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设计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o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第三单元
  【学习时间】第一课时《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分析铜锌原电池,对原电池的实际工作原理进行探究,以电流的实际方向为即基准,判断原电池正负极,让学生们掌握电极反应的相应知识理念,分析原电池组建的条件,并简单化的去设计原电池。
  过程和方法:
  需要强化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可以借助网络,丰富知识的拓展渠道以及能力。采取组建学习小组的形式,强化学生们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们都可以更为积极自主的去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开展该课程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们都可以更好的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价值,享受学习的乐趣。给学生们创建出一种更为轻松愉悦的网络环境,让学生们可以在其环境下自主化的学习各类知识,并感受到计算机网络并不只是一种娱乐性的工具,其更是用来辅助性教学的工具。
  【学习重点】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实际形成条件
  【学习用具】各种实验性的用品以及铜锌原电池
  【设计理念】在新课标的带领下,学生们的学习形式以及学习内容都需要进行转变,要从原本固化的强制性接受学习转变成为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模式,结合其课题内容设置好相对应的问题,使得老师们可以在实际的教学时期中潜意识的去创建适宜的问题情境,处理好学生们的认知冲突等的问题,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处理各类疑惑性的问题。所以,问题驱动是用来达成该学习目标的主要形式。采取实验探究、问题分析等的模式,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都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们可以持续化的学习,找出问题并合理的解决问题。其课程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们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内容为基准,将问题的中心设置为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及电解氯化铜溶液,逐渐的进行问题难度的过渡以及提升,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得学生们都可以在本质层面上更为清晰的认知电解的原理。该课程知识内容会过于的理论化,所以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需要适当的结合多媒体动画进行辅助,提升学的理性认知程度。
  【学习过程】
  【引入】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要制作该教学课题的PPT,通过PPT展示出火电站工作的实际原理内容。
  提出问题:以该图示为基准,分析燃煤发电的过程,在进行燃煤发电时期,其自身的能量是以何种形式进行转变的呢?
  学生回答:燃烧化学能可以转变生成热能,热能可以转变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老师引导:在该图示中,燃烧是化学能转变成为电能的重心,想要让化学反应所产生出的能量直接演变成为电能,我们该怎么处理呢?那么该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析这一问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
  首先,是原电池概念的讲解
  提出问题:燃烧的本质反应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燃烧的本质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出问题:那么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就是电子的转移。
  老师引导:想要让化学能直接演变成为电能,那么电子就必须要维持一种恒向不动的方向,持续不断的移动,进而形成电流,为了能让其电子更为定向且持续化的移动,需要设计并安装相应的装置设施,让氧化、还原两类反应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当中反应,使得电子定向移动的状态更为稳定。
  学生活动:学生们自行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原电池的实验活动,对该实验的现象进行细致化的观察,同时做好实验数据的各类记录。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通过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铜片、锌片以及电流表的现象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铜片表面会产生气体,锌片表面没有气体,但是锌片会出现溶解的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呈现出偏转的现象。
  提出问题:铜片表面上的氣体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氯气
  提出问题:结合你自身所掌握的和电力相关的理论知识,电子的流动形式是怎样的?其安装设计出的装置正负极都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在电学知识当中,电流和电子实际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在外电路当中,电流方向是由正至负,电子的流动方向是由负到正。电子在原电池的负极当中流出,在导线的作用下,逐步的流入到原电池的正极,其装置中正极为Cu,负极为锌。
  老师引导:在该实验当中电流表的指针产生偏转的现象就可以表明电流通过,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就被称之为原电池。
  环节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怎样去判断装置的正负极?
  学生回答:活泼类的金属是从外电路逐步提供给电子到原电池的负极,对于不活泼的金属以及石墨接受外电路提供的电子至原电池的正极。
  环节四:小结作业
  让学生们总结并讲解一下本堂课的收获,并布置好相应的作业,让学生提前学习化学电源的内容。
  【教学反思】
  该节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凸显出了学生们使用新技术、收获新知识的课程理念,让实验探究以及思维探究保持同等的地位,培养并强化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得学生们的个性体验变得更加充裕,调动起学生们学习各类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的主动能动性。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入手,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思考。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动画模拟探索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注重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三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学生的情绪易出现波动,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从培养班主任良好心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贴近学生心理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帮助学生在心理上赢得高考。  关键词:高三;班主任;心理  心理健康是学生取得学习进步、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心理基础,而在高三,学生的作业重,考试多,学习异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科学意识并促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的生物实践能力和自然科学品格,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生命观、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研究思维共四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形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探究性;作业设计  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育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将生物知识进行内化和
期刊
摘 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都要教以正,管以严,同时也要有爱,严爱相生,刚柔相济。“严”与“爱”就好比“教育天平”的两端,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班主任也要对学生有真诚宽容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就是一潭死水。对学生的教育,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关键词:严格;爱心;融合  “学高身正”,这是我母校--西南师范大学(西
期刊
摘 要: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育人机制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就中学历史教学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提出了建议和策略,给一线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中学历史;立德树人;实践  一、明确历史教学在中学立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立德树人是一种教育理念,立德与树人二者紧密关联,教育为本,立德为先,立德是树人的前提,为树
期刊
摘 要:考试是评价学生及教师的一种合理手段,而考试评价一直在教学评价中占有主体地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考试是其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价方式,但相比之下此评价方式落后于现代教育教学的标准要求,这成为目前考试评价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新课程的实施,更是给考试评价带来了严重的抨击。所以,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考试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顺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以自身作为主体,由学生自己做主去主动学习,而不会受到别人支配,且不会受外界环境干扰的一种现代化自主学习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更是教师需要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化学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化学教师,就需要做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人,在学生学习经验有限的弊端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更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并最终使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在入职初期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以新入职的历史教师为研究对象,先设置问卷调查,再分析新教师出现各种困难的原因,最后归纳解决新教师困难的可行性方案。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让新教师在实践中有所借鉴。  关键词:新教师;适应;角色  通常,入职三年以内的教师是为新教师。新教师会为入职学校注入新鲜血液。然而,新教师和入职学校还必须面对适应问题。  所谓教师的角色适应,
期刊
摘 要: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重视学生作业中问题反馈,为下节课有针性提供方向。收集练习中各种解题方法,适时表扬;出一份考查同一知识点的作业并给出答案;及时通過微信班级小管家家校联系促进作业完成。  关键词:练习;反馈;收集;考查;促进  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而言,它是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反映。利用作业题反馈情况,教师能清晰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错在哪,为下节课有针性提供
期刊
摘 要:问题式教学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能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文章以“走进北美探究气候”为例,对区域中的主题——气候进行剖析,并从问题的设置到学生的探究来完成地理课堂教学,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综合思维;课堂实践  一、背景  教育部印发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六、实施建议中明确指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只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还要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数学思维方式的引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数学具备高度抽象性,从抽象到量化可视,实际问题与数学的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数学还有严密性、逻辑性的显著特点,对培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