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家书》中的普通晋商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xkbsy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晋商是中国明清时期最著名的商人群体之一,有着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限于现存资料的短缺,目前学界主要关注的是晋商大户的家族史教育问题,而对普通晋商成员的家庭教育涉及不足。本文主要以《武氏家书》这一批信札为主要史料,选择家庭教育这一视角,对武氏家庭子女治学、为人、处事、修身等教育内容展开考查,透过一封封真实的家庭书信,总结出普通晋商的家庭教育思想。由此让我们切身体会一百年前普通晋商家庭的教育实况,理解晋商之所以能兴盛百年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武氏家书;普通晋商成员;家庭教育思想
  从明末到民初,晋商是中国的第一大商帮,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化。至今,晋学研究已取得不少的成果。但也存在欠缺,如很少提到关于普通晋商的历史等,晋商的延续离不开特殊的社会环境与优秀的团队领袖,更得益于一批批优秀的成员,不断补充该队伍。如何从普通晋商的角度领会晋商精神,晋商文化在晋中地区乃至整个山西晋商下层社会是怎样一种状况,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迄今,更多商人书信的发现将为我们认识普通晋商生活实态提供最原始的资料。
  一、《武氏家书》的简单介绍
  书信对于晋商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票号业务往来、互通情报的书信和从业者与家里人往来的书信。[1]目前遗留在民间的许多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家书,还很少有人对它们进行搜集整理。河北大学的刘秋根教授和孟伟教授收集了一大批重要的晋商原始资料,并积极开展整理与研究工作,笔者有幸阅读了其中的《武氏家书》。[2]这批家书始于1889年,止于1905年,约20余年,记载着武氏从父辈到子辈的从商历程,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清晰的普通晋商家庭生活实况,数量可观,史料价值很大。信札共有70多封,多是远在多伦诺儿的父亲武振德与家里人的书信往来,其中含量最大的是他与其大儿子之间的通信。书信保存较好,更值得庆幸的是书信保存百余年,字迹清晰,时间间隔短且连贯。目前仅是按时间的前后顺序被简单整理出来,原始度及真实信极高,是我们研究普通晋商家庭的第一手资料。书信涉及大量关于晚清时期祁县婚姻状况、粮食价格、生意情况、亲朋往来等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涉及大量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对我们加深研究清代普通晋商家庭教育思想颇有裨益。[3]
  《武氏家书》中的家庭是山西祁县北边修善村的一个普通人家,从家书内容看是一个七口之家,一家之主武振德在庙(现在的蒙古自治区多伦诺尔镇)的地方管理号事。据晋商店铺规则可知“他们回家的次数会受到严格的规定,具体执行是两年半一回家,回家住半年”。[4]长期的两地分割,父对子、对家庭的教育管理都得通过书信进行传递。武振德有三女两男,长子武维贤(原为为威显),次子叫武维良(原为维仁)。两个儿子先后都走上了从商的道路,长子武维显先在祁县店铺当学徒后被派往江苏西壩、周口、正阳关(现在安徽寿县正阳关镇)处理号事,其次子先入当地的私塾读书后入太谷店铺当学徒。父子间、兄弟间的书信往来不断,武氏家庭三个女儿中也有与晋商成员结婚的,书信提及不多。总之,武氏家庭是一个小型的晋商家庭。从1889年到1905年近二十年间,两个儿子都相继长大成人,经历了读书、入店当伙计、结婚、被派往外地经商等重要人生经程,伴随的是父亲对两个儿子的谆谆教导。武氏家庭书信话语朴实简单,涉及的教育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是一个十分完善的教育思想体系。本文将从武氏家庭所秉持的教育观念中揭示出晋商之所以能兴盛五百年之久的深层道理,从教育的视角呈现给读者饱满鲜活、可以直观把握的晋商形象。
  二、从《武氏家书》看武氏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重学、重商
  晋商子女的职业选择倾向于商业,但他们的治学态度却是重商又不轻学,具体行动就是让子女先接受儒家启蒙教育,成绩优良、资质优异者再入行进行专业培训,即“学而优则商”侧重培养优秀的商业人才。
  1.重学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指出:“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5]武氏家庭是传统家庭中的一支,武氏父子也把读书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如武振德致大儿子书信云:“威显知你之读书,大约无多日期,须要自己心上开悟,着实用点功夫,免得后来做读书的瞎汉”。[6] “再尓遇回家之日,持咱柜顶皮箱内存传家函宝一书,其内敦伦一篇,及其各篇,尓得空即可翻阅玩索,大与身心有益”。[7]由此可知武氏告诫其子读书切勿成为摆设,力求于达到身心有益。提到二儿子的学习情况时则称:“尓弟宜求许先生上紧教读,毋徒虚应故事”。[8]武振德反复告诫两个儿子上紧读书,乃其经商实践中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使然。
  2.重商  自古以来,世人秉承重农轻商的观念,但晋商视经商为立身之本,不以经商为耻,清代普通晋商家庭不仅重商而且注重子弟经商基本技能自幼的训练,这些技能包括算盘、写字、书信等方面。《武氏家书》就是最明显的例证。如武振德致其子书云:“用功写字,贪求算盘,此数宗但能学点,他日入了交易中,虽不能尽以此,凭年轻时亦可抱持一半,故字□艺算盘出底为要”。[9]另外《武氏家书》提到对写字的要求如:“尓之字艺,观尓来信,不见长进工夫,将此事却要认真痛下苦工”。[10] “务要看我与尓带回之印本字贴,若入其门,在买卖场中,便可叫好”。[11]可见在晋商店铺中,一个伙计写字的好坏是其业务好坏的一个标准。再者对写信的要求:“兹尓来禀,其内所言,多不贯串,姑不具论,抬头格式併信封外面话头,均欠妥协,今拟一式附后,乃定法也……嗣后尓具信来,宜遵此式写之,无论使谁见之,谅不贻其鄙笑也”。[12]对学算盘的要求:“至于字艺算盘,尤须在意,上紧习练,欲入生意场中,此为当要”。[13]可见在晋商生意场中学会算盘是当要。《武氏家书》的教育中反复提到对写字、写信、学算盘等经商技能的要求,态度更是“此为当要”、“尤须在意”等,可见其教育思想上是重商的。   由上可知,此前部分学者对晋商重商轻学的认知是不准确的,由《武氏家书》可知,普通晋商家庭十分注重读书教育,且把培养家庭成员商业技能的价值观念加入到读书教育领域,形成了重商重学的家庭教育思想。晋商成员在职业选择上是轻仕的,他们家庭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经商所需的优秀人才,这种教育观念打破了中国传统读书治学教育理念,促进了晋商的传承和发展。
  (二)持家有道
  晋商作为中国社会成员的一部分,理所当然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继承了许多的优良品质。从《武氏家书》的持家教育思想来看,主要包括“孝悌”、“勤俭”、“和睦”、“妇德”等方面的内容。
  1.孝悌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且留下许多关于孝的名言。如《颜氏家训﹒序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 慎言检迹,扬名立万,亦已备矣。”[14]孝悌思想也是武氏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武振德致其子书云“聆谕各情,可要禀知尓母,相商办理,切不可做无上之事”。[15]父亲教导儿子要学会尊卑之礼,“母上旁,须要敬孝,凡有吩咐,必须听说,不可违拗,家中诸事务,要经由办理,不可推辞不办”。[16] “凡尓母身上遇事情,考体其甘苦,加意致□致孝,以安慰其心,即所以报其接育成人之恩也”。[17]武氏家庭对子女的孝悌教育和要求极其严格,书信中曾借用曾国藩“孝致祥,勤致祥,和致祥,谓之三致祥,皆言处家祥之道”[18]的道理教育子女。武振德作为家长更是把“三致祥”看作是“不移之理”,时常叮嘱子女“切记”。由上述种种来看,晋商成员善于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到孝悌是维系家族内部和睦、团结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并把这种优良品质继承下来影响后代。
  2.节俭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是中国人一贯提倡的节俭作风,是山西商人不可或缺的良好品德。乾隆《祁县志》卷九《人物》载:清代祁县人郭平诚,“虑家贫,以生殖致饶裕,性俭约,不喜奢华”。[19]在一些晋商的专著,如葛贤惠的《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张正明的《晋商与经营文化》等,也论及到晋商的勤俭品质。晋商的勤俭精神在《武氏家书》也表现的非常明显。如书云“米面吃用,余宜一概从俭,浮费□办,务要实力打省”。[20] “凡事无常,俭之一字,务要时时□心不可怠忽也”。[21] “家中度日,务宜实力节俭,对汝母说,□勿手松,汝自己亦宜力禁奢字”。[22]武氏家庭对于节俭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认为学会节俭是保持家庭兴盛发达的基础,把“灾荒不断”、“饥谨荐臻”看作是“风俗奢侈,人造恶孽,上天降罚”[23]的后果。武氏家庭勤俭的教育思想再次验证节俭是晋商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是晋商发家持业的必备条件 。
  3.和睦  孙奇逢《孝友堂家训》言:“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致家道昌盛”。[24]《武氏家书》云“处家扈骨肉之间,遇事处勿动辄上气,动火忍怒,务宜委委曲曲,慢慢开释,以求和顺毫无痕迹。总要尊卑不紊,有大有小,上下雍睦,内情和洽,同御外悔,然后家业可兴,祖泽可延也”。[25] “如尓前信言,凡回家时常观其面色眉目而行,想谓时时察看尓母之喜怒神情而行,此乃顺事。尓因当作逆事,诚恐尓辈不能如此。果能如此,亦是家扈之大吉祥事。”。[26]武振德认为家庭和睦是重中之重,且与家道兴衰息息相关,反复教导子女“了然其理”,可见普通晋商对和睦的极力推崇。况晋商男子常年身居外地,家庭的和睦是晋商生财发业的后方保障。力求家庭的和睦、人际关系的和谐,自然是晋商的一种价值标准。
  4.妇德  晋商家庭中的男性大多数常年在外经商,作为妻子的女性却只能留在家乡,经年累月的两地分隔,大多数已婚女性留守空房,容易造成这些女性心灵空虚,为保证妻子忠于自己,同时也保证家庭的团结和睦与家业的蒸蒸日上,对晋商家庭中的女性的教育中,尤其强调忠贞观念的灌输。《武氏家书》对刚进门儿媳的要求“尔遇回家,亦要拘束伊等,勿任其性,坏我门风,兼嘱尔妻,万勿视伊等行为”。[27]从中看出对新妇的教育内容是遵守男女有别的道德准则,待在深闺之中,对丈夫从一而终。再如太谷《武氏家谱》的三条家训,“敦伦纪、端心品、重科名”。注重伦常纲纪也是其家训的第一条,再次证明了晋商对严格妇德的重视。[28]
  晋商成员长期在外经商,家庭作为其后方的重要根基,必占有重要的地位,晋商在经商上有一套品质要求,在持家上也有完整的品质要求。持家品质的要求主要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品质,同时还有侧重性,如对妇女的要求,晋商家庭女子除了执行更加严格的三从四德,还得承任起守家、照顾小孩赡养老人等多种责任,而更为重要的是讲求忠贞不二。《武氏家书》在持家方面的教育思想,既让我们了解到晋商成员的持家理念,又给我们重现出晋商家庭的生活面貌。
  (三)修身养性的思想教育
  晋商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群体,对人才品质的要求,有着一套自己的观念。结合《武氏家书》,要求子女应具备的良好品质有: 豁达宽厚、谨慎谦卑、勤奋敬业、忠信仁义、慎独自克等。
  1.豁达宽厚  胸怀宽广,乐观豁达,本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武氏家书》云“凡事皆有定数,万虽侥幸,祗可尽其在我,听其在天而已矣”。[29] “务学圆融活发,切戒偏执己性,不然将来于此吃亏无底,后悔莫及”。[30]执拗的性情对身体有害无益,常常是自取烦恼,书信中长子武维贤性格执拗,父亲武振德多次劝诫其“学为□派圆融活变,庶合生意人气象。则己不受害,人不憎嫌,岂不美哉”。[31]晋商纵横于商场,无论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还是面对风云多变的商场行情,都要学会豁达处事,做到波澜不惊。且晋商成员大多要到外地学练,走南闯北,拥有健康的心态也是对晋商成员身体的爱护。武氏父亲深知这种道理,认为它是“生意人之气象”,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2.谨慎谦卑  古有云:“恭为德首,慎为行基。”[32]即谦恭是品德之首,谨慎是日常行事的基础。《武氏家书》云“况尓夕乃初出路□,一离祁境步,人地两生,能不拗戾踌躇,惟当步步虚心,步步留神,谨以持物,严以持己”。[33] “凡事一步走错,步步赶不及。务要慎之于始,切勿悔之于终”。[34]父亲教导外出经商的长子与人相处要察言观色,做事要见机行事,步步留神、事事操心,凡事先思后行。经商之人,谨慎的品格能保证减少失误,自然是晋商不可或缺的品质。信札云“吃亏是福,忍辱忍气才能成名立业”。[35] “然凡事切勿胡办胡作,有不明处,要向明白经事之人询明底理,然后措施自无不当,况人在世间,无论老少,岂必事事经遇总能料理,要知大小诸事,皆有至理,遇事揆情察理,权其轻重缓急,载酌而办自少失着”。[36]反映出晋商团队是对人才的要求是培养谦卑品质,才能使群体实现自身的充实与完善。   3.勤奋敬业  “业精于勤,荒于嬉”,晋商伙计经商能力的学习与进步都要靠勤奋。习商中流行这样的谚语,“十年寒窗考状元, 十年学商倍加难。”[37]《武氏家书》云“凡作事习业,务要专心致志,久则□成,看见异思迁,心志不专,终久一贯所成”。[38] “士农工商无论何等,以专而精,以□为粗”。[39]纵观晋商的历史,晋商开创者们在中国西北边疆,不畏艰险、不畏严寒酷暑, 长途跋涉。 晋商伙计们刻苦学习经商知识,努力把队伍发展壮大,创造出中国历史上的经商神话。无论是家财万贯的晋商大户,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晋商,身上都能看到勤奋学练,敬业爱岗的品质。[40]
  4.忠信仁义  郭松熹说:“中国商贾夙称山陕,山陕人之智术不望江浙,其推算不能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之业,惟其心朴而心实也”。梁启超也说:“晋商笃守信用,在经商活动中不用心计,仁爱处理人际关系,发扬着晋商的人格魅力,铸就晋商的事业成功”。[41]《武氏家书》云 “凡挨傍有益之人,则在自己会得其益,与不会得耳,果遇好移,即要推心置腹,挚诚相接,万勿以搀心□伪,则日处日亲,有胜于骨肉者。”[42]武振德用自己的经验教导两个儿子本着忠信仁义的原则妥善处理人与人及与店铺之间的关系,避免着内部消耗,与店铺同伴团结互助、互相提携、同舟共济。显现出晋商宽厚待人,以义取财,以利厚人的良好风范。[43]
  5.慎独自克  曾国藩说“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44]慎独自克,就是在个人独处时仍保持警惕,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举止。《武氏家书》云“洋烟不可治唇,赌博切勿近身。风花雪月之场,尤当视同毒境。述之又述,以上数事,切勿以为吾有执持逢场作戏尽可流连,殊不知流连日久,恐□执持即使果能执持,亦属有损□盖。”[45]长子武威贤到异地学练,父亲要求其增强自身管理,武氏父子相隔两地,父亲对其子女的教育可以说鞭长莫及,子女对自身约束只能靠自身管理,因此拥有慎独自克的优良品质对晋商成员尤为重要。在晚清鸦片盛行、社会风气腐化的背景下,大部分晋商成员能保持洁身自好,不得不归结于慎独自克的良好品质。
  6.立志立业  古人言:“志当存高远”。[46]父亲武振德从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道:“人得较早立志”,认为立志坚韧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如书云“况予日落西山、桑榆景暮,尔辈切勿恃以靠父,务须刻刻思谋。所以自立之道,才地平常,要自知之”。[47]兄对弟也提到“至望我弟,弃去顽心,早立志向,专心学练”。[48]有了志向,还必须有立业的行动与努力,兄对弟言“夫我辈不做交易固属不行,惟有仍做交易,若不趁早下功专悟,异日用之时便要自受大□即如”。[49]武氏父亲及兄长用自己的经验劝导后辈,在经商过程中,要自强自立,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前程,只依靠祖荫庇护,自身无一技之长,终将自食恶果。“立志立业”一直被不同时代的先辈们推崇,也是晋商对子女品性的要求 。
  明清晋商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群体, 植根于中国传统,在教育思想上把儒家的品质植入到对子女的培养上,重视商业,注重良好品德的培养,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品质要求。因此,晋商的家庭教育思想既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象征,又是晋商精神的精髓,反映出晋商家庭教育独特的特质。
  三、从《武氏家书》看普通晋商家庭教育的思想渊源
  不同的地域文化,培育出不同的伦理观,价值观。普通晋商家庭父对子的教育目的是沿袭习商传统,学会一套商业技能,在柜上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在教育思想上注重实际,贴近生活。从《武氏家书》看普通晋商家庭教育的思想渊源有以下几点。
  (一)浓厚的儒家伦理思想
  纵观整个《武氏家书》家庭教育的内容,无论是治学、为人、处事还是对修身的要求,都属于儒家伦理的内容。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教育中的一支,晋商成员家庭教育就是取之于儒家学说,如儒家勤俭奋斗、诚实守信等都是晋商家庭推崇的公德戒律。曾国藩是中国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对中国儒家理念的完美阐述,在《武氏家书》中武振德多次用到曾国藩的话语,如在持家方面的“三致祥”个人品德上的“君子忍气吞声,才能成大业”,立志立业上的“早立业”教育等等,另外武氏家庭还提到孔孟之道,可见所受影响极深。
  (二)当地的社会风气
  晋商深受黄土地民风民俗的影响,如山西许多县志记载“晋俗之俭,自古而然”,“商贾隆冬走山谷,布袄之外,袭专毛皮马褂”,“民性质朴,好尚节俭,力田绩纺,尤尚商贾”,“山西民俗勤俭,古称唐魏之遗”,“晋省风俗朴厚,民间习于勤俭”,“非贸迁为业,即专事力田,一切非分之财,从不妄求”[50]等等。勤俭、淳朴、吃苦耐劳等一直都是山西人的品行,植根于血液里,随世代延续。武氏家庭为代表的晋商成员也不例外,他们重视继承节俭、勤奋、重商等良好的民风,并把优良传统延续给后代。
  (三)晋商店铺的管理要求
  晋商票号对招收的学徒有着严格的要求,每个学徒都要经过面试、口试、笔试,只有相貌、品才、文才都合格者才能入选。经过筛选的学徒聪诲伶俐、家世清囱、懂礼貌、搜珠算、情楷书、不畏远行、不惧劳苦。入号后,学徒一般都要经过两种训练,一种是精神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培养教育,一种是职业技术训练。要吃这口饭,普通晋商对子女的教育就具有针对性。[51]不仅如此,经过严格训练的学徒们,文化素养与商业品德得以养成,形成与票号要求相应的价值观,并将这种教育思想延伸到他们的下一代。
  (四)家庭延续的家风
  如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叶子,普通晋商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性,对晋商伦理道德的继承也因家而异,侧重点不同。小家庭的特性就是:严谨督促,父劝子、兄劝弟,具有连续性 。如武氏家庭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他们从事的是相同的职业,目的都是养家糊口。普通晋商家庭教育不同于晋商大户为让子弟继承家业,培养接班人,注重个性家风的培养,倾向于灌输子女父兄生活、经商的经验,及在其中应具备的品质,并随着后代延续着家风。   结论
  普通晋商的家族教育思想是晋商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武氏家书》中的武氏家庭是众多普通晋商成员家庭的一个缩影,由《武氏家书》纵观整个普通晋商家庭教育思想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个人的塑造及对整个团队的贡献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差,晋商成员子女们重视培养文化素养,塑造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同时学习谋生的本领,解决生计问题,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个人状态。一批批的晋商成员组成勤奋敬业、诚实守信、以义制利、团结互助的晋商队伍,使晋商规模越来越大,在商业路上越走越远。这都得益于晋商家庭教育思想的推波助澜。
  第二,对当地社会风气、文化的影响
  晋商的家庭教育重商而轻仕,影响到山西地区的职业选择及习俗观念。山西不少地方志记载当地习俗:“民勤耕稼,务蚕桑。男多商贸,女多纺织,士勤诵读。”[52] “当时的民谣有“家有万两银,不如在茶票庄上有个人”, “生子有才可经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等,印证崇商观念之盛。由于从事商业的人口比例大,店铺规范了人员的行为,人们各司其职,安居乐业,保证了社会的安稳。晋商在重商的同时还重学,把大量的资本投资到当地教育中,促进当地文化的兴盛。史料佐证,晋中地区特别是祁县、太谷、平遥等地,在清代时期书院的数量要明显高于山西的其他地区。这也就是说在晋商商业发达的地区,教育的需求也多,进入书院的人口相较于其他地区多。随着晋商的发展,地方书院的增加,促进地方人口的受教育的比例及程度,促进地方文化的进步。
  第三,对当今的现实意义
  普通晋商的家庭教育是对中国传统优良品质的良好继承,创造出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持家方面的孝悌、和睦、节俭还是在经商方面诚信忠义、艰苦奋斗等都是现代重建道德效仿的榜样。晋商团队能把教育理念具体到每一户普通晋商成员家庭,把晋商发展推向高潮,其在对儒家伦理继承的过程中,敢于突破传统, 不以从商为耻。对子弟进行商业职能教育, 把对子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重视道德情操对个人的重要性,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也是现代人才培养的榜样。
  参考文献:
  穆雯瑛.晋商史料研究[M],太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0页。
  本文涉及的《武氏家书》便指经刘建民先生整理命名的《武氏家书》、《晋商书信》、《子芳书札草本》,作者有幸从河北大学刘秋根教授和孟伟教授处共享所得,借此谨表谢意。
  吴冬冬.徽商家庭生活微探——以徽商汪氏信札为中心[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穆雯瑛.晋商史料研究[M],太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81页。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清)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 ·武氏家书[Z],己丑年四月二十三日。
  (清) 武振德.父亲于诺尔大义店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壬辰年九月二十四日。
  (清) 武振德.父亲于东口乾泰恒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辛卯年四月二十七日。
  (清) 武维贤.兄维贤给弟维良的信·武氏家书[Z],丁酉年二月二十三日。
  (清) 武振德.父亲于诺尔大义店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壬辰年八月二十三日。
  同上。
  (清) 武振德.父亲于东口乾泰恒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辛卯年四月二十七日。
  (清) 武振德.武振德给妻子王氏的信·武氏家书[Z],己丑年四月二十三日。
  贾流谦.民国时期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J],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清) 武振德.父亲于诺尔大义店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壬辰年八月二十三日。
  (清)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己丑年四月二十三日。
  (清)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乙未年五月二十六日。
  (清)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壬辰年八月二十三日。
  杜慧.儒家文化与近代山西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清)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癸巳年三月初三日。
  (清) 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丁酉年九月初九日。
  (清) 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己未年三月十九日。
  (清)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癸巳年三月初三日。
  贾流谦.民国时期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12页。
  (清)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乙未年五月二十六日。
  同上。
  (清) 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乙未年四月十九日。
  刘莹.明清时期晋商女子德育教育的内容、特征与方式[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5页。
  (清) 武振德.父亲于东口乾泰恒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辛卯年四月二十七日。
  同上。
  (清) 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丙申年四月十三日。
  杜慧.儒家文化与近代山西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68页。
  (清) 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丙申年四月十三日。
  同上。
  同上。
  (清) 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乙未年五月二十六日。
  李希曾:晋商史料与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清) 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丁酉年新正月初九日。
  (清) 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丁酉年嘉平月十九日。
  王光明.旅蒙晋商家庭伦理精神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清)郭松熹.郭松熹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清)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清) 武振德.父亲给维贤的信戊戌第二次·武氏家书[Z],戊戌年新闰三月初六日。
  王光明.旅蒙晋商家庭伦理精神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张亚宁.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1年。
  (清) 武振德.父亲给威显的信·武氏家书[Z],丙申四月十三日。
  张亚宁.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曲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1年第。
  (清)武维贤.兄维贤给弟维良的信·武氏家书[Z],丁酉年二月十三日,。
  清)武振德.威显父亲给威显的信[Z].武氏家书,丙申三月二十二日。
  (清) 武维良.弟维良给胞兄的信·武氏家书[Z],丁酉年二月十三日。
  转引自吕叔春.晋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2006年。
  转引自刘建生 刘鹏生.晋商研究[M],太原:人民出版社,2005年。
  转引自葛慧贤.商路漫漫五百——晋商与传统文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年。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于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这一现象的背后,不仅反映了制度建设的缺陷导致的法律主体之间的冲突,也有社会群体对于规则意识的淡漠。本文认为,应该规范法律规定的内容来发挥它的制裁作用,并完善制度建设,深化规则意识,来减少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法律主体;制度建设;规则意识  “红灯停,绿灯行”这一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在现在许多中国人看来
期刊
背景  2014年11月20日,一则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比旧标准,一夜之间中国的特大城市从140多个锐减为了16个。一个划分标准的改动,也许并不涉及产业调整、政策变动或发展规划的剧烈转向,却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新标准出台后,苏州凭借着661万城区人口一跃成为江苏省内除省会南京之外唯一的特大型城市,与南京、杭州一道形成了助力上海这一超大型城市的华东三引擎。  挑
期刊
【摘要】:怒江州作为典型的西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严重滞后,水电开发肩负了怒江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任,寄托了怒江各族人民脱贫致富的厚望,其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因此借助水电开发,实施移民措施,放弃对土地和森林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使群众有新的谋生之路。移民搬迁的社会适应性作为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政府应发挥自身的扶植和导向作用,发挥移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移民搬迁过程中的一系列问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加强公路路政管理是巩固公路建设成果、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日益显现。为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抓好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构建长效机制、推进依法治超,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违法违纪。在此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执法管
期刊
变量具有交互作用的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摘要】:浮动抵押制度起源于英国衡平法,我国于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中,首次确认了浮动抵押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却有诸多不足。实践中出现诸多矛盾的焦点都在于“正常经营”范围的概念模糊,导致抵押权人与买受人发生争端。因此,本文对“正常经营”范围进行探讨,提出其不足之处,并着重提出完善措施。  【关键词】:浮动抵押;正常经营;制度缺陷;完善措施  一、学界关于浮动抵押“正常经营”范围之探讨  我国《物
期刊
【摘要】: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的是一种继承和交融的关系。从夏商的神权思想、西周的礼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道、阴阳,各种思想相互交融,彼此吸收。法家的法律思想在春秋战国占优势,西汉之初黄老思想为统治者所接受,至汉武帝在全国疆域统一的条件下,西汉儒家学派得到发展,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学说中有益的成份,形成以儒、法结合为特色的封建法律思想体系。至此,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期刊
【摘要】:邓小平南巡讲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邓小平南巡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建设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南方谈话”推动了马克思
期刊
【摘要】:海富投资诉甘肃世恒公司一案,二审中法官不应超过原告诉讼请求而径行作出判决,法官在审理中可以通过行使释明权引导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本案体现法官对于法官释明权行使的缺失。本文以该案为例,探讨了法官释明权的含义、性质和具体运用范围、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法官释明权;对赌协议;诉讼程序  一、中国对赌协议第一案与二审法官释明权行使的缺失  2007年10月,苏州工业园区海富投资有限公司与被
期刊
【摘要】:公务员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队伍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对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提出巨大挑战。国内社会的转型,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公务员队伍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我国公务员队伍在考录机制、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及对其考核激励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正视并且解决这些问题对发展建设我国公务员队伍十分重要。  【关键词】:公务员队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