成做听力笔记的习惯,可为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做好英语专业讲座笔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学生进行一些听力笔记技巧训练,是极为必要的。”
陈吉棠也指出,在收听较长篇幅的文章时,仅靠人的大脑记忆从一次性的音响信号中全面捕捉所收听的内容,那是很难做到的事,必须采取头脑记忆与笔头记录相结合的记忆方法,双管齐下,灵活运用。但同时他也指出,无论采用何种记录方法,都应该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以脑记为主,笔记为辅的原则和采用最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的原则。
笔者在过去两年中担任英语专业高级听力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参与了TEM8考试的辅导,训练学生听讲座记笔记的能力一直是一项教学重点,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笔记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要点记忆;根据文章结构,以大纲形式层层推进;为保证记忆速度,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缩写、简写符号等。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纠正了过去错误的笔记方法,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做笔记。
3.4审题
审题主要在听前及听中两个阶段进行。在听前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了解的背景知识、标题和书面练习等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或通过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激活背景图示,对听力材料进行分析和预测。在听中阶段,学生可以在听前预测的基础上运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知识,边听边对原有预测进行证实、修正或作进一步的推测。
王守元,苗兴伟(2003)提出,教师可以在听力训练开始之前,提出与听力材料相关的问题或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每一次听力训练的目的和要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且可以带着问题和任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听力训练活动中去。叶慧瑛(2006) 也指出“在外语学习中,面对一段听力材料,预测能力越强,理解就越容易。因此,学会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有根有据的预测,可以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捕捉所期待的内容,减少盲目的记忆负荷,提高理解的准确性。”
3.5练习
由于听力活动的特殊性,教师很难监控学生参与听力活动的程度,因此有必要设计出有效、有趣的听力练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肖礼全指出,“除了要尽可能地采用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听力内容以外,还要始终坚持听力活动与任务的形式多样化原则,要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设计难度不同、形式各异的听力活动,避免长时间采用同一种活动形式,要采用不同的活动组合,按不同的顺序,不断翻新花样,使学生对听力活动保持兴趣和新鲜感。(肖礼全,2006:130)”
练习的设计可以分听前、听中和听后三个阶段,在听后阶段,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模仿、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将听、说、读、写等技能结合起来,以听力技能的培养促进其他各项技能的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听力过程中巧妙地使用暂停键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在听音过程中,特别是听较长篇幅的文章时,往往容易走神、疲倦,教师在关键地方使用暂停,提出新的问题,可以不断地刺激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6课后指导
王守元,苗兴伟(2003)指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仅靠每周两课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平时的听力学习习惯,每天收听英语广播,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听力任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放语音教室供学生进行视听训练,定期给学生播放外国原版影视作品。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分阶段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视听材料。学生则必须每日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后听音,并做好笔记,教师可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笔者所在学校英语高级听力课程的教学现状,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听力教学的指导作用,分别从教材、教学模式、笔记、审题、练习和课后指导六个方面提出了听力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以此指导今后的教学。
该分析研究对于改善高校高级听力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调查范围较窄,未涉及到全校的高年级学生,覆盖面还不够广, 因此所得出的结论只是初步的,但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会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科研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陈吉棠,英语专业八级听力教学训练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3(8)。
任素贞,策略教学法与外语听力教学[J],《外语界》,2003(2)。
王国华, 外语高级听力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J], 《外语电化教学》, 1996(4)。
王守元;苗兴伟,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8)。
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叶慧瑛,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改革新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2(8)。
邹申;陈汉生;黄素华,1995年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分析[J],《外语界》,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