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切勿忽略诵读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08050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的四种基本能力:“读、写、听、说”,读占首位,可见读对于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运用科学的诵读方法充分感悟语文魅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提高阅读 记忆和写作能力 培养 提升学生语感能力 塑造学生人文精神
  诵读,即念诗文,朗读、背诵之意。意义是语文的内容,声音是语文的形式之一,好的内容都要通过好的形式来表达,因此诵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加强诵读能够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我国古人很重视诵读,认为诵读是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堂上朗朗,终日不绝。”家中有勤奋学习的孩子,每日书声琅琅,这实在是很好的事。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文心》中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功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可见,加强诵读教学,是非常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
  首先,诵读对于提高阅读、记忆和写作能力都是比较好的方法。众所周知,感觉器官对于大脑的刺激最强烈的方式是多种感觉器官的共同作用。多种感官刺激有利于加深大脑的知觉记忆,尤其是在语言学习领域内,从语言生成角度讲,诵读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组成和组合规律,促进学生对语言内涵的感性认识,包括语言的语义场语义体和语言的适用范围。鲁迅先生曾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意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意,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所以,诵读不仅符合语言学习规律,而且对于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养深厚笔融文白的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
  其次,诵读的重要还表现在培养、提升学生语感能力上。现代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更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能力。而语文这一学科,有别于其他的学科,有作为母语的本身特点。所谓“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诵读不仅是语感的基本训练方式之一,又是美感的积累过程之一。而语言中美感,是语感组成的核心内容。一篇精美的佳作,学生反复诵读,凭借各种感官刺激调动大脑的联想和想象,产生语言的揣摩和迁移,再现语言的美感,从而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再创造,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感受能力。
  再次,诵读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上。现代语文教育观认为: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因此,诵读不仅是对这种工具的熟悉运用过程,更是对这种工具上所承载的人文精神的直接解读和吸收,诵读体会,不只是心灵的感受,还包括身体的感受。正所谓“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文章不读也不知其美。”唯有达到自身的感受,认识才是真实具体深切的。在诵读中体会古今中外的人文精神,这是语文老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经验告诉我们,好的文章,只读一遍是读不出味道来的,像《出师表》等古代文学名篇,非经熟读成诵,要想深刻理解其中词句,品味其含义,感受其气势是不可能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进行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
  音读:要求学生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尤其是生字、难字和易读错的字,读清句读。
  意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边读边引导弄懂重要字句的含义,弄清语句的内容。
  情读:在读准字音和弄懂字义的基础上,联系作者的思想生平和创作背景,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去,富有感情地读。
  美读:深刻领悟诗文中的情感,体会艺术手法,融入个人认识,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生通过这些富有变化的诵读,再加上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多媒体课件中的名家朗诵,就能初步感受到诗文中的形象美、语言美和意境美,获得一种审美体验。
  总之,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小说语言的个性化散文语言的抒情性议论文语言的逻辑性记叙文语言的叙述性,这些都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明证。
  值得欣慰的是,诵读的价值在经历一番长时间的跌落之后重新上扬,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明确表示:“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语言宝库。许多名篇,读之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应当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讷,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
  编辑/赵军
其他文献
【摘要】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当然是学校工作的首位。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占学校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课堂教学,因而,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初中物理 德育教育  根据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由中学教育目的决定的,也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所明确要求的,物理学本身具有德育教育的因数。作为一名初中物
【摘要】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思想道德教育,思想决定行为。一个人如果在思想道德上出了偏差,那么既便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很强的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也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所用。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只有加强思想品质和社会道德的教育,才能在素质教育中抓住核心,才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政治  一、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认清历史责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继
有机硫化物正极材料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低价格、分子结构可以设计等优点,但同时存在正极放电产物易于溶解在电解液中,造成正极塌陷,循环性能降低的不足。针对该正极材料的缺点,我们设计并合成了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一多硫代聚苯乙烯,该材料以聚苯乙烯为骨架,储能基团一多硫链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形成高度交联的网状结构。充放电过程中,侧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
【摘要】教学细节是构成课堂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细节虽小,却能以小见大,透射出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看到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处理好教学中的细节,也就能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细节  对于教学细节,我有几点感悟。先看几则教学生活场景:  细节一:课前五分钟,语文书一翻,就潇洒走向教室  语文教学效果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超高强、低脆性、耐久性优异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水泥基材料。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制成本太高,限制了其应用的推广。本文作者针对我国的原材料情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的复合材料,由于纳米粒子的一些特性,使得该类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目前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领域中,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工业开发都十分活跃的
【摘要】针对一些学生厌学语文,上课不专心、忽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及一些语文老师感觉讲课吃力、感觉授课没激情,抱怨学生不想听他们的课等这些现象。我在文章中加以了分析和探究,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掌握好“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情愫”问题。  【关键词】语文 情愫 培养  常常听到有的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我们挨着时间盼下课”;常常听到有的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说:“这节课学生死气沉沉” “学
该文研究了凝胶注模成型碳化硅陶瓷的烧结和性能.实验讨论了碳化硅陶瓷的烧结工艺条件,探讨了LaO-YO二元系统和AlO-LaO-YO三元系统对凝胶注模成型碳化硅陶瓷烧结性的影响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