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静守在文学的边城到走进历史博物馆,沈从文并没有以消极退隐的方式以求自保。只是在一种不作广告,不事声张,旁人迷惑不解,自身也默默无语状态中,开始向另一片天地的艰难跋涉。
1985年,美国女记者去采访沈从文,问他文革的情况。沈从文淡淡地说:“我在文革里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女记者很感动,走过去拥着他的肩膀说了句:“您真的受苦受委屈了!”不料,沈从文抱着女记者的胳膊,嚎啕大哭起来。
晚年,林斤澜和汪曾祺常去看望,沈从文木然,看电视一看就是半天。有时忽然冒出一句话:“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这句话,也成了他的遗言。沈从文跟随着中国历史的巨浪不断翻滚,他有过最顶峰的时期,却经历过动荡不堪的岁月。但,沈从文始终选择对这个世界保持缄默,不论是那个时代还是对他被迫放下的文学。
“读好书,救救国家!”
1921年,沈从文离开家乡,去了北京,投靠当时正在北京的大姐沈岳鑫和姐夫田真一。
田真一见到沈从文,便问:“你怎么到这里来了?你来北京,作什么的?”沈从文老实地回答:“我来寻找理想,想读点书。”
见沈从文一副天真浪漫神气,田真一苦笑起来,“你有什么理想?怎么读书?你可知道,北京城目下就有一万大学生,毕业后无事可作,愁眉苦脸不知何以为计。大学教授薪水十折一,只36块钱一月,还是打拱作揖联合罢教软硬并用得来的。大小书呆子不是读死书就是读书死,哪有你在乡下作老总有出息!”
过了六年的军队生活,足见了太多的杀戮,他认为自会有读书才可救国。“我想读点书,半工半读,读好书救救国家。这个国家这么下去实在要不得!”
沉默了一会,田真一微笑着,诚恳地对沈从文说:“好,好,你来得好。可是我得告诉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因为除了它,你什么也没有!”很多年下来,沈从文一直靠着这个信仰活着。
随后田真一夫妇便离开了北京,留下沈从文独自在北京。
他每天早上吃三两个馒头、一点泡咸菜,就出门,进宣武门,一头扎进京师图书馆,直到闭馆时才返回住处。有时来得早了些,图书馆还没开门,他就在外面候着,门一开就拥进去。到了冬天,北京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最低到零下二十几度,沈从文仍然穿着薄薄单衣。逢图书馆不开门的日子,他便呆在会馆里。冬天屋里没有火炉,他就钻进被窝,看随身带来的那本《史记》。
沈从文一边自学,一遍投稿。最后在徐志摩的推荐下,到了北京大学教书。
“楚人的血液正给我命定的悲剧性”
上世纪20年代起,沈从文不断地出作品,引起文学界很大的关注,他也成为很多学生追捧的对象。1934年前后,是沈从文创作的辉煌期。那时,他的《边城》、《湘行散记》便声名鹊起,气撼文坛了。
沈从文的笔下多为湘西下层人,情节有时候乖张怪戾,但他的文字却一如湘西凤凰沱江之水一般隽永,缓缓流淌进入人心。《沈从文湘西散记》的编辑饶毅大量读过沈从文的作品,她感叹道“十四部作品慢慢看下来,就容易被他慢慢带进去,人物、情感慢慢地渗透。他细腻地描写着极质朴的人性。”
沈从文的文字完全的内化,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慷慨激昂的话言。他追求文学自身的独立性,在他看来,文学在表现各种人生形式的同时,也燃烧起作家个人的生命之火。因此,文学对一切外部力量的依附,一切脱离文学本身特点的功利追求,沈从文都不能忍受。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地守着自己内心的边城。
1949年以后,沈从文再也没有提起笔创作文学作品。
他走出湘西20多年来,在旁人不易想象的情形中,追究“文学运动”的意义,学习运用手中一支笔,实证生命的价值,内心世界的独立与自由,这条路在文学政治化的潮流挤迫下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批斗的喧嚣中,他沉缅于那个与自己最初的生命相连结的世界,从中获取一缕春温,故乡的山水便影影绰绰地扑到他的眼前。
但往事的慰藉无法持续,转增成了痛楚。原先那个对生命有理性、有计划的自己,正在被那个宿命论的自己战胜。沈从文有了从来没有过的软弱。他写过一句这样的话:“楚人的血液正给我一种命定的悲剧性”。
他开始无意识地迷乱,耳边常常响起一种声音:“转来吧,你这个乡下人!你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湘西才许是最后的归宿!”他有时候在家呆着呆着,就细声地念叨起来“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语调里透着悲哀。
最终,他拿起了小刀,往自己动脉血管上划了一刀,血瞬间涌出来,头、脖子、手脚全部都是血,他发出微微的呻吟声。
被救活之后,沈从文像个孩子一样哭泣。命被救活了,文学曾给他的那份率性自由和不忌生冷的脾性,也从此远离。 1950年以后,沈从文主动请缨去了历史博物馆。
“他的微笑不收不放,好像录像定格”
沈从文天不亮就出门,在北新桥买个烤白薯暖手,坐电车到天安门时,门还不开,即坐下来看天空星月,开了门再进去。晚上回家,有时大雨,即披个破麻袋。
林斤渊被曾祺带着到天安门后边的午门楼上,看几件出土文物,也是去拜访沈从文。林斤渊在《微笑的失落》一文,谈到初见沈从文的印象:“午门院子里没有人进进出出,城墙、台阶、箭垛都还坑坑洼洼,城墙楼上红漆脱落,白木乌黑,沈先生当年已年过半百,在这里面坐着,旧窗旧桌旧藤椅。看见我们进来,招呼的声音细小,听不真。可是的确微笑……
他站起来,自己带我们去看出土文物。我们连声说不必,随便哪位青年指点一下就行了。他只是微笑,说了句什么听不清楚,只是微笑着往外走。曾祺不放心那坑坑洼洼,一路指点、提醒、警告,沈先生只是微笑。
走到一些贴在册页上的破绢烂缟面前,沈先生解说着,解说中断,眼光下沉,微笑也不收不放,就好像录像定格……这些东西都是他亲眼看过多少遍,亲手挑选出来的,难道又有新发现了?……
这天告别时候,曾祺大声,满屋子都听得见,口气倒像是交代几件事:注意休息,有的会可以不开。有的事让别人去做等等。
沈先生只是微笑,也说句把什么,还是细小不知所云。
林斤澜说,其实沈从文是见过面的。文艺界搞统战,有时叫做撒大网的活动,也网罗到沈从文。沈从文大概是寂寞,过来了,脚步都不出声地走来,微笑着。见到老熟人也不笑得大点,不多说几句。见到陌生的年轻人,也不笑得小点,说两句什么。南方口音,细微,以为别人没必要认真听,或者以为别人是不会认真听的。
沈从文研究文物,与静止的坛坛罐罐打交道。相比于其他地方,这里自然安静了许多,可以更少地与人打交道。在当时巨大的政治风波下,沈从文选择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个角落里他并没有苟延喘息,而是安身立命。
1981年,沈从文悉心撰写多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终于问世了,很快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它又作为国礼,成为我国领导人出访时赠送给外国国家元首的礼品。
胡乔木写信向沈从文祝贺说:以一人之力,历时十余载,几经艰阻,数易其稿,幸获此鸿篇巨制,实为对我国学术界一重大贡献,极为可贺。
80年代第一位研究沈从文的凌宇说:“沈从文并没有以消极退隐的方式以求自保。只是在一种不作广告,不事声张,旁人迷惑不解,自身也默默无语状态中,开始向另一片天地的艰难跋涉,当终于有一天,人们在那片新的领域里发现了沈从文的身影时,便不能不惊叹生命所能创造的奇迹。”
1988年,沈从文离世。家人问他有什么想说的话,他说:“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1985年,美国女记者去采访沈从文,问他文革的情况。沈从文淡淡地说:“我在文革里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女记者很感动,走过去拥着他的肩膀说了句:“您真的受苦受委屈了!”不料,沈从文抱着女记者的胳膊,嚎啕大哭起来。
晚年,林斤澜和汪曾祺常去看望,沈从文木然,看电视一看就是半天。有时忽然冒出一句话:“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这句话,也成了他的遗言。沈从文跟随着中国历史的巨浪不断翻滚,他有过最顶峰的时期,却经历过动荡不堪的岁月。但,沈从文始终选择对这个世界保持缄默,不论是那个时代还是对他被迫放下的文学。
“读好书,救救国家!”
1921年,沈从文离开家乡,去了北京,投靠当时正在北京的大姐沈岳鑫和姐夫田真一。
田真一见到沈从文,便问:“你怎么到这里来了?你来北京,作什么的?”沈从文老实地回答:“我来寻找理想,想读点书。”
见沈从文一副天真浪漫神气,田真一苦笑起来,“你有什么理想?怎么读书?你可知道,北京城目下就有一万大学生,毕业后无事可作,愁眉苦脸不知何以为计。大学教授薪水十折一,只36块钱一月,还是打拱作揖联合罢教软硬并用得来的。大小书呆子不是读死书就是读书死,哪有你在乡下作老总有出息!”
过了六年的军队生活,足见了太多的杀戮,他认为自会有读书才可救国。“我想读点书,半工半读,读好书救救国家。这个国家这么下去实在要不得!”
沉默了一会,田真一微笑着,诚恳地对沈从文说:“好,好,你来得好。可是我得告诉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因为除了它,你什么也没有!”很多年下来,沈从文一直靠着这个信仰活着。
随后田真一夫妇便离开了北京,留下沈从文独自在北京。
他每天早上吃三两个馒头、一点泡咸菜,就出门,进宣武门,一头扎进京师图书馆,直到闭馆时才返回住处。有时来得早了些,图书馆还没开门,他就在外面候着,门一开就拥进去。到了冬天,北京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最低到零下二十几度,沈从文仍然穿着薄薄单衣。逢图书馆不开门的日子,他便呆在会馆里。冬天屋里没有火炉,他就钻进被窝,看随身带来的那本《史记》。
沈从文一边自学,一遍投稿。最后在徐志摩的推荐下,到了北京大学教书。
“楚人的血液正给我命定的悲剧性”
上世纪20年代起,沈从文不断地出作品,引起文学界很大的关注,他也成为很多学生追捧的对象。1934年前后,是沈从文创作的辉煌期。那时,他的《边城》、《湘行散记》便声名鹊起,气撼文坛了。
沈从文的笔下多为湘西下层人,情节有时候乖张怪戾,但他的文字却一如湘西凤凰沱江之水一般隽永,缓缓流淌进入人心。《沈从文湘西散记》的编辑饶毅大量读过沈从文的作品,她感叹道“十四部作品慢慢看下来,就容易被他慢慢带进去,人物、情感慢慢地渗透。他细腻地描写着极质朴的人性。”
沈从文的文字完全的内化,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慷慨激昂的话言。他追求文学自身的独立性,在他看来,文学在表现各种人生形式的同时,也燃烧起作家个人的生命之火。因此,文学对一切外部力量的依附,一切脱离文学本身特点的功利追求,沈从文都不能忍受。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地守着自己内心的边城。
1949年以后,沈从文再也没有提起笔创作文学作品。
他走出湘西20多年来,在旁人不易想象的情形中,追究“文学运动”的意义,学习运用手中一支笔,实证生命的价值,内心世界的独立与自由,这条路在文学政治化的潮流挤迫下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批斗的喧嚣中,他沉缅于那个与自己最初的生命相连结的世界,从中获取一缕春温,故乡的山水便影影绰绰地扑到他的眼前。
但往事的慰藉无法持续,转增成了痛楚。原先那个对生命有理性、有计划的自己,正在被那个宿命论的自己战胜。沈从文有了从来没有过的软弱。他写过一句这样的话:“楚人的血液正给我一种命定的悲剧性”。
他开始无意识地迷乱,耳边常常响起一种声音:“转来吧,你这个乡下人!你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湘西才许是最后的归宿!”他有时候在家呆着呆着,就细声地念叨起来“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语调里透着悲哀。
最终,他拿起了小刀,往自己动脉血管上划了一刀,血瞬间涌出来,头、脖子、手脚全部都是血,他发出微微的呻吟声。
被救活之后,沈从文像个孩子一样哭泣。命被救活了,文学曾给他的那份率性自由和不忌生冷的脾性,也从此远离。 1950年以后,沈从文主动请缨去了历史博物馆。
“他的微笑不收不放,好像录像定格”
沈从文天不亮就出门,在北新桥买个烤白薯暖手,坐电车到天安门时,门还不开,即坐下来看天空星月,开了门再进去。晚上回家,有时大雨,即披个破麻袋。
林斤渊被曾祺带着到天安门后边的午门楼上,看几件出土文物,也是去拜访沈从文。林斤渊在《微笑的失落》一文,谈到初见沈从文的印象:“午门院子里没有人进进出出,城墙、台阶、箭垛都还坑坑洼洼,城墙楼上红漆脱落,白木乌黑,沈先生当年已年过半百,在这里面坐着,旧窗旧桌旧藤椅。看见我们进来,招呼的声音细小,听不真。可是的确微笑……
他站起来,自己带我们去看出土文物。我们连声说不必,随便哪位青年指点一下就行了。他只是微笑,说了句什么听不清楚,只是微笑着往外走。曾祺不放心那坑坑洼洼,一路指点、提醒、警告,沈先生只是微笑。
走到一些贴在册页上的破绢烂缟面前,沈先生解说着,解说中断,眼光下沉,微笑也不收不放,就好像录像定格……这些东西都是他亲眼看过多少遍,亲手挑选出来的,难道又有新发现了?……
这天告别时候,曾祺大声,满屋子都听得见,口气倒像是交代几件事:注意休息,有的会可以不开。有的事让别人去做等等。
沈先生只是微笑,也说句把什么,还是细小不知所云。
林斤澜说,其实沈从文是见过面的。文艺界搞统战,有时叫做撒大网的活动,也网罗到沈从文。沈从文大概是寂寞,过来了,脚步都不出声地走来,微笑着。见到老熟人也不笑得大点,不多说几句。见到陌生的年轻人,也不笑得小点,说两句什么。南方口音,细微,以为别人没必要认真听,或者以为别人是不会认真听的。
沈从文研究文物,与静止的坛坛罐罐打交道。相比于其他地方,这里自然安静了许多,可以更少地与人打交道。在当时巨大的政治风波下,沈从文选择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个角落里他并没有苟延喘息,而是安身立命。
1981年,沈从文悉心撰写多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终于问世了,很快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它又作为国礼,成为我国领导人出访时赠送给外国国家元首的礼品。
胡乔木写信向沈从文祝贺说:以一人之力,历时十余载,几经艰阻,数易其稿,幸获此鸿篇巨制,实为对我国学术界一重大贡献,极为可贺。
80年代第一位研究沈从文的凌宇说:“沈从文并没有以消极退隐的方式以求自保。只是在一种不作广告,不事声张,旁人迷惑不解,自身也默默无语状态中,开始向另一片天地的艰难跋涉,当终于有一天,人们在那片新的领域里发现了沈从文的身影时,便不能不惊叹生命所能创造的奇迹。”
1988年,沈从文离世。家人问他有什么想说的话,他说:“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