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走心的教育,高度的责任心是其首要条件,博大的爱心是必要条件,实现教育的多赢关键在于用心,还需要一颗童心。想要让教育有成效,我们教师就需要读懂学生,让我们的教育成为走心的教育。
【关键词】责任心;爱心;用心;童心;有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事小学教育三十多年来,让我越来越体会到教师这份工作的特殊性,面对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我们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走进他们的生活,用爱心与真心去感化他们,才能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走心的教育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是自觉地把本职工作做好的一种心态。高度的责任心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把工作要求变成是个人的自觉行为,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慎独,从这种心态出发去高质量地完成教师工作。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这样的案例: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老师的课,听课时他总有一个习惯,记下执教教师的教学环节,课后给予点评。可这节课直到下课,他笔记上没有一个字。那课太吸引人了。课后他问那位执教教师:“你备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老师回答:“我花在备课上的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是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教师的责任心。“最美乡村教师”王宝花在那样偏僻的大山里,经受住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环境的恶劣,工资待遇的低下,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这难道不是对高度责任感的最好诠释吗?
看来,教师的高度责任心是一个好老师的首要条件,教师只有高度负责,才会自觉地投入工作,才会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才会沉醉在繁忙、烦琐的教育教学中去。
二、走心的教育需要博大的爱心
从古代孔子的“爱心,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的成功教育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他们必须得爱的时候,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热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备至,精心栽培。学习上有疑惑给予指点,生活上有困难给予帮助,情绪上有波动给予关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教师习惯上将更多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成绩好的学生,其实,“学困生”更需要关心,对他们而言,哪怕一点儿关爱,都是雪中送炭。因此,做教师要有爱生心,要让学生如沐春风,切忌动辄苛责,用眼瞪学生,更不能打手心,罚墙角,没完没了的数落或不理睬学生,把学生轰出教室,让学生长时间站着等等。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
爱是教育的根,教育的源,教育的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永恒不朽的师魂。
三、走进心的教育关键在于用心
作为一名老师,用心地去干事,就是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如何去用心,我们必须做到:
细心关心学生。当代的师者,已不单纯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了,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心,不是单方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而是一种心与心的双向交流、互动。如学生上课打瞌睡,你不妨摸摸他的头,询问他:是否感冒发烧,昨晚是否太劳累,家里是否有事?等等。学生考试不理想,可以和学生坐在一起平心静气地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以此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真正地用心关心他们,这样可以走进学生内心去感化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善于尊重学生。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哪个孩子会不希望被尊重呢?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精心呵护与引导。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特殊学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
大胆相信学生。少年儿童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理解的心理需求。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小大人”,老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老师只有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据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受学生欢迎和尊敬的老师都是信任学生的。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给他们为自己做事、做主的机会。
学会赏识学生。赏识孩子,会让他们的心灵离你更近。“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其关键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通过发现闪光点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我能行,你也能行,我们大家都能行”的大氛围中,让学生在赏识中学会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四、走进新的教育还需要一颗童心
教师身处孩子的世界,需要有一颗童心与孩子的心相映。作为教师,不可总是高高在上,不可端着一副“传道解惑”的架势,要“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我们可以经常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谈心,一起跳皮筋,一起叠幸运星……像朋友一样彼此关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而只有怀着一颗真实的童心才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用他们的眼光看待世界,这样他们才愿意与你共同分享快乐。
大学教授李白坚老师,用十余年的时间到中小学教授作文,他喜欢看各种令孩子们心驰神往的卡通片,喜欢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大鼻子”教授。看来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每个学生是校园的千分之一却是家庭的百分之百,为此,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以百分之百的心态来完成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心愿。心的沟通,可以使教育成为多赢,让我们的教育成为走心的教育。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责任心;爱心;用心;童心;有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事小学教育三十多年来,让我越来越体会到教师这份工作的特殊性,面对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我们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走进他们的生活,用爱心与真心去感化他们,才能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走心的教育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是自觉地把本职工作做好的一种心态。高度的责任心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把工作要求变成是个人的自觉行为,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慎独,从这种心态出发去高质量地完成教师工作。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这样的案例: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老师的课,听课时他总有一个习惯,记下执教教师的教学环节,课后给予点评。可这节课直到下课,他笔记上没有一个字。那课太吸引人了。课后他问那位执教教师:“你备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老师回答:“我花在备课上的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是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教师的责任心。“最美乡村教师”王宝花在那样偏僻的大山里,经受住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环境的恶劣,工资待遇的低下,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这难道不是对高度责任感的最好诠释吗?
看来,教师的高度责任心是一个好老师的首要条件,教师只有高度负责,才会自觉地投入工作,才会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才会沉醉在繁忙、烦琐的教育教学中去。
二、走心的教育需要博大的爱心
从古代孔子的“爱心,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的成功教育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他们必须得爱的时候,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热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备至,精心栽培。学习上有疑惑给予指点,生活上有困难给予帮助,情绪上有波动给予关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教师习惯上将更多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成绩好的学生,其实,“学困生”更需要关心,对他们而言,哪怕一点儿关爱,都是雪中送炭。因此,做教师要有爱生心,要让学生如沐春风,切忌动辄苛责,用眼瞪学生,更不能打手心,罚墙角,没完没了的数落或不理睬学生,把学生轰出教室,让学生长时间站着等等。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
爱是教育的根,教育的源,教育的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永恒不朽的师魂。
三、走进心的教育关键在于用心
作为一名老师,用心地去干事,就是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如何去用心,我们必须做到:
细心关心学生。当代的师者,已不单纯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了,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心,不是单方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而是一种心与心的双向交流、互动。如学生上课打瞌睡,你不妨摸摸他的头,询问他:是否感冒发烧,昨晚是否太劳累,家里是否有事?等等。学生考试不理想,可以和学生坐在一起平心静气地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以此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真正地用心关心他们,这样可以走进学生内心去感化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善于尊重学生。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哪个孩子会不希望被尊重呢?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精心呵护与引导。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特殊学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
大胆相信学生。少年儿童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理解的心理需求。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小大人”,老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老师只有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据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受学生欢迎和尊敬的老师都是信任学生的。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给他们为自己做事、做主的机会。
学会赏识学生。赏识孩子,会让他们的心灵离你更近。“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其关键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通过发现闪光点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我能行,你也能行,我们大家都能行”的大氛围中,让学生在赏识中学会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四、走进新的教育还需要一颗童心
教师身处孩子的世界,需要有一颗童心与孩子的心相映。作为教师,不可总是高高在上,不可端着一副“传道解惑”的架势,要“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我们可以经常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谈心,一起跳皮筋,一起叠幸运星……像朋友一样彼此关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而只有怀着一颗真实的童心才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用他们的眼光看待世界,这样他们才愿意与你共同分享快乐。
大学教授李白坚老师,用十余年的时间到中小学教授作文,他喜欢看各种令孩子们心驰神往的卡通片,喜欢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大鼻子”教授。看来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每个学生是校园的千分之一却是家庭的百分之百,为此,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以百分之百的心态来完成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心愿。心的沟通,可以使教育成为多赢,让我们的教育成为走心的教育。
(编辑:龙贤东)